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
ISSN 1671-7988  CN 61-1394/TH
创刊:1976年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新能源汽车
    纯电动轻型载货车能量流测试优化研究
    晏强,张博*,王曼曼,高天翔
    2025, 50(10): 1-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10.001
    摘要 ( )   PDF(1867KB) ( )  
    文章旨在实现能量流比例的可视化、电能消耗的量化分析、关键系统的匹配验证及与 竞争对手的对比分析。通过定向采集、实时数据运算、积分处理、动态数据拟合及聚类分析 技术,对新能源车辆电压、电流、温度、控制器局域网(CAN)报文和全球定位系统(GPS) 数据可视化处理;通过对车辆能量流动及其分布量化分析,评估策略优化的效果,并据此调 整性能参数以提升整体效能;通过实践,有助于增强纯电轻卡的能耗优势及其在复杂道路条 件下的适应性,对保持产品市场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形成一套适用于实际道路上 的纯电轻卡能量流测试及优化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能量流解析的重型纯电动车高低温续驶 里程影响因素研究
    许丹丹,高东志,李彤,黄鹏程,李腾腾
    2025, 50(10): 6-1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10.002
    摘要 ( )   PDF(1186KB) ( )  
    为探索重型纯电动商用车高低温环境下整车能量流变化规律,文章基于底盘测功机开 展了不同环境温度下的重型纯电动车能量流测试,研究影响整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的主 要因素。相比于常温环境,车辆在低温环境和高温环境下的电池总放电量分别减少 5.1%和 2.8%,续驶里程分别缩减 23.6%和 6.7%。通过整车能量解析发现,相对于常温环境,低温环 境下车辆克服行驶阻力消耗的电量约增加 8.4%,空调制热和电池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 阻开启消耗电量约占总放电量 7.3%。高温环境下,电池液冷消耗电量最高,约占总放电量的 3.1%,其次是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消耗电量,约占总放电量的 2.2%,而空调制冷消 耗电量不足总放电量的 1%。为此,合理优化整车热管理控制策略,对降低车辆在高低温环境 下的能量消耗量,提高续驶里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燃料电池冷藏车制冷机组供电模式切换 控制技术分析
    李萌 1,麻新兵 1,张蓄鑫 2,张香勃 1,来嘉乐 1
    2025, 50(10): 12-14,9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10.003
    摘要 ( )   PDF(555KB) ( )  
    针对燃料电池冷藏车制冷机组能耗高、续航里程受限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双模 切换的“市电用电”供能系统。通过集成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通信的智能切换控制器 与多级安全保护机制,包括接触器互锁、预充电检测及绝缘监测,实现了市电与动力电池供 电模式的安全无缝切换。实车验证表明,在整车高压状态下,系统可在驾驶员触发切换指令 后快速完成电池模式至市电模式的转换,切换时间为 4.2 s,切换过程中制冷机组持续稳定运 行,无过流故障。采用市电直驱模式后,整车能源转化损耗显著降低,冷链运输经济性与燃 料电池系统使用寿命得到有效提升,为解决冷藏车续航与制冷需求矛盾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 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析整车质量管理对汽车经济性能的影响
    林华,唐余林
    2025, 50(10): 15-19,11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10.004
    摘要 ( )   PDF(1141KB) ( )  
    随着各国对汽车燃油经济性、电量消耗法规日益严格以及消费者对汽车使用经济性的 关注,为获取更高的燃油经济性与更低的电量消耗,各厂商越来越重视整车质量的控制。通 过数据分析,汽车质量每降低 10%,燃油消耗可降低 5%~8%。为了将整车质量控制在合理 范围内,使其既能满足法规要求,又能降低消费者的使用经济性,因此整车质量管理工作必 须在新产品开发阶段予以控制。整车质量管理主要有竞品车质量拆解分析、目标制定与分解、 轻量化方案制定、目标达成等活动。文章主要表述整质量管理在各工况下整车燃油消耗、电 耗与质量的关系,质量管理流程、质量目标制定与分解、轻量化方案的规划、质量对燃油经 济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融合车辆动力学与 LSTM 的电动公交车 能耗预测
    魏浩东,宋玉贵,贺嘉诚
    2025, 50(10): 20-2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10.005
    摘要 ( )   PDF(1060KB) ( )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纯电动公交车在城市交通中的广泛应用使其能耗管理与 运行效率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为实现对车辆运行过程中能耗的精准评估与预测,提出一种融 合物理机制建模与深度学习方法的纯电动公交车能耗预测方法,以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为理 论基础,构建能量消耗与运行参数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自然驾驶数据挖掘关键物理特征变量, 设计多层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结构,构建数据驱动的时序预测模型。预测模型在 4 辆不 同公交车辆自然驾驶数据上进行预测实验,平均 R 2 为 0.85,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 为 8.34%,显示出良好的预测精度与泛化性能。该方法能够有效捕捉复杂运行工况下纯电动 公交车的能耗特征,具备较高的拟合能力与适应性,为后续节能驾驶策略优化及能量管理系 统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方法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网联汽车
    基于云端协同的汽车电控单元软件开发流程 优化研究
    季双 1,王泽兴 1*,杨佳晨 2,彭剑坤 2,李挺 1
    2025, 50(10): 27-3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10.006
    摘要 ( )   PDF(1626KB) ( )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电控单元(ECU)软件开发成为智能化和网联化趋势 中的关键技术。该研究基于 V 字型开发流程,敏捷开发理论和测试左移理论,针对汽车电控 单元软件开发流程进行优化,以实现云端工具链的高效协同管理。研究内容包括小型 V 流程 的集成、项目创建与审批机制、开发工具链管理、资源分配优化、进度控制策略、质量控制 体系、沟通协调机制、变更迭代流程以及数据追溯管理。该研究对于提升汽车电控单元软件 开发的专业化水平,降低开发成本,确保软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车载语音交互系统测试评价方法研究
    陈媛媛,李艺,潘登,张强,黄俊富
    2025, 50(10): 34-4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10.007
    摘要 ( )   PDF(1499KB) ( )  
    随着汽车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语音交互成为汽车座舱最广泛应 用的交互方式之一,不仅让人车交互变得更加自然和便利,还能够降低事故率,提高驾驶安 全系数。市面上形形色色的语音交互产品,整合到车机后是否满足实际行车过程交互的使用 要求,需要一套可行可靠的测试评价方法。文章基于用户调研情况,考虑驾驶安全性和用户 体验性,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设计了测试场景和评价指标,对 6 款车型的语音交互系统进行 测评。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所设计的方法具有可执行性并且可以评价车载语音交互系统的优 劣,对于系统功能开发设计、对标测试以及优化迭代有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激光雷达与相机跨模态联合自动标定
    陆雨薇 1,2,唐文涛 1,李远智 3,魏楚淦 1
    2025, 50(10): 41-4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10.008
    摘要 ( )   PDF(1499KB) ( )  
    随着自动驾驶与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愈发重要,尤其是激光雷 达与相机的外参标定变得至关重要。文章提出一种结合激光雷达中非重复扫描方式与相机的 自动外参标定方法,通过使用特制的镂空棋盘格标定板,结合点云与图像的几何特征进行提 取与匹配。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可以有效提取三维角点与二维图像点,并进行自动化标 定。此外,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在标定精度、效率和适用性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研究 结果为移动机器人和智能驾驶车辆的精确导航与环境感知提供了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动驾驶系统中的时钟跳变分析及解决方案
    朱健
    2025, 50(10): 48-5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10.009
    摘要 ( )   PDF(1269KB) ( )  
    为解决自动驾驶系统时钟信号造成的自动驾驶系统不稳定或自动驾驶算法服务进程退 出的问题,文章首先阐述了导航卫星授时技术可能存在的受干扰情况,并分析了时钟跳变对 自动驾驶系统的影响;然后提出一种双时钟系统的解决方案,以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的高精度 晶振提供的时钟作为自动驾驶系统时钟,确保自动驾驶感知系统、规划控制系统的时间轴稳 定且连续;其次也引入导航卫星授时同步时钟,作为车路协同等时钟对齐的依据,以及对日 志、事件的真实时刻的记录;最后通过计算机编程试验,验证双时钟系统的稳定性,进一步 验证设计方案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YOLOv5s 的轻量化车辆检测算法研究
    汪香念,刘玉梦,胡青
    2025, 50(10): 55-6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10.010
    摘要 ( )   PDF(3050KB) ( )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受到越来越多 的关注。为了提高车辆检测的实时性、降低对内存和算力资源的要求,文章针对 YOLOv5s 算法进行了轻量化改进。首先,引入 PP-LCNet 轻量化神经网络替换 YOLOv5s 的骨干网络, 构建了轻量化模型 YOLOv5s-PP;其次,改进了损失函数,采用 EIOU Loss 替代原有的 CIOU Loss,提高了边框回归的效率和精度;最后,引入 SimOTA 策略进行动态标签匹配,以适应 复杂多变的道路环境。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 YOLOv5s-PPES 算法在检测速度和参数量上 都有显著提升,整体性能更加优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计研究
    汽车电控单元软件开发智能工具链设计与实现
    杨恒杰 1,王泽兴 1*,季双 1,杨佳晨 2,彭剑坤 2,李挺 1
    2025, 50(10): 61-6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10.011
    摘要 ( )   PDF(1258KB) ( )  
    研究基于云平台的软件云化服务封装技术,实现了工具的集成化管理。用户可以通过 平台集成的软件开发与测试 App,直接调用本地工具进行文件处理,实现线上工作流程与线 下工作的融合,推动软件开发与测试的数字化和统一化转型。通过数据标准化、并行与分布 式计算技术、软件工具的线上调用及串联、自动化流程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提升、跨学科协同 工作平台的建立等创新方法,提升了软件研发效能。研究还构建了高效的数据管理平台,优 化了软件测试过程,并促进了跨学科协同工作。研究结果表明,智能化工具链集成技术能够 有效地支持汽车电控单元(ECU)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为企业在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技术 领域的探索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混动钢制电池箱体强度分析与结构优化
    龙顺通,陆锐立,时胜旗,林跃鑫,林益田
    2025, 50(10): 66-7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10.012
    摘要 ( )   PDF(1811KB) ( )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突破 50%,混动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欢迎,其中高强度辊压钢电池 箱体在市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文章基于某款混动电池包,进行辊压钢箱体的结构仿真分析 和优化。首先在 HyperMesh 建立了该钢制电池箱体的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进行约束模态、 静强度和随机振动强度分析,对仿真不达标项进行结构优化。优化后该辊压钢电池箱体满足 强度要求,为后续钢制电池箱体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可翻转抽拉的踏板结构设计
    张光宇
    2025, 50(10): 72-7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10.013
    摘要 ( )   PDF(2404KB) ( )  
    重型卡车前挡风玻璃高度普遍较高,为方便更换雨刮片或擦拭挡风玻璃,存在如何设 置踏板的问题,现有的车辆踏板多设置在保险杠上,其布置简单,但踏板距地面高度超过 650 mm,人机较差,不利于乘员使用,且不安全。为解决此问题,设计一种可翻转抽拉的踏 板,使用时可将踏板距离地面高度降至 500 mm 以内,不使用时,收回隐藏在保险杠下部, 既不占用空间,也不会影响越野车和工程车的接近角,同时在踏板上设置防滑板,防滑板宽 度达到 450 mm,双脚站立空间较大,使用安全方便。为保证设计的踏板强度及可靠性满足使 用要求,采用有限元仿真技术进行了计算与验证,分析结果显示该结构强度符合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轴车辆半主动悬架自适应控制系统研究
    张中生 1,赵巍 2,邱路路 1,常秋红 1,孟祥伟 1,魏福林 1
    2025, 50(10): 76-8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10.014
    摘要 ( )   PDF(1366KB) ( )  
    多轴车辆通常采用传统悬架系统,其行驶平顺性具有一定局限性,采用性能参数可调 的主动悬架与半主动悬架可有效改善车辆行驶性能与操纵性能。文章建立了多轴车辆的动力 学模型、随机路面激励模型,利用 MATLAB 软件对多轴车辆整车平顺性进行了仿真计算。利 用车辆悬架系统的评价指标,研究了车辆悬架系统的半主动控制策略与方案,通过仿真数据 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单目标自适应控制半主动悬架系统可明显提高多轴车辆的行驶平顺性 和操纵稳定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60°全景影像视图遮挡导航显示问题的 优化策略概述
    牛慧军
    2025, 50(10): 82-8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10.015
    摘要 ( )   PDF(2588KB) ( )  
    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360°全景影像和导航系统已成为现代汽车的重要配置,对提升 驾驶的便利性和安全性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导航行驶中 360°全景影像覆盖中控屏导航 信息的问题,可能会影响驾驶员对路况信息的准确把握以及驾驶决策的制定。针对这一问题, 文章介绍了常用的几类解决方案和策略,即触发条件限制、智能控制策略、导航同步仪表显 示、抬头显示(HUD)导航、智能悬窗/画中画显示、导航悬浮显示以及智能分屏显示,最后 文章提出了一些优化方向和建议,旨在为汽车行业的研究人员和开发者提供参考,以进一步 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试试验
    气动声学风洞中直接测定的车辆道路载荷分析
    赵鸿飞,廖思耀,赵志祥,王海洋
    2025, 50(10): 89-9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10.016
    摘要 ( )   PDF(1647KB) ( )  
    随着国内全尺寸汽车风洞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 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GB 18352.6-2016)中道路载荷(风洞法)正逐渐用于整车道 路载荷测量,但风洞测试中车辆的固定姿态和实际道路行驶姿态存在偏差,车辆需在风洞实 验室和转鼓实验室之间切换,效率较低。为验证气动声学风洞中直接测定车辆道路载荷方法 的有效性,文章通过在气动声学风洞中直接模拟车辆在真实道路下的行驶姿态,在一次试验 中同时对车辆的风阻和滚阻进行测量,直接得到车辆的道路载荷。对比道路滑行和风洞直接 测定的道路载荷,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得的道路载荷阻力曲线总体趋势一致,差异较小, 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WLTC)各个速度段循环能量和总循环能量差异都较小,总循环 能量差小于标准规定的±5%,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为后续新能源车辆的道路载荷测试和研 究提供一个新的测试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驾驶室振动传递函数分析及优化
    董芸霞,樊晓冬*,张朋,陈金敏
    2025, 50(10): 94-9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10.017
    摘要 ( )   PDF(2316KB) ( )  
    振动是汽车舒适性的一项重要指标,文章以某款驾驶室内饰车身为研究对象,从驾驶 室内饰车身的振动传递函数入手,结合试验与仿真结果对驾驶室的振动加速度进行优化研究。 文章基于 HyperWorks 软件对驾驶室进行振动传递函数仿真分析,以驾驶悬置点作为激励点, 主驾座椅导轨处作为响应点,查找 20~80 Hz 下的振动响应是否存在放大情况,并对相应频 率下的响应点振动加速度进行优化分析。利用 LMS 振动测试机对驾驶室进行试验测试,验证 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损伤目标的整车加速耐久性试验方法探究
    陈海江,刘粟涛,施之瑄
    2025, 50(10): 99-10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10.018
    摘要 ( )   PDF(1936KB) ( )  
    随着整车开发流程的不断加快,试车场加速耐久性试验方法在整车项目开发过程中的 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基于多个车型项目采集的试车场道路载荷谱,通过对整车及关键零部 件进行损伤计算分析,成功将某外部专业试车场的耐久性试验规范移植至公司内部试车场中。 依据损伤等效的原则,在确保认证质量的前提下,显著缩短了试验周期并降低了试验成本, 同时提高了问题解决的响应速度,使整车底盘架构件得到了快速准确的试验认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艺·材料
    车用复合材料板簧轻量化设计及力学性能验证
    郝志宽,李小鑫*,张晗玉
    2025, 50(10): 104-10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10.019
    摘要 ( )   PDF(1772KB) ( )  
    文章在确保复合材料板簧刚度达标的同时,最大化其强度并实现减重 30%的轻量化目 标。基于复合材料层合板理论,选定几何尺寸作为设计变量,构建以刚度、强度及质量为目 标的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优化设计流程。在强度方面,利用 ABAQUS 对轻量化后的复合 材料板簧进行四种强度工况下的有限元仿真验证。在刚度方面,四种负荷下进行了有限元仿 真验证并与优化前的实物样件台架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质量减轻 30%后,复合 材料板簧的拉伸与压缩强度安全系数仍保持在 1.0 以上,复合材料板簧的刚度仿真分析结果 与优化前的实物样件台架测试结果误差在±3%以内,验证了轻量化后的复合材料板簧刚度达 标。此研究不仅验证了轻量化设计的合理性,还为复合材料板簧的结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车门封板的水密性分析及结构优化
    郑波,闻冠,周泉旭
    2025, 50(10): 110-11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10.020
    摘要 ( )   PDF(1849KB) ( )  
    车门封板是安装在摇窗机装配孔上的重要密封零件,其主要作用是隔绝内钣的干湿区, 防止雨水、灰尘进入乘员舱或损坏电子元件。不同车型摇窗机安装孔形状不同,但车门封板 卡接位置是标准断面,以某车型为例,针对其在水管理实验中发生的车门封板漏水问题展开 研究,深入分析了封板的落水机理及可能导致漏水的生产质量因素,制定了卡接断面的结构 优化措施。结果表明,窗槽开裆尺寸偏大会导致外水切与车窗贴合力不足,内钣面差超差会 导致其与封板唇间过盈量不足,内钣翻边高度过小或存在较大尺寸跳动会使卡接位置存在缝 隙,这些生产质量因素若控制不当均会增加漏水风险。提高封板上沿壁面厚度使其与翻边贴 合可减少腔体上沿的进水量;在内钣上增加排水孔可对封板腔体下沿积水进行有效疏导;在 封板下沿设计结构筋可增强下沿与内钣的支撑,减少漏水风险。最终通过水管理实验验证了 生产质量控制与结构优化的有效性,为今后此类工程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提供了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轮胎螺母分拣输送设备的研究与应用
    高勇
    2025, 50(10): 115-118,12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10.021
    摘要 ( )   PDF(1812KB) ( )  
    在现代汽车制造业中,高效与环保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文章详细探讨了 一种新型轮胎螺母分拣机构的应用案例,旨在通过识别并改进传统轮胎螺母分拣系统的不足 之处,提出一种创新性解决方案,以提升生产线的整体性能。研究结合了工业机器人技术、 先进的视觉识别系统以及精确控制的伺服技术,设计并实施了一套全新的分拣方案,并成功 应用于某整车制造企业的实际生产流程中。新方案不仅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有效降低了 工作环境中的噪音污染和设备故障率。通过对这一创新实践的应用分析,为汽车行业向更高 质量水平迈进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参考,同时也对推动整个制造业向着智能化和绿 色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 新车型试制阶段前副车架装配错孔案例分析
    董亮亮,曾昭龙,郑耀凯,向洋,刘体波
    2025, 50(10): 119-12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10.022
    摘要 ( )   PDF(2592KB) ( )  
    自动化装配错孔问题是汽车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故障问题之一,其产生的原因复杂 多样。文章以某司 S 新车型工业化试制阶段的前副车架自动装配错孔故障为例,梳理了实际 生产过程中的故障处理流程,主要从涂装电泳过程和白车身结构等方面对前副车架自动装配 时发生错孔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通过对标分析法就自动装配错孔问题提出了结构优化 的有效改善措施,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希望通过此案例分享,可以为汽车行业自动化技术人 员提供实践经验和有益思路,降低自动装配错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能源与燃油车身共用的轻量化柔性 传输系统分析
    姜贤茂
    2025, 50(10): 124-12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10.023
    摘要 ( )   PDF(1675KB) ( )  
    随着整车厂不断引入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油车在白车身底部的架构差异, 以及新能源白车身的质量增加,对焊装车间车身随行工装及其输送系统的负载能力与共线兼 容性带来巨大挑战。文章介绍了适用于新能源车身架构与传统燃油车身架构共线下的多平台 轻量化柔性随行工装传输系统,该系统创新性地引入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技术,完成 随行工装减重 250 kg,控制新能源车引入后总载荷不超过高速滚床额定载荷 1 500 kg,实现 随行工装的轻量化、柔性化和标准化。进一步达到新能源车和传统车白车身制造生产线的精 益融合,对各整车厂白车身焊装车间因新能源车型引入而普遍存在的制造难题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使用维修
    基于仿真与实验融合的迈腾 B8L CAN 总线 故障检测研究分析
    孔田增 1,张志翔 1,刘智远 2,张永勤 1,李国瑞 1
    2025, 50(10): 130-134,16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10.024
    摘要 ( )   PDF(2195KB) ( )  
    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故障会对车辆产生诸多影响,比如车辆局部功能失效、 动力下降、燃油消耗增多,甚至车辆会出现无法进入和启动的情况。文章以 2019 款大众迈腾 B8L 为实验平台,借助 EveryCircuit 软件仿真和实车测试,对 CAN 总线在不同故障模式下进 行实验分析。通过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实测数据,能够为车辆 CAN 总线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提供 参考,带来一种高效快捷的检修方式与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平板运输车后处理频繁再生问题分析
    张希倩,王洋洋,左安琪,王春雷
    2025, 50(10): 135-138,15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10.025
    摘要 ( )   PDF(1663KB) ( )  
    为研究后处理系统在实际作业中的性能表现,解决非道路四阶段柴油机在使用过程中 遇到的后处理问题,文章以平板运输车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作业路谱,并对其油品、后处 理积灰进行成分分析,探究后处理频繁再生的原因,最后通过市场跟踪验证分析结果的可靠 性。结果表明,使用不合格的柴油造成后处理硫中毒,导致后处理再生失效;且柴油机长时 间的低负荷工况导致后处理排气温度过低,造成后处理积碳累积过快、再生周期频繁。研究 结果为后续解决此类市场故障提供思路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教育
    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师数字素养与职教 出海的关系分析
    杨兴国
    2025, 50(10): 139-14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10.026
    摘要 ( )   PDF(1358KB) ( )  
    在新能源汽车企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开启“出海”战略背景下,职业教育作为对 接产业最密切、服务经济最直接的教育类型,面临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国际产能合作 的重大机遇与挑战。文章依托教师数字素养,从打造高水平国际化教师团队、建设高质量的 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国际化远程教育平台和构建海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等方 面研究新能源汽车专业开展职教出海的必要性,分析两者的内在联系,探索教随产出的职教 出海途径。研究表明,教师数字素养既是职教出海的核心动力,也是职教出海的成功保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赋能高职院校汽车专业课程思政实践
    李兵
    2025, 50(10): 145-15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10.027
    摘要 ( )   PDF(1046KB) ( )  
    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其独特的可复制性、吸引性和感官呈现效果,迅速成为新 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有助于在汽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形成课程 思政育人体系,充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文章以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厘清汽车专业课 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数字化技术赋能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优势进行分析,提出汽车 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设路径,希望能够为其他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 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工科背景下汽车原理与构造课程教学 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宋小艳,刘菲菲,李彦超
    2025, 50(10): 151-15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10.028
    摘要 ( )   PDF(2032KB) ( )  
    在新工科背景下,汽车原理与构造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显得尤为关键。文章秉持以 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明确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在教学设计层面,从课程目标、内容布局 等方面进行了精心规划。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文章设置了多元化的教学评估体系,包括章节测验、实践操作评估、小组项目评价和教师评 价,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在此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实践能力、创新 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最后,通过教学反思来总结经验教训,持续优化课程教学,以更好 地满足新工科的发展需求,并为培养高素质的汽车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以汽车故障检修赛项为例
    邵海泉 1,王邦军 1,张闯闯 2
    2025, 50(10): 158-16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10.029
    摘要 ( )   PDF(1406KB) ( )  
    近年来,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尤其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等, 这些竞赛的开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师资团队及校企合作等教育教学改革 均有良好地推动作用。文章对高职技能竞赛在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优化课程体系和 教学内容等五个方面助推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重点研究,并以汽车故障检修大赛为例,该研 究将竞赛标准和要求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等对接,通过开设汽车技术导师制实验班, 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培训、实验实训教学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提升竞赛成效和育人 成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标准·法规·管理
    基于熵变博弈-贝叶斯网络的川藏线交通安全 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李世中,代谨樯,余海兵,申晨明,王辛岩*
    2025, 50(10): 164-17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10.030
    摘要 ( )   PDF(2175KB) ( )  
    文章旨在识别川藏线交通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改善该线路交通安全状况、降低交 通事故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以川藏线 G317 那曲段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 主要因素进行筛选,采用熵权-变异系数-博弈组合法对引发事故的重要因素进行权重计算分 析,继而采用贝叶斯网络分析法对道路风险程度进行划分,并以此对川藏线那曲段道路进行 安全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的道路安全等级偏低,4 大子系统中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 为重要影响因素,疲劳驾驶和天气因素是影响道路安全的重要因子。由此可见,在川藏线那 曲段的交通安全管理中,应重点针对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制定相应措施。针对人为因素,应 加强对驾驶员疲劳驾驶的监管,确保驾驶员有足够的休息,以减少疲劳驾驶现象;针对环境 因素,需建立完善的天气监测和预警系统。同时,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及时采取交通管制措施 或向驾驶员发布路况信息,引导其安全驾驶,从而提升交通安全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