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
ISSN 1671-7988  CN 61-1394/TH
创刊:1976年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新能源汽车
    太阳能增程式发电系统续航里程分析
    潘 涛
    2024, 49(7): 1-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01
    摘要 ( )   PDF(1361KB) ( )  
    为应对环境污染等因素,国家层面逐步倡导和支持新能源汽车开发。就目前而言,纯 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不足的问题依旧阻碍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开展了 太阳能增程式发电系统对纯电动汽车供电的研究。在车顶装载四块 A 级单晶硅发电板吸收太 阳散发的能量,利用控制器和功率分析仪,对发电板转换的电能和实际为蓄电池充电的电能 进行数据记录,并进行理论计算和实验发电量的对比分析。通过固定式台架测试和移动式整 车测试两组实验,测试实际情况下可转换的电能以及可增加的里程数。实验结果表明,一天 内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与实际充入动力电池包的电量有一定的电量损失,但仍可以为汽车增 加 20~30 km 的续航里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动态规划与 RBF 神经网络的 PHEV 能量管理策略
    魏丽青(1993-),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混合动力汽车控制,E-mail:278757697@qq.com。
    2024, 49(7): 7-1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02
    摘要 ( )   PDF(938KB) ( )  
    为提高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油经济性,设计了一种基于动态规划和径向基函数(RBF) 神经网络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首先,建立了插电式混合汽车数学模型;其 次,以发动机油耗最小为目标函数,采用动态规划求解全局最优的离线优化结果;最后,采 用 RBF 神经网络对离线最优控制结果进行学习,建立了发动机输出转矩与车辆状态参数之间 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得到了基于动态规划和 RBF 神经网络的能量管理策略。仿真结果表明, 文章所提策略油耗较之于电量消耗-维持策略降低了 2.92%,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动汽车热管理研究现状与展望
    翟若岱
    2024, 49(7): 14-1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03
    摘要 ( )   PDF(876KB) ( )  
    电动汽车的发展势头迅猛,但也面临一些如高、低温时电池的性能和安全问题,有待 利用热管理技术更好地解决。文章总结了电动汽车热管理技术近年的迭代,该领域已从独立 的电池热管理和乘员舱空调系统演进至高度集成化的整车热管理系统。文章通过对典型电动 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剖析,揭示了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对电池、电机、电控和空调系统等关键部 件热量的整合管理过程,为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场景的高效电驱匹配开发研究
    陈 文
    2024, 49(7): 20-2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04
    摘要 ( )   PDF(727KB) ( )  
    新能源渗透率继续增长,但“里程焦虑”依旧是限制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因 素之一,相对于公告工况的统一,实际用车场景较为复杂,不同定位的车型有着明显的用车 场景分布。文章基于大数据统计的用车场景分布,对比不同电驱系统匹配方案与实际道路达 成率的关系,发现通过速比调整或电驱高效区分布的设计,在保证公告工况不受影响下,可 以提高用车场景下的续航达成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网联汽车
    智能座舱方向盘收纳隐藏系统功能设计
    高家兵
    2024, 49(7): 24-2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05
    摘要 ( )   PDF(1353KB) ( )  
    随着汽车智能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驾乘体验的智能化需求日益增多,智能座舱和智能 底盘是实现这一需求的关键总成。方向盘迎宾功能是智能座舱体现舒适性和体验性的核心功 能,同时,未来高等级智能驾驶汽车实现完全自主驾驶后方向盘还应具有收纳隐藏功能,以 进一步拓展良好的驾乘舒适性和体验性。文章研究一种既有传统方向盘迎宾功能,又有收纳 隐藏功能的智能座舱方向盘收纳隐藏系统,通过对方向盘收纳隐藏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 控制逻辑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方向盘收纳隐藏系统的功能设计,包括电动调节功能、迎宾功 能、方向盘翻转功能、电调管柱长距离收纳功能、可拓展功能等,满足了未来智能线控转向 系统中的路感模拟装置需具备收纳隐藏的新技术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轻型卡车的 ESP/VDC 功能误触发 解决方案
    余金霞
    2024, 49(7): 29-3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06
    摘要 ( )   PDF(2464KB) ( )  
    针对配置电子稳定系统(ESP)轻型卡车,其内置的加速度和横摆角传感器易受整车振 动激励,产生放大效应导致 ESP/车辆动态控制(VDC)功能误触发。文章阐述了对于 VDC 误触发的硬件制动管路设计优化和软件算法优化两种方案。经过理论及实车验证,对于防止 VDC 功能误触发是非常有效的。该方案具备创新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电动汽车的线控制动新技术应用与发展
    赵胡屹
    2024, 49(7): 36-4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07
    摘要 ( )   PDF(1537KB) ( )  
    随着制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制动系统线控化成为了该领域的关键技术路线。在智能电 动汽车建立的新电子电气架构下,线控制动系统可以实现更多的新技术功能。线控制动系统 将会是智能电动汽车线控底盘的技术核心,以及汽车行业新的研究热点。文章概述了汽车制 动系统的发展;对两种典型的线控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系统性能进行了分析; 结合智能电动汽车对线控制动系统的技术要求,介绍了几种线控制动系统新技术的特点与应 用;最后展望了线控制动系统的技术研究趋势,为未来线控制动系统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纵横向协同控制的路径跟踪策略研究
    李永恒
    2024, 49(7): 45-5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08
    摘要 ( )   PDF(1603KB) ( )  
    为了提高智能车的路径跟踪精度和行驶稳定性,针对智能车路径跟踪控制提出了一种 考虑车辆纵横向协同的跟踪策略。从车辆整体系统出发,对纵向运动和横向运动进行解耦, 采用分层控制的结构,上层控制器利用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滑模变结 构控制对车辆运动学耦合进行解耦,并用 RBF 神经网络对模型不确定性造成的系统扰动实时 追踪;下层控制器以轮胎利用附着系数作为优化目标,将轮胎力约束在附着椭圆内。基于纵 横向协同控制对纵横向轮胎力进行优化分配,从而提高极限工况下车辆路径跟踪的精确度和 稳定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计研究
    基于 Isight 的某 SUV 白车身轻量化设计
    卞 翔
    2024, 49(7): 54-5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09
    摘要 ( )   PDF(2248KB) ( )  
    车身轻量化设计对汽车的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为了对处于开发后期的某运动型多用 途车(SUV)车型进行减重优化,应用代理模型技术搭建白车身优化流程。首先建立 SUV 白 车身有限元模型,对扭转刚度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并作为优化设计的约束条件,通过两次灵敏 度分析,筛选出 66 个关键部件,38 个设计变量,基于 Isight 优化平台,进行试验设计并构建 了代理模型,以车身质量为目标,采用 HYBRID 算法对关键部件的厚度进行尺寸优化设计。 优化后的白车身扭转刚度基本保持不变,车身质量得到降低。此优化流程在车型开发后期的 白车身减重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空气压力载荷的发动机舱盖颤振预测方法
    赖广胜
    2024, 49(7): 59-6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10
    摘要 ( )   PDF(1628KB) ( )  
    发动机舱盖作为吸收汽车碰撞能量的主要部件,其在高速道路行驶条件下的变形和颤 振问题是影响汽车安全的重要因素。基于发动机舱盖颤振性能要求,文章提出了一种高速行 驶条件下发动机舱盖颤振变形的预测方法。通过有限元模拟计算,考虑重力作用下的准静态 加载、缓冲垫和弹簧作用下的弹性力加载,以及高速行驶条件下空气压力载荷的多维加载工 况,完成了方法定义、模型建立、性能分析、试验校核,研究了多维加载对发动机舱盖颤振 的影响,验证了该预测方法开发和应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学生电动方程式赛车制动踏板总成设计及分析
    邵 俊
    2024, 49(7): 64-6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11
    摘要 ( )   PDF(1511KB) ( )  
    在近几年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赛车(FSEC)的比赛中,随着各所高校车队技术的不 断更迭进步,比赛的成绩也在逐步攀升。在追求极致速度的同时,赛车的安全性能也成了不 可忽视的问题,故赛车的制动系统设计非常重要。而整个制动系统的控制是通过车手踩制动 踏板完成的,故文章主要对制动系统中制动踏板总成进行设计与分析。在满足大赛规则要求 及所需的速度性能提升和轻量化设计理念等前提下,根据校车队 2022 赛季 E39 赛车整车参 数,对制动踏板总成进行设计、建模,并运用 Workbench 进行仿真分析校核。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融合高节能整车控制器的动力域集成技术
    孙丰涛
    2024, 49(7): 68-7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12
    摘要 ( )   PDF(1980KB) ( )  
    在汽车产业“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趋势下,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绿色、节能 和高效发展的要求,文章详细论述了一种融合高节能整车控制器的动力域集成技术。首先, 提出一种高节能驱动扭矩分配方法和一种最优制动能量回馈模型及优化策略,可在一定程度 上实现整车能耗的降低和续航里程的提升。其次,提出一种动力域集成技术设计,将整车电 池管理控制单元、整车控制单元、电机控制单元及高压配电控制单元的控制功能进行了集成 融合,简化电子系统架构,使整体动力系统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前盖铰链孔电泳积液问题发生概率的 理论分析
    齐兵兵
    2024, 49(7): 75-7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13
    摘要 ( )   PDF(1369KB) ( )  
    结合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出现的某车前盖铰链孔电泳积液缺陷情况,在解决该问题的 过程中,通过将现场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同时使用 Python 语言编程利用计算机辅助求 解,快速获得了该问题发生的理论概率,极大地提高了分析效率,最终实现了问题的高效解 决。文章介绍内容属于运用数字化思维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典型实例,对于工程人员分析解 决问题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同时对于推动制造业从业者运用数字化思维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Python 和 Kvaser Leaf 的 TCU 配置工具设计
    侯连军
    2024, 49(7): 79-8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14
    摘要 ( )   PDF(1373KB) ( )  
    为简化变速箱控制单元(TCU)的配置过程,并提供一种灵活的方式来管理和修改 TCU 参数。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 Python 和 Kvaser Leaf 的重型液力自动 TCU 配置工具,通过使用 Python 编程语言和 Kvaser Leaf 接口,经过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标定协议(CCP)和 TCU 交互,能够实现对 TCU 的直接控制和配置。该工具配置用户友好配置文件,使得用户可 以轻松地浏览和修改 TCU 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工具在配置 TCU 方面具有高效性和可靠 性,能够大大提高配置工作的效率,易于扩展且成本低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脚踏式驻车制动机构参数设计与仿真
    杨文志
    2024, 49(7): 85-9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15
    摘要 ( )   PDF(1744KB) ( )  
    针对某型脚踏式驻车制动机构不合格产品中出现的不能有效实现驻车力矩的保持与释 放问题,文章从汽车驻车制动器的功能、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出发,针对其棘轮、棘爪等关 键零部件进行力学分析以及几何参数设计计算。基于 ADAMS 仿真分析软件构建了驻车制动 机构动力学分析模型,分析了拉伸弹簧关键部件参数的选取对制动机构制动性能与效果的影 响,模拟了脚踏式驻车制动机构的制动与松开过程。通过优选参数下的机构运动学仿真分析 获得棘轮、棘爪标记点的运动轨迹,并进行了 10 个周期内的制动机构性能可靠性分析。结论 验证了所设计参数满足驻车制动性能,满足驻车力矩的保持与释放功能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道路路侧台阶铣刨机液压控制系统设计
    田 娇
    2024, 49(7): 91-9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16
    摘要 ( )   PDF(994KB) ( )  
    在传统的道路路侧台阶铣削过程中,铣刨机在工作时,需要先对路面进行垫料处理, 耗时耗工且效率低、成本高。针对此问题,文章介绍一种在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过程中用到 的台阶专用铣刨装备——道路路侧台阶铣刨机。主要从道路路侧台阶铣刨机的结构特点、液 压控制系统技术方案、冷却水路系统设计、重要元器件型号选用等方面进行阐述,整机设计 结构简单轻量化。液压控制系统是由一个液压泵带动铣刨鼓同时进行回转运动和上下往复运 动,速度快、结构简单、切削性能好、节约能源,冷却水路从变速箱获得动力后驱动洒水泵 工作,将罐体内部的水通过管道和喷头喷洒出去,最后根据工况选定液压系统动力元件液压 泵、液压马达和执行元件液压缸的型号。道路路侧台阶铣刨机优良的性能为高速公路建设进 度和铣刨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OTDR 的汽车动力电池温度解调 与采集研究
    冯子亮
    2024, 49(7): 96-10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17
    摘要 ( )   PDF(1382KB) ( )  
    加强动力电池安全管理技术研发已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文章采用基于光时域反射仪(OTDR)技术的测温原理对电池组单体电池进行分布式采集。对 比单路解调法和双路解调法,得到采用双通道的双路解调法更适合动力电池温度的解调。搭 建由波分复用模块、放大器模块、模数转换模块、温度显示及报警系统等组成的温度采集系 统,对微弱的斯托克斯及反斯托克斯光进行采集,在 Proteus8.9 软件中搭建了测温系统的电 路图并进行仿真测试,使用变阻器模拟信号源验证了系统温度显示和异常报警的功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驾驶室半主动悬置天棚阻尼控制策略研究
    史津华
    2024, 49(7): 101-10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18
    摘要 ( )   PDF(1222KB) ( )  
    为了验证天棚阻尼控制策略对商用车驾驶室半主动悬置系统的控制有效性,采用 TruckSim 建立了整车模型,采用 Simulink 建立了控制器模型与执行器模型,以驾驶室各向振 动加速度的均方根值加权之和作为评价函数,以 TruckSim 与 Simulink 联合仿真的方式,在 50 km/h 车速与随机输入路面模型下完成了控制器的参数寻优。通过对比同一车速下基于天棚 阻尼控制或改进的平滑天棚控制的半主动悬置和被动悬置的评价函数值可知,相较于被动悬 置,采用天棚阻尼控制策略的商用车驾驶室半主动悬置系统能够明显改善驾驶室的乘坐舒适 性,使整车振动改善约 11.39%。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试试验
    基于模型越野车差速锁控制算法的实验 平台研制
    杨浩东
    2024, 49(7): 107-11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19
    摘要 ( )   PDF(4612KB) ( )  
    为了解决现有差速锁自动控制算法实验平台存在的成本高、效率低、数据采集困难等 问题,课题组研制了一款基于模型越野车差速锁自动控制算法试验平台。通过在一辆 1:8 的 模型仿真越野车上布置传感器采集车辆状态信息传输到控制器计算处理,通过蓝牙方式实时 观测传感器检测车辆状态信息,控制器判断车辆趴窝状态而发出控制指令从而对车辆差速锁 的锁止状态进行控制,达到车辆脱困的目的。该实验平台的研发为验证差速锁的自动控制算 法提供技术支持。文章主要介绍了该实验平台的设计方案、结构组成、传感器安装位置和模 拟车辆趴窝差速锁的自动锁止、解锁工况,验证了实验平台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该实验平台 的开发为后续差速锁自动控制算法的移植提供了试验条件和为验证差速锁控制算法的可靠性 提供了实验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液压弹簧式准零刚度隔振系统特性分析
    耿迪生
    2024, 49(7): 113-11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20
    摘要 ( )   PDF(1246KB) ( )  
    针对车载精密仪器低频隔振,文章将两个液压弹簧作为负刚度元件,并与竖直弹簧并 联构造了一种新型准零刚度隔振系统。通过对系统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了实现准零刚度特 性的参数条件;利用平均法求解了系统在简谐力激励下的幅频响应;采用马蒂厄方程判别法 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又分析了线性刚度参数和非线性刚度参数对力传递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线性系统,准零刚度系统的起始隔振频率降低了 54%左右。该研究使 得车载精密仪器在低频乃至超低频工况下也不会轻易损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轮胎对轻型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及能耗的影响
    杨 颖
    2024, 49(7): 120-12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21
    摘要 ( )   PDF(1555KB) ( )  
    文章通过选装两款轮胎对某型号轻型纯电动汽车分别进行实车道路阻力测试和续驶里 程及能耗台架测试,研究了轮胎对轻型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及能耗的影响。整车道路阻力 测试结果表明两款轮胎对应的整车道路阻力差距明显,其中在低速段的差距最大。中国轻型 汽车行驶工况(CLTC)下的续驶里程及能耗测试结果表明在其他整车参数一致的情况下,选 装 A 品牌 245/50ZR18 轮胎比选装 B 品牌 245/45R19 轮胎的整车能量消耗量低 2.8%,续驶里 程高 3.6%,来自外部电源的能量消耗量低 3.0%。轮胎的差异同时影响整车道路阻力、整车动 力系统工作效率与动能回收效果,导致续驶里程具有差异,因此,合理的轮胎选型对续驶里 程提升具有一定作用,需在样车开发与验证阶段针对性进行测试与优化。该研究还可为轻型 纯电动汽车在进行工信部公告目录型式核准时,判断不同轮胎配置下整车是否具有相同续驶 里程申报值提供一定工程案例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粗糙度和调制分析的电机粗糙感排查与修改预测
    毛 阳
    2024, 49(7): 125-12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22
    摘要 ( )   PDF(3046KB) ( )  
    针对电机在升速过程中听感上出现的粗糙感问题,首先从心理声学参数的客观计算出 发,引入了基于 Sottek 听觉模型的粗糙度算法,实现心理声学参数计算指标与人耳粗糙度主 观感知的映射。进而通过特征粗糙度分析、调制谱分析、傅里叶频谱分析等,细致地排查出 电机出现粗糙感工况的具体调制频率和参与调制的阶次。最后通过声音虚拟修改和回放技术, 对电机潜在的问题阶次进行虚拟修改并回放,实现潜在方案真实改进前的改进效果直观评估, 从而缩短改进周期,降低改进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商用汽车热平衡的测试与匹配优化分析
    叶 刚
    2024, 49(7): 130-13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23
    摘要 ( )   PDF(1657KB) ( )  
    以某轻型商用汽车为例,对整车热平衡道路试验方法进行了研究。为了对商用汽车整 车热平衡进行测量和分析,文章提出了一种整车热平衡道路试验(负荷拖车)测试方案,通 过某车辆的试验测试及应用,充分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种解 决车辆发动机热平衡问题的优化方案,验证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取得良好的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首次保养里程延长可行性的试验评价
    王兆远
    2024, 49(7): 135-13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24
    摘要 ( )   PDF(1313KB) ( )  
    发动机的首次保养里程关系到其使用寿命和生命周期内的性能发挥。应综合考虑发动 机技术特点、使用环境、机油品质,以及台架评定试验、整车道路行驶试验中发动机及机油 的性能表现,来合理设定。文章根据某国际市场用户延长首次保养里程的需要,考虑发动机 及机油的使用环境、老化因素及区域使用工况等特点,设计系列评价试验,确认延长首次保 养里程的可行性,并取得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艺·材料
    模拟湿润炎热气候氙灯试验下的 PP+EPDMTD20 和 TPV 老化性能研究
    闵全钊
    2024, 49(7): 139-14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25
    摘要 ( )   PDF(1574KB) ( )  
    PP+EPDM-TD20 和热塑性硫化橡胶(TPV)广泛应用于汽车外饰件的制造,高分子材 料的性能退化在湿润炎热气候下更加严重。文章通过对 PP+EPDM-TD20 和 TPV 进行模拟湿 润炎热气候下的氙灯试验,研究了这两种高分子材料外观及力学性能的变化趋势。实验结果 表明,两种材料在 1 600 h 氙灯照射下,灰度、色差、硬度基本保持不变,光泽度保持率、拉 伸强度保持率以及断裂伸长率呈近似指数下降趋势,PP+EPDM-TD20 的弯曲模量呈近似指数 上升趋势,而 TPV 呈近似指数下降趋势,拟合出的老化方程可为后续定量研究汽车外饰件的 性能退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磨床主轴漏油问题的改进方法
    赵春强
    2024, 49(7): 143-14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26
    摘要 ( )   PDF(1146KB) ( )  
    半自动端面外圆磨床 MB1632 主轴轴径部位由于长期使用,导致其磨损漏油,此问题 已严重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秩序。文章主要介绍了一种半自动端面外圆磨床 MB1632 主轴轴 径部位磨损漏油的改进方法,通过对该磨床主轴轴径磨损漏油问题进行根本原因分析,采用 在其主轴轴径磨损处加装隔套的方案,并同步对安装油封端盖进行了优化改进,实现油封与 隔套之间的接触,可快速拆卸端盖、油封和隔套,既提升了主轴轴径磨损漏油问题的维修效 率,降低了维修成本的同时,又提高了机床的开机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车身后端复合质量问题研究和解决
    魏 玲
    2024, 49(7): 147-15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27
    摘要 ( )   PDF(1723KB) ( )  
    文章以某车后部装配质量为研究对象,旨在解决后备箱装配、尾灯装配以及后杠装配 存在的间隙、平顺度复合问题,提升总装一次交验合格率;通过对白车身尺寸进行调整,对 来件尺寸进行控制以及对装配工艺进行调整等措施,系统解决后部装配质量问题。提出装焊 “制造公差”概念,制定了适合总装装配需求的白车身尺寸控制公差 30 余项;制定了标准换 枪流程,将换枪后造成的后保险杠支架焊钉的尺寸波动,从尺寸波动的源头激发问题,检测、 调整、验证到最终总装反馈,形成尺寸波动闭环控制;每年可降低总装返修工时 2 000 h,总 装一次交验合格率提升 15.4%。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视觉引导及柔性夹具的密封条自动滚压技术
    邓 群
    2024, 49(7): 152-15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28
    摘要 ( )   PDF(2945KB) ( )  
    车身门洞密封条是保障车内防水性和静谧性的关键零件,其装配质量与整车密封性以 及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性能密切相关。当前主流的车型均采用夹紧式密封条, 在装配过程中由生产工人初步将密封条卡接至车身门框钣金上,再采用电动或气动滚压工具, 夹紧密封条中的金属片使得密封条与车门框钣金之间紧密贴合。文章设计并实施了一套密封 条自动滚压设备,代替人工完成车门密封条的滚压作业。通过在整车主机厂采用该套设备批 量生产,实现了门洞密封条滚压过程的效率提升,单台车可节约操作工时 80 s,同时进一步提 升了滚压过程的稳定性,减少了质量缺陷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谈机器人异形焊钳电极搓动缺陷排除方法
    丁勇杰
    2024, 49(7): 157-16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29
    摘要 ( )   PDF(2164KB) ( )  
    机器人焊钳是自动化驾驶室拼焊线的一种重要装备,主要由焊接变压器、钳臂、气缸、 握杆、电极等组成,焊钳结构通常根据驾驶室车身数模、车身拼焊线焊夹具进行设计。文章 中机器人焊钳在驾驶室车身根据产品开发需求中遇到了特殊的结构,设计的机器人焊钳虽然 能够完成既定的焊接工作,但是,操作中会出现焊点质量达不到焊接质量标准要求的情况。 基于这一问题,文章通过对机器人焊钳结构特征进行分析,设计了一种能够将直线导轨滑块 与焊钳结合的焊钳结构,以此来增强焊钳焊接的稳定性,提高驾驶室焊点的外观质量及焊接 强度,为企业产品质量管控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教育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思政的融合机理与互动效应
    欧阳鸿武
    2024, 49(7): 162-16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30
    摘要 ( )   PDF(1196KB) ( )  
    为培养车辆工程高素质和创新型的专业人才,文章回顾了近年来汽车构造教学紧密结 合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实践探索。不断积累和凝练自主品牌汽车弯道超车的成功案例,借鉴 汽车产业换道超车将能源与汽车有机融合,形成新能源汽车的成功模式,探索课程-思政互动 效应促进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途径。确立以提升学生技术创新能力和弘扬创新精神为着力点, 着力培养懂车爱车、敬岗爱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目标,使得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充满活力 和凝聚力,逐步形成课程-思政互动(外循环)助推“知识-能力-价值”融合强化(内循环) 的汽车构造课程思政理念和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汽车理论专业 课教学中的应用
    许 莎
    2024, 49(7): 168-17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31
    摘要 ( )   PDF(1152KB) ( )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以车辆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 汽车理论为例,探索了国内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讯飞星火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利用讯 飞星火平台,教师可以更加快捷地进行教学构思、教学设计、教案编写、作业布置等,提升 专业课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还可以提供创新的教学方法或教学观点,促 进教师结合自身课程进行课堂教学创新。文章对讯飞星火在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可为生成式 人工智能时代下专业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王红然
    2024, 49(7): 172-17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32
    摘要 ( )   PDF(1191KB) ( )  
    通过分析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针对现阶段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智能 新能源汽车 1+X 证书实践经验,构建三层次、三阶段虚实结合的混合实践教学体系,从实践 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组织等方面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探索, 将实践课程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基于 1+X 证书构建实践教学内容,基于实践教学需求构建实 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组织采用分组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 后三个阶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为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借鉴和 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思政背景下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 考核机制探索
    陈水生
    2024, 49(7): 177-18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33
    摘要 ( )   PDF(1044KB) ( )  
    课程思政突破学科边界,以专业课程为载体,寓思政教育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 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新路径。课程思政中思政元素挖掘及与课程融入是因事而化、 与时俱进的主题。以新工科典型专业课程汽车理论为例,讨论思政元素挖掘及与知识传授的 有机耦合,凸显课程思政中思政内容的重要性。通过汽车理论课程思政,在增强学生知识学 习效果的同时,实现学生在职业素养、生态文明及家国情怀等方面的价值引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OBE 理念下融合汽车技能大赛的电动汽车 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谭雨点
    2024, 49(7): 181-18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34
    摘要 ( )   PDF(1191KB) ( )  
    为了更好地培养汽车专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依据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以学 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结合目前电动汽车技术课程教学需求,将职业院校汽车技能 大赛赛项和规程进行融入,实现学生整体素质快速提升。通过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探讨, 为电动汽车技术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有力支撑,加快职业院校汽车专业复合型技 术技能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课”背景下新能源整车控制系统课程研究
    徐晓宇
    2024, 49(7): 185-18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35
    摘要 ( )   PDF(1285KB) ( )  
    文章介绍了在“金课”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系统检修课程建设与实践的经验和 做法。“金课”背景下,需要教师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达到更好的 教学效果。文章在此背景下,通过对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了基于“技能-任 务-知识”模式的整车检修课程课程体系,并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将知识点梳理成多 个任务,将整车控制系统检修实践环节与理论知识相结合,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介绍了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实验教学平台的设计和实现,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真实、直 观的实验环境,为后期的实训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通过实际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反 馈,有效降低了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系统课程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虚拟调试技术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分析及发展趋势
    庄菁雄
    2024, 49(7): 189-19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7.036
    摘要 ( )   PDF(2703KB) ( )  
    文章通过介绍汽车制造业白车身生产线机器人离线编程、联动仿真及虚拟调试技术的 应用现状来探究其应用优势。以高密度机器人补焊工位为例,对比人工示教、离线编程、联 动仿真及虚拟调试四种技术方案在离线、现场调试时间及人工成本投入,发现采用联动仿真 或虚拟调试技术,不但节省人力成本,且现场调试时间降幅约 60%。文章同时提出了进一步 发展虚拟调试技术的想法,认为自动路径规划、敏捷建模以及增强虚拟现实融合的虚拟调试 技术是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