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
ISSN 1671-7988  CN 61-1394/TH
创刊:1976年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新能源汽车
    纯电动平台三电布置策略
    徐 晗
    2023, 48(6): 1-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01
    摘要 ( )   PDF(2737KB) ( )  
    为了让车辆拥有更好的续航里程,车内空间有更好的规划布局,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安 全性和高度智能化,纯电动平台应运而生。其中纯电动平台的核心零件电机、电池、电机控 制器的布置策略对平台的属性有着重大影响。文章从某纯电动平台的开发入手,研究不同的 三电布置策略对空间、碰撞安全、整车续航、车型拓展等的影响。通过选择不同的三电布置 策略,使得原生纯电动平台更好地契合平台定位,具有更强的拓展性、更大的内部空间以及 更优越的性能,为纯电动平台的前期策略设定提供详细的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多层均衡的电动汽车锂电池组 均衡优化设计
    刘嘉宣
    2023, 48(6): 5-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02
    摘要 ( )   PDF(1388KB) ( )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由于生产和运行工况等不同,会使组内电池的电量不一致,进而 造成电池组使用寿命降低、安全风险增大等一系列问题。论文针对这些问题,在传统电感主 动均衡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层均衡方案。这种方案第一层以电池荷电状态(SOC)为 均衡参数,高层则以电池工作电压为均衡参数,通过多层均衡系统的综合作用来达到电池组 间的能量转移。在该方案的基础上,以八个电池为例建立了 Simulink 仿真模型,并进行恒流 充电、静置和恒流放电三个工况的仿真测试。经过仿真测试,在上述三种工况中各电池的 SOC 随着时间会逐渐趋于一致。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充电、静置、放电工况下都能有效完成 能量转移任务,对电池组进行了电能的均衡,证实了该方案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温环境下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方法
    李冠中
    2023, 48(6): 10-1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03
    摘要 ( )   PDF(2187KB) ( )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在低温环境下会出现工作效率急剧下降的问题,文章针对该问题 设计了相应的热管理方案。低温环境下,在电动汽车电机开始工作之前,采用带反馈调节功 能的正温度系数(PTC)加热系统进行汽车动力电池预加热。通过四通阀将冷却液的电池与 电机回路相通,构成了新的循环回路。电机开始运转之后,比较低温下 PTC 加热系统、电机 余热分别对电池进行加热,与二者协同作用下电池温度的变化情况,发现 PTC+驱动系统余 热加热模式加热效率高,能量消耗少,因此,提出低温热管理方法,通过冷却液循环系统利 用 PTC 加热系统与电机产生的热量对电池进行加热或保温。为弥补纯电动汽车单一能源的不 足,以上热管理方法的能量来源于蓄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保证电动汽车蓄电池的电 量不会因热管理系统的消耗而大打折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能源动力电池包箱体挤压失效数值分析
    程 生
    2023, 48(6): 17-2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04
    摘要 ( )   PDF(3390KB) ( )  
    针对新能源动力电池包箱体在挤压时,出现的大面积材料撕裂失效行为,提出一种基 于广义增量应力状态依赖性损伤模型(GISSMO)材料断裂准则,采用 LS-Dyna 软件进行有 限元分析建立实验数值模型的方法,通过设计失效物理样件,开展材料单向拉伸实验、胀形 实验,标定不同应力三轴度状态下的失效塑性应变值,同时引入累积损伤参数以考虑累积损 伤因素的影响。运用三点弯曲实验,矫正材料失效本构模型,通过比对箱体的挤压实验与仿 真模拟结果,发现材料的失效区域、位置及过程失效行为均有较好的一致性,挤压力位移曲 线的吻合度较高,验证了所得的基于 GISSMO 材料断裂准则失效计算模型,可以准确预测动 力电池包箱体受到挤压破坏时产生的裂纹产生、材料失效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纯电动汽车自学习型控制策略
    赵 爽
    2023, 48(6): 22-2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05
    摘要 ( )   PDF(798KB) ( )  
    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其固有特性(如容量等)会 发生变化,仪表上显示相关信息也会出现误差,给用户带来困扰。文章提出一种自学习型策 略来修正因为电池固有属性的衰减而产生的信息显示误差。手机及互联网企业可以通过对用 户使用习惯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为用户推送他们意向的内容,提升了用户体验。相较于 传统的非网联汽车,智能汽车也可通过汽车整车控制器(VCU)存储用户用车数据并自主分 析及在线升级(OTA)修正因子等方法,对充电时间和可用剩余功率显示进行误差修正以及 对驾驶员行为进行打分,实现车辆自主学习的策略。目前应用此策略量产车型已达 2 万台, 市场反应良好,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体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微通道液冷的动力电池热管理性能分析
    马丽亚
    2023, 48(6): 27-3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06
    摘要 ( )   PDF(942KB) ( )  
    为了对电池进行有效的热管理,文章提出一种采用微通道液体冷却的热管理方式,并 基于 COMSOL 软件对一款磷酸铁锂软包电池仿真研究,分析了不同放电倍率下冷却剂流量、 冷却剂入口温度对电池模组冷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冷却方式可以将电池组的最大 温差及最高温度均控制在允许的区间;增加冷却剂流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电池组的最高 温度和最大温差,但是需要考虑泵送功的损失;降低冷却剂入口温度是降低电池模组最高温 度的有效方式,冷却剂入口温度对电池组温度一致性影响很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纯电动汽车风噪优化控制方法
    李 腾
    2023, 48(6): 31-3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07
    摘要 ( )   PDF(1264KB) ( )  
    针对目前纯电动汽车没有发动机噪声的掩盖,因而风噪声较明显的问题,主要对风噪 的产生机理,风噪性能的开发流程进行梳理,进而从设计前期对纯电动汽车的风噪进行控制, 对开发过程中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对问题进行规避,避免实车出现风噪问题。 最终量产车的风噪声主观评价良好,客观测试满足前期风噪开发目标,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有 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Cruise 的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
    李明泽
    2023, 48(6): 36-4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08
    摘要 ( )   PDF(1016KB) ( )  
    文章以某款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确定整车性能目标,根据车辆具体参数对发动 机、电机、电池等动力系统主要部件参数进行计算与选型,设计了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AMT)和机械式无级变速器(CVT)两种传动方案;在 Cruise 软件中构建仿真模型,测试 最高车速、加速度、爬坡度等动力性指标;使用新欧洲驾驶循环(NEDC)工况进行经济性仿 真对比测试不同传动方案对油耗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整车动力性满足要求,动力系统参 数选择合理,CVT 传动方案发动机运行效率更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动汽车电机啸叫问题诊断与优化分析
    李建华
    2023, 48(6): 41-4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09
    摘要 ( )   PDF(4141KB) ( )  
    针对纯电动车在加速工况车内啸叫声大和滑行至 20 km/h 啸叫声突出的问题,通过“激 励源-传递路径-接受者”分析模型,分析了电机啸叫原因和传递机理,根据试验诊断分析和工 程经验快速锁定两个不同啸叫问题的主要贡献点。加速工况车内啸叫声大的关键因素是电机 辐射噪声大,滑行工况啸叫声大关键因素是后悬置支架共振。从传递路径方面着手,提出了 电驱动加声学包裹和后悬置支架加强的优化方案。通过优化方案的对比试验分析,高效地确 定可工程化的优化整改方案,有效解决车内电机啸叫声问题。该优化方案和分析思路,对其 他车型电驱动啸叫问题的解决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网联汽车
    基于 OBD 和 GPS 的车载终端设计
    王 佳
    2023, 48(6): 47-5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10
    摘要 ( )   PDF(3537KB) ( )  
    针对现有车辆的车载终端不能连接第三方特定云服务平台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汽 车车载自动诊断系统(OBD)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通用型车载终端。车载终 端以 STM32F103ZET6 单片机为核心,由 GPS 模块、4G 通信模块、液晶显示器(LCD)等组 成。车载终端通过汽车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获得 OBD 数据流,通过 GPS 模块获得 汽车位置数据,通过 4G 通信模块与云服务器进行通信。试验结果表明,该车载终端工作稳定 可靠,能够读取汽车 OBD 数据流,能够准确地获得车辆的定位数据,并将数据实时发送到多 个云服务器,能够接收云服务器下发的数据信息,实现对车辆的远程监控、道路风险预警等 车联网功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及策略分析
    王会杰
    2023, 48(6): 53-5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11
    摘要 ( )   PDF(863KB) ( )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目前,智能网 联汽车朝智慧出行阶段加速推进、渗透率逐年提高,同时使交通效率提高、交通事故降低, 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也受到法律法规和道路测试管理的不完善以及数据不安全等 问题的影响。基于此,文章首先剖析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其次分析了智能网联汽车发 展所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目前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应智能网联汽 车有效发展的策略,从而有效解决了当下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所面临的难题,也为智能网联汽 车发展提供了参考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车载激光雷达的应用算法
    杜海林
    2023, 48(6): 58-6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12
    摘要 ( )   PDF(854KB) ( )  
    伴随着无人驾驶领域的迅速发展,激光雷达(LIDRA)在这一行业上的应用越来越广 泛。激光雷达的快速发展,为智能网联汽车在目标跟踪与识别等方面提供了另一种方式。文 章以车载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行业上的应用为切入点,介绍了车载激光雷达的三种应用算法。 目标跟踪与识别算法,通过目标跟踪算法对障碍物运动状态做出估计和预测,实时评估障碍 物和无人驾驶车辆的安全等级,作出相应的决策。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相关算法, 应用于解决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定位自身位置和姿态的一种高级算法。点云分割往往是物体 识别、地图构建的基础,通过对六种常用分割算法的描述,分析了算法各自的特点,为不同 应用场景算法的选择提供了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V2X 技术在通信系统架构中的应用
    薄 涛
    2023, 48(6): 64-6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13
    摘要 ( )   PDF(1185KB) ( )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车用无线通信(V2X)技术的性能优势逐渐受到 重视,该技术可以有效弥补单车感知缺陷,并结合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智慧交通系统。文章 对比分析 V2X 技术两大发展路线,阐述长期演进(LTE)-V2X 各主要通信方式,基于现行 LTE-V2X 网络架构,设计了一种将 V2X 技术引入软件定义的通信恢复功能模块,可有效提高 通信效率,保证链路正常切换和恢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赛道检测优化算法
    刘新宁
    2023, 48(6): 69-7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14
    摘要 ( )   PDF(1895KB) ( )  
    为了验证卡尔曼滤波算法在摄像头智能车赛道检测方面的应用效果,使用英飞凌 TC264 单片机为主控制器,通过摄像头采集赛道的灰度图像。根据图像的像素矩阵结合软件编程和 比例-积分-微分(PID)算法,计算出电机和舵机的占空比,正确控制摄像头智能车的前进方 向,从而实现循迹功能。在摄像头智能车能够正常循迹之后,将卡尔曼滤波算法嵌入到原有 算法中,比较前后两种算法在摄像头智能车上的具体应用效果。经过调试,摄像头智能车可 以实现循迹功能,速度可达 1.4 m/s,且加入卡尔曼滤波算法之后,摄像头智能车能够预测前 方赛道。试验结果表明,卡尔曼滤波算法可以对赛道识别起到优化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能源汽车
    新型柴油车氮氧传感器控制系统
    张明明
    2023, 48(6): 76-8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15
    摘要 ( )   PDF(1214KB) ( )  
    氮氧传感器在重型柴油车后处理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提升氮氧传感器在不同 气氛下检测氮氧含量的精度,减少测量误差,提出了一种改进电压定值反馈的氮氧传感器控 制策略,该策略可以根据尾气中氧气浓度大小设置电压定值反馈控制中第一腔室的参考电压, 以增加氮氧陶瓷芯主泵的泵氧灵活性。通过设置辅助泵的泵电流参考值,实时调整主泵两极 所加电压,使辅助泵电流实际值稳定在参考值左右,可提升辅助泵泵氧效率,减少氧气泄露 带来的测量误差。通过实验验证,该控制策略可以实现不同氧浓度下氮氧传感器检测氮氧浓 度准确性、稳定性、可靠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空气雾化喷嘴内部流场的瞬态研究
    吴宇轩
    2023, 48(6): 81-8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16
    摘要 ( )   PDF(1113KB) ( )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空气雾化喷嘴内部的流动状况,首先通过建模软件建立了喷嘴的内 部三维模型,然后在空气入口压力为 0.031 MPa,液体流量为 10 L/h、15 L/h、20 L/h 的工况 下利用 Fluent 软件中的大涡模拟模型对喷嘴的内部流动的瞬态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喷 嘴中心轴线上和不同截面上的压力、速度和气相体积分数等参数进行提取分析,以此得到喷 嘴内部流场的流动特征,并为改善空气雾化喷嘴的雾化质量以及研发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网联巡逻车动力系统与线控底盘的匹配分析
    袁月会
    2023, 48(6): 85-8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17
    摘要 ( )   PDF(1098KB) ( )  
    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线控底盘是实现自动驾驶的执行机构, 也是传统汽车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的必要途径和发展的重要领域,对促进汽车产业转型起着重 要作用。文章以一款智能网联巡逻车为例进行动力系统与线控底盘的匹配研究,对动力系统 驱动电机以及动力电池的参数选择进行匹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线控驱动、线控转向和线 控制动系统进行选型与优化。此研究为智能网联巡逻车动力系统和线控底盘研发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特种汽车主副燃油切换系统改进
    霍裕蓉
    2023, 48(6): 89-9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18
    摘要 ( )   PDF(990KB) ( )  
    针对特种汽车受限于安装空间及续航里程的多种要求,通常采用主副燃油箱左右分别 布置,这也带来车辆在侧坡行驶或单侧燃油箱损坏等工况下的燃油溢出或泄漏,无法保证车 辆正常行驶。文章提供了一种特种汽车用燃油切换系统,可以实现主副燃油箱油路切换、保 证车辆主副燃油箱互通以及带冗余截止功能,以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解决车辆侧坡行驶时 单侧燃油箱燃油不溢出等问题,保证车辆在侧坡行驶时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轮辋侧向刚度对车内噪声的影响
    刘嘉楷
    2023, 48(6): 93-9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19
    摘要 ( )   PDF(2040KB) ( )  
    为了解决整车在某一频段发出噪声的问题,论文通过路噪测试、噪声传递函数(NTF) 测试,轮胎模态测试和轮胎刚度测试来精准定位噪声的贡献位置;阐述了 NTF 原理,和模态 分析原理;验证了轮辋侧向刚度对车内噪声的影响,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轮辋侧向高度与车内 噪声为正比关系,其在 200~400 Hz 处的贡献尤为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CAN 总线数据的商用车重量边界预测
    芦 鑫
    2023, 48(6): 98-10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20
    摘要 ( )   PDF(1096KB) ( )  
    文章基于商用车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数据系统所采集的车速、发动机转速和输 出功率比,结合车辆传动系统效率和迎风面积建立了商用车重量边界预测模型,实现对运行 车辆最大载重的实时监控预测,便于不同细分市场应用车型的精细化设计。同时通过边界预 测模型对某型 4×2 快递牵引车的最大质量进行预测,并与车辆实际最大质量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在 97.73%的置信区间内车辆的最大预测质量为 37.9 t,与实际质量相差 2.3 t,预 测结果准确,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CFD 分析的某车型空调除霜试验 不合格的优化改进
    李 伟
    2023, 48(6): 102-10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21
    摘要 ( )   PDF(3477KB) ( )  
    车辆的除霜性能是整车开发过程及整车性能试验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设计开发阶段的 除霜分析主要通过 ANSA & Fluent 软件进行模拟分析,整车阶段主要通过环境仓进行试验验 证。文章针对环境仓试验车辆除霜不合格问题,应用 ANSA & Fluent 软件进行计算流体动力 学(CFD)模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运用 CATIA 软件对空调风道进行优化修改,针对修改后 的数据再次进行 CFD 模拟分析,分析合格之后再进行整车环境仓试验验证分析结果,如此形 成一个完整的分析-验证闭环流程。风道开发过程中通过 ANSA & Fluent 软件进行 CFD 模拟 分析可以有效避免后期整车试验阶段的除霜问题,避免问题整改的人力、时间、费用的浪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试试验
    基于燃料特性影响的喷雾特性研究
    李弘志
    2023, 48(6): 108-11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22
    摘要 ( )   PDF(1912KB) ( )  
    为了研究燃料特性对喷雾特性的影响,试验配置了四种掺混不同含氧燃料的柴油,在 环境背压为 5 MPa,喷射压力分别为 90 MPa、120 MPa 和 150 MPa 的条件下,通过喷雾可视 化装置对四种试验燃料的宏观和微观喷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喷射压力条 件下,喷雾贯穿距离(STP)随着运动粘度、密度和汽化潜热的降低而减小,平均喷雾锥角 (ASA)随着运动粘度和汽化潜热的降低而略有增大。喷雾贯穿距离和喷雾面积均随着喷射 压力的升高而升高,喷雾锥角随着喷射压力的升高而略有下降,索特平均直径(SMD)也随 着喷射压力的升高而下降。综合评价来看柴油掺混 20%的 2,5-二甲基呋喃(2,5-DMF)且在 150 MPa 喷射压力下的喷雾特性表现最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CANoe 的汽车网关控制器的测试
    徐忠国
    2023, 48(6): 114-11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23
    摘要 ( )   PDF(1696KB) ( )  
    汽车网关是汽车控制内部通信局域网(LAN)的核心,高性能网关控制器在汽车整车 控制系统架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根据某型乘用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的设计需求, 基于德国 Vector 公司 CANoe 的网关系统测试,构建了测试平台的硬件架构,对其工作原理进 行分析,导入了 CANoe 仿真环境,建立仿真模型,设计测试程序。最后,对网关控制器进行 实验台架测试,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系统达到了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JT/T 1369—2020 的营运客车正面 碰撞安全性能分析
    覃祯员
    2023, 48(6): 118-12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24
    摘要 ( )   PDF(1316KB) ( )  
    基于 JT/T 1369—2020 标准的试验方法及技术要求,解析其测试评价方法,并结合 12 辆营运客车正面碰撞的试验数据,研究分析客车前部结构安全性及车内乘员损伤情况,提出 客车正碰安全性提升改进措施,为企业产品安全性设计开发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轮胎侧向刚度对客车前轮摆振的影响分析
    陈家磊
    2023, 48(6): 123-12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25
    摘要 ( )   PDF(2556KB) ( )  
    某型纯电动中型客车在良好路面高速行驶工况下出现方向盘小幅快速摆动,通过对前 轮摆振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筛选出七个可能导致前轮摆振的因素,并用排除法对上述因素逐 一分析确认,推测轮胎的特性参数存在差异可能是导致前轮发生摆振的原因。进一步通过对 比测试故障车辆安装不同品牌轮胎时,方向盘 Y 向加速度的大小,确认导致车辆前轮出现摆 振的原因为轮胎的特性参数存在问题。对比两款轮胎均匀性参数后发现,故障车辆匹配的轮 胎因侧向力波动和侧向力偏移均较大、轮胎侧向刚度偏小,导致前轮摆振的幅值较大、前轮 摆振系统稳定区域较小,是导致车辆出现前轮摆振的根本原因,最终通过更换其他品牌的轮 胎有效解决车辆摆振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车型转向系统油管受力分析
    陈移凤
    2023, 48(6): 127-13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26
    摘要 ( )   PDF(1631KB) ( )  
    为了改善并提高汽车转向轻便性和行驶安全性,轻卡上普遍使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转向油管是液压油的主要承载和传递部件,转向油管失效影响汽车的转向操控性能。结合市 场上某车型转向油管开裂漏油导致转向沉重的实际案例,从失效模式表现、潜在因子分析到 根本原因确认,并最终提出优化方案,分析由于转向油管的布置设计差异,对于汽车在各种 不同行驶工况时的受力模型差异。通过系统分析,为转向系统工程师的研发设计分享经验并 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曲面拟合的阻尼损耗因子预测方法
    陈 颖
    2023, 48(6): 132-13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27
    摘要 ( )   PDF(1508KB) ( )  
    为研究阻尼材料在不同温度和频率下的阻尼特性,参照 SAE J1637—2022 基于支撑钢 棒的材料的振动阻尼特性的实验室测量方法,获取标准工况下某车用热熔型阻尼材料的阻尼 损耗因子数据,并基于该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阻尼损耗因子关于温度和频率的拟合曲 面,通过该试验方法获取标准工况外的阻尼损耗因子数据,并与拟合曲面数据对比,验证该 拟合曲面的准确性。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预测不同温度下该热熔型阻尼材料的阻尼损 耗因子;对于该阻尼材料,其频变特性受温度影响;不同频率下,阻尼损耗因子到达峰值时 的温度不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道路 纵向坡度估计
    符 凯
    2023, 48(6): 136-13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28
    摘要 ( )   PDF(1285KB) ( )  
    车辆在长下坡路段行驶过程中,道路纵向坡度对汽车纵向受力分析时尤为重要,当道 路坡度过大会时会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性。然而道路纵向坡度很难通过传感器直接测量获得, 实时获取道路纵向坡度可以为优化车辆长大下坡提供依据,文章提出基于自适应扩展卡尔曼 滤波算法实时估计道路纵向坡度,并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有很强的准确性和实 时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艺装备
    基于 3D 扫描技术的后举门受电撑杆 变形量分析方法
    赵 云
    2023, 48(6): 140-14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29
    摘要 ( )   PDF(5691KB) ( )  
    在后举门轻量化、造型复杂化而采用塑料材质的趋势下,后举门受电撑杆的变形量愈 加成为了后部外饰匹配关注重点。文章介绍了某运动型多功能车(SUV)塑料后举门受电撑 杆变形量的分析案例,运用 3D 扫描技术、点云分析的方法,实现在产品前期准确、快速、直 观地分析后举门受电撑杆变形量,指导问题解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清洁度对自动变速器的性能影响及检测控制方法
    杨海军,杨浩成,田 婷
    2023, 48(6): 144-14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30
    摘要 ( )   PDF(2745KB) ( )  
    清洁度直接影响自动变速器(AT)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轻则引起变速器顿挫,重则因 杂质堵塞造成变速器整机报废。自动变速器清洁度的因素有清洗毛刺不干净,灰尘,包装, 装配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如何系统全面分析影响清洁度的因素,从而科学制定清洁度判定 依据,并采用合理的清洁度检测方法,对控制自动变速器清洁度,提高变速器整机性能至关 重要。所以,论文从影响清洁度因素、控制方法、解决办法、清洁度标准的制定、检测分析 手段、检测工艺流程和设备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对了解清洁度问题以及系统解决清洁 度问题起到关键性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使用维修
    汽车发动机异响分析
    卢 意
    2023, 48(6): 149-15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31
    摘要 ( )   PDF(2127KB) ( )  
    发动机异响是发动机的常见故障之一,会同时影响汽车的舒适性、动力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发动机异响有“突突”“铛铛”“嗒嗒”等,为了更加快捷准确地诊断各异响的故障起 因和位置,文章从异响的频率、大小、发出部位等多方面入手,逐个分析了各种异响的形成 机理和逻辑关联。总结出了针对不同异响的快速检修规律,并利用实际案例阐述了排故的步 骤和思路,为日常的发动机异响排故维修提高了时效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型取力器控制系统结构与检修
    黄天元
    2023, 48(6): 153-15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32
    摘要 ( )   PDF(1409KB) ( )  
    取力器广泛应用于各类专用汽车上,因型号繁多、原理复杂,故障判断及检修难度大, 亟需提升维修人员的技能。文章对常见的多种型号取力器,采用原理简图、案例分析的方法, 详细阐述其传动结构和控制原理,通过对比研究得出取力器常见的机械类、气路类、电器类 的故障特点,指导维修人员明晰各型取力器的结构原理,掌握故障判断的思路和方法,为排 除故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教育
    新工科背景下汽车电控技术远程实验 教学体系建设
    赵耕云
    2023, 48(6): 159-16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33
    摘要 ( )   PDF(2180KB) ( )  
    针对汽车电控技术课程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根据“新工科”倡导的人才培养 目标要求,建设了结合阿里云、4G 移动通信、汽车车载自动诊断系统(OBD)等技术的汽车 电控技术远程实验教学平台。阐述了在该平台下,远程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开发了由浅到 深、由易到难的三层次远程实验项目体系,建立了“三开放、三层次、三能力、一交叉”的 远程实验教学模式,使实验教学实现了网联化、远程化,突破了时间和地点限制。汽车电控 技术远程实验可以有效补充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文仁兴
    2023, 48(6): 164-17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34
    摘要 ( )   PDF(1378KB) (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即将迎来动力电池退役的高峰期。目前,我国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企业短缺,技术人才匮乏。此外,高职院校开设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课程较少,且教学效果不理想。文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通过重构 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积极组织教学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 其他高校动力电池回收课程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教融合背景下汽车类专业岗位化 教学的实施探究
    吕菊平
    2023, 48(6): 171-17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35
    摘要 ( )   PDF(1173KB) ( )  
    针对产教脱节日趋严重,高职培养毕业生难以上岗就业问题。文章以产教融合为目的、 以职教 20 条为指导思想,在汽车类专业职业人才培养上依托地方行业企业对口专业岗位需 求,开展教学工作梳理和重新构建,实施岗位化教学取得丰硕成果。对产教融合的进一步研 究探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动汽车原理及构造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李新慈
    2023, 48(6): 175-17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36
    摘要 ( )   PDF(1167KB) ( )  
    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汽车,受到越来越广 泛的关注。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类型,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这种时代背景 下,电动汽车原理及构造课程逐渐成为现阶段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为保证电动汽 车原理及构造课程教学与时俱进的发展,文章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针对课程中的课程 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法等方面展开教学研讨和改革,并付诸实践。通过教学 改革,高效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希望为高校电动汽车类课程教学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赛教融合”培养学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 研究与实践 ——以车辆工程为例
    张传伟
    2023, 48(6): 179-18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37
    摘要 ( )   PDF(1198KB) ( )  
    着力提升学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是我国本科教学自工程教育开始专业认证工作以 来最核心的培养目标。文章通过提出“赛教融合”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给出“赛教融合”课 程体系改革培养学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理论及方法,同时对“赛教融合”教学改革培 养学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模式进行实践与探索。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学科竞赛等方 面的成果表明,“赛教融合”培养模式下,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赛教融合模式下基于 1+X 证书制度的 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例
    陈 静
    2023, 48(6): 184-18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38
    摘要 ( )   PDF(1331KB) ( )  
    文章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例,通过解析 1+X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解读职业院 校各类技能大赛赛项和规程,提出适用于 1+X 考证制度的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 设置思路,并设计出既能参加比赛又能适应取证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架构图,各 职业院校可结合专业情况构建“岗课赛证”融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最后,给出赛教融合模 式下基于 1+X 证书制度的课程设置实施建议,提出解决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衔接问题的关键 点,为职业院校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加速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有 力支撑,让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的同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新型教师队伍,推动 职业教育充分发展,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 汽车课程改革
    孙秀秀
    2023, 48(6): 188-19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39
    摘要 ( )   PDF(1135KB) ( )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快速发展。面对行业发展和社会新能源汽车需求短缺 问题,有必要改进车辆工程传统专业培养模式。结合“新工科”专业认证理念和车辆工程人 才体系建设方案,从持续改进的角度改进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课程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推进车辆工程专业新能源汽车培养方案。优化传统教学模式,建立多方位考核体系,培养适 应新时代社会需求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我国物流发展对公路货车的影响浅析
    李玉刚
    2023, 48(6): 192-19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40
    摘要 ( )   PDF(1330KB) ( )  
    铁路、水路、公路、航空是最为常规的四种货物运输方式,在整个社会物流过程中既 相互竞争又互为补充,随着我国经济规模提升和面向高质量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物流业也 体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多式联运的逐步发展将影响到不同运输模式的发展。论文在总结我国 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与货运装备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从成本、效率、灵活 性、对基础设施依赖程度等维度对比分析了四种运输方式的特点,结合我国近年来出台的引 导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识别到我国目前由公路货运作为绝对主力的物流结构在物流行 业降本增效的转型过程中将逐步改变,并基于多式联运发展对货车产品的需求,分析了对公 路货车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氢能在重卡动力总成应用现状与展望
    史玉梅
    2023, 48(6): 197-20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6.041
    摘要 ( )   PDF(1064KB) ( )  
    随着重卡销量逐年提升,对其低碳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氢能是低碳环保燃料, 在重卡动力总成应用日益广泛。当前,氢能在重卡动力总成应用主要有氢内燃机、掺氢燃烧 内燃机和氢燃料电池三种方式。文章分析了当前氢能在重卡动力总成应用的技术研究和发展 状态,并分析了三种动力总成方式的优缺点及发展战略。研究表明,基于国家对氢能支持发 展的政策,氢能在重卡动力总成应用将得到发展,氢内燃机应加快开发验证;氢燃料电池解 决技术瓶颈、成本等问题。通过对比发现,氢内燃机可以认为是氢能在重卡动力总成应用的 过渡产品,氢燃料电池将是理想的重卡动力总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