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
ISSN 1671-7988  CN 61-1394/TH
创刊:1976年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智能网联汽车
    面向紧急工况下车辆主动换道策略研究
    张城瑞
    2023, 48(16): 1-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01
    摘要 ( )   PDF(725KB) ( )  
    在车辆处于紧急情况无法主动变道或驾驶员无法自主完成变道的情况下,往往会发生 追尾事故,为降低车辆对驾驶员依赖,提高车辆自主判断路况环境的能力,文章提出了一种 利用叠加函数来设计上层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据实际的换道控制逻辑建立换道逻辑模型,通 过引入的叠加函数建立变道轨迹规划算法,采用预瞄比例-积分-微分(PID)建立轨迹追踪模 型,最后构建了 CarSim 动力学模型,并设置相应的性能参数,通过联合仿真结果表明,车辆 能够较好的追踪上层控制器所规划的路径,车辆横向加速度维持±0.15 m/s2 的范围之内,通过 该方法建立的主动换道控制逻辑能使车辆保持良好的横纵向控制动力学稳定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Dijkstra 算法的封闭环境全局路径规划
    郑 好
    2023, 48(16): 7-1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02
    摘要 ( )   PDF(1869KB) ( )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关键技术被划分为感知、决策、规划及控制四大模 块,路径规划在其中承担着重要角色。良好的路径规划算法能够在行车前规划出一条最优路 径,并在行车过程中能够结合感知、决策传送回来的环境信息,实时规划出微调后的局部路 径,在完成避障、换道等功能的基础上,兼顾着行驶轨迹的安全性、舒适性。文章从全局路 径规划出发,基于 Dijkstra 最短路径规划算法,构建封闭环境下拓扑节点地图,改进算法中 不适用自动驾驶实车测试中的痛点情况,以实现任意起始点至终点的全局路径规划任务。最 终在实车试验中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封闭且闭环的环境下,自动驾驶汽车可规划出 理想的最短路径进行行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DDS 通信中间件及其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施文征
    2023, 48(16): 12-1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03
    摘要 ( )   PDF(976KB) ( )  
    当前,面向服务的软件架构(SOA)在车载软件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通信中间 件便是其落地的关键环节之一。数据分发服务(DDS)在汽车领域的优势逐渐凸显,但关于 DDS 在车辆上部署与应用,文献却鲜有提及。文章针对数据分发服务,详细介绍了其基本原 理、发布订阅模型和服务质量策略。接着介绍了 DDS 通信的整个过程,及 DDS 在车辆上部 署的三种不同形式。最后以 FAST DDS 为例,详细介绍了 DDS 在车辆上部署的具体流程。基 于数据分发服务的通信中间件在车辆上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PREEvision 的 AP 数据模型设计
    高 越
    2023, 48(16): 19-2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04
    摘要 ( )   PDF(862KB) ( )  
    为了解决自适应 AUTOSAR 平台(AP)产品数据模型的一致性和兼容性问题,论文介 绍了如何基于德国 Vector 公司的架构开发工具 PREEvision 进行 AP 数据模型的设计方法,包 括基于服务的架构(SOA)服务及服务接口设计、AP 系统 C++语言的数据类型设计、软件模 块设计、进程的设计、Manifest 和 ARXML 文件的导出等,基于该方法创建的 AP 数据模型, 可以无差错导入多种下游开发测试工具,对汽车 AP 系统软件的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系统动力学建模
    王子涵
    2023, 48(16): 24-2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05
    摘要 ( )   PDF(1060KB) ( )  
    以无人驾驶方程式赛车作为研究对象,基于 MATLAB/Simulink 研究车辆动力学建模, 推导车辆三自由度运动学数学模型和动力学数学模型。根据三自由度数学模型结合 Dugoff 轮 胎公式和轮胎转动计算公式,推导七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在 MATLAB/Simulink 中建立车 辆仿真数学模型,并验证了输入恒定前轮转角和初速度工况的仿真结果,为无人驾驶方程式 赛车设计和测试建立了测试平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CIDAS 数据与可解释模型的行人交通 事故风险识别
    胡金榜
    2023, 48(16): 29-3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06
    摘要 ( )   PDF(1087KB) ( )  
    行人道路交通事故是一种常见的交通事故,为了构建有效的行人交通安全防治体系, 论文使用中国事故深度调查(CIDAS)数据集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多次重复的 K 折交叉验证 评估,并确认随机森林模型在该数据集上具有统计学功效后,利用基于排列的特征重要性算 法对影响行人交通事故的特征进行了量化分析。随后对重要事故特征的数据进行统计,并使 用卡方检验确定随机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事故参与人员数、行人年龄段、事故发生时间与 道路最高允许车速是影响行人交通事故后果的最重要特征。整体趋势表明事故参与人员数越 多,事故后果越严重;对于 13 岁及以上的人群,行人年龄越大发生事故的后果也更严重;在 凌晨 0:00-4:00 发生的事故中,事故的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在限速为 80 km/h 及 以上的道路上发生事故的后果更严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计研究
    一种电瓶放置及转运装置的设计及应用
    何科伟
    2023, 48(16): 36-3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07
    摘要 ( )   PDF(1782KB) ( )  
    随着供电场景的需求越来越多,现有电器检测平台供电模式无法适应用电的复杂环境, 无法及时对车辆进行电检,导致车辆带电器问题下线,电检效率低下,装配工抱怨较大,造 成劳动浪费。针对该问题,论文采用电瓶小车可移动化电检理念,设计一种电瓶放置及转运 装置工位器具来满足电瓶放置-转运需求,该装置可以自由移动,满足不同车型,不同环境的 电检要求,提高电检效率,降低电检劳动强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车辆半主动悬架 HSG 阻尼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熊开洋
    2023, 48(16): 40-4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08
    摘要 ( )   PDF(1577KB) ( )  
    半主动悬架具有成本适中、控制效果好的优势。天棚阻尼控制在降低簧上质量加速度 的同时会导致轮胎动载荷恶化,而地棚阻尼控制则与之相反,降低轮胎动载荷但会增大簧上 质量加速度。结合天棚、地棚阻尼控制各自优点,使用混合天棚地棚阻尼控制方法,并在 1/4 车辆模型上对该方法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混合控制系统能够通过调节加权系数获 得乘坐舒适性与操纵稳定性之间的平衡,在获得乘坐舒适性提升的同时,能够保持适当的操 作性能。其具有计算量少、操作简单实用等特点,能较好地实现汽车振动的控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纯电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及设计方法
    赵 伟
    2023, 48(16): 46-4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09
    摘要 ( )   PDF(1028KB) ( )  
    为减少城市用工程车辆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满足车辆电动化趋势的需要,文章介 绍了一种纯电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及设计方法。首先,介绍了柴油燃料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现 状;其次,针对纯电动实现路线进行分析,确定满足需求的技术路线;最后,拟定了开发车 型的技术方案、配置及参数,并从方案总布置、动力电池能量核算、电机、变速器、车架、 悬架及车桥匹配计算等校核方面,重点论述了纯电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设计方法及要点。 文章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RAMSIS 的简易后排乘员头部 空间校核方法
    李华婷
    2023, 48(16): 50-5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10
    摘要 ( )   PDF(2053KB) ( )  
    头部空间校核设计是整车开发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设计是否合理,对整车的人机工 程和开发周期都有重要影响。论文主要借助 RAMSIS 软件,模拟不同尺寸人体的头部活动, 将 3D 人体头部转动轨迹转化为 2D 简易头部包络线,实现对整车后排乘员头部空间的校核。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汽车滑移门结构模型的设计
    孙志亮
    2023, 48(16): 55-5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11
    摘要 ( )   PDF(1142KB) ( )  
    文章通过对某车型铰链结构设计进行分析,结合车门定位系统的研究,重点阐明了滑 移门在多用途汽车(MPV)车型上应用的匹配精度调整方法,以及调整工具选型,有利于总 装在线调整滑移门尺寸,从而更好地提升尺寸视觉效果。同时通过对铰链布局位置和空间进 行对比研究,总结出铰链可调螺母选型、工具选型调整角度及调整范围的数学模型结构。从 而有效解决已有的设计缺陷问题,为其他车型铰链设计规避设计缺陷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商用车整车静态功耗优化探究
    王曼曼
    2023, 48(16): 60-6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12
    摘要 ( )   PDF(1338KB) ( )  
    从商用车整车静态功耗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出发,通过控制整车静态电流从而控制整车 静态功耗。从整车静态电流测试、对标分析、电源分配等方面研究如何有效控制整车静态功 耗。总结了从设计、试制两个阶段控制静态功耗的方法,在整车设计阶段根据用电器使用场 景,设计电源分配、制定各零部件静态电流指标;在试制阶段测试验证零部件,通过优化控 制策略控制零部件静态电流,从而控制整车静态功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试试验
    基于双滚筒转毂的线控制动性能测试系统 设计及验证
    陈忠廷
    2023, 48(16): 64-6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13
    摘要 ( )   PDF(1772KB) ( )  
    以智能驾驶为目标的车辆安全性能,特别是车辆制动性能日益受到关注。文章研究一 种更接近真实的前后轮双滚筒转毂试验平台,此装置能够模拟出车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情 况,达到精确测试智能驾驶车辆制动性能目的。在此基础上,基于前后轮双滚筒转毂试验台 检测原理,对双滚筒转毂制动试验台测试系统进行设计,本试验系统能够对车辆制动性能进 行自动评估,只需试验人员根据系统指示将车辆开到试验用双滚筒转毂试验台上并踩下制动 器即可获得车辆制动性能试验结果。文章分析了速度阶跃信号、制动压力阶跃信号、建压速 度持续时间等参数,经过试验和数据分析得知:双滚筒转毂制动试验台更接近于实际使用路 况,通过车辆信号周期、最大延迟时间和制动压力建压速度等测试结果能较真实地反映车辆 制动性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试方法对城市客车续驶里程及能耗的 影响分析
    李 兰
    2023, 48(16): 70-7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14
    摘要 ( )   PDF(1134KB) ( )  
    论文通过对某型号城市客车分别进行常规工况法(CCP)及缩短法(STP)试验,研究 不同测试方法对于城市客车的续驶里程及能耗测试的影响。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 CCP 和 STP 的续驶里程及能耗差异性均在 5%以内。在等效能耗差异较小的情况下,若采用更低 的恒速段车速可以使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REESS)放电更多,得到的续驶里程就会越大, 但此时基于外部电源获取的能量消耗量可能也会增加。在 STP 中,由于第二个循环工况段的 能耗占等效能耗的比例远高于第一个循环工况的能耗占比,对最终的等效能耗影响最大,因 此,合理优化低电量(20%~30%)时的能耗可以有效控制试验中的等效能耗,得到更加理想 的续驶里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型柴油车燃用生物柴油 CO2和 NOx 排放 影响因素分析
    柳鹏飞
    2023, 48(16): 75-7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15
    摘要 ( )   PDF(1418KB) ( )  
    文章基于底盘测功机法以及中国货车行驶工况(CHTC-HT)测试了国六燃用生物柴油 车 CO2 和 NOx 的瞬态实际排放特征,评估了运行工况、冷热启动、环境温度和载荷下对实际 排放的影响。在瞬态运行工况下,测试车辆 CO2 的排放速率与加速度呈显著正相关,低速加 速段的 NOx 的排放速率急剧增加。环境温度和冷热启动影响样车 CO2 和 NOx 的排放,CO2 的排放主要受到车辆速度和负荷的影响,冷启动阶段、市区、城郊和高速的 CO2 平均排放速 率分别是 3.84 g/s、2.69 g/s、4.92 g/s 和 7.52 g/s。冷启动阶段的 NOx 排放占整个测试循环排 放的 62.9%,急加速阶段,多次出现排放 NOx 的峰值。载荷对 CO2 的比排放的影响并不十分 显著,与空载相比,半载的 NOx 的平均比排放降低了 27.1%。测试车辆在市区、城郊和高速 的工况下 CO2 的平均比排放差异并不显著。市区 NOx 的平均比排放达到 6 582.7 mg/(kW·h) (空载)、5 547.2 mg/(kW·h)(半载),分别是城郊的 1.55 倍、高速的 6.21 倍(空载),城郊 的 1.71 倍、高速的 9.94 倍(半载)。结果表明需重点关注低温冷启动时期,短时间内选择性 催化还原器(SCR)的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时,注重控制在低速加速阶段、长期荷载较低和 经常市区行驶的生物柴油车辆 NOx 的排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客车正面碰撞安全性能分析及结构改进验证
    司俊德
    2023, 48(16): 80-8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16
    摘要 ( )   PDF(3396KB) ( )  
    文章采用数值仿真和实车验证方法,对某 12 m 大客车正面碰撞安全性能进行分析研究。 根据分析结果对原客车前部结构进行改进设计,主要包括碰撞吸能器、方向盘前向翻转结构 及贯通式支撑结构等,并通过设计不同碰撞速度和整车质量,对改进后的车辆进行安全性能 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方案可有效减少客车前部结构的变形量,保障驾驶员生存空间不 被侵入,降低乘客损伤值;在 50 km/h 碰撞速度下,驾驶员空间侵入严重,乘客损伤超过标 准;在 30 km/h 碰撞速度下,改进结构能够满足不同载重状态的碰撞安全要求,研究结果对 客车被动安全性的提高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柴油对柴油机细颗粒物数量排放特性研究
    郭亚辰
    2023, 48(16): 86-9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17
    摘要 ( )   PDF(1235KB) ( )  
    论文选取一台满足现行国六排放标准的重型柴油机,使用 B7 柴油、B20 柴油两种燃料, 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污染物排放测试,重点对细颗粒物数量(PN)排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使用 B7 柴油和 B20 柴油,各国六循环的 PN10 比排放量较 PN23 高 72%~132%,与用柴油 为燃料时规律近似。随着该两种生物柴油体积比提高,各循环 PN23 和 PN10 基本呈下降趋势, 但粒径 10~23 nmPN 排放占比依然较大。在冷态世界统一瞬态试验循环(WHTC)的启动阶 段 B20 柴油较 B7 柴油的 PN10 更高,这可能与生物柴油密度和运动粘度均高于石化柴油有关, 当使用生物柴油时需考虑对喷油器雾化进行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风扇动平衡对整车车内噪声的影响
    谢明睿
    2023, 48(16): 91-9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18
    摘要 ( )   PDF(1031KB) ( )  
    为解决某商用车型的怠速车内噪声问题,通过怠速整车测试车内噪声的频率分析方法, 识别了对于该车型怠速车内声品质有显著影响的噪声频率峰值。结合风扇转子动平衡的物理 特点,应用三点加重法搭建发动机电子风扇动平衡测试台架,通过频率计算确认了风扇是该 车型怠速车内噪声存在轰鸣感的直接激励源,并通过不同动平衡值的风扇与车内噪声测试的 结果,确认了动平衡值与整车车内噪声的关联性,形成了完整的电子风扇动平衡值的目标定 义方法。最终,通过降低风扇动平衡值进而显著改善车内噪声效果,并为整车车内噪声、振 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性能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电驱冷却系统的一维及三维联合仿真
    周 涛
    2023, 48(16): 95-9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19
    摘要 ( )   PDF(1017KB) ( )  
    为提高整车热管理系统的仿真效率和精度,文章以某电驱冷却系统为例,采用一维及 三维联合仿真的方式,利用三维仿真获取空气侧支路的各项性能参数,后导入一维软件中进 行计算,评估电驱冷却支路所需的最低流量。最终确定在使用现有风扇和散热器的情况下, 电驱路流量至少需达到 16 L/min 才能满足冷却系统≤100 ℃的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艺·材料
    空心稳定杆的开裂分析
    李 玮
    2023, 48(16): 99-10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20
    摘要 ( )   PDF(4926KB) ( )  
    34MnB5 空心稳定杆在装配完成后出现延迟开裂现象,且呈现多源特征。文章对空心 稳定杆进行了表面痕迹分析、断口分析、金相组织和硬度分析、失效现象的统计、生产工艺 过程的分析。结果表明,其断裂现象与生产过程中的校形工序,空心稳定杆的内表面腐蚀现 象以及其较高的回火硬度有关。失效形式属于校形产生的残余应力导致的回火马氏体组织腐 蚀开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Plackett Burman 筛选因子设计的乘用车 新颜色工艺自主开发应用
    何 旭
    2023, 48(16): 104-10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21
    摘要 ( )   PDF(961KB) ( )  
    为了提高中国乘用车行业新颜色自主开发能力,通过对中国乘用车外观颜色色彩需求 进行分析,结合近年来在车身涂装领域的新颜色、新效果涂料、新工艺的研究及应用,从新 颜色全生命周期角度,以自主开发新颜色为切入点,探讨 Plackett Burman 筛选因子设计在乘 用车颜色自主开发应用,为中国乘用车新颜色开发,提供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触摸屏的夹具磁性开关信号故障诊断方法
    丁勇杰
    2023, 48(16): 109-11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22
    摘要 ( )   PDF(3063KB) ( )  
    焊夹具是一种对白车身进行定位和固定的工装,主要由气缸、气管、阀岛、磁性开关、 操作按钮盒等构成,在出现电气信号故障后因磁性开关数量多难以快速定位,导致维修处理 时间长。基于这一问题,文章通过对夹具的控制方式和触摸屏的应用技术进行分析,设计一 种能够将夹具磁性开关信号状态快速反映到人机界面(HMI)上的诊断方法,并在 HMI 上建 立三维视图和状态图形,以此来快速诊断夹具的磁性开关信号故障,减少设备的停机时间, 为生产效率提供必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遗传算法在生产线平衡的应用
    张国欣
    2023, 48(16): 113-11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23
    摘要 ( )   PDF(1914KB) ( )  
    为解决组装线右侧生产线作业间不平衡产生的时间损失问题,建立以线体工艺为前提, 满足工艺约束条件,提高生产线整体效率为目标的生产线平衡优化模型。作业组合的 6 个核 心要素分别为作业内容、作业工时、固定工位、作业部位、紧前作业及作业工具,只要对以 上内容增加约束条件,采用遗传算法,并借助 Python 编程语言算出满足约束条件的目标解, 即可得到线体优化的作业组合结果。以组装线右侧生产线为实例进行应用分析,经过程序优 化后,线体平衡率由 81.3%提升至 95.1%;根据程序输出的组合优化方案,进行线体试验,发 现线体平衡率为 93.8%,比优化前有显著提升,同时验证了本优化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维数字化工艺平台在工艺开发过程中的应用
    付凯强
    2023, 48(16): 119-12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24
    摘要 ( )   PDF(1359KB) ( )  
    工艺开发贯穿产品研制到生产制造的全过程,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基于企业现 状,分析总结工艺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各类提升点,如信息交互问题、虚拟仿真数据问题等, 结合三维数字化工艺平台的特点、功能,提出结构化工艺方案、信息平台构建方案、基础数 据完善方案。最后分析在保障系统顺利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提前解决的各种问题。通过三维 数字化工艺平台项目的实施,实现了从产品工艺到工厂工艺的贯通,打通了数字化工艺设计 的各环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铝导线在乘用车上的应用前景
    周 斌
    2023, 48(16): 124-12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25
    摘要 ( )   PDF(1415KB) ( )  
    燃油车整车线束重量约 30 kg,采购成本约人民币 4 000 元,如采用铝导线代替现有的 铜导线制作线束,会减轻整车重量、提升整车燃油经济性、改善排放并减少线束采购成本, 会为主机厂带来巨大的收益。但是目前铝导线在制程中还存在压接、焊接、布线安装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使铝线束能够得到普及,一些供应商也采取了新工艺、新设备和设计时的 计算机辅助优化等方法,这些新技术能够有效的改善铝导线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为铝导线 的普及创造了条件,最后对未来铝导线的使用前景做了简单的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西门子 VB 脚本实现伺服焊钳换帽预警功能
    饶王飞
    2023, 48(16): 129-13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26
    摘要 ( )   PDF(2177KB) ( )  
    机器人伺服焊钳作为焊装车间实现白车身驾驶室焊接的重要设备,焊接时焊钳上的电 极帽由于磨损需要人工换帽,但由于系统的局限性,机器人在执行自动请求换帽程序时,没 有提前预警功能,当操作人员未处理时,就会导致机器人处于换帽姿态一直等待,造成线体 停止影响生产效率。文章重点介绍一种利用西门子触摸屏 VB 脚本的功能,通过编写好的 VB 程序,当机器人在下一个工作流程结束将要执行换帽程序时,触摸屏弹出一个提示画面,提 示画面中包含机器人工位信息和即将换帽的信息,以提醒操作人员提前进行准备工具和辅材, 实现焊接机器人伺服焊钳换帽预警提醒的功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型商用车传动轴花键轴叉轻量化设计
    徐 勇
    2023, 48(16): 134-13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27
    摘要 ( )   PDF(2578KB) ( )  
    为了实现花键轴叉的轻量化,文章对花键轴叉进行优化设计,采用叉头和厚壁无缝钢 管摩擦焊成一体,绘制三维模型,并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传动轴总成进行受力分析,根据 分析结果对零件优化改进,并对其进行验证分析,从而保证轻量化花键轴叉的强度满足设计 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教育
    大众帕萨特雨刮系统工作原理分析及故障检修
    韩 强
    2023, 48(16): 138-14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28
    摘要 ( )   PDF(1322KB) ( )  
    雨刮系统的故障会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为加强维修人员对雨刮系统结构原理的了 解,培养规范进行故障诊断排除的能力,文章介绍了大众帕萨特车型雨刮系统的基本组成、 工作原理,分析了雨刮系统控制电路,总结了雨刮系统故障排查流程,并结合实际车辆故障 案例,阐述故障分析解决思路,最终确认故障点并排除,为维修人员提供了一种对该车型雨 刮系统故障检修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程思政视域下车身焊接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
    姚雪锋
    2023, 48(16): 143-14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29
    摘要 ( )   PDF(1033KB) ( )  
    课程思政是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是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的 重要举措。文章首先阐述车身焊接技术课程思政的背景,并以育人目标、育人内容、育人方 式、育人机制为研究内容展开分析。在对实践结果进行跟踪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以落实教 师队伍、更新校本教材、创新教学方法、健全评价体系为路径的车身焊接技术课程思政建设 思路。实践证明,车身焊接技术课程思政的实施有效推动了课程改革,提升了职业院校“三 全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DIO 理实一体化多维度汽车构造教学改革
    付 强
    2023, 48(16): 148-15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30
    摘要 ( )   PDF(1130KB) ( )  
    针对汽车构造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重新设计了构思、设计、实现和运 作(CDIO)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采用 CDIO 工程教育的多维度教学方法和沉浸式理论与实 践一体化实验室现场教学空间,使学生身临其境认知结构类实物零件,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 教学无缝衔接。通过讨论式小组交流项目设计问题、讲授总结和随堂考核及实践考核,提高 了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度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经过汽车构造教学案例的实践,教改组 成绩明显高于对比组,验证了现场理实多维度教学新模式可有效提高学生随堂掌握知识的正 确率,提高了专业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工程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与实践 ——以汽车营销实务课程为例
    黄超群
    2023, 48(16): 152-15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31
    摘要 ( )   PDF(948KB) ( )  
    实施课程思政,是“三全育人”思想下“大思政”的要求。对于课程教学而言,教学 目标应该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思政目标。论文提出通过国家行业政策、职业岗位能力、 行业时事与名人故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等挖掘思政元素,并以汽车营销实务课程为 例,探索与实践了线下线上相结合,课前乐学、课中导学、课后拓展三段式的“三课堂”协 同育人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 “理-虚-实”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轩照振
    2023, 48(16): 156-16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32
    摘要 ( )   PDF(1174KB) ( )  
    当前汽车产业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为主要特征快速转型升级,职业院 校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产业升级和人才需求的新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智能网 联汽车技术专业为研究载体,总结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导致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新问题, 从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课程体系重构以及教学模式开发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提出了三维立 体、虚实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构建了以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为基础的理-虚-实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表明,这些改革措施有效解决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助于 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层进式工程训练创新实践 课程教学体系探索
    张建恒
    2023, 48(16): 161-16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33
    摘要 ( )   PDF(1019KB) ( )  
    智能汽车是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新兴产业,由此带来智能汽车产业人才匮乏的问题日益 突出,传统的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课程难以满足智能汽车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针对智能车 辆专业的教学方案,融合工程训练中心丰富的教学资源,建立了智能车辆层进式工程训练创 新实践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设计能力、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构建了 基础工程训练、智能小车创新实践、硬件在环实践、实车实践的教学平台,探索了可操作、 可持续、可提高的实践教学模式。实践表明,结合工程训练中心开展的智能车辆实践课程能 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拓宽了学科思维,夯实了专业知识,巩固了解决实际工程 问题的能力,为培养我国智能汽车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岗课赛证”融通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 ——以《机械传动设计》课程为例
    漆 静
    2023, 48(16): 165-17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34
    摘要 ( )   PDF(3713KB) ( )  
    文章旨在以《机械传动设计》课程为试点,将课程内容设置为以项目化教学为目标, 主动匹配用人企业对工作岗位能力要求,打造项目化教学课程。围绕 1+X 专业等级证书考核 标准,结合汽车“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与应用 1+X 证书”课程融通方案和“燃油车装调 1+X 证 书”课程融通方案,使其融入《机械传动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主动衔接大学生机械创新设 计大赛等行业比赛特点,探索将课外实践比赛项目融入机械传动设计教学实施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构造Ⅰ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
    孙悦超
    2023, 48(16): 171-17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35
    摘要 ( )   PDF(1702KB) ( )  
    针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汽车构造类课程教学特点,在汽车构造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中,如何提高教学育人效果是课程组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以汽 车构造Ⅰ为例,对其内容与思政元素进行融合设计,将一流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知 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相结合,实现对学生专业知识与品格素养的 双重教育,使学生在获取汽车构造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自主形成敬业务实、团结进取、拼搏向上的职业素养,从而达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的教书育 人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技术”赛项改革 试点赛后对指导教师和参赛选手的影响
    苗 亮
    2023, 48(16): 176-17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36
    摘要 ( )   PDF(1201KB) ( )  
    2020 年,教育部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汽车技术”赛项进行改革试点。文 章主要通过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前后“汽车技术”赛项的竞赛规程、选手报 告单、历年国赛用题进行对比,总结出“汽车技术”赛项在赛项目的、赛项内容、竞赛方式、 选手报告单及评分表等多个方面的变化与不变,分析了对指导教师和参赛选手的影响,提出 通过打造优秀团队、弥补知识漏洞、熟悉竞赛设备、邀请专家讲座等四个方面加强“汽车技 术”赛项指导教师水平,通过成立汽车技术赛项竞赛班、加重过程考核、融入工匠精神、提 高身体素质和加强心理辅导等方面来提升参赛选手水平,最终达到提高“汽车技术”赛项参 赛选手成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工科和工程认证背景下《汽车理论》 课程教学改革
    李志远
    2023, 48(16): 180-18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37
    摘要 ( )   PDF(1103KB) ( )  
    《汽车理论》是高校培养高素质车辆工程专业人才的核心课程,是指导汽车专业人员从 事汽车工程实践的理论基础。文章针对《汽车理论》课程传统教学方面的不足,基于新工科 建设和工程教育认证内涵,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导向,六个结合”的教学理念,构建了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并进行了相应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专业素养和工程能力,助力车辆工程的新工科改造升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CDIO 理念的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模式实践
    贾得顺
    2023, 48(16): 184-18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38
    摘要 ( )   PDF(1008KB) ( )  
    随着全国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社会各行业迫切需要高级技术型人才。文章 以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具有多年办学经验的汽车技术专业为依托,提出了一种基于构思、设计、 实现和运作(CDIO)理念的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汽车技术专业为例,通过研究课程体系、 培养模式等,探索该理念对高职院校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意义。该理念能更好地利用学校的教 学资源和教学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高级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标准·法规·管理
    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约车需求预测研究
    全煜坤
    2023, 48(16): 188-19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39
    摘要 ( )   PDF(1474KB) ( )  
    网约车需求预测是一个典型的时间序列预测任务,准确的网约车需求预测能够辅助网 约车平台合理地派单和规划路径,从而降低网约车的空驶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文章利 用长短时记忆模型(LSTM)及门控循环单元(GRU)进行网约车需求预测,对比了同一地 区休息日和工作日,一周和一个月内的网约车需求及其变化,构建基于 LSTM 和 GRU 的需 求预测模型,使用历史数据对未来需求进行预测,使用 Geohash 代码对西安市进行区域划分, 对数据和划分的网格进行匹配得到汇总数据,采用线性模型进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LSTM 和 GRU 在网约车需求预测中的表现优于线性模型,二者相比 LSTM 预测精度更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南省公路客运场站发展研究
    任 静
    2023, 48(16): 194-19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6.040
    摘要 ( )   PDF(1168KB) ( )  
    伴随着高速铁路、民航、网约车等其他外部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公路旅客运输市场 面临严峻挑战。作为公路客运的基础设施,通过分析目前河南省客运场站生产经营面临的问 题及困难,提出发展建议,以期对河南省公路客运场站未来发展路径提供参考。为改善公路 客运场站的惨淡经营现状,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政府部门需不断加强引导、细化政策、引导 社会资本参与、多形式多渠道支持公路客运场站发展。地方场站经营者需创新建设及经营新 思路,基于客运站集散的基础功能,拓展公路客运站多业态经营,实现场站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