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
ISSN 1671-7988 CN 61-1394/TH
创刊:1976年
导航切换
汽车实用技术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数据库收录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点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期刊订阅
出版道德声明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23年, 第48卷, 第18期
刊出日期:2023-09-26
上一期
目录文件
智能网联汽车
设计研究
测试试验
工艺·材料
汽车教育
标准·法规·管理
综述
全
全选
选: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隐藏/显示图片
智能网联汽车
Select
N2智能网联物流车消防监控管理系统研究
刘彪杰
2023, 48(
18
): 1-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01
摘要
(
)
PDF
(618KB) (
)
随着近年来物流量的显著剧增,物流车消防隐患日益突出。文章通过调查近年物流车 火灾事故,分析当前车载消防设备及常规应对措施存在弊端。提出智能车载制氮、储氮、供 氮装置,以达到精准控制密闭车厢 N2 的浓度,切断自燃发生的必要条件,从而降低物品在中 长途运输中因发生自燃损毁的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一种车路协同封闭场地测试系统设计方法
李云宝
2023, 48(
18
): 5-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02
摘要
(
)
PDF
(874KB) (
)
智能网联汽车搭载了先进的环境感知系统及智能逻辑算法功能,具备环境感知及智能 决策功能。但对于道路盲区的预测及控制,是单车智能无法跨越的壁垒。目前,路侧感知及 车联网技术已成为未来发展无人驾驶汽车、道路通行安全及效率提升的公认技术路线之一。 文章通过标准梳理及走访调研国内车联网测试场、示范区,以测试场景为依托,提出道路技 术参数设计方法及最小通信距离设计方法,结合设备设施布置要求,提出一种封闭测试场车 路协同系统设计方法,满足智能网联汽车车路协同全场景封闭场地闭环测试及验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计研究
Select
某牵引车动力性经济性分析和改善研究
易 彪
2023, 48(
18
): 10-1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03
摘要
(
)
PDF
(2202KB) (
)
为改善某款牵引车动力性和经济性性能,利用 Cruise 软件建立整车仿真模型,对原型 车进行了动力性和经济性分析。对比竞品的试验数据发现,该车的动力性好,而经济性较差。 根据原型车和竞品车的滑行试验对比数据分析了整车的行驶阻力。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 (CFD)分析并提出驾驶室顶部的优化方案,改善了整车的行驶阻力;分析不同后桥速比下 发动机的工作区间,并结合客户使用需求情况,提出了优化后桥速比的改进方案。试验结果 表明,优化方案有效,改善了整车性能,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某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研究
杨 昭
2023, 48(
18
): 15-1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04
摘要
(
)
PDF
(1191KB) (
)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既可用电网充电,又可使用发动机动力,是目前解决能源短缺和 环境污染的重要车型,而再生制动能量控制策略作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 决定着车辆制动能量的回收能力。文章通过介绍某混合动力客车的传统气压制动和再生制动 系统,对再生制动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研究,并针对某款混合动力客车,进行再生制动计算 分析,提出了一种通过前、后轮均装有比例继动阀的合理分配机械及再生制动的制动力分配 方案,既可满足汽车空、满载 ECE 制动法规,又能实现最大限度的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基于点阵填充薄壁结构的客车车身骨架 耐撞性能分析
石添华
2023, 48(
18
): 20-2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05
摘要
(
)
PDF
(6135KB) (
)
点阵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轻质化以及较强的能量吸收性能,在提升汽车碰撞 安全性能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文章采用试验与仿真的方法对 BCC 点阵材料在压缩及弯曲 工况下力学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揭示了其变形机制及能量吸收特性;随后将其应用于客车纵 梁与立柱中,揭示了 BCC 点阵填充薄壁结构在提升整车碰撞安全性能中的优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双顶套筒式液压油缸自卸车举升力计算分析
胡新才
2023, 48(
18
): 29-3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06
摘要
(
)
PDF
(1386KB) (
)
在中小型工程自卸车板块中,双顶套筒式液压油缸是最常用的一种液压举升结构,其 具备结构紧凑、举升效率高、工艺简单,以及两个油缸并同使用时横向刚度较强等优点,因 此得到推广。文章通过对自卸工程车双顶套筒式油缸举升力的分析计算,详细地阐述了双顶 套筒油缸举升受力及齿轮泵、换向阀、液压油管,以及液压油箱元器件的选型。最终选取液 压油缸的型号为 2TG-E90X450,第一节油缸直径为 90 mm,第二节油缸直径为 70 mm,油缸 行程为 450 mm,满足液压系统举升能力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某 SUV 车型玻璃滑槽防水原理分析
宋兆轩
2023, 48(
18
): 34-3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07
摘要
(
)
PDF
(1158KB) (
)
文章研究了玻璃滑槽一般部及角位部的防水原理,针对在实践中发现的玻璃滑槽定位 块形状设定不合理会影响泡棉防水问题,对其原理及定位块形状设定进行了分析,并给出解 决方案,为后续玻璃滑槽定位块部位设计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某车型前轴过减速坎冲击异响问题分析及优化
高 龙
2023, 48(
18
): 38-4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08
摘要
(
)
PDF
(2070KB) (
)
为解决某车型前轴过减速坎冲击异响问题,提升车辆冲击舒适性,利用主观评价与客 观测量相结合的方法,排查出异响原因,为后续车型开发提供经验指导。首先,通过实车主 观评价,确认异响的潜在原因。其次,通过实物改制进行主观评价、客观测量,确定发动机 悬置刚度小是该车型前轴过减速坎冲击异响、舒适性差的主要原因。最后通过悬置实物优化, 过减速坎冲击异响问题得到优化,提升了该车型的前轴冲击舒适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立柱总成性能分析
王凤麒
2023, 48(
18
): 43-4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09
摘要
(
)
PDF
(2548KB) (
)
立柱是大学生方程式赛车中悬架系统、转向系统与车轮的关键连接部件,其性能决定 了赛车的操纵稳定性、轻便性和安全性。为了使立柱总成更好满足方程式赛车的高强度使用 工况,首先对立柱总成进行受力分析以及结构设计,建立立柱总成的三维模型,然后对立柱 总成在制动和高速极限转弯时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立柱总成的应力分布情况和 变形位移量均符合方程式赛车的功能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控制策略
彭耀润
2023, 48(
18
): 47-5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10
摘要
(
)
PDF
(939KB) (
)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充电能力低时,电池充电能力无法兼顾模式切换调速发电和能 量回收发电,滑行能量回收过程模式切换会引起整车不平顺。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混合动 力汽车能量回收过程的模式切换控制策略。根据车辆实时信息识别模式切换类型和能量回收 的状态,模式切换类型为串联切换并联并且车辆处于能量回收状态,通过降低发动机扭矩至 断油扭矩和延长模式切换的调速时间,减小调速过程发电机的发电功率。整车标定试验结果 表明,本研究的模式切换控制策略能够保证轮端按照目标回收扭矩进行回收,并显著提升了 滑行能量回收过程模式切换的整车平顺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某轻卡纵梁连接板结构 优化及验证
黄 康
2023, 48(
18
): 52-5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11
摘要
(
)
PDF
(1792KB) (
)
以某轻卡纵梁连接板为研究对象,其“拐点”应力值超出材料屈服极限,开裂风险较 大。基于有限元仿真分析,分别采用两种优化方案对其“拐点”区域进行球化处理,均使最 大应力值低于材料屈服极限。经验证分析可知,两种优化方案分别使最大应力下降 45.3%和 54.8%,方案二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纯电动客车尾部碰撞安全防护结构设计
崔崇桢
2023, 48(
18
): 56-6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12
摘要
(
)
PDF
(4131KB) (
)
纯电动客车尾部布置有动力电池、整车控制器、高压配电盒等高压零部件,在遭受卡 车、公交车等大型车辆追尾碰撞时容易产生短路、漏电,甚至电池起火。为了提升和评估纯 电动客车尾部结构防护效果,文章采用卡车以 100%和 30%重叠率追尾电动客车的仿真方法分 析了客车尾部结构变形,并设计了吸能结构、碰撞传力结构改善电动客车尾部碰撞安全性。 从仿真分析结果来看,客车尾部结构的变形量显著减小,纯电动客车尾部动力电池、高压配 电盒等高压零部件被挤压损坏的风险降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某重型变速箱异响故障分析与研究
陈俊岩
2023, 48(
18
): 62-6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13
摘要
(
)
PDF
(2316KB) (
)
重型变速箱在商用车的传动系统中占重要地位,其好坏能直接影响到驾驶的舒适性和 操纵性。为适应商用车大功率发动机的发展趋势及匹配需要,文章通过分析某重型变速器齿 轮传动的结构与特点,最后归纳了变速箱的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提出了在变速器设计中的 主轴浮动及润滑措施,为变速箱异响故障诊断、变速箱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某高效汽油机正时盖板声学性能优化
章家续
2023, 48(
18
): 67-7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14
摘要
(
)
PDF
(2467KB) (
)
正时盖板作为混动专用高效汽油机的重要结构组成部分,其声学性能直接决定着整机 辐射噪声的大小。在对一款新开发的混动专用高效汽油机做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 测试时,发现该发动机前方辐射噪声在发动机四方(前方、进气侧、排气侧、上方)中处于 最大值。对前方结构件进行调查,确认发动机正时盖板中存在大量局部模态,并在发动机燃 烧激励下产生共振辐射噪声。通过降低发动机燃烧时最大压力升高率,并在正时盖板模态密 集处增加螺栓约束,能有效降低正时盖板模态密度和振动幅值,验收测试结果表明,降低了 整机辐射噪声 1~2.5 dB(A),对整机噪声的降低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基于驾驶模拟器的汽车操纵稳定性主客观 关联技术分析
吴利广 1,2
2023, 48(
18
): 72-7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15
摘要
(
)
PDF
(3417KB) (
)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汽车动态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汽车开发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通常运用主观评价方法或客观评价方法对操纵稳定性进行验证和评价。文章进行了基于驾驶 模拟器的汽车操纵稳定性主客观关联技术研究。首先基于驾驶模拟器,运用试验数据标定后 的车辆模型,生成了用于主客观关联研究的大量车辆性能数据;基于这些数据,运用岭回归 的方法,建立了主客观关联模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了验证。文章的研究成果可以优化车辆 性能开发流程,提升车辆开发效率,为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开发、评价等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试试验
Select
中冷后进气温度对重型柴油机 NOX排放 性能的影响分析
焦文健
2023, 48(
18
): 78-8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16
摘要
(
)
PDF
(1000KB) (
)
中冷后进气温度是影响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转化效率的重要因素。文章以一台某 厂家重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在发动机台架测试系统上运行世界统一瞬态循环(WHTC)工 况,通过全流稀释采样系统(CVS)检测排气中原机 NOX 排放值以及 SCR 催化器后的 NOX 排放值。结果表明,当排气温度为 42~62 ℃时,提高中冷后进气温度能够有效提高增压中 冷柴油机的排气温度,但也使得原始排气中的 NOX 排放值增大;排气温度的提升使得 SCR 的转化效率得以提升,但由于原始排气中 NOX 排放值的增大,SCR 的转化效率呈现先增大后 减少的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侧碰过程中侧门总成对前排外侧乘员人体 损伤程度研究
于 琰
2023, 48(
18
): 82-8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17
摘要
(
)
PDF
(10654KB) (
)
由于中国城市交通道路的布局多以平面交叉为主,在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的同时,车 辆侧面碰撞事故概率逐年增大,且较于正面碰撞对乘员的损伤更为严重。为分析车辆侧面碰 撞过程中前排外侧乘员身体各部位损伤情况,对前排外侧乘员与车门内饰板直接碰撞的肩部、 胸部、腹部、髋部损伤影响进行了损伤等级分析和车门受力模型建立,搭建了模拟车门侧碰 冲击试验台,随切入车门变形量和时间的变化过程得到不同部位冲击块的最大加速度和最大 作用力。研究结果表明,肩部、胸部、腹部、髋部最大等效加速度分别为 10.53g、23.02g、 12.28g、26.75g;最大作用力分别为 2 035 N、3 718.87 N、2 631.94 N、5 419.25 N;肩部损伤 程度小于 AIS4、其他部位损伤程度小于 AIS3,该实验数据为前排外侧乘员的安全出行和车门 结构的可靠设计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汽车五连杆后悬架外倾角公差计算方法
贾威振
2023, 48(
18
): 89-9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18
摘要
(
)
PDF
(2442KB) (
)
为解决汽车五连杆后悬架四轮定位公差精确计算问题,文章从横向尺寸维度分析,采 用将后副车架、后悬五个控制臂、转向节、轮毂、下车体后地板、托盘等尺寸,输入沃尔沃 专用三维公差分析软件(RD&T)的方法进行计算,同时使用蒙特卡洛原理,直观展现出后 悬架尺寸对外倾角的影响因子和贡献度。从垂向维度分析,采用弹簧高度公差和轴荷公差计 算外倾角公差。该方法计算的理论外倾角公差精确度高、实用性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某增程车型热管理系统的仿真分析
周 涛
2023, 48(
18
): 95-9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19
摘要
(
)
PDF
(1304KB) (
)
为了保证整车各系统正常运转,提高整车能源利用率,需要在开发阶段预测整车热管 理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温度、流量等特性,评估各个部件能否满足换热需求。文章通过搭建 多回路、可控制的复杂换热系统一维模型,用于对某增程车型的热管理系统进行仿真,计算 极限工况下各部件达到热稳态时的平衡温度和时间,并判断能否满足各部件冷却需求,以及 确定不同暖风状态对电池水加热时间的影响。通过计算后确定,该机型高温极限工况能够满 足系统冷却需求,但在低温冷启动暖风开启后存在水温超标的风险,不同暖风状态对电池加 热时间的影响很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基于 PEMS 与 CVS 的重型车污染物 排放对比研究
张 超
2023, 48(
18
): 100-10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20
摘要
(
)
PDF
(2839KB) (
)
为保证在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中排放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文章基于底盘测试法,将便 携式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与全流稀释定容取样(CVS)系统串联进行同步排放测试, 对比分析车载测试设备与 CVS 测试结果的差异性。研究表明:由于 CVS 系统是全流稀释采 样测试,稀释空气与采样气体的混合会对中国重型商用车瞬态工况瞬变工况(C-WTVC)的 排放波动产生混合平均效应,从而一定程度上会影响 CVS 排放测试数据与 PEMS 测试数据的 相关性结果。通过设计恒定车速稳定工况试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 CVS 的稀释效应影响, 验证了 PEMS 测试结果和 CVS 系统测试结果有比较好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某车型传动系冲击噪声问题分析
汪卫刚
2023, 48(
18
): 106-11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21
摘要
(
)
PDF
(1802KB) (
)
随着汽车电动化的普及,市场对整车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性能要求越来 越高。另外因为电机扭矩响应相比发动及更加迅速,传动系统的冲击噪声会更加明显,极大 地影响了整车的舒适性。文章针对某车型传动系统的冲击噪声,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基 于台架的 NVH 测试手段对油温、齿轮油黏度及扭矩爬升斜率、扭矩峰值、齿侧间隙等五个因 素进行了细致对比测试验证,通过对测试信号的时域分析,确定了关键影响因素及零部件, 为冲击噪声的解决方案提供了相关解决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某涡轮增压器 Hiss 噪声测试分析及优化
单福奎
2023, 48(
18
): 111-11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22
摘要
(
)
PDF
(5026KB) (
)
随着增压发动机的普及,增压器噪声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 Hiss 噪声,已成为行业内 重点难点问题。为解决某车型发动机涡轮增压器 Hiss 噪声问题,文章通过对 Hiss 噪声的产生 机理进行分析,通过噪声传递路径及频谱分析识别辐射噪声强的部件,通过制作手工样件对 涡轮进管进行声学包裹,经验证,该方案可行。最后,通过更改进气管材料,制作快速样件, 再次验证优化方案可行,Hiss 噪声得以解决。文章的研究对解决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 (NVH)工程实际问题有重要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拖车钩强韧性的技术提升研究
张延京
2023, 48(
18
): 117-12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23
摘要
(
)
PDF
(1950KB) (
)
针对现役某车辆拖车钩存在强韧性不足导致拖车钩牵引拉脱的问题,通过优化拖车钩 结构和材料两方面增加拖车钩自身及连接部位的强韧性。采用有限元软件 HyperWorks 对拖车 钩施加不同工况载荷进行模拟验证,对载荷卸载后的拖车钩残余变形量进行分析,分析表明, 优化后的拖车钩较原状态的残余变形量降低,拖车钩的屈服强度有所提升,采用热处理方式 可提升拖车钩用 40CrMo 钢材料的冲击韧性。研究了淬火后回火保温时间对 40CrMo 钢组织 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热处理工艺为 790 ℃淬火+560 ℃回火,材料的冲击韧性随着 回火保温时间的延长而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艺·材料
Select
重型商用车前桥总成翻转平台设计
温承钦
2023, 48(
18
): 122-12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24
摘要
(
)
PDF
(3090KB) (
)
通过对重型商用车底盘装配线进行工艺分析,结合重型商用车前桥总成结构特点,研 制了一种实现重型商用车前桥总成自动翻转的工作平台,该自动翻转平台能够消除人工翻转 时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劳动生产率,将目前的前桥总成定位装配、翻转合为一个平台完成, 工序节拍由 6 分钟缩短为 5 分钟,既提高装配线自动化程度又实现产能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汽车碳纤维复合材料控制臂轻量化设计及验证
解 莹
2023, 48(
18
): 130-13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25
摘要
(
)
PDF
(1632KB) (
)
为了有效利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特性,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对某汽车控制臂进行 了轻量化设计。首先建立了原钢质控制臂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实验验证了其准确性,并对 钢质控制臂进行了刚度分析和强度分析。然后基于钢质控制臂几何特征进行碳纤维复合材料 控制臂几何重构,考虑其质量、振动特性、刚度、强度和工艺约束等,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控 制臂进行自由尺寸优化、尺寸优化和铺层次序优化,获得了最佳碳纤维复合材料铺层形状、 厚度和铺层顺序。最后通过与原钢质控制臂性能对比可知,控制臂纵向刚度和侧向刚度分别 增加了 13.6%和 1.4%,同时强度和振动特征均大幅提升,质量降低了 63.7%,取得了显著的 轻量化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影响圆柱度检测精度的因素探究
柯昌全
2023, 48(
18
): 136-13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26
摘要
(
)
PDF
(2666KB) (
)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为进一步提高圆柱度检验精度,标准化规范化检验,通过对影响 圆柱度检测精度的因素进行研究,得出高斯滤波范围选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针对不同圆柱 直径选取适合的高斯滤波范围;同时对测量选取截面数以及轴向有效测量长度进行探究,得 出了合理的选取数量及轴向有效测量长度。通过对上述影响圆柱度检测精度的因素进行优化, 提供一套规范合理的检验方法,提升生产过程中圆柱度检测精度,保障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Passat 车顶铆钉拉铆数量机器视觉检测系统
邵奇栋
2023, 48(
18
): 140-14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27
摘要
(
)
PDF
(3358KB) (
)
在 Passat 车顶拉铆生产过程中,目前采用人工目视的方法检查是否存在铆钉遗漏问题, 该方法检查效率较低且存在错检漏检等问题。文章将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引入到车顶拉铆 检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 ReLU 激活函数的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并通过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 精度高、鲁棒性强等特点,为深度学习应用于车身视觉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实验检测 成功率可以达到 99.87%,满足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认定要求,对工程应用推广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湿式自动去毛刺单元设计及应用
熊 朝
2023, 48(
18
): 144-14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28
摘要
(
)
PDF
(2595KB) (
)
随着我国制造业对产品质量和清洁度要求越来越高,去毛刺已成为制造过程中重要的 工艺过程之一。缓速器壳体零件因结构复杂,产生毛刺部位多,多数产线主要混合采用人工 和机床两种去毛刺形式。手工去毛刺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易划伤工件、易 漏去。机床因自由度限制,去毛刺部位有限,同时会占用加工节拍。而机器人去毛刺具有柔 性高、精度高、效率高、环境要求低、加工空间复杂、工作时间长、废品率低等优势,已成 为去毛刺领域新趋势。文章将以一种缓速器壳体湿式自动去毛刺单元为例,从场景要求、机 器人选型、工艺流程设计、打磨系统设计、夹具及抓手系统设计、喷淋系统设计、可编程逻 辑控制器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简要介绍机器人自动去毛刺单元的设计思路及应用,为类似 复杂壳体自动去毛刺设备的设计提供必要的思路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教育
Select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中高职一体化 课程体系构建
黄超群
2023, 48(
18
): 149-15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29
摘要
(
)
PDF
(986KB) (
)
为解决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培养目标不连续、课程体系不连贯,以及课程体 系设置与职业标准联系不紧密等问题,按照技能逐级递进、能力渐次提升的规律,构建了新 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开发资源,组建中高职 混编教学团队和构建“四维度、多主体”的课程评价体系等措施,有效保障了人才贯通培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高职院校有效推进“课堂革命”路径研究 ——以汽车电气系统检修课程为例
邵海泉
2023, 48(
18
): 153-15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30
摘要
(
)
PDF
(989KB) (
)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现状的问题,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课上 知识掌握不扎实。针对这个问题,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以课堂革命为抓手,提出实施课 堂革命的五种途径,即学校制度层面出台实施有效推进“课堂革命”的制度及配套政策支持; 课程内容层面上要加强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整合课程资源,加强“三新”技术应用,及时更 新课程内容,适应行业和企业技术发展需要,提高学生就业适应性;教师层面要加强实践教 学能力,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材层面要开发新形态教材;教学方法层面要及时更新教学方 法。以汽车电气系统检修课程为例,通过“制度、教学内容、教师、教材、教法”等五种途 径,在“课堂革命”中深入实施和有效推进,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取 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岗课赛证”融通理念下的活页式教材开发 ——以《纯电动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教材开发为例
陈晓鹏
2023, 48(
18
): 158-16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31
摘要
(
)
PDF
(1354KB) (
)
《纯电动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是新能源汽车专业必修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对接新 能源汽车机电维修岗位任务、对接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对接各级汽车类 技能竞赛标准。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理念开发《纯电动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活页式教材, 融入思政元素、新技术、新规范、虚拟仿真等内容,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水 平的“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教学能力大赛背景下《汽车保险与理赔》 课程改革与实践
毛英慧
2023, 48(
18
): 163-16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32
摘要
(
)
PDF
(1201KB) (
)
基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参赛经验,以保险实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汽 车保险与理赔》为例,从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学生学习效果和反思与改进四个方 面阐述课程教学设计和实施情况,采用“六三四”学习闭环、制定“强流程、三融通”的教 学策略,探索职业院校保险实务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为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标准·法规·管理
Select
基于 GPS 数据的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选址
闫 娜
2023, 48(
18
): 168-17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33
摘要
(
)
PDF
(1328KB) (
)
中国已进入电动汽车快速发展阶段,充换电设施的建设对电动汽车普及有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文章根据充电时长将充电分为慢速充电站、快速充电站、换电站,并研究城市区域 中此三类充电站的选址问题。基于西安市某区的社会车辆的全球定位系统(GPS)轨迹数据 进行算例分析,然后结合 NSGA-II 算法进行求解。选取其中的六个典型解进行方案分析,结 果显示:建设成本、用户便利度和平均利用率三者无法同时达到最优,若决策者偏好其中一 个指标,则其他两个指标有所下降;若决策者取折中方案,则三者相对于最优值均有所下降。 最后根据分析结果为充换电设施的建设提供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汽车研发阶段试验质量问题数字化管理应用
李 涛
2023, 48(
18
): 174-17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34
摘要
(
)
PDF
(1442KB) (
)
在汽车研发过程中,各个环节会存在缺陷,例如设计方案不合理、结构设计强度不足、 整车性能不达标等,在研发阶段发现设计缺陷并进行合理的闭环管理十分重要。基于广州汽 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质量管理体系及传祺影豹等车型研发项目,文章简略总 结研发过程中设计缺陷从提出到关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重点介绍基于数字化技术快速 准确地填报研发试验质量问题及其统计方法,同时也对汽车研发试验质量问题的解析及数字 化实现方法进行了阐述。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常见设计缺陷的描述模板化,根据试验任务信息 自动填充试验质量问题记录表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智能推荐问题等级,大幅提升试验质量 问题的填报效率和准确性。基于车联网、5G 以及解析方法数字模式化等现代数字化技术的综 合应用,可以实现质量问题解析效率的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内部控制对汽车 4S 店经营发展的影响 ——以山西大昌一汽大众 4S 店为例
师 巧
2023, 48(
18
): 179-18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35
摘要
(
)
PDF
(956KB) (
)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关于内部控制的规范和条例在逐渐优化。为了谋 求汽车 4S 店未来的良好发展,需要结合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趋势加强内部管理,切实推进经 营管理。文章以山西大昌一汽大众 4S 店为例,通过研究和分析其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机 制、管理体制和监控体系,发现其风险评估不重视、内部监控体系不完善、管理体系较传统, 针对问题提出建议: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采用国际化管理体系和将监 控体系与业务结构相结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Select
柴油机排放颗粒数控制方法研究
封 慧
2023, 48(
18
): 183-18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36
摘要
(
)
PDF
(1773KB) (
)
随着全球空气污染加剧,控制柴油机排放污染物是解决污染的主要措施之一。柴油机 排放污染物中的颗粒数(PN)不仅污染空气,还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满足法规中 PN 的要求,分别从优化燃烧、优化活塞环组、优化油气分离器的分离方式、优化颗粒捕集器 (DPF)四方面入手,提出了优化措施,并通过试验,验证了优化措施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车用动力电池循环寿命测试工况的研究与展望
郝维健
2023, 48(
18
): 188-19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37
摘要
(
)
PDF
(1107KB) (
)
循环寿命是动力电池的核心技术参数,循环测试工况是动力电池寿命测试的核心内容。 为进一步完善动力电池循环测试工况,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乘用车行驶工况(CLTC-P)、新 欧洲驾驶循环(NEDC)等国内、海外标准及学术界车辆行驶工况,介绍了理论计算和实车测 试两种车辆行驶工况向动力电池工况转化的方法,梳理了国内外动力电池循环工况情况,并 展望了未来动力电池循环工况完善方向。文章将对动力电池循环工况的完善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基于车辆行驶数据的驾驶风格识别
陆一宾
2023, 48(
18
): 194-19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38
摘要
(
)
PDF
(1233KB) (
)
车辆驾驶员驾驶风格对于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行驶安全性有重要的影响。文章就基于 车辆行驶数据在驾驶风格识别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驾驶员驾驶风格识别的基本 流程,接着论述不同学者在驾驶风格识别方面使用的算法模型,包括支持向量机(SVM)算 法、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算法、随机森林模型算法,然后基于实际车辆行驶数据,利用 不同驾驶风格识别模型对其进行实现分析,最后对驾驶员驾驶风格识别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 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三高”环境模拟试验进展
李 龙
2023, 48(
18
): 198-20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8.039
摘要
(
)
PDF
(1133KB) (
)
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具备清洁、环保、高效等优点,日益受到社会青睐。与此同时,对 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环境适应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高”(高寒、高温、高原)试验是 验证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适应极端环境的重要手段。文章从实验室角度出发,主要介绍了氢燃 料电池发动机“三高”环境模拟试验、测试设备及平台搭建、试验项目及影响因素,以期通 过实验室的环境模拟,为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运用提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