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
ISSN 1671-7988  CN 61-1394/TH
创刊:1976年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新能源汽车
    某电动车前悬架运动学分析与优化
    张德军
    2023, 48(3): 1-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01
    摘要 ( )   PDF(754KB) ( )  
    针对某公司前期预研开发的纯电动汽车前悬架系统,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 ADAMS, 完成悬架系统运动学各个工况的仿真分析,并结合车辆的前期系统性能目标带宽,发现个别 指标存在偏离目标值,并利用 ADAMS 软件自身优化功能模块,展开了详细的悬架系统硬点 优化工作。通过实验设计分析,优化了该车辆的几何硬点,并提高悬架系统的性能。结果表 明,转向横拉杆的外点变化对悬架系统转向有较大影响,为电动车辆的性能设计开发提供了 很好的工程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ARWLS 和 AUKF 的锂电池 SOC 估计
    周 琴
    2023, 48(3): 5-1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02
    摘要 ( )   PDF(853KB) ( )  
    精确估计锂电池荷电状态(SOC)对纯电动汽车的安全稳定行驶有着深远影响,对锂 电池 SOC 状态的估计主要有参数辨识算法和 SOC 估计算法两个热点问题。针对辨识过程中 出现的“数据饱和”现象以及锂电池 SOC 状态估计时的滤波发散问题,文章提出了自适应遗 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ARWLS)-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AUKF)联合算法。首先建立了 二阶 R-C 锂电池数学模型,并针对传统最小二乘法在参数辨识过程中出现的“数据饱和”现 象,引入了自适应遗忘因子动态修正新旧数据权重,提升在线参数辨识的准确度以及效率。 其次,针对无迹卡尔曼滤波存在的滤波失效问题,提出了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来自适 应调整系统噪声和观测噪声,从而提高 SOC 估计时的适应性和鲁棒性。最后在混合动力脉冲 能力特性(HPPC)工况下对扩展卡尔曼滤波(EKF)、无迹卡尔曼滤波(UKF)和 AUKF 三 种 SOC 估计算法进行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AUKF 算法估计的 SOC 曲线跟随 SOC 真实 值曲线变化的性能最好,估计精度也优于其他两种算法,具有更小的估计误差,收敛性也最 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动汽车移动式无线供电系统建模与仿真
    周立博
    2023, 48(3): 15-1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03
    摘要 ( )   PDF(1637KB) ( )  
    为解决电动汽车采用静态无线充电方式时充电频繁、续航里程短的问题,设计了电动 汽车移动式无线供电系统,并建模仿真。首先设计了一种多逆变器并联的逆变电路,以满足 供电系统对大功率的需求;其次采用双边 LCC 补偿拓扑,并对其进行 T 变换后完成计算分析。 最 后 设 计 了 双 初 级绕组 并 联 的 无 线 供 电 系 统 和 单 初 级 绕 组 无 线 供 电 系 统 , 使 用 MATLAB/Simulink 完成模型搭建和仿真。仿真分析表明,与单初级绕组无线供电系统相比, 双初级绕组并联的无线供电系统具有更高的传输功率和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纯电动汽车能量流向及降能耗措施分析
    于凤珠
    2023, 48(3): 20-2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04
    摘要 ( )   PDF(1666KB) ( )  
    能量流向分析是新能源汽车能耗的重要分析手段,通过能量流向分析可全面了解车型 电耗的分布情况,定量地找到样车与标杆车型之间的能耗差异,从而确定最有效改善能耗水 平的着手点。文章通过理论分析整车能耗机理,挖掘能耗的关键控制项;自动化控制实现各 种能量相关的物理量的实时采集和数据处理,并作为降能耗措施的最终验收标准。基于高精 度实测数据建立并标定整车能量流仿真模型,一方面精准定位潜在的节能方向;另一方面作 为项目开发早期预判的理论支撑,对动力总成构架、部件选型及设计参数进行优化,寻找最 利于能耗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向通用化模块化开发的电驱 NVH 性能集成
    刘红领
    2023, 48(3): 28-3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05
    摘要 ( )   PDF(1360KB) ( )  
    为应对产品通用化对整车性能集成带来的挑战,文章研究讨论了在通用化模块化开发 策略下,电驱系统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性能控制及电动车整车 NVH 性能集成 应对方案。电驱系统通用化为电动汽车开发普遍采用的平台化策略,文章重点从驱动系统本 体和传递路径两方面研究讨论了对应的 NVH 开发策略。从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方式、 齿轮精度、电磁结构和壳体结构等方面,尽量降低驱动系统本体的振动噪声;同时利用模态 解耦、布置、声学包、密封、隔振和智能声场修饰技术等多种技术,基于“传递路径”的优 化、声声传递路径和声振传递路径来实现整车 NVH 性能的差异化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网联汽车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车载单元安全性测评
    王 颉
    2023, 48(3): 33-3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06
    摘要 ( )   PDF(5170KB) ( )  
    随着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广泛使用,其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也不断增加。为了解决 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系统中车载单元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针对 ETC 车载单元的信息安全评估框架。该框架利用威胁分析对车载单元面临的潜在威胁进行系统性 分析,利用风险评估对车载单元的面临的潜在威胁进行等级评定,利用测试用例对车载单元 的信息安全风险进行验证。实验表明,该信息安全评估框架可以对 ETC 车载单元进行有效的 信息安全评估,发现潜在的信息安全风险,为后续产品优化与安全防护提供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神经网络学习的公共汽车驾驶安全识别
    王文斌
    2023, 48(3): 39-4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07
    摘要 ( )   PDF(968KB) ( )  
    文章针对目前公交车驾驶员身体突发疾病、乘客抢夺方向盘以及现阶段 L2 级别的智能 驾驶中驾驶权转移的空白等行车安全问题,设计了表情识别和危险动作识别两款程序。其中 表情识别程序是利用基于 Python 语言的 Opencv 计算机视觉库,以 Qt5 作上位机设计的一款 在视频中实时采集的人脸表情识别程序。首先通过输入图像的处理提高有关信息的可监测性, 进而提高监测质量,其次进行表情模型训练和数据采集等,最终实现识别功能。同时还介绍 了基于 LabVIEW 的危险动作识别程序。通过摄像头传入的视频信息,采用帧间差分法以及背 景学习等算法监测出运动物体,实现监测范围内可能对驾驶安全构成威胁的外来物体的实时 捕捉。实验数据表明,两款程序能够准确、快速地捕捉相应表情和危险动作,在解决上述问 题的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公共汽车的行车安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V2V 的车辆自动换道控制
    祁子豪
    2023, 48(3): 43-4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08
    摘要 ( )   PDF(967KB) ( )  
    随着车路协同技术的发展,换道车辆可以与周围车辆进行数据信息的共享,提高换道 效率和交通安全。基于以上分析,论文提出一种基于车车协同(V2V)的车辆自动换道控制 方法,主要分为轨迹规划和轨迹跟踪两部分。选用基于时间的五次多项式作为换道轨迹,通 过 V2V 获取的周围车辆信息进行轨迹路线规划,然后根据规划好的轨迹,采用滑模轨迹跟踪 算法进行轨迹跟踪,实时优化车辆的车速和方向盘转角,从而完成换道。最后经 CarSimMATLAB/Simulink 仿真证实,所提出的换道控制策略轨迹规划及跟踪合理有效,提高了换道 安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基于直线圆弧路径的全自动泊车控制方法
    但孝杰
    2023, 48(3): 49-5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09
    摘要 ( )   PDF(1399KB) ( )  
    为了实现车辆在全自动泊车过程中,能够安全稳定的沿着给定的直线圆弧路径行驶, 文章结合经典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思想,提出了一种依据提前转向距离和目标角速度 进行方向盘角度控制的方法,再基于当前车辆后轴中心点位置及航向信息与目标路径点之间 的偏差进行修正的控制方法。同时根据规划的泊车路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匀减速度来反 推速度的规划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平稳控制车辆泊车,并且控制误差满足精度 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LKAS 功能标定车辆状态排查与问题分析
    汤传军
    2023, 48(3): 54-5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10
    摘要 ( )   PDF(2627KB) ( )  
    转向系统的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KAS)功能作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功能的 基础功能模块,对车辆的高级自动驾驶功能的实现有重要的意义。LKAS 功能是实现车辆横 向功能的基本功能需求,良好的车辆转向性能是保证良好的 LKAS 功能的基础,因此,在对 车辆的 LKAS 功能进行标定前,有必要对车辆状态进行排查验收,对存在的不良现象进行问 题分析,提供优化方案,确保车辆的基本性能可以满足 LKAS功能标定的需求,进而满足 ADAS 功能要求的需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计研究
    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开发研究
    张志强
    2023, 48(3): 60-6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11
    摘要 ( )   PDF(1289KB) ( )  
    针对某款搭载串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的汽车,开展热管理开发及相关研究。文章首先 结合混动总成系统热管理参数需求,设计开发了一台热管理系统方案;其次依据热管理关键 工况,提取和分析得到了各散热单元的进风量;然后对该方案下的热管理性能进行仿真分析, 发现该方案存在高温散热单元和油冷器进风量不足、布局不佳等缺陷,导致高温散热单元和 油冷器温度分别高于目标值 1.5 °C 和 3.8 °C;最后结合风扇和散热单元布局优化等措施,使 得高温散热单元和油冷器进风量分别提升了 9.37%和 8.4%,高温散热单元和油冷器温度分别 降低了 4 °C 和 4.1 °C,达成开发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WC1E 型防爆无轨胶轮车的设计
    王仁群
    2023, 48(3): 64-6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12
    摘要 ( )   PDF(1065KB) ( )  
    文章根据煤矿井下巷道条件及井下维修班组典型工作用车需求特点,针对煤矿井下防 爆无轨胶轮车的设计展开研究。通过对比整体式和铰接式防爆无轨胶轮车的结构以及通过性 等特点,确定设计车辆采用整体式结构,并给出了整体方案设计及整车设计硬点参数。依据 整体设计方案要求,对无轨胶轮车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制动液压系统和液压互联悬架等 关键系统进行了设计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各系统核心部件进行了选型。该方案研究设计 的防爆无轨胶轮车结构紧凑、动力性好,能适应煤矿井下各种工况条件,舒适性较好,解决 了井下维修班组的用车需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双横臂式悬架系统的第三弹簧装置 运动力学分析
    倪小坚
    2023, 48(3): 70-7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13
    摘要 ( )   PDF(1231KB) ( )  
    由于双横臂独立悬架结构并不能完全解决垂直与侧倾线刚度解耦结构的问题,操纵稳 定性与平顺性之间的切换空间就非常有限。为了能够增加高性能车的操纵稳定性,改善汽车 在制动点头以及加速后仰时的俯仰变化幅度,论文主要对某款高性能车的双横臂式悬架系统 加装第三根弹簧装置进行设计,并应用 ADAMS/Car 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验证增加第三弹 簧对汽车的纵倾刚度与侧倾刚度之间的影响关系,为悬架动力学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合材料车用气瓶设计及验证
    董贝贝
    2023, 48(3): 74-7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14
    摘要 ( )   PDF(1215KB) ( )  
    复合材料气瓶相比于传统气瓶有易于加工、密度低、强度高等诸多优点,当车用气瓶 选择复合材料制作时,会实现整车轻量化,并且可以降低能耗。文章设计了一个容积为 30 L 的复合气瓶,根据网格理论计算方法和实际加工要求设计内胆和增强纤维的基本尺寸,并且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ABAQUS 对气瓶进行强度分析,验证所设计复合材料气瓶的合理性。文 章可以对复合材料车用气瓶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手套箱设计及其模态分析
    吴 琳
    2023, 48(3): 79-8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15
    摘要 ( )   PDF(1270KB) ( )  
    手套箱作为内饰件的重要功能件之一,其设计的好坏决定了生产产品的性能能否符合 顾客需求。文章介绍了手套箱的组成及其在设计开发过程中相关重要参数如何设定,如手套 箱容积的大小要求,手套箱焊接结构参数的设计及定位策略,锁舌与锁舌套的搭接设计,扣 手开口尺寸及手套箱开启限位块的设计,目的是为后续类似结构的设计提供相应的参考。同 时结合车辆在路试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手套箱异响情况,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手套箱进行 模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手套箱的一阶频率及二阶频率均大于 45 Hz,符合设计要求,通过 文章的研究,可减少产品因设计缺陷而导致的修模费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卡驾驶室总布置设计方法与实践
    张羽佳
    2023, 48(3): 83-8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16
    摘要 ( )   PDF(1684KB) ( )  
    文章主要介绍重卡驾驶室在总布置设计过程中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可以为工程师在重 卡驾驶室总布置设计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内容提供一定的经验参考。其中包括了人机工程、白 车身、仪表、座椅、外饰等关键硬点尺寸设计方法及参考指标,以及在总布置设计过程中要 注意的关键内容。该文章对重卡驾驶室总布置设计都提供了基础的帮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空调冷负荷分析与计算
    杨子龙
    2023, 48(3): 88-9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17
    摘要 ( )   PDF(1195KB) ( )  
    汽车空调作为耗能较大车身辅助设备,为了在夏季保证车内人员舒适性,并兼顾燃油 消耗量。因此,通过对车室内热负荷的计算分析,对选用合适的汽车空调系统有着重要的作 用。文章通过建立了热平衡模型,利用稳态分析法,计算白天不同时刻进入车内的热负荷, 并分析了进入车内的不同负荷组成。结果表明,通过车窗得热和进入车内的新风负荷占比接 近 50%,在下午 14:00 时刻进入车室内热负荷最大,当车速为 45 km/h 和吸收率为 0.85 时, 总负荷为 3 664 W。此分析对汽车空调的制冷系统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形貌优化的动力电池上盖模态优化
    刘学荣
    2023, 48(3): 95-9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18
    摘要 ( )   PDF(1168KB) ( )  
    动力电池上盖模态直接影响到整车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性能及结构耐久 性能,为了提升动力电池上盖模态性能,通过形貌优化方法对上盖进行了结构优化。基于求 解器 MSC.Nastran 对动力电池上盖的模态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利用形貌优化法对重 点关注的第 1 阶模态进行了优化,通过改变上盖结构特征,使得上盖第 1 阶模态由 9.6 Hz 提 升至 25.61 Hz。结果表明,形貌优化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动力电池上盖模态性能,为动力电池 上盖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空调直流无刷鼓风机调速模块设计
    龚晓庆
    2023, 48(3): 100-10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19
    摘要 ( )   PDF(1920KB) ( )  
    大多数使用换向控制算法的直流(DC)无刷鼓风机调速模块,会导致鼓风机电机转矩 波动,使得电机输出风量稳定性下降。文章使用恩智浦 MC9S12XDP100 单片机设计了一种直 流无刷鼓风机的调速模块,开发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矢量控制双闭环算法,并运用专家系 统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ID)在转速外环中进行参数整定。通过对转速、风量等相关参数进 行测试,实验表明,本调速模块有效解决了换向控制算法带来的转矩波动问题,提高了空调 鼓风机风量输出稳定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试试验
    横向稳定杆支架失效分析与改进
    杨宇飞
    2023, 48(3): 107-11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20
    摘要 ( )   PDF(4118KB) ( )  
    重型商用车通过增加横向稳定杆提升车辆抗侧倾能力,而横向稳定杆与车身的可靠连 接能够保证车辆在复杂工况下仍能稳定行驶。文章基于某型自卸车在重载急转弯下坡的矿区 工况下,稳定杆支架螺栓频繁出现断裂问题。通过对横向稳定杆支架螺栓断口进行失效分析, 确定螺栓失效原因为稳定杆支架与稳定杆吊杆总成结合面处发生疲劳断裂。其次,结合转弯 工况对车辆进行动力学分析,车辆发生侧倾时,横向稳定杆主要通过扭转或弯曲产生抗侧倾 力,进一步分析出螺栓疲劳断裂是由于剪切力和扭转力综合作用导致。最后,对稳定杆支架 结构进行优化,道路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新结构疲劳寿命增加,可适用矿区等恶劣复杂工 况。研究对重型商用车应对复杂工况,提升车辆稳定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柴油车加速异常噪声的分析与改进
    韦善景
    2023, 48(3): 112-11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21
    摘要 ( )   PDF(1769KB) ( )  
    为解决某柴油车加速异常噪声问题,对该柴油车进行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 试验测试。通过频谱分析发现加速异常噪声主要表现为 2 500 Hz、5 000 Hz 附近的宽频噪声; 通过分析相关零部件的振动频率特征,得到异常噪声主要通过中冷系统的管路传播。在左侧 中冷管增加多腔穿孔型宽频消声器,并通过主观评价与客观测试验证。试验对比显示,优化 改进后,2 500 Hz、5 000 Hz 宽频段噪声分别降低了 5 dB(A)、10 dB(A),异常噪声消除。结 果表明,优化消音元件结构参数,改变消音孔穿孔率,可以改善车辆的噪声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车身弯扭刚度试验与仿真对比
    王多华
    2023, 48(3): 118-12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22
    摘要 ( )   PDF(1641KB) ( )  
    汽车白车身刚度同时影响着驾乘人员的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论文以某乘用车白车身 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试验方法和计算机数值模拟仿真方法获取了该白车身的弯曲静刚度和 扭转静刚度。通过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种方法所得白车身刚度值均达到设计要求, 且两种方式得到的刚度曲线均很平滑,说明该白车身的整体刚度设计合理。该结果相互验证 了两种方法的可靠性,为白车身的设计提供了数据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GPS 和惯性导航的主动安全试验装置
    杨新鹏
    2023, 48(3): 122-12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23
    摘要 ( )   PDF(1293KB) ( )  
    为满足汽车主动安全测试标准中自动紧急制动(AEB)的测试需求,文章论述了一种 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导航装置的主动安全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主要包括自动 驾驶机器人、可导航移动平台、实时动态(RTK)基站以及上位机(PC)控制系统。上位机 控制系统的软件可以根据《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中的场景需求设置不同的试验方 案,驱动测试车辆和可导航移动平台按照规定的路线和速度移动,并且测试车辆的中驾驶机 器人可以和可导航移动平台实现数据及信号的互联互通。该试验装置可以用于 C-NCAP 的 AEB 中的车辆追尾(CCR)测试,根据试验结果,此装置在汽车主动安全测试中具有较强的 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Trucksim 的汽车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
    吕鲲鹏
    2023, 48(3): 126-12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24
    摘要 ( )   PDF(1160KB) ( )  
    汽车操纵稳定性研究对于保障车辆的行驶安全意义重大。文章基于 Trucksim 仿真平台, 依据车辆具体设计参数构建合理的客车模型,在整车参数化建模后,从中选择四项与车辆侧 翻密切相关的试验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符合预期、精度较高,各项参数指标符合相关规 定和行车安全要求。深入研究分析仿真结果后得到各个参数对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影响。正确 使用 Trucksim 仿真软件对前期的开发和后期的试验验证有着积极正向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轿车操纵稳定性客观试验方法及评价
    杨 飞
    2023, 48(3): 130-13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25
    摘要 ( )   PDF(4378KB) ( )  
    文章主要通过对车辆的操作稳定性试验进行测试,根据 8 项操纵稳定性客观试验,从 而为改善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提高车辆的安全性提供依据。通过客观试验原地转向、滚动转 向、斜坡制动、On Center(方向盘中间位置转向)、稳态回转、扫频转向、双移线、角阶跃等 试验方法得到该样车操稳性能各个方面的关键参数和曲线。基于这些数据,可以对该样车各 项操稳性能进行评判,得出结论为该车具备不足转向的特性,为该车型的操稳性能的优化提 供依据,同时可为底盘调教提供数据支持,最终为车辆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升奠定基础,从而 提高该车型的操作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艺装备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概述
    李志虎
    2023, 48(3): 136-14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26
    摘要 ( )   PDF(1744KB) ( )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模量高、比强度高等优点,是优异的轻量化材料之一。 为探寻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趋势,文章对近几年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国内外汽车上 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虽然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效果极佳,但存在成本较高、 工艺复杂、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现阶段还主要应用于国内外的高端车型。由于碳纤维复合 材料具有炫丽的外观,深受年轻人喜欢,以“运动套件”的形式开发碳纤维复合材料外饰件, 是未来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上应用的主要增长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QC 工具在降低某车型横拉杆连接螺母 返工率的应用
    雍 亮
    2023, 48(3): 142-14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27
    摘要 ( )   PDF(3117KB) ( )  
    某车型生产线在新车型批量投产后,频繁出现横拉杆连接螺母不合格问题,导致月度 返工率激增。针对该问题,通过应用质量管理(QC)工具进行原因分析,调查确定了套筒找 螺母失败、锁止孔找锁止销失败是导致横拉杆连接螺母返工的关键因素。按照 5W1H 原则制 定对策并组织优化改善措施,使返工率由攻关前的 12.53%降低至 1.25%。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硅片生产工艺中封装环节颗粒污染的分析
    郑晓东
    2023, 48(3): 150-15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28
    摘要 ( )   PDF(1448KB) ( )  
    半导体制造过程中,封装工艺需要对汽车硅片进行充氮和真空处理。这一过程,对于 汽车硅片的运输和保存相当重要。文章主要研究封装工艺对汽车硅片颗粒污染的程度,对工 艺制程的影响以及降低这种影响的方法。封装工艺由于稳定性、无污染性和防氧化性等要求, 需要对装有汽车硅片的汽车硅片盒进行充氮和吸真空的工艺步骤,以此来将汽车硅片盒内的 水汽和氧气排除。同时使汽车硅片盒内充满干燥的氮气,避免汽车硅片表面生成氧化物,提 高汽车硅片的良品率。对于封装环节对汽车硅片造成颗粒污染超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 过优化汽车硅片封装装置和工艺流程,有效地降低了封装环节对汽车硅片颗粒污染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用热成型钢和双相钢电阻点焊可焊性分析
    刘营凯
    2023, 48(3): 154-15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29
    摘要 ( )   PDF(2269KB) ( )  
    为研究汽车用热成型钢和双相钢的焊接性能差异,采用 1.5 mm 热成型钢 HS1300T、 1.5 mm 双相钢 DP590T 分别与 1.9 mm 冷轧钢板 CR1180T 进行电阻点焊焊接,对两种板材可 焊性窗口、焊点一致性以及焊点宏观形貌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双相钢比热成型钢可焊性电 流窗口更大。连续焊接 500 个焊点,热成型钢板更容易发生飞溅,飞溅点数是双相钢的 3.72 倍;最优焊接参数下热成型钢焊点压痕深度较深,为双相钢的 2.62 倍;热成型钢焊核更易形 成缩孔。在焊接工况一致的情况下,双相钢相较于热成型钢可焊性更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使用维修
    基于 CiteSpace 的国内外汽保产业知识图谱分析
    刘 冬
    2023, 48(3): 159-16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30
    摘要 ( )   PDF(4911KB) ( )  
    文章对近 20 年国内外汽保产业文献和专利进行知识图谱分析,以探索汽保产业在国内 外的发展进程、研究热点和前言趋势,为汽保产业发展提供指导意见。利用 CiteSpace 软件对 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 数据库和 Derwent 专利数据库进行检索和筛选,完成关键词共现分 析、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分析和关键突现词分析,分别生成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知 识图谱分析直观展示了国内外在汽保产业领域的研究技术热点,国内相关产业应进一步提高 汽保设备的数字化水平,推进自主创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纯电动汽车高压上电流程与故障分析
    卢 凯
    2023, 48(3): 164-16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31
    摘要 ( )   PDF(1095KB) ( )  
    根据当前纯电动汽车发展趋势以及纯电动汽车故障数量不断增加的现象,旨在加强普 通维修人员对纯电动汽车结构与原理的掌握。文章首先对纯电动汽车高压系统之间控制关系 进行了分析,并对吉利帝豪 EV450 车型整车高压上电流程控制逻辑进行详细分析。根据掌握 的高压上电控制逻辑总结造成高压系统不上电故障的类型,主要分为高压互锁断开故障、高 压接触器粘连故障、整车控制器故障、电池管理系统故障、电机控制器故障五大类。最后根 据吉利帝豪 EV450 实际案例分析造成高压系统不上电故障的可能原因,分析过程主要通过车 主描述故障现象、故障现象复原以及故障诊断仪显示故障码进行故障码(DTC)分析,确认 为整车控制器(VCU)电源故障或 VCU 自身故障,然后对 VCU 电源线路进行测试,经过测 试分析,确认造成高压不上电故障的原因为+B 电源熔丝损坏。因此,故障诊断分析时,不仅 对高低压电控都非常了解,还要掌握整车控制单元、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单元等系统之 间的控制逻辑,出现故障时,根据故障现象和故障码,综合判断故障范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教育
    工作过程系统化中高职衔接的核心课程体系 开发与实践 ——以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专业为例
    莫 军
    2023, 48(3): 170-17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32
    摘要 ( )   PDF(1178KB) ( )  
    系统化开发中高职衔接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对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强化专业技能 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在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的实践。 将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筛选、分析并提炼为主要行动领域,通过行动领域转换为学 习领域,将学习领域优化、重组为专业课程,依据职业成长规律及认知学习规律开发了专业 核心课程体系。对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过程、体系构建、实施进行探索。为装备 制造类、交通运输类的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融合科技竞赛的汽车类专业“123”创新 实践模式探究
    王 盛
    2023, 48(3): 174-17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33
    摘要 ( )   PDF(1235KB) ( )  
    在汽车产业“新四化”和国家工程教育“新工科”背景下,结合工科专业探索创新实 践育人模式,培养科学基础厚、创新能力高和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是推动 高校“新工科”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服务汽车产业快速变革的有力保障。为切实有效实施创 新实践教育,中北大学结合现有汽车专业从搭建实践体系和构建育人模式两个方面入手,对 “新工科”下的创新实践模式进行探索。首先,整合汽车类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和学科竞赛, 以学生兴趣社团为抓手,以科技竞赛为导向,以开放实验室为基础,搭建创新意识培养到创 新能力训练循序渐进的“123”创新实践体系。其次,为保障该体系高质量运行,结合汽车类 专业学生具体学情和学科竞赛实践特点,探索贯穿本科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实 践育人模式。依托该体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均可得到显著提升,在动手实践、 升学就业、竞赛获奖等方面竞争优势明显。经实践和数据证明该创新实践体系切实可行,且 有较好的实践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中高职一体化的 教学标准分析
    朱桂英
    2023, 48(3): 180-18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34
    摘要 ( )   PDF(1029KB) ( )  
    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 内在需求。在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中,存在学段培养定位不清、课程体系结 构不完善、能力层次提升不足等现象,结合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充分研究了汽车行业 的职业需要,科学评估了现有职业分类的合理性,具体分析了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岗位任务 与职业能力,研究了该专业教学标准技术方案,为中高职院校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清晰的人 才培养目标定位提供切实可行的参照标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能力中心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以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柴 彬
    2023, 48(3): 186-19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35
    摘要 ( )   PDF(1248KB) ( )  
    为了提高就业率,高职院校每年通过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及学习领域来 适应就业市场需求,这种做法只重视培养形式而忽视了人才的能力目标,学校无法形成自己 的特色,同时导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不稳定和随意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获得就业岗位 所需的职业行动能力。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打破常规,创建汽车能力中心,以职业能力的培养 为目标,探索实践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课程标准、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能力评 估等方面进行突破,为其他高职业院校汽车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一种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基于拓展计划行为理论的违规驾驶行为建模
    王意东
    2023, 48(3): 191-19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36
    摘要 ( )   PDF(1373KB) ( )  
    为探究机动车驾驶员违规驾驶行为机理及其对后续驾驶行为的影响,编制了符合我国 驾驶环境和驾驶特征的问卷量表,提炼了 3 个违规驾驶行为因子:习惯性违规(I1)、危险性 违规(I2)、疏忽性违规(I3)。在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违规驾驶行为”“后续驾驶 行为”和“执行意向”三个变量,构建了基于拓展计划行为理论(EX-TPB)的违规驾驶行为 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分析违规驾驶行为的影响机理具有很好的解释能力和预 测能力;行为态度(AT)和主观规范(SN)对驾驶员安全驾驶行为意向的影响不显著,知觉 行为控制(PBC)与违规驾驶行为(IDB)对执行后续安全驾驶行为意向(BI)有正向显著影 响,执行意向(EI)是行为意向转化为实际行为的中介变量,并且提升了对后续安全驾驶行 为的解释力;经驾驶信息差异性分析,可知实际驾龄越高的驾驶员在习惯性违规和疏忽性违 规方面有显著差异,每周驾驶频率越高的驾驶员更容易导致习惯性违规和疏忽性违规,1 年 内发生 3 次及以上违规被罚的驾驶员对被罚 0~2 次的驾驶员有更高的疏忽性违规倾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磁流变减振器的研究发展现状
    彭嘉琪
    2023, 48(3): 198-20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37
    摘要 ( )   PDF(1571KB) ( )  
    磁流变减振器是一种阻尼力连续可变、反应迅速、机械装置简单、外部输入能量小的 新型减振器。近年来,不可再生能源日益枯竭、碳排放量过高等问题受到人们的重视,基于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将成为汽车发展的必然选择,电子化、智能化的 磁流变减振器必将取得长足的发展与应用。文章首先介绍了磁流变减振器的核心技术,研究 了磁流变材料的沉降稳定性和磁流变减振器能给问题的解决方法,然后讨论了磁流变减振器 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对磁流变减振器现阶段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轮毂电机与摩擦制动集成技术研究现状
    楚博士
    2023, 48(3): 204-21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38
    摘要 ( )   PDF(1774KB) ( )  
    轮毂电机作为未来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轮毂电机与 摩擦制动集成设计和协同控制为电动汽车制动系统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探讨了电 动汽车轮毂电机与摩擦制动集成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分析了国内外轮毂电机技术以及轮毂电 机与摩擦制动集成技术的研究现状。同时,总结了轮毂电机技术在电动汽车上的一些具体应 用、轮毂电机与摩擦制动的集成设计结构、轮毂电机与摩擦制动的协同控制策略,提出了轮 毂电机与摩擦制动集成技术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地形特种车辆电驱动平台化研究及技术展望
    杨 兵
    2023, 48(3): 211-21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39
    摘要 ( )   PDF(1768KB) ( )  
    论文分析以汽油、燃气和柴油为燃料的特种全地形车动力系统技术升级改造难点问题, 提出了特种全地形车的一种电驱动系统。通过电驱动单元模块深度融合进行技术迭代,达成 硬件平台化、模块化高度集成技术,从而降低产品成本以及提升电驱动效率,为探索未来特 种全地形车电驱动技术的发展提供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模型驱动的可视化工业 App 集成开发平台分析
    朱 君
    2023, 48(3): 215-22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3.040
    摘要 ( )   PDF(2789KB) ( )  
    工业软件及工业应用程序(App)涉及的专业领域多、范围广,需要一线专业人员深度 参与调研与调试。为解决此问题,文章面向研发设计领域聚焦工业 App 的开发及应用,提出 了一种基于汽车机理模型的工业 App 集成开发技术及平台,论述了该平台的设计思路和技术 实现路径,并重点论述了以汽车机理模型编译分析及求解引擎、工业软件集成与适配、可视 化模型组件拼装发布为核心的平台关键技术,同时列举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案例及实施效果。 结果表明,该平台能够辅助研发设计工程师快速开发工业 App,并借助工业 App 有效提高工 作效率,促进企业提质降本增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