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
ISSN 1671-7988  CN 61-1394/TH
创刊:1976年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新能源汽车
    基于 RLS 和 EKF 算法的锂离子动力电池 荷电状态估计
    潘正军
    2024, 49(8): 1-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01
    摘要 ( )   PDF(669KB) ( )  
    电池荷电状态(SOC)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关键参数之一,影响着整车性能与 安全。文章以一阶 Thevenin 等效电路作为电池模型,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RLS)对电池进 行参数辨识,再运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估算电池的 SOC。将估算结果与试验测量 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RLS-EKF 的联合算法可有效估计电池的 SOC 值,估算误差值基 本保持在 2%以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力电池液冷系统模块化仿真分析
    王欣欣
    2024, 49(8): 6-1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02
    摘要 ( )   PDF(1008KB) ( )  
    通常情况下,动力电池系统的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大,使动力电池在合理温度区间内工 作需要热管理系统的参与,该系统也是提高动力电池温度一致性的有效途径。其中,液冷系 统的散热效果和流道分布的走向有关,因此实施液冷系统的流道设计至关重要。文章对比了 不同温升速率下电池充电时间的差异,并提出六种流道结构,基于低温加热工况,利用 Star CCM+软件对六种结构进行了流场及热场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新能源汽车采用液冷系统的必 要性;通过流道设计优化,有效降低了系统流阻并提高了系统的均温性;同时证明了只有通 过模块化液冷系统散热分析研究,并结合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需求,才有望获得性能最优且合 理可行的液冷系统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Simscape 的驱动系统预充电系统仿真研究
    朱 岩
    2024, 49(8): 11-1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03
    摘要 ( )   PDF(1480KB) ( )  
    为了使预充电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文章以长春大学 FCC 车队大学生电动方程式赛 车为研究对象,使用 MATLAB/Simulink 中 Simscape 模型库搭建预充电控制策略模型、预充 电电路、预充电阻热模型、放电回路模型,并分析直流转直流(DC/DC)电源上电时对驱动 系统预充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充时间大于 0.5 s 后电容端电压基本不变,DC/DC 电路上电时, 预充监测时间为 0.7 s,上电成功稳定性较高。最后进行实车验证,实车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 一致,预充电系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向 DC/DC 变换器在混合动力汽车中的应用
    伍 俊
    2024, 49(8): 17-2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04
    摘要 ( )   PDF(1419KB) ( )  
    随着用户对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性能和油耗追求越来越高,搭载双向直流转直流 (DC/DC)变换器成为满足用户要求的可能方向之一。文章针对双向 DC/DC 变换器在混合动 力汽车中的应用,分别分析了本田动力控制单元(PCU)系统、不同的拓扑结构选型、双路 交错拓扑收益等,并分析双向 DC/DC 变换器在混动系统中可能遇到技术难点,为混合动力汽 车采用双向 DC/DC 变换器选择提供意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网联汽车
    行人横穿场景下某智能接驳车 AEB 算法 优化研究
    罗德意
    2024, 49(8): 22-2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05
    摘要 ( )   PDF(1327KB) ( )  
    为应对景(园)区内行人横穿等复杂情况,提高自动紧急制动(AEB)对行人保护的 安全性。文章建立了某智能接驳车在路面激励特性和车辆特性前提下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 基于模糊推理的智能接驳车 AEB 控制算法,通过 MATLAB/Simulink 仿真软件对控制算法进 行仿真,并将该算法应用到实车测试,与传统控制算法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接驳车 在 5.14 s 全力制动时比传统值(5.35 s)快 0.21 s;接驳车刹停后,距离行人安全距离传统值 为 1.53 m,优化值为 1.91 m,两者误差为 0.38 m,优化后更加精确安全,能有效避撞的同时 也说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某车型组合仪表黑屏分析及改进
    邵云云,惠作奎,汪 杰,郗 冲,刘莲芳
    2024, 49(8): 30-3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06
    摘要 ( )   PDF(1160KB) ( )  
    为深入剖析某车型组合仪表黑屏问题的根源,提升组合仪表品质提供解决方案。文章 针对某车型组合仪表黑屏问题展开分析,通过对问题现象、原因进行排查,快速定位问题, 提升产品品质。针对改进方案软件进行实车验证,最终达到预期效果,证明改进方案有效可 行。为其他车型平台同类问题的技术攻关提供了思路与借鉴,也为后续新车型组合仪表的开 发提供经验教训,避免重复问题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计研究
    汽车气囊式行人保护装置设计
    欧广琪
    2024, 49(8): 35-4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07
    摘要 ( )   PDF(2614KB) ( )  
    交通事故特别是人车碰撞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巨大。为提高汽车被动安全性,设计了 汽车气囊式行人保护装置,分别对行人头部与汽车前挡风玻璃、外置安全气囊进行碰撞仿真 分析,结果表明,无气囊条件下头部头部损伤指标(HIC)为 2 123,有气囊条件下 HIC 值为 845,因此,汽车气囊式行人保护装置能够有效降低行人头部伤害。使用 AD 软件设计了汽车 气囊式行人保护装置硬件电路,同时使用 Proteus 结合 Keil 进行电路仿真,通过仿真验证了 安全气囊能够在特定条件下成功触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种米勒循环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张 强
    2024, 49(8): 45-5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08
    摘要 ( )   PDF(1310KB) ( )  
    基于某轻型柴油机使用 GT-Power 软件建立一维仿真模型,通过试验数据与仿真数据进 行验证分析,确定仿真模型的精度,同时研究两种米勒循环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柴油机工作在额定转速下,采用进气门早关(EIVC)策略,缸内压力和有效燃油消耗率随 米勒度的增加而下降,NOx 排放随米勒度的增加而减少;采用进气门晚关(LIVC)策略,缸 内压力随米勒度的增加而减小,有效燃油消耗率随米勒度的增加而上升,NOx 随米勒度的增 加先增加后减少;当柴油机工作在 1 800 r/min 转速下,采用 EIVC 策略,缸内压力随米勒度 的增加而下降,有效燃油消耗率随米勒度的增加而上升,NOx 排放随米勒度的增加先增加后 减少;采用 LIVC 策略,缸内压力随米勒度的增加而下降,有效燃油消耗率随米勒度的增加 而上升,NOx 排放随米勒度的增加而减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ANSYS 的工业机械臂结构分析与 拓扑优化设计
    黄李丽
    2024, 49(8): 52-5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09
    摘要 ( )   PDF(1835KB) ( )  
    机械臂的刚度和固有频率对其可靠性有重要影响,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文章对某型 六自由度工业机械臂进行建模设计,在 ANSYS 软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机械臂在力矩最 大的工况下进行静态结构分析和模态分析,验证其刚度和固有频率是否符合要求。进一步采 用拓扑优化方法对大臂进行优化,然后对大臂进行模型重构,导入到整个机械臂中进行结构 分析与模态分析,比较优化前后机械臂的性能差异,验证了改良后机械臂的可靠性,实现轻 量化目标,为后续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柱碰工况的假人胸压优化策略
    王晓鑫
    2024, 49(8): 59-6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10
    摘要 ( )   PDF(1331KB) ( )  
    根据 2022 年中汽测评发布的成绩,柱碰假人整体胸部得分率较低。为了解决柱碰假人 胸压超标问题,文章基于某车型侧面柱碰开发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仿真分析与 Narrow-gap 试验、滑车试验结合的方法进行了侧气囊(SAB)的包型优化,并通过整车试验进行了优化 策略验证。文章研究表明,SAB 包型与假人抬手臂姿态、胸部伤害密切相关,通过调整 SAB 肩部区域设计高度可以有效的改善假人抬手臂姿态、降低胸部伤害,文章结果可以为柱碰被 动安全开发提供新的开发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腰部支撑的座椅振动传递特性研究
    闵 磊
    2024, 49(8): 64-6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11
    摘要 ( )   PDF(1708KB) ( )  
    为充分研究腰部支撑对座椅振动传递特性的影响,文章以某车型座椅为研究对象,以 座椅腰部支撑的三种状态:“初始”“中间”“最大”腰部支撑为切入点进行研究。通过台架实 验测试了 6 位志愿者在某汽车座椅上受到前、后方向的随机振动激励(1~30 Hz)时,座椅 底部到坐垫以及座椅底部到靠背的加速度传递率。经过系统分析发现,当腰部支撑状态加强 时,座椅底部到靠背的振动传递率的共振峰值减小,座椅底部到坐垫的振动传递率的共振峰 值增大。该研究在汽车座椅设计优化,底盘系统设计与布局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车身结构性能多学科优化技术研究及应用
    王香廷
    2024, 49(8): 69-7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12
    摘要 ( )   PDF(4033KB) ( )  
    汽车市场竞争日渐加剧,车身设计面临严峻挑战。在前期的车身结构平台设计时,需 要同时考虑平台不同车型的车身碰撞,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以及强度疲劳性能 设计。随着车身结构耐撞性设计难度加大,车身重量随之增加,性能和结构轻量化设计平衡 难度加大。为了应对车身开发的种种挑战,文章研究基于车身结构性能多学科优化技术,在 车身概念设计阶段贯穿仿真优化驱动设计的理念即结构性能一体化,快速实现重量增加最小 前提下的性能指标,基于某运动型多功能车(SUV)的车型开发案例诠释了此技术的可行性, 为后期的车身开发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DMTL 诊断原理和策略分析
    吴宇星
    2024, 49(8): 74-7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13
    摘要 ( )   PDF(1512KB) ( )  
    按照我国第六阶段轻型车排放标准要求,现部分厂商通过在车辆燃油蒸发系统基础上, 增设油箱泄漏诊断模块(DMTL),以识别诊断油箱系统燃油气体是否发生泄漏,并记录故障 码点亮故障灯。由于 DMTL 模块内电机制造工艺偏差,导致电机极限件的产生,从而电机在 工作中电流不稳定,不能准确反映油箱系统的压力变化情况,导致 DMTL 模块误报警。文章 研究通过深入解读并系统归纳 DMTL 诊断策略,结合用户市场反馈抱怨情况,采用不同售后 抱怨诊断泵进行试验及数据采集分析,梳理诊断策略逻辑优化方向,提升发动机软件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型商用车传动轴布置校核及优化方法
    苗凤雷
    2024, 49(8): 80-8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14
    摘要 ( )   PDF(1485KB) ( )  
    重型商用车多采用十字轴万向节传动,传动轴十字轴布置夹角是影响传动轴总成寿命 的重要因素。首先,通过对传动轴失效模式和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传动轴夹角过大是导 致其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然后采用多体模型与试验设计(DOE)分析方法得出动力学的最 优布置角度,最后对传动轴布置硬点、连接法兰偏置距与法兰长度进行优化。优化后传动轴 当量夹角明显减小,有效提升传动轴使用寿命,解决了传动轴失效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主动前轮转向的横向稳定性分析
    王永强
    2024, 49(8): 85-8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15
    摘要 ( )   PDF(1158KB) ( )  
    为提高车辆行驶时的操作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构造主动前轮转向(AFS)控制器来 实现。首先根据质心侧偏角和横向稳定性系数,设计车辆横向稳定性控制器,判断主动前轮 转向控制器介入时机。再由横摆角速度为输入参量,采用变结构滑膜控理论,设计主动前轮 转向控制器,计算得出附加前轮转角,并结合转向系统最终输出调整过后的前轮转角。最后 通过联合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很好地改善车辆的横向性能,保证车辆行 驶时的横向稳定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产芯片方案整车控制器的生产质量控制 关键技术研究
    赵玮杰
    2024, 49(8): 89-9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16
    摘要 ( )   PDF(2677KB) ( )  
    新能源汽车的整车控制器(VCU)属于核心单元,负责整车功率、能量控制和网络、 安全管理功能。为有效保证国产芯片方案整车控制器的生产质量,文章开展了整车控制器产 品生产质量控制的功能测试和整车下线流程(EOL)测试技术研究,并研制了相关测试设备, 实现国产芯片方案整车控制器的生产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客车舱门气弹簧选型设计与运动仿真
    蔡永恒
    2024, 49(8): 94-9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17
    摘要 ( )   PDF(1666KB) ( )  
    为了提高客车舱门气弹簧选型的设计质量、效率及可视性,文章采用三维软件进行客 车舱门气弹簧的选型设计,通过作图法得到气弹簧的安装位置,然后理论计算确认该安装位 置的舱门支撑力和关闭力满足设计要求。通过 CATIA 中的数字样机(DMU)模块的运用, 实现气弹簧运动仿真,直观观测舱门开启角度、干涉情况等,从设计源头校核确认,保证气 弹簧自锁有效。气弹簧三维选型设计与运动仿真分析的使用,提高了客车舱门气弹簧选型设 计的效率与设计水平,在设计源头避免气弹簧选型不当导致舱门开启角度不对、舱门开启力 度偏大或偏小、气弹簧寿命短等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试试验
    基于 Romax 与 ABAQUS 的电控限滑差速器壳体强度仿真分析
    马盼盼
    2024, 49(8): 99-10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18
    摘要 ( )   PDF(1590KB) ( )  
    为研究电控限滑差速器(ELSD)的壳体强度,基于 ABAQUS 平台建立 ELSD 壳体有 限元分析模型,并通过模态分析结果验证模型的正确性。设置两种极限工况,联合 Romax 与 ABAQUS 对电控限滑差速器不同工况进行应力应变等分析。结果显示,工况二的最大应力较 大,且最大应力值小于壳体材料 QT450-10 的许用应力,说明壳体强度能满足使用需求;同时, 不同工况下应变最大值处易产生损坏,为电控限滑差速器壳体进一步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位涂覆整体式 SCR 催化剂的储氨性能研究
    李凯祥
    2024, 49(8): 102-10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19
    摘要 ( )   PDF(1899KB) ( )  
    随着排放法规对氨逃逸限值日益加严,研究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的储氨性 能至关重要。以原位涂覆制备的铜基分子筛 SCR 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采用 In-situ FTIRs 和 NH3-TPD 表征化学吸附特征,并根据国 VI 排放法规循环进行发动机台架性能测试。结果表 明,在 200~450 ℃内 NOX 转化率接近 100%,NH3 脱附分别对应弱酸、中强酸和强酸位。其 中,强酸位上形成的吸附物种 NH4 +热稳定性好。空速对 SCR 催化涂层氨存储影响较小,且 停喷前后氨逃逸量占比与反应耗氨量占比成正相关性。300~400 ℃内,停喷前/停喷后氨逃 逸量与反应耗氨量占比由高到低依次均是 40 000 h-1> 60 000 h-1 > 20 000 h-1。探明了氨存储与 氨逃逸、NOX 转化率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空速、温度、尿素喷射等因素的影响规律,对 SCR 催化剂配方和尿素喷射控制策略开发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速度和气温对轮胎温度影响的研究
    夏竟钧
    2024, 49(8): 109-11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20
    摘要 ( )   PDF(2475KB) ( )  
    为研究轮胎在不同速度和气温条件下的温度变化,对轮胎转鼓试验室进行温度控制, 利用传感器测量不同速度和气温下胎面和胎内温度数据,得出轮胎胎面和内腔随速度和气温 变化的温度上升趋势,分析了所测轮胎在不同条件下的温升范围,并详细对比了不同速度和 气温条件下胎面、胎内温度稳定值的大小。通过对轮胎温度特性的研究,为轮胎产品的环境 适应性分析和验证方法提供了经验,也可作为考虑气温条件的轮胎性能试验和仿真工作的数 据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道路四阶段计算方法对排放结果的影响
    张 超
    2024, 49(8): 115-11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21
    摘要 ( )   PDF(1234KB) ( )  
    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污染物的排放与大气环境质量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非道 路移动机械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因此对此类机械排放监管和测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对 非道路四阶段工程机械利用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试验后,利用功基窗口法对比剔除 无效事件前后机械的排放水平变化,发现剔除无效事件后该机械排放水平降低了 11.2%,分 析了数据处理方法对排放结果的影响,为接下来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放监管和试验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客车用 9.5 吨驱动桥总成噪声优化
    覃江南
    2024, 49(8): 119-12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22
    摘要 ( )   PDF(2820KB) ( )  
    针对某客车 9.5 吨驱动桥总成的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性能不佳的问题, 进行了一系列整车测试,最终确定导致该问题的原因,即下推力杆隔振率不足、主减速器齿 轮设计制造误差等因素。为了降低驱动桥总成的噪声,对其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包括对主减 速器的准双曲面齿轮进行齿面修形,以及对下推力杆结构进行设计改进。为了验证两种优化 方案的合理性,在实验室进行了台架试验,并在实际行驶环境中进行了整车测试,分别分析 了主减速器齿轮修形与下推力杆结构优化对驱动桥总成噪声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优化方案 均使驱动桥总成噪声降低了大约 10 dB(A),其中第 9 阶次及其倍频的噪声值明显降低。因此, 两种优化方案均起到了一定的减振降噪作用,为提高客车驱动桥总成的 NVH 性能提供了参 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艺·材料
    某新能源汽车右门板冲压高度不足问题探究
    吴海波
    2024, 49(8): 126-12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23
    摘要 ( )   PDF(2322KB) ( )  
    某新能源汽车企业采用高耐蚀钢 S450AW 冲压右门板零件,出现四个拐角凸台高度明 显偏低的问题,无法满足产品要求。为快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根据产品数模制作拉延及整 形分析模型,采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模拟完成右车门板冲压全工序模拟分析,将仿真 分析结果与 ATOS I 350 & TRITOP 三维光学测绘仪逆向扫面实际冲压模具上下模的模面进行 对比研究,确定了冲压问题的产生原因并制定模具优化方案。实施优化方案并冲压验证,解 决零件凸台高度不足问题,为今后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热成型钢点焊焊接性及参数对力学性能 影响的研究
    谢吉普
    2024, 49(8): 130-13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24
    摘要 ( )   PDF(1461KB) ( )  
    热成型板在点焊时容易出现虚焊、飞溅严重等问题。为研究热成型钢可焊性分析及参 数对接头力学性能影响,采用 1.0 mm 厚度的 B1500HS 钢板进行试验。研究表明,B1500HS 钢板具有良好的可焊性;焊点的强度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软规范焊 点最大剪切力高于硬规范的最大剪切力,焊接时间在 240~300 ms,焊接电流在 9.5~10.0 kA 时焊接接头强度最高。热成型钢受剪切力时存在一定比例的界面断裂的概率。剪切试验环境 下界面断裂的强度在 12.07 kN 以下,纽扣断裂的强度在 12.14~17.42 kN,纽扣形式断裂车身 结构安全性能更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后视镜概论与设计
    赵小群
    2024, 49(8): 135-13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25
    摘要 ( )   PDF(1817KB) ( )  
    文章介绍了汽车后视镜的组成、材料、安装、性能和实验等基本特性和要求。针对后 视镜在整车开发中的设计风险、装配风险,提出以阶段交付为设计方法,结合后视镜的造型、 周边件的设计、安全法规、整车工程、内部布置、制造装配等相关因素,定义后视镜各阶段 的交付内容,以实现对汽车后视镜概论与设计的总体描述,为整车后视镜工程师优化设计和 规避设计风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主减速器壳总成加工振纹的消除方法
    田 健
    2024, 49(8): 140-14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26
    摘要 ( )   PDF(1632KB) ( )  
    主减速器是汽车车桥传动系统中降速增扭的关键部件,而主减速器的主要部件为主减 速器壳总成,其合装件差速器轴承盖有安装轴承及定位的功能,但差速器轴承盖定位销轴长 期存在振纹现象。文章介绍了一种主减速器壳总成的差速器轴承盖定位销轴加工振纹消除的 解决方案,从刀具结构、切削参数、工装等方面进行改进,彻底消除了加工振纹,有效降低 了废品率,提高了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焊装车间夹具设计方案验收方法探讨
    蒋 维
    2024, 49(8): 144-14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27
    摘要 ( )   PDF(1931KB) ( )  
    文章主要探究和讨论焊装车间夹具验收时,其整个夹具验收的流程,每个环节需要开 展的具体工作,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也是对以往车型的夹具设计方案验收经验的总结。 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熟练运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的思维模式,遇到具 体的夹具设计或安装问题从人机料法环测等维度分析问题原因。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以 及问题的解决方案,全维度跟踪和验证,最终形成系统性的指导方案。对后续类似工作的开 展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研究和技术指导,是较好的实际问题案例库和问题解决方案,具有一 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教育
    汽车设计课程思政元素二维挖掘体系实践研究
    李德震
    2024, 49(8): 148-15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28
    摘要 ( )   PDF(1058KB) ( )  
    在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培养过程中,专业课程思政已经是高校教学的必要环节。 汽车设计作为高校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目前其授课环节存在德育过程不充分的共 性问题。文章依据汽车设计的课程特点和教学现状,确立课程的德育目标,建立思政元素二 维挖掘体系,横向提高挖掘过程的覆盖度,纵向加深对挖掘结果的解读与升华,将思政元素 与教学实践高度融合,并通过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手法,完成全面发展的汽车工程师培养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一流课程的汽车工程材料线上线下 混合教学研究
    盛晓菲
    2024, 49(8): 154-15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29
    摘要 ( )   PDF(1110KB) ( )  
    文章分析了汽车工程材料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必要性,结合课程特点和一流课程 的导向和要求,从课程知识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及持续改进等 方面阐述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实施途径。通过课前先导-课中学习-课后复习-反思改进 的混合式教学,促进了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推动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应用与共享,调 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实践表明,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课程考核 改革方案研究
    江兴洋
    2024, 49(8): 159-16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30
    摘要 ( )   PDF(1178KB) ( )  
    文章深入分析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在实训考核中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构建有 助于人才培养课程评价体系,加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在此基础上,以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 障诊断课程为例,提出重构课程内容,实施项目化教学。基于新能源汽车维修岗位所需核心 职业能力和素养,建立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全员考核评价体系,考核方法做到具体、 客观、明确、可量化,促进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效果的提升,为该课程的教学考核改革 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底盘构造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李 锦
    2024, 49(8): 164-16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31
    摘要 ( )   PDF(1220KB) ( )  
    汽车底盘构造是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都较强 的课程。文章根据汽车底盘构造课程的特点,采用案例引入法对课程思政进行了建设,在教 学过程中自然而然的穿插思政要素,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入非传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生态 安全和信息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三位一体”育人理念的汽车营销实务 课程思政实践
    陈 勇
    2024, 49(8): 168-17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32
    摘要 ( )   PDF(1381KB) ( )  
    课程思政是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育人理念的有效途径, 也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如何实现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是教学实施 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针对汽车营销实务课程思政研究呈现出内容集中且重复、创新性与 高质量成果有限、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以汽车 4S 店汽车销售九大流程为主线,以企业真实 案例为载体,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精神和服务意识等思政元素,取得了良好的教 学效果,为其他课程的思政设计实践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汽车类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促进职业教育 教学改革研究
    孙洪亮
    2024, 49(8): 173-17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33
    摘要 ( )   PDF(1150KB) ( )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行业面临着新型专业技术人 才匮乏的问题。高职院校是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文章主要是以汽车类专业为例, 针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类技能竞赛对参赛人员专业能力的要求、竞赛的操作规范要求等,在学 生思想观念、教师专业能力、人才培养模式、实训条件及校企合作、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进 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通过举办或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来推动汽车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 高了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为汽车行业提供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实现了赛、 教融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标准·法规·管理
    车辆转向试验的欧标解读与操纵力 不确定度分析
    刘 鑫
    2024, 49(8): 177-18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34
    摘要 ( )   PDF(1277KB) ( )  
    汽车转向装置是驾驶员实现车辆驾驶意图的关键装置。为了进一步提升车辆转向装置 试验检测工作的准确性,文章介绍了欧标《关于就转向装置方面批准车辆的统一规定》(UN Regulation No.79/03)中第六章车辆的转向装置试验方法,对比国标 GB 17675-2021 解析标 准的异同。根据欧标的试验方法,以某 N2 类载货汽车为例进行转向操纵力的不确定度分析, 通过分析提出提升该试验准确性的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质量改善“七步法”解决某车型天窗漏水 售后问题
    何 义
    2024, 49(8): 182-18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35
    摘要 ( )   PDF(1877KB) ( )  
    天窗是客户选车偏爱的配置之一,但在售后市场出现天窗漏水问题,是任何汽车制造 企业都不想看到的,出现此类问题需要高度关注和快速解决,并对其解决措施进行固化。文 章针对售后市场出现的一个天窗漏水问题,运用质量改善“七步法”解决天窗漏水问题,使 用了“七步法”中很多实用的质量管理工具,如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故 障描述 5W1H、鱼骨要因分析法、5Why 等。通过该案例的解决,呈现出“七步法”完整的使 用流程,快速高效地解决了天窗漏水售后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王 品
    2024, 49(8): 187-19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36
    摘要 ( )   PDF(1212KB) ( )  
    随着传统燃油汽车数量的增多,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现阶段,发展新能源汽车产 业成为各个国家的共识。文章首先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其次列举了新能源汽车方面的 国家政策,从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和上险量两个方面阐述了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现状; 紧接着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车存在售价和使用成本 高、续航里程不足、安全性不足、企业核心技术缺乏等问题;最后提出建议促进了新能源汽 车产业的高质量高效率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制动器磨损度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及优化策略
    林 娣
    2024, 49(8): 192-19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8.037
    摘要 ( )   PDF(1014KB) ( )  
    通过对现有汽车制动器磨损度的检测方式进行分析,探究和改进制动器磨损度的检查 方法,以提高制动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传统检查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增加智能化检测传 感器和超声波检测方式的优化策略,并通过可视化技术展示分析结果。此策略在一定程度提 高了检测结果的精度,且具有高效率和低成本的优点,并适用于各种车型和制动器类型的检 测,极大地提高了汽车制动器磨损程度的检测能力,间接减少汽车故障率,提高驾驶安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