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
ISSN 1671-7988 CN 61-1394/TH
创刊:1976年
导航切换
汽车实用技术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数据库收录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点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期刊订阅
出版道德声明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22年, 第4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3-01-30
上一期
目录文件
新能源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
设计研究
测试试验
工艺装备
汽车教育
综述
全
全选
选: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隐藏/显示图片
新能源汽车
Select
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某款纯电动汽车智能 发电策略分析
余 东
2022, 48(
2
): 1-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01
摘要
(
)
PDF
(741KB) (
)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容量有限,这是困扰其大力推广关键因素之一,若一味提升电池 容量将大大提高整车成本。因此,在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容量不变和保证车辆行驶舒适安全 前提下,提出续航里程提升策略至关重要。文章提出通过搭载风力发电机和制动回馈电机发 电策略有助于续航,分析风力发电与制动能量回馈影响因素并研究纯电动汽车风力发电与制 动能量回馈系统控制模型结构后,充分考虑汽车所受阻力,电能转换效率提升方法,建立智 能发电能量模型。最后采用遗传算法将空气湿度,制动强度,电池荷电状态,行车速度等因 素作为决策变量,并在 Matlab 软件中仿真,得出了随着风力发电机与制动回馈电机平稳运转 后,风力发电与制动能量回馈之和处于最佳发电值,验证了发电策略可提升动力电池的充电 量,增大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基于博弈论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培育分析
刘 全
2022, 48(
2
): 7-1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02
摘要
(
)
PDF
(606KB) (
)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汽车未来发展结构更迭的趋势之一,目前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业的产业培育期,产业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并未得到有效分析,未来成熟期的产业发展趋势也尚不明朗。文章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培育期基于纳什均衡原理,分析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在产业成熟期时,运用演化博弈论的理论讨论产业各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产业强化机理与空间扩散机理;最后,通过对产业培育期与产业成熟期的两种模型的讨论分析,提出了利于政府、科研院所与企业各方之间需要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分段式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研究
张博峰
2022, 48(
2
): 15-1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03
摘要
(
)
PDF
(1388KB) (
)
动态无线充电(DWC)技术将成为解决电动汽车“里程焦虑”和“充电难”问题的重 要技术手段,而动态无线充电技术所存在的建设成本高、电网冲击等问题限制了其快速的发 展。文章基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SIP)方法对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分段式动态无线充电系 统用于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段式动态无线充电系统通过分段建造、设备共享、太阳能发 电、储能等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动态无线充电技术存在的问题。文章通过样机的可行性验证, 证明了分段式无线充电技术能够满足未来动态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能解决纯电动汽车未来 普及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低温对纯电动汽车的影响
刘清云
2022, 48(
2
): 20-2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04
摘要
(
)
PDF
(1306KB) (
)
汽车行业“新四化”的推进离不开对电动汽车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性研究。文章从车载电池的角度,分析出低温下锂电池的放电端电压和容量都将减小,而电池内阻增大,并且推导出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与驱动电池的放电端电压和容量成正比,与电池内阻成反比,从而定性分析出低温将减小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最后利用 Cruise 软件进行整车仿真,得出在-15 ℃的循环工况条件下,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较常温,下降 39.48%,而在 60 km/h等速工况下续驶里程减小 41.1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电动汽车续航提升仿真技术
崔振阳
2022, 48(
2
): 25-2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05
摘要
(
)
PDF
(804KB) (
)
虽然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但由于电动汽车充电时间远大于传统燃油车加油时间,因此,现阶段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仍然是消费者及车企重点关注的焦点问题。论文根据电动汽车能量转化原理及仿真分析流程,运用 Matlab 搭建电动汽车中国轻型乘用车行驶工况(CLTC-P)续航仿真分析模型,并对比实车测试与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仿真分析精度,最后分别改变仿真模型中车重、滚动阻力、空气阻力、电驱效率、电池放电量等变量,通过仿真分析,得出各因素对续航里程的影响,为车企提升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PHEV 电池包热管理系统设计优化与仿真分析
吴政江
2022, 48(
2
): 29-3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06
摘要
(
)
PDF
(4065KB) (
)
为实现电池包热管理系统低能耗和高效率散热的目的,文章通过流体动力学(CFD) 仿真及实验对某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乘用车电池包热管理系统进行优化研究。电池 包热管理系统采用液冷散热,流场压力损失设计目标值为 27 kPa。初始方案中,流场压力损 失实测值约为 60 kPa,CFD 仿真分析表明,液冷系统流场进出口是产生压力损失的主要部件; 采用增大进出口管径的方法对液冷系统进行优化,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液冷系统 压力损失减小至 26 kPa 左右;液冷系统流场优化后,对电池包散热特性进行仿真和实验分析, 结果表明,在 67.6 kW 工况下电池包最高温度为 53.2 ℃,低于目标值 55 ℃。综合分析可以 得出结论,优化后的电池包液冷系统各项指标达到目标状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动力电池低荷电状态风险预测
任 超
2022, 48(
2
): 34-3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07
摘要
(
)
PDF
(737KB) (
)
传统的关于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预测是在理想实验条件下进行的,这未必能适应真实复杂多变的行驶工况。本工作依托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利用数据驱动的方法,使用真实的行车数据对动力电池当前荷电状态进行预测。文章采用的动力电池类型为磷酸铁锂电池,设计了报警组与预测组,采用逻辑回归算法对低剩余电量荷电状态的电池特征信息进行提取,并训练模型,使用训练好的模型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文章提出的模型对低荷电状态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电动汽车余热回收热泵空调系统设计
马小超
2022, 48(
2
): 39-4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08
摘要
(
)
PDF
(1847KB) (
)
为了拓宽热泵空调系统的低温使用环境温度范围,进一步提升热泵空调系统的热效率,文章基于公司某款纯电动汽车,在当前已具备量产条件的普通热泵空调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备余热回收功能的热泵空调系统,详细分析了工作原理,设计了以热泵空调压缩机、余热回收换热器、电磁阀和电子膨胀阀为主体的系统技术方案,重点说明了余热回收换热器单独 回收电机余热、余热回收换热器同时回收电机和电池余热、余热回收换热器和车外换热器同 时回收空气余热的三种重要工作模式,针对系统的核心部件电子膨胀阀,制定了基于排气目 标温度的比例-积分-微分(PID)调节控制方法,实车验证了该系统节能效果,相比当前已量 产的普通的无余热回收的热泵空调有 40%以上的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网联汽车
Select
智能车辆多传感器融合策略
宋教华
2022, 48(
2
): 46-5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09
摘要
(
)
PDF
(1555KB) (
)
传统车辆自主换道研究多以理想道路曲率及车辆间简化的相对运动为前提,通过匹配 采样周期将车路数据直接传入控制器,难以验证系统在真实环境下的可靠性。文章设计了一 种多传感器布置方案及融合策略,并在 Matlab/Simulink 平台构建高速公路仿真场景,验证多 传感器融合策略的有效性。其仿真结果表明,该多传感器融合策略能够在高速场景下实现对 目标车辆的持续跟踪,模拟智能车辆环境感知、数据融合过程,进而为智能车辆自主换道系 统的开发提供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基于 CRF 的驾驶员意图在线识别
李雪涵
2022, 48(
2
): 51-6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10
摘要
(
)
PDF
(3530KB) (
)
为提升驾驶辅助系统决策准确率,文章建立一种基于条件随机场(CRF)的驾驶员意 图在线识别系统,为驾驶辅助系统提供重要参考。文章采用深度标签分布学习(DLDL)识别 驾驶员的头部姿态判断其观察目标,在驾驶模拟器上创建实验场景,采集驾驶员操作数据, 按照操作划分并输入至 CRF 进行训练,识别驾驶员的换道意图。通过实验对比,识别率在 96% 以上,能够在 5 s 前识别驾驶员的换道意图。在此基础上实现在线识别,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计研究
Select
基于 ADAMS/Insight 的汽车双横臂前悬架 仿真与优化研究
康学忠
2022, 48(
2
): 62-6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11
摘要
(
)
PDF
(1240KB) (
)
以某乘用车双横臂前悬架为研究对象,在 ADAMS/Car 模块中建立其多体动力学虚拟 样机模型,对模型进行双轮平行跳动仿真,运用 ADAMS/Insight 对悬架参数进行优化设计, 选取 12 个对悬架性能影响大的硬点坐标值作为设计变量,选取主要的 5 个悬架性能参数(车 轮前束等)作为优化目标,对设计变量进行灵敏度分析,在 ADAMS/Insight 中选择二阶响应 面法的 D-optimal 优化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优化后的硬点坐标值。结果表明,优化后的 双横臂前悬架各性能参数都得到了较大幅度优化,对双横臂悬架在工程中的优化设计工作具 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某重型汽车装配合格率的提升改进
郭佳丽
2022, 48(
2
): 67-7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12
摘要
(
)
PDF
(2896KB) (
)
整车装配环节是实现产品特性的关键环节,装配过程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整车产品质 量。文章主要针对某重型汽车装配过程不合格的问题,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和现场实验,查找 造成整车装配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对改进措施的跟踪分析,车辆一次 下线合格率得到了明显提升,改进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消声器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
彭长青
2022, 48(
2
): 72-7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13
摘要
(
)
PDF
(2476KB) (
)
汽车消声器是减少汽车噪声污染中的最重要部件,它对提升乘坐舒适性、保护环境有 着很积极的意义。论文首先分析了空气中声波运动的基本方程,同时采用 CATIA 软件对消声 器进行了三维建模。然后采用 virtual.lab 软件对消声器内部空腔声场进行有限元求解,获得 了消声器内部声场中的声压分布及消声器的声传递损失性能。最后根据仿真结果提出消声器 结构改进措施,此外还对消声器进行背压实验测试。研究结果可为消声器结构设计提供理论 依据与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细分市场重型商用车产品竞争力评价方法浅析
邱明安
2022, 48(
2
): 79-8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14
摘要
(
)
PDF
(978KB) (
)
重型商用车产品竞争力水平不仅关乎产品本身,还与细分市场客户需求程度及同类产 品水平密切相关。文章从细分市场客户需求出发,以长途标载物流细分市场为例建立了客户 视角的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竞争力评价模型及木桶原理修正方 法,该模型不仅能客观全面地量化重型商用车的市场竞争力水平,还能为企业产品营销战略 制定、产品改进、技术优化等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某商用车挡泥板结构件轻量化设计
任文涛
2022, 48(
2
): 83-8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15
摘要
(
)
PDF
(1180KB) (
)
为了降低商用车整车重量,以某商用车的挡泥板总成为研究对象,运用轻量化的思维, 使用 CATIA 软件对商用车挡泥板总成进行轻量化设计。通过建立挡泥板结构件三维有限元模 型,进行典型工况(垂直工况和加速工况)下的强度分析,提出了结构件材料替换、局部优 化设计以及材料厚度减薄的轻量化组合方案,实现了挡泥板的轻量化并验证其强度性能,为 后续研究挡泥板甚至整车的轻量化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汽车卷帘门储物盒设计及其有限元分析
平 蔚
2022, 48(
2
): 87-9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16
摘要
(
)
PDF
(1184KB) (
)
汽车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交通工具,要求其储物盒空间多。卷帘门储物盒是汽车内 饰常用的一种结构,给汽车内饰增添了档次感。文章简要介绍了两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的 卷帘门储物盒,并针对两种不同的卷帘门储物盒探讨了其在设计过程中的一些设计要点,并 给出了卷帘门储物盒的相应的物理实验标准,目的是给卷帘门储物盒设计开发制定相应的标 准,从而为后续车型相应结构的设计开发提供对应参考。同时,在设计阶段,为验证卷帘门 储物盒设计的合理性,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 HyperMesh 和 ABAQUS,并结合企业的分析标准 及合格依据对其进行刚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参考设计要点设计的卷帘门储物盒的刚度满 足设计规范要求,避免后续产品刚度不足导致的修模费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某车型后拉杆衬套耐久优化设计
张向阳
2022, 48(
2
): 91-9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17
摘要
(
)
PDF
(1656KB) (
)
某车型后拉杆衬套在台架试验阶段出现主筋根部开裂、与外管硫化包胶脱胶、限位块 根部出现裂纹等失效现象。通过分析失效件开裂情况,对衬套包胶厚度、主筋结构、限位块 形状、胶料硬度变化等影响耐久的关键因素进行结构优化。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验证了应变 集中位置与实际断裂位置的一致性,优化结构推导的损伤系数满足耐久要求、实测台架试验 耐久合格,后期客户处顺利通过路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基于车辆悬架的载荷设计方法
程 凯
2022, 48(
2
): 95-10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18
摘要
(
)
PDF
(1480KB) (
)
汽车的轻量化设计一直是各大主机厂追求的设计方向,尤其是近几年电动车的发展, 市场对续航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整车重量与续航强相关,因此,轻量化的设计显得尤为 重要,而轻量化设计的源头就是悬架的载荷设计。论文基于某多连杆后悬架结构,提出一种 载荷设计的方法,综合考虑悬架的载荷分配及运动学特性和动力学特性(KC),通过试验设 计(DOE)及最优化设计手段寻求硬点最佳分布,达到降低悬架载荷目的,从而为结构轻量 化设计提供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基于自适应 LQR 的智能汽车横纵向控制
李致远
2022, 48(
2
): 101-10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19
摘要
(
)
PDF
(1483KB) (
)
针对自动驾驶横纵向控制换道问题,并考虑到车辆转向不足,提出了一种带有前馈控 制的自适应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控制算法。首先,通过油门刹车表的制作搭建了纵向 双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然后,基于路径跟踪误差的车辆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设计 了 LQR 横向控制器,并使用前馈反馈的方法给予车辆一个额外的转角,消除了稳态误差。再 分析 LQR 控制器参数并考虑车辆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二项关键评价指标,提出了一种考虑路 径曲率和路径跟踪误差的权重参数计算方法,从而保证了车辆轨迹跟踪误差在一定范围内。 最后,通过 MATLAB/Simulink 和 CarSim 联合仿真验证所设计的自适应 LQR 控制器。结果表 明,该控制器可以较精确地跟踪该换道路径,最大横向误差为 0.027 m,最大航向误差为 0.041 rad。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基于机器视觉的车灯灯座尺寸检测系统设计
曾文治
2022, 48(
2
): 108-11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20
摘要
(
)
PDF
(1774KB) (
)
为了实现超声波焊接机对灯座焊接后的尺寸检测要求,设计一套基于机器视觉的尺寸 检测系统。提出一种改进的 Canny 算法来提取图像边缘,并应用于直线段检测(LSD)算法 中提取直线段。对比检测系统测量结果和标准尺寸得出,该检测系统准确率提升 7%,速度 提升近一倍。通过基于改进算法设计的尺寸检测系统,有效提高了检测精度和效率,在工业 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CATIA IMA 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具体实施 方法及建模思路
赵 津
2022, 48(
2
): 114-11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21
摘要
(
)
PDF
(2046KB) (
)
随着基于细分方法的“快速建模”技术在汽车造型设计领域被全球车企所应用,越来 越多汽车造型从业人员开始学习并研究这一新兴建模技术。文章将先从细分建模相较非均匀 有理 B 样条(NURBS)传统建模的优劣势入手,简述细分建模存在的意义及其应用阶段;然 后简要介绍 CATIA IMA(Imagine&shape)模块及其常用命令;最后应用较大篇幅阐述基于 CATIA IMA“快速建模”的具体实施方法、建模思路及技巧,意在使相关从业人员能够快速 理解、掌握、应用这一新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某车型转向系统液压助力失效机理分析
陈移凤
2022, 48(
2
): 118-12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22
摘要
(
)
PDF
(1923KB) (
)
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失效导致转向沉重是汽车行业比较常见的一种故障,导致转向 系统液压助力失效的原因非常多。文章结合某车型发生的转向系统液压助力失效的案例,从 转向泵尺寸、性能、结构、阀系统工作原理等各方面分析,并通过台架测试及整车试验确认 故障关键因子,并验证改进方案的有效性。文章对液压转向系统失效的分析,对今后出现类 似的工程问题提供了可参考的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基于中国人体尺寸的驾驶员驾姿舒适性分析
霍灿坚
2022, 48(
2
): 122-13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23
摘要
(
)
PDF
(2528KB) (
)
为了建立基于中国人体尺寸的驾驶员舒适坐姿模型,提升驾驶员的驾乘舒适性,文章 选取不同的驾驶座椅高度,通过采集驾驶员的舒适驾车姿态,拟合出驾驶员的驾驶 H 点与方 向盘及踏板点的位置关系,得出男性、女性和男女性的舒适驾驶坐姿模型,并给出了各种座 椅高度对应的座椅位置和方向盘位置的设计值,对于驾驶员的驾驶舒适性设计有一定的指导 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基于 LabVIEW 的车载轴承振动监测系统设计
李晓阳
2022, 48(
2
): 131-13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24
摘要
(
)
PDF
(1513KB) (
)
目前大部分车用轴承的工作环境恶劣,轴承容易出现各种形式的故障。文章提出采用 基于振动分析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借助 LabVIEW 软件平台,以变速器滚动轴承为例设计出 一套车载轴承振动监测系统。该系统可以使轴承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在故障产生后及时 更换轴承以保证汽车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对某些车用轴承进行实时的状态监 测和故障诊断,对推进融入深度学习的智能诊断系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试试验
Select
加湿对 PEMFC 输出特性影响的仿真分析
陈俊冬
2022, 48(
2
): 135-14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25
摘要
(
)
PDF
(1984KB) (
)
以往的研究表明,电解质膜中的水含量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正常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论文在 Matlab/Simulink 软件平台上构建 PEMFC 的模型,探索反应气体加湿对燃料电池工作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阳极加湿,反应气体湿度从 20%增至100%,电池的输出电压提高,并且电流密度增大,电压可以进一步提升;阴极加湿亦可以提高输出电压,湿度从 20%增至 60%时,电压提高很明显;反应气体中湿度增加,会导致反应气体分压力下降,特别是对氢气分压力,相对湿度从 60%上升至 100%时,其将明显下降;至于氧气分压力,相对湿度从 60%上升至 80%时,下降最明显。根据结果可知,加湿有助于改善 PEMFC 的工作环境,提升输出特性,有利于 PEMFC 的运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某型工程车行走异常问题分析与改进方法
鲁奕岗
2022, 48(
2
): 141-14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26
摘要
(
)
PDF
(1847KB) (
)
某型工程车在出厂试验过程中出现了行走异常和变速箱油温高的现象,其特征包括: 行驶约 20 km~50 km 踩油门出现行走加速减慢现象,后相继出现变速箱压力低、油温高报警 等情况。针对该现象,进行拆机检查并采用故障树分析法以及机理计算分析,得出由于压力 监测点未考虑压降导致该现象。通过故障复现,将主机修复并调整换挡压力,最后进行验证 证实问题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某车型路噪主动降噪开发
王理周
2022, 48(
2
): 147-15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27
摘要
(
)
PDF
(1409KB) (
)
采用主动噪声控制方式来降低车内道路噪声是一种前沿方法,但实际的案例和可供参 考的经验较少。文章介绍了某车型道路噪声主动降噪系统,基于归一化参考信号滤波最小均 方误差(NFxLMS)算法开发的道路噪声主动降噪系统,对控制系统多通道输入、多通道输 出的降噪算法原理,以及次级通道的处理进行了说明。基于该算法搭建了 Simulink 模型,并 采用 dSPACE 作为实时控制器搭建了基于该算法的整车验证平台,通过实车道路测试表明该 系统对车内路噪有良好的降噪效果,最后对归一化的最小均方误差(FxLMS)算法中的不稳 定工况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艺装备
Select
追溯曲线在分析拧紧问题中的应用
刘良刚
2022, 48(
2
): 152-15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28
摘要
(
)
PDF
(1214KB) (
)
随着国内产业的更新升级换代,各种替代连接技术应运而生。但螺栓紧固连接依然是 当下汽车行业装配环节最主要的连接手段之一。此前对该紧固连接失效,业内更多的是从失 效本身出发,调查失效的理论和实际机理。文章从几种汽车行业典型的螺栓紧固连接失效案 例出发,系统列举了螺栓断裂、螺栓过扭、螺栓重复拧紧、螺栓漏拧紧等紧固连接失效现象 对应的典型曲线形态,并通过对拧紧曲线的分析判断,结合对制程螺纹孔径、螺栓硬度、操 作手法等的进一步系统调查和相互印证,阐述了追溯拧紧曲线在拧紧问题调查中发挥的重要 作用。文章将给广大从业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角度和思路,帮助更高效地调查和解决拧紧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某型 SUV 白车身气密性分析及优化
李荣喜
2022, 48(
2
): 157-16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29
摘要
(
)
PDF
(1726KB) (
)
文章通过对某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进行整车和白车身(BIW)的气密性测试, 运用了 LeakageMaster 泄露路径仿真分析软件对该车型白车身进行仿真分析,找出了该车型白 车身的主要泄漏点。然后结合了白车身烟雾试验的结果,对白车身的主要泄露点制定相关的 密封措施,最终使该车型白车身气密性达到目标要求,提升了整车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 (NVH)的性能,从而提升乘客乘坐舒适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车门烘烤变形原因及改善策略分析
刘礼解
2022, 48(
2
): 161-16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30
摘要
(
)
PDF
(2990KB) (
)
车门喷涂过程的烘烤变形一直以来属于业界复合型疑难问题,文章为了解决此问题, 提出行之有效的改善对策。以某车型车门总成为例,通过实物验证试验,3D 测量等方式,跟 踪其喷涂过程几何尺寸的变化,研究其烘烤变形规律。然后从车门里板、车门导轨、铰链螺 母板等车门设计结构和制造工艺分析其烘烤变形的原因。在前期设计阶段,提出采用车门里 板拼焊、车门总成包边后单边点焊、车门铰链加强板与导轨分开点焊等焊接工艺,在车型工 业化调试阶段,提出车门焊接夹具矫形、铰链螺母板匹配调整,补偿烘烤变形量。经过实车 验证,此研究成果改善了外观间隙面差,对于提升整车感知质量水平,减少客户抱怨具有重 大意义,同时也为尾门、发动机罩等开闭件烘烤变形的改善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汽车塑料电镀零件开发的分析
刘 剑
2022, 48(
2
): 166-16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31
摘要
(
)
PDF
(999KB) (
)
文章在对汽车塑料电镀零件开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包括材料开发、制造工艺、结构 设计、实验评价等四大方向的全流程的开发验证方法。在材料开发中,分析了材料开发中对 材料的基本物性和材料配方设计的要求;在制造工艺中,明确零件注塑及电镀参数等工艺要 求;在结构设计中,说明了针对零件的共通要求以及各个类型零件的特殊要求;在实验评价 中,提出粗化外观、结合力、冷热冲击的评价方法。全流程的开发流程方法为汽车电镀零件 的开发提供参考,保证了汽车电镀零件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新能源双芯屏蔽环线束设备的研发与测试
左二兵
2022, 48(
2
): 170-17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32
摘要
(
)
PDF
(5023KB) (
)
针对新能源线束中一种常见的双芯屏蔽环结构,研发设计出一款可自动分线、自动剥 皮和零切、双端子连续压接等工艺的设备,整机结构包含机架、4T 压接机、分线定位机构、 废料切断机构、电缸切刀组件、杠杆双抓线机构和平移机构等;通过检测压接机稳定性临界 机器能力指数(CMK)、线束总长度一致性、端子剖面分析、线束与端子拉拔力等数据,分 析测量数据,验证得出,设备压接稳定性好,产品质量高等优势,满足此类新能源线束工艺 要求,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教育
Select
基于 OBE 理念的汽车构造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王雪莲
2022, 48(
2
): 175-17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33
摘要
(
)
PDF
(1000KB) (
)
在“互联网+”时代,全国正不断推行教育改革,在此背景下,针对当前汽车构造教学 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引入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实行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期提升该课 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文章从分析学生通过汽车构造课程学习后 应当具备的能力入手,本着正向实施、逆向设计的原则,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 形式、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设计新颖的教学活动,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构建理论和实践两 大模块,开展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改革模式的探索。通过探索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对 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课程思政视域下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向 瑾
2022, 48(
2
): 180-18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34
摘要
(
)
PDF
(1059KB) (
)
为更好地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育人元素,以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 性和重要性为出发点,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进行思政教学改革。通过分析课程性质以及 课程在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重要性,以高校大学生特点为出发点,提出应加强教师自身师德 素养,建立专业的教学团队,深入挖掘本课程思政元素,建立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大纲, 并通过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潜移默化接 受思政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职业观,践行思政育人的教育理念,强化立德树 人的教育理念。结果表明,融入思政育人元素后的课程达到了较高的满意度,对学生整体素 养的提高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多元视角下汽车理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许 莎
2022, 48(
2
): 184-18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35
摘要
(
)
PDF
(1138KB) (
)
为了提高汽车理论课程的思政教学质量,考察汽车理论思政教学实施的效果,文章将 汽车理论作为车辆工程专业的重点课程,对汽车理论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体系展开研究。依 据汽车理论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针对目前汽车理论思政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评价 体系构建的思路,研究了多元视角下汽车理论思政教学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对专业课思 政教学的评价进行研究可以促进思政教学的改革,提升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纯电动汽车结构与 检修课程改革实践
徐增勇
2022, 48(
2
): 188-19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36
摘要
(
)
PDF
(1539KB) (
)
随着产教融合的不断深化,高职专业课程改革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 义。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必须以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为指引,将丰 富校企合作资源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实现产业转型对人才需求与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无缝 对接。以纯电动汽车结构与检修课程为例,分析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的必 要性,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从课程内容重构、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模式创新、 课程思政体系构建、评价方法优化五个方面,开展产教融合课程改革和实践,实现岗课赛证 融通,推动建立新时代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Select
汽车发动机排气颗粒物测量技术进展
赵 亮
2022, 48(
2
): 194-19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37
摘要
(
)
PDF
(2282KB) (
)
汽车发动机排气颗粒物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排放浓度高,对环境伤害大,颗 粒物的准确测量是发动机排放检测与后处理评价的重要前提。排放标准促进了发动机排放控 制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也推动了排气颗粒物测量技术的发展。目前,对发动机排气的颗 粒物测量已经由过去较为粗略的烟度测量转向更为精准的颗粒物(PM)质量以及粒子数量 (PN)的测量,欧七提案中更是对 10 nm 超细粒子数量的测量提出了要求;测量方式也由定 点、定量测量向在线连续测量发展的趋势。文章综述了汽车发动机排气颗粒物测量技术的发 展,从烟度、颗粒物质量和粒子数量等方面重点介绍了主要发展的几种测量技术仪器的原理、 特点和应用状况,并展望了未来非尾气排放颗粒物测量技术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李志强
2022, 48(
2
): 200-20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038
摘要
(
)
PDF
(1201KB) (
)
氢燃料电池汽车凭借零污染、零噪声的特点受到社会高度重视。目前,氢燃料电池汽 车产量在不断增加,同时国家也颁布了相关的扶持政策,氢燃料电池汽车前景可观,然而也 受到产业链不完善、电池生产成本高、氢能基础设施落后等影响。基于此,文章采用文献分 析法对国内氢燃料汽车的市场现状和行业政策进行了分析,并为氢燃料电池汽车进一步发展 提出了完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加强研发投入,降低电池成本、加强政策引领,促进氢 能基础设施建设等合理策略,有助于为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参考作用,同时 也对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起到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