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
ISSN 1671-7988  CN 61-1394/TH
创刊:1976年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基于 LSTM 神经网络的锂离子电池 健康状态估计
    张小帆 1,陈逸龙*1,李盛前 2,曾祥坤 1,连欣 1,黄成 3
    汽车实用技术    2025, 50 (1): 1-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1.001
    摘要90)      PDF (994KB)(73)   
    电池健康状态(SOH)是表征电池性能的重要参数,准确的 SOH 估计对电池管理和维 护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旨在采用长短时记忆模型(LSTM)神经网络搭建电池 SOH 估计模型, 在不同迭代次数条件下得到最佳模型精度。文章首先收集电池实时运行数据并进行清洗和过 滤。然后,选择恒流充电时间、恒压充电时间和平均放电电压等作为特征指标,以预测电池 健康状态。通过对比分析三个电池的真实值与预测值,及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均 方根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相对误差(RE)评价指标的数值,得到三个电池 模型精度均在 98%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基于 LSTM 的 SOH 估计算法具备准确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磁流变减振技术研究与应用
    张卫琴,杜金枝,胡群林,刘海亮
    汽车实用技术    2024, 49 (17): 83-8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17
    摘要89)      PDF (1166KB)(33)   
    磁流变减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汽车悬架半主动控制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受到了广 泛关注。文章旨在探讨磁流变减振技术在汽车悬架系统中的应用,以提升车辆行驶中的稳定 性与舒适性。通过分析磁流变液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磁场作用下的快速响应能力,设计一款基 于磁流变减振技术的汽车减震器。按照汽车减震器性能测试标准对进行实验室测试和汽车操 稳性能主观评价。结果表明,该磁流变减振器能够有效地快速调节阻尼力,实时适应路况变 化,显著减少了车身振动和提高了驾驶舒适性,相对传统减震器有明显的性能优势。验证了 磁流变减振技术在提升汽车性能方面的有效性,为进一步的产品开发与批量汽车应用提供了 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汽车智能座舱发展现状和趋势
    张 弘,武亚恒*,刘沛文,董宜平
    汽车实用技术    2024, 49 (18): 166-16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8.033
    摘要86)      PDF (1084KB)(93)   
    随着新能源和智能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传统智能座舱已不能满足对汽车智能化的需 求,各大主机厂已逐步开展对液晶仪表、信息娱乐、显示屏等座舱功能进行整合与升级,以 期探索更加平安、智能、舒适的出行方式。文章通过对智能座舱的发展现状以及现阶段主要 车企装载智能座舱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智能座舱五大方面主要发展趋势,包括增强 抬头显示赋能驾驶全新视觉体验、丰富的座舱功能和信息仍需以行程安全为前提、如然空调 系统和零重力座椅将赋能座舱全新升级、人车多模态交互将赋能座舱无感体验、人工智能生 成内容(AIGC)技术将赋能座舱场景不断升级,为用户带来舒适、便捷和安全的驾乘体验, 以期对智能座舱产业发展起到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综述
    王晓龙,冯世荣
    汽车实用技术    2025, 50 (1): 136-14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1.028
    摘要80)      PDF (1474KB)(158)   
    商用车的轻量化设计是当前汽车工业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减轻车辆自重,可以有效 提升燃油经济性,减少碳排放,并改善车辆的操控性能和安全性能。文章详细探讨了商用车 轻量化的背景与意义,重点介绍了铝合金、高强度钢及复合材料在车身结构、车轮和底盘中 的应用。同时,概述了先进制造技术,如 3D 打印、激光焊接和一体化压铸技术在轻量化设计 中的应用,及相应的连接技术,如铆接、胶接和螺栓连接。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展示了轻量 化措施的实际效果,包括燃油经济性提高、碳排放减少和车辆性能提升。最后,总结了轻量 化设计对商用车整体性能的积极影响,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进化算法的锂离子电池充电策略优化
    钟英群 1,刘晶 2,郑培*1
    汽车实用技术    2025, 50 (1): 13-1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1.003
    摘要72)      PDF (1045KB)(32)   
    为提高电池的性能,研究制定先进的充电策略至关重要。基于差分进化算法,文章提 出了一种综合考虑电池寿命和充电效率的多级恒流充电策略。首先,结合锂离子电池外特性 与内部机理,建立了电学模型、热学模型和寿命等耦合模型;其次,根据上述耦合模型参数, 进一步构造以使用寿命和充电速度为目标的优化方程;最后,采用差分进化算法确定各恒流 段的最优充电电流。制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安全快速充电策略,不仅有利于电动汽车的推广 与普及,而且能够为国家长久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下箱体生产工艺分析
    刘武锋
    汽车实用技术    2024, 49 (19): 122-12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9.024
    摘要69)      PDF (1452KB)(39)   
    电池包下箱体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件,它可以为电池组提供保护并为电池包整体结 构提供支撑,也会影响整车侧面碰撞性能、续航里程和使用寿命。文章通过对钢冲压、高强 钢辊压、钢铝混合、铝合金挤压和铝合金压铸等主流生产工艺形式电池包下箱体的优缺点分 析,说明目前该产品的生产工艺发展趋势,汇总得到电池包下箱体设计开发应用推荐指数表, 有助于项目开发时快速选择合理的电池包下箱体生产工艺,提高电池包下箱体的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适应市场需求,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 ADAMS 的车辆建模及仿真
    黎谦 1,刘炜 1,陈泽亮 2,李航 1,黄栋*2,魏建峰 3
    汽车实用技术    2025, 50 (1): 31-36,5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1.006
    摘要66)      PDF (1006KB)(47)   
    文章通过对某车辆转向系统的台架测试,提取了该转向系统的刚度、助力和摩擦性能 参数,并将其建立为相应的模型输入到所搭建的转向系统模型中。随后,对定半径稳态回转、 转向盘角阶跃和中心区转向这三个典型工况进行了仿真与试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 过精确建模的仿真模型对各个评价指标的预测较为准确,且对转向盘力矩的测试结果也具有 较高的预测精度。文章还通过插件将 ADAMS/Car 模型导出为 VI-CarRealTime 模型,并详细 阐述了 VI-CarRealTime 齿轮齿条模型的建立方法。通过对齿轮齿条模型的搭建,进一步验证 了 VI-CarRealTime 与 ADAMS/Car 模型的对标精度。该研究对转向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方法进 行了深入探讨,并在实验验证中取得了良好的预测精度。这对于提高车辆转向系统设计的准 确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汽车下控制臂性能优化及轻量化设计
    陈志洋,胡 礼,张桂银*,刘 辉,张健华,陈正康,李 颖
    汽车实用技术    2024, 49 (17): 50-5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10
    摘要65)      PDF (2238KB)(41)   
    汽车下控制臂需要具备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以抵抗挤压、冲击变形,还需要具备较高的 固有频率,以避免低频共振,产生噪音。文章以某在研汽车下控制臂为轻量化设计对象,通 过仿真分析识别出屈曲力不足的设计风险,综合运用形状、拓扑优化方法重新设计了控制臂, 并对新设计进行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新控制臂消除了屈曲力不足的设计风险,新设计较原 设计减重 6.6%。文章采用线性优化方法解决高度非线性的屈曲力优化问题,采用拓扑优化识 别出载荷的传递路径,为汽车控制臂的屈曲力优化及轻量化设计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燃料电池客车智能综合热管理控制 系统集成与研究
    汪海涛
    汽车实用技术    2025, 50 (1): 7-1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1.002
    摘要60)      PDF (1079KB)(64)   
    为解决燃料电池客车单一电热式采暖系统高能耗的问题,并减少热能流失,文章基于 氢燃料客车燃料电池发动机传统分布式热量控制策略,提出一种整车一体化智能综合热管理 控制策略。将燃料电池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并通过板翅式热交换器将热 能充分转化并应用于客舱内采暖和前风挡除霜除雾,实现高集成度和精细化的热量管理。该 技术可降低单一的电热式采暖系统的能耗,提升整车采暖舒适性体验,使整车经济性能大幅 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用户行驶工况的整车耐久试验目标研究
    刘粟涛,陈海江,俞晓辉,邱宇
    汽车实用技术    2025, 50 (1): 69-7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1.014
    摘要53)      PDF (2432KB)(32)   
    作为整车开发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整车结构耐久试验具有对整车结构和车辆系统 进行重要验证和考核的功能。制定一个与用户关联,符合用户实际使用的整车耐久试验目标 尤为关键。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行驶工况的整车耐久试验目标制定方法。首先,基于用 户实际行驶数据利用机器学习的聚类算法获取用户典型行驶工况以及各工况里程占比;其次, 进行了公共道路实车路谱载荷采集,获取对应行驶工况下的载荷损伤;最后将用户行驶工况 与实车路谱载荷损伤相互关联,获得了与用户关联的整车耐久试验损伤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荣威 i5 发动机启动困难分析
    马铖 1,王芳成 2,艾力夏提·阿不力孜 1,周燕燕 1,赵晓龙 1
    汽车实用技术    2025, 50 (1): 109-11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1.022
    摘要53)      PDF (2207KB)(20)   
    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苛,发动机电控技术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传感器和电控系统 被应用于发动机上,因此对于发动机电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将以荣 威 i5 发动机启动困难故障为例,深入解析其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检测方法, 本研究同时适用于名爵 3、名爵 5 及其他使用同款博世曲轴位置传感器的车型,以期能够为 相关车主和维修人员提供维修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电动汽车涡旋压缩机驱动轴承的力学特性分析
    袁梦丽 1,羊 玢*1,李安楠 1,高 峰 1,葛梦琪 1,雒朋康 2
    汽车实用技术    2024, 49 (18): 1-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8.001
    摘要53)      PDF (1581KB)(40)   
    文章旨在深入探讨电动涡旋压缩机在运行中受到气体力的干扰所引发的轴承磨损问题, 详细阐述了气体力对传动系统平衡状态的干扰,并剖析了振动对驱动轴承和整机性能所造成 的负面影响。为了提高涡旋压缩机转子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利用三维建模软件 CATIA 和多 体动力学分析软件 ADAMS 分别建立了转子系统的三维机构模型和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特 定转速下的仿真分析,重点研究了驱动轴承受力情况,并通过设计研究,对相关部件进行参 数优化。研究结果显示,驱动轴承的受力呈现明显的大幅度周期性变化,特别是在 x 和 y 方 向上的受力较大,造成系统的二次不平衡。通过优化减小了可驱动轴承的受力,从而减小了 轴承的摩擦磨损,提高了其使用寿命,改善了涡旋压缩机运行的稳定性,降低系统的振动和 噪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某车型 Euro NCAP 侧面柱碰胸压 性能研究分析
    周晓雷,董伟,王刚刚,李文杰,王坤
    汽车实用技术    2025, 50 (1): 90-9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1.018
    摘要52)      PDF (3161KB)(45)   
    文章基于某款新能源车型按欧盟新车评价规程(Euro NCAP) 进行的整车安全性能开 发,对侧柱碰工况的胸压问题进行的性能研究,通过胸压问题的理论研究得出影响因子,并 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滑台试验和整车碰撞验证结合的研究方式,提出车身结构、气囊包型、 座椅发泡设计等的优化方案,最终提升了整车碰撞安全性能。研究表明,乘员的安全空间、 气囊对假人安全约束、座椅状态的稳定性等都对胸压性能产生影响,据此提出的方案最后通 过实车碰撞试验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常见问题 及应对策略
    易亚飞,王楠,丁鑫健,杨丰翼,张宇
    汽车实用技术    2024, 49 (19): 13-16,3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9.003
    摘要51)      PDF (722KB)(39)   
    氢燃料电池汽车(FCVs)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因对环境友好和具 备高能量效率特性备受瞩目,然而,其在低温环境下运行面临显著问题与挑战,这些问题不 仅影响车辆性能,而且可能限制其在寒冷地区的推广应用。文章旨在探讨 FCVs 在低温环境 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通过对氢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的分析以及低温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研究,揭示了低温环境下启动困难、氢气储存安全性降低、发动机寿命减少等一系列问题, 并从材料、燃料电池技术、整车、运营层面提出了可能的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纯电动商用车绝缘检测方法及故障分析
    樊 宁,杨 杰,董 欣,高 星,李 斌
    汽车实用技术    2024, 49 (17): 8-12,2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02
    摘要47)      PDF (3452KB)(47)   
    纯电动商用车的工作环境存在路况复杂、工况恶劣等情况,导致整车电气设备的磨损 速率加快,造成电气设备绝缘电阻持续下降,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或引发重大 安全事故。文章从绝缘故障检测原理出发,分析和探讨一种绝缘检测定位技术的应用,将一 套包括绝缘检测仪、电流发射器、电流互感器和绝缘故障定位仪组成的低压信号传输系统, 连接并安装在整车的各组高压回路。通过该系统电流信号的实时传输,快速准确定位故障回 路,锁定故障位置。此技术为售后市场绝缘故障车辆的排查提供一种快速、高效、精准的解 决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商用车底盘轻量化设计与应用
    余 冬 1,周 文 1,蓝 军 1,李 骏 1,肖 飞*1,王佳涵 2
    汽车实用技术    2024, 49 (17): 33-37,4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07
    摘要47)      PDF (3050KB)(49)   
    文章针对国内某商用车企业底盘轻量化技术工程化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及分析,分析 了国内外底盘轻量化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提出目前商用车主要的轻量化技术 路线是采用轻质高强先进材料,运用先进优化设计方法以及先进制造工艺相融合的方法,并 重点列出该企业在超高强钢车架总成应用、超高强钢前下部防护应用、高强度牌号球铁前接 梁应用、高强度材料板簧应用、铝合金板簧支架应用、高效冷却模块轻量化技术应用等方面 底盘轻量化工程化应用情况及取得的降重效果,对行业内从事商用车底盘轻量化开发研究的 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工程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对专业课程改革影响研究
    孙晓军,申彩英,张丽萍,庞华廷,刘立东
    汽车实用技术    2024, 49 (18): 158-16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8.031
    摘要46)      PDF (1088KB)(8)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和政策导向的调整,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教育课程亦 面临着挑战与机遇。文章首先阐述了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导向。其次,探 讨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特点以及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课程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与需求,并论证了 针对课程改革关注的焦点领域和改革方案,以培养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 才为目标。最后,总结了课程改革对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期望培养出能 够适应这一新领域需求的工程师和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汽车远程诊断的信息安全设计与研究
    王 娜,刘 旭,胡琪雯,罗 浩,林慧雯
    汽车实用技术    2024, 49 (18): 34-37,4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8.006
    摘要45)      PDF (859KB)(45)   
    智能汽车普遍采用远程诊断技术获取汽车运行状态信息,高效解决汽车故障。为了防 止黑客利用远程诊断系统中安全漏洞,进行非授权操作,威胁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文章基 于通用的远程诊断系统架构进行信息安全设计与研究。通过详细的安全威胁和风险分析,对 信息安全防护方案和关键技术(如身份认证、安全存储等)进行详细研究,并采取了有效实 施方案,通过再次核验威胁分析与风险评估验证,可以大幅度提高远程诊断系统的防护能力, 降低信息安全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汽车造型设计中的低风阻特征研究
    伏建博,张 俊,王大鹏
    汽车实用技术    2024, 49 (17): 55-5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11
    摘要45)      PDF (2753KB)(25)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电池续航能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减小汽车行驶过程 的空气阻力可以有效提高续航能力,而如何最大化的减小空气阻力正是造型设计领域需要不 断研究的方向。文章首先阐述了汽车造型设计的重要性及其与空气阻力的关系,其次着重探 索了在造型设计过程中最大化降低空气阻力的思路和方法,即在满足造型设计意图前提下对 造型特征不断优化改进并进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仿真模拟分析,通过对 CAE 仿真结果 的对比分析得出最终改进方案。同时总结出造型设计中空气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炼出低 风阻特征和推荐数值,为后续产品的造型设计工作提供宝贵经验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场地整车在环仿真测试系统及总线注入研究
    唐逸超 1,宋永雄 2,潘 登 2,吴东波 2,孟璋劼 1,何 兵 2,路 斌 2
    汽车实用技术    2024, 49 (17): 88-9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18
    摘要44)      PDF (2343KB)(42)   
    场地整车在环仿真测试系统结合了实车测试真实的动力学与虚拟场景仿真技术,具有 测试真实度高、测试场景多样化、测试安全性高的特点。文章首先介绍了场地整车在环仿真 测试系统和其子系统的构成,其次对总线数据注入子系统提出了详细设计,然后基于此设计 搭建出了一套整车场地在环仿真测试系统,并进行了场地实车测试和仿真场景测试,最后对 测试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测试系统的真实性高和可重复度高的特点。文章中对总线 数据注入子系统提供了优化设计,确保系统在保持高真实度和高复现性的前提下,提升整个 测试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为未来行业研发场地整车在环仿真测试系统提供了重要的 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