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
ISSN 1671-7988  CN 61-1394/TH
创刊:1976年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新能源汽车
    双电机混动系统起动异响控制方法研究
    袁帅,牛文博,蔡辉,祝浩
    2025, 50(8): 1-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8.001
    摘要 ( )   PDF(1738KB) ( )  
    汽车产业目前向新能源方向大力发展,但电池的局限性导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混合 动力汽车将成为市场主流产品。针对目前双电机混动车型所面临的起动工况齿轮敲击异响问 题,文章主要从产生机理及解决方案两方面论述,后续可参考所阐述的启机异响解决方案, 进行启机品质提升开发。通过对双电机混动系统的惯量、缸压、阻尼以及控制策略的研究, 可识别各个因素对启机异响问题影响,综合各个因素制定合理的优化及解决方案,通过对系 统惯量匹配标定策略,红旗某车型启机品质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增程骡子车开发及试制新方法运用
    王颖
    2025, 50(8): 6-9,2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8.002
    摘要 ( )   PDF(1155KB) ( )  
    通过对比纯电动汽车与增程式电动汽车(EREV)整车架构,分析纯电动车改制 EREV 骡子车的可行性。利用现有车型完成 EREV 骡子车改制,不仅可以节省开发成本,还可以加 快新产品升级换代。统筹考虑两种车型的差异性,确定该车型骡子车研制方案。文章基于公 司某款 EREV 骡子车,阐述了样车总布置分析、复合动力系统设计、样车控制器兼容与软件 开发、白车身开发等主要改制内容,从车身强度控制方法、车身精度控制方法、整车气密性 控制方法、悬架系统改制方法、外饰件改制方法、仪表台管梁改制方法,详细说明了创新方 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噪声变化的路面附着系数估计
    虢沧岩
    2025, 50(8): 10-1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8.003
    摘要 ( )   PDF(993KB) ( )  
    为提高车辆在不同噪声条件下的路面附着系数估计精度,文章提出了基于鲸鱼优化的 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算法,对噪声协方差矩阵进行实时寻优。采用最优噪声协方差矩阵 和 UKF,利用车辆动力学方程进行路面附着系数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所提出的基于鲸 鱼优化的 UKF 算法,能够有效提升估计器的鲁棒性和最终路面附着系数估计结果的精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控制策略对混合动力汽车加速噪声线性度的 影响分析
    何洪源 1,2,赵凤君 1,2,李允 1,2,何睦 1,2,侯杭生 1,2
    2025, 50(8): 16-2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8.004
    摘要 ( )   PDF(1016KB) ( )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混合动力汽车(HEV)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为了解决 HEV 加速声品质问题,首先,以车内驾驶员内耳噪声客观试验结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种基于 线性度的声品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 HEV 控制策略与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 的关联性;然后提出 NVH 改进方案,研究了控制策略对车内噪声线性度的影响;最后,以某 HEV B 级混动轿车车内噪声线性度优化为例,验证了策略优化对车内噪声线性度改善的有效 性。这种方法验证周期短、成本低,与传统物理结构和声学包裹等优化方案相比,更加适用 混合动力车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网联汽车
    融合插值测量和单目测距的盲区安全预警
    张云飞 1,2,李斌 1,2,杨良义 1,2,韩中海 1,2
    2025, 50(8): 22-2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8.005
    摘要 ( )   PDF(2285KB) ( )  
    提出一种融合插值测量和单目测距的盲区安全预警方法,旨在为驾驶员提供足够的反 应时间,以有效规避潜在的交通事故风险。通过 YOLOv3 算法对视野盲区障碍物进行实时、 高精度检测;采用单目测距技术,结合摄像机的内外参数以及障碍物的图像特征,初步估算 出视野盲区障碍物与车辆之间的距离;引入插值测量技术,结合预先在已知距离下采集的精 确测量点,动态地校正和优化测距结果;综合考虑驾驶员在应对突发状况时的反应时间、车 速以及摩擦系数等因素,计算出视野盲区安全预警距离,并精确判断何时发出安全预警信号。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检测出车辆周围的盲区障碍物,实时测量出其与车辆之间的距 离,并提前发出预警信号,从而显著提升了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模型在智能网联汽车上的关键技术 研究与应用
    赵星洋 1,2,黄爱林 1
    2025, 50(8): 29-3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8.006
    摘要 ( )   PDF(748KB) ( )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准入和渗透的不断加深,通过大模型技术推动产业发展和应用落 地逐渐成为了业内共识。文章对大语言模型、视觉语言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的技术架构、 算法和原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其在智驾域、座舱域、网联域中各场景的具体应用进行了 深入分析。通过对当前市场主流车企车型及技术案例的研究,详细探讨了大模型在多域智能 上的实际应用现状,揭示了大模型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进步中的关键作用。最后,对目 前大模型技术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文章对大 模型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技术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仪表 OTA 升级可行性分析与实施方案
    杨浩,吕忠波,冷超,钟培文*
    2025, 50(8): 37-39,4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8.007
    摘要 ( )   PDF(781KB) ( )  
    随着汽车电子化水平的持续提升,车载控制器软件的升级迭代在汽车电子系统中愈发 频繁,这对增强汽车智能化及提升用户体验至关重要,但传统仪表控制器通常不具备远程升 级功能,难以满足快速迭代的需求。为此,文章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兼具稳定性、便 捷性与安全性的远程汽车技术升级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成熟的智能座舱系统升级机制,将 传统仪表控制器与智能座舱系统相融合,成功实现了仪表控制器系统通过无线网络进行远程 更新。实车测试表明,该技术方案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预示着空中下载(OTA) 技术将迎来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驾模式下 LQR 最优算法在 EPS 中的 应用研究
    黄乾生
    2025, 50(8): 40-4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8.008
    摘要 ( )   PDF(1079KB) ( )  
    为了解决智能驾驶模式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受到外界干扰而产生的抖动问题, 文章经过详细分析,发现 EPS 中负责转角闭环控制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的鲁棒性 不足是产生抖动现象的根本原因。通过对机械转向系统的受力分析,建立其运动微分方程, 并转换为状态方程的形式,给定性能指标,建立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最优控制器。通 过仿真分析确定了 LQR 最优控制器的加权矩阵系数,并进行了实车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 PID 控制器,LQR 最优控制器表现出更好的鲁棒性和跟随性,不但完全解决了 EPS 的抖动问 题,而且跟随性能的主要指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文章也为线控转向的角度控制提供了一 种切实可行的方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改进 YOLOv8n 的减速带检测算法研究
    李子文,马荣
    2025, 50(8): 45-49,7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8.009
    摘要 ( )   PDF(4680KB) ( )  
    针对汽车自动驾驶在障碍物目标检测缺少对汽车自动驾驶舒适性,且减速带作为日常 生活中常见的交通设施会影响到车辆的舒适性的问题,文章基于 YOLOv8n 改进算法实现在 良好光线条件下减速带检测。首先,构建在光线良好条件下不同距离和不同环境下的减速带 数据集;其次,在 YOLOv8n 的基础上添加 SimAM 注意力机制,提高网络对特征图的感知; 最后,将原网络损失函数 CIoU 替换为 SIoU,提高网络收敛速度及鲁棒性。结果表明,改进 后的模型的均值平均精度 mAP@0.5 提高 4.3%,通过实验小车在不同距离下对减速带的检测 进行验证,成功验证了改进模型的有效性,检测方案能准确提供减速带检测的预前信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计研究
    CAN 总线控制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教学平台设计
    严景明,王若鑫,吴继璋
    2025, 50(8): 50-5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8.010
    摘要 ( )   PDF(2752KB) ( )  
    为解决电动汽车课程教学中充电系统离线性能测试的问题,设计一款控制器局域网 (CAN)总线控制的充电系统教学平台,文章从充电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平台架构、硬件 选用、软件设计、加载测试等阐述平台设计,使用 USB-CAN 接口卡、将 PC 机(上位机)作 为上位机接入充电系统,发送 CAN 报文控制充电系统工作,记录 60 s 加载测试的输出电压及 电流数值,能判定充电系统的工作性能。通过教学平台开展教学,学生可以掌握充电系统的 CAN 总线控制原理、驱动控制、充电机测试的知识和技能,为课程教学提供可视化的学习情 境,对接电动汽车维修新技术的岗位需求,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ANSYS Workbench 的某商用车前拖车钩 优化设计
    胡全全,肖俊豪,李一帆,陈睿
    2025, 50(8): 58-6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8.011
    摘要 ( )   PDF(1367KB) ( )  
    为兼顾某商用车前拖车钩既具有足够强度又占用最少空间的问题,文章以拖车钩为载 体,基于 ANSYS 静力分析模块,采用 SolidWorks 参数化建模后的拖车钩进行静力初步分析; 通过 ANSYS Workbench 的六西格玛优化模块,自定义抽取足够的参数样本并自动建模;再基 于 ANSYS Workbench 静力分析模块对各模型依次计算,获取最终优化设计方案。这种采用 ANSYS Workbench 六西格玛分析工具进行商用车前拖车钩优化设计的方法,完成某商用车前 拖车钩优化设计,对机械零部件优化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型轻卡车门密封条的压缩仿真与截面优化
    杨路,许伟伟,王阳阳,冯朝,刘金龙,周巧英
    2025, 50(8): 62-6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8.012
    摘要 ( )   PDF(1740KB) ( )  
    文章以某型轻卡车门密封条为研究对象,改进和优化了密封条的截面形状,以达到降 低车门关闭力的目的。运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长度 100 mm 的密封条压缩仿真模 型,模拟分析了车门不同位置的密封条在车门关闭过程中的压缩位移和压缩负荷变化规律。 当车门关闭时,密封条压缩负荷最大的位置出现在车窗上端的中间,此时的压缩位移为 8.34 mm,压缩负荷为 4.07 N。以车窗上端中间位置的密封条截面形状为基础,根据压缩过程 中密封条的应变云图分布,对其截面形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优化之后的密封条截面 形状,可以使压缩位移、压缩负荷和最大应变分别降低 21.10%、82.06%和 63.09%,优化的 截面形状能够显著降低车门关闭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新能源商用车关门声品质优化研究及应用
    谢甦 1,黄超勇 1,2,龚晖 1,吴训 1,2,张东力 1,2,樊江 1,2
    2025, 50(8): 67-7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8.013
    摘要 ( )   PDF(1881KB) ( )  
    文章聚焦于新能源商用车开发阶段的关门声品质优化。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 合的方法,首先深入剖析关门声产生机理,探究车门与车身碰撞引发振动及声波传播的复杂 过程,明确各部件及车内空腔对声音特性的影响机制;接着运用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融合 的方式评估关门声,主观评价借助专业及普通人员听觉感受打分,客观评价依靠测量声压级、 频谱等物理参数;最后通过增加车门钣金阻尼垫、车门锁缓冲块硬度变软、车门密封条变更 为双泡管结构等手段,显著改善关门声品质。该研究成果为新能源商用车新车型开发提供了 极具价值的指导,有助于推动行业在车辆声学品质方面的进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与用户 满意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商用车制动踏板感优化分析
    刘冬福,吴文,胡晓阳
    2025, 50(8): 72-7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8.014
    摘要 ( )   PDF(1158KB) ( )  
    制动踏板感是驾驶员主观感受一台车的关键指标,良好的踏板感受能提升驾驶员的驾 驶舒适性。文章结合某商用车因制动踏板软、制动行程长而导致的驾驶员制动信心不足问题, 分析了影响真空助力液压制动系统踏板感的因素。在理论计算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对该商用 车制动系统的关键零部件参数进行变更优化,并通过测试对比原方案和优化方案的踏板行程、 踏板力和制动减速度的关系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可有效提升踏板感受,且该 方案的装车效果得到了驾驶员主观评价的认可,为相同制动形式的商用车制动踏板感调校提 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ADAMS 与 Simulink 联合仿真的 前桥悬置刚度优化
    张明旭 1,孔喜磊 1,马富豪 1,张紫琪 1,贾超 2
    2025, 50(8): 77-8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8.015
    摘要 ( )   PDF(3164KB) ( )  
    为解决某厢式车前桥主减速器振动所引起的车厢噪声问题,文章采用 ADAMS/View 与 MATLAB/Simulink 联合仿真,优化悬置系统刚度。前期测试表明,噪声主要源于减速齿轮的 啮合振动,且减速器与车架之间的振动传递率超过 20%,严重影响乘坐舒适性。通过动力学 建模和联合仿真,模拟了不同悬置刚度下的振动加速度响应,并优化了悬置参数。仿真结果 表明,优化后的悬置系统显著降低了振动加速度响应,车厢噪声降低 50%左右,在多种工况 下有效减少了车辆噪声。该研究验证了优化悬置刚度的可行性,为类似车辆的噪声控制提供 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液压相位器的低速性能优化研究
    刘千千 1,武欣 2,王少辉 1
    2025, 50(8): 82-8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8.016
    摘要 ( )   PDF(1336KB) ( )  
    为解决发动机在低转速工况下,液压相位器存在的调节速度低和调节噪音问题,文章 对相位器的结构和调节机理进行了分析。低转速工况下机油压力低、供油量少,叠加凸轮轴 交变扭矩的影响,相位器在调节过程中产生负压回调现象,导致相位器性能降低。液压相位 器在外侧增加储油腔的方案,将相位器排出的机油进行收集,当内部油腔内产生负压时,机 油通过单向阀对油腔进行补油。相同测试条件下,改善方案在低转速调速性能提升 30%~ 50%,调节噪音明显降低,可以更好的满足发动机低速性能需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试试验
    涡旋压缩机排气阀片动态响应特性及性能优化
    葛梦琪 1,羊玢 1*,周荣华 2,施烨辉 3, 4,袁梦丽 1,高峰 1
    2025, 50(8): 86-9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8.017
    摘要 ( )   PDF(1966KB) ( )  
    涡旋压缩机因其高效能和紧凑设计在制冷和空气压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排气阀片作 为其核心部件,直接影响着整机的运行效率与耐用性。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排气结构对涡旋压 缩机排气阀片性能的影响,尤其是评估配备缓冲片的排气阀片相较于传统设计在性能上的潜 在优势。通过 ANSYS LS-DYNA 显式动力学软件的模拟仿真,分析了不同排气结构下阀片的 振动特性、应力分布和速度变化,研究了带有和不带缓冲片的排气阀片在工作过程中的性能 表现。结果表明,带缓冲片的阀片在振动幅度和所受应力方面均有显著优势。与无缓冲片的 阀片相比,带有缓冲片的阀片振动幅度更小,所受应力相比较低,振动幅度最大减少 19%, 应力降低 132 MPa,显著延长使用寿命。研究为排气阀片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新思路,为提高 涡旋压缩机性能和可靠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插电式混动车辆电磁兼容试验方法探究
    刘风友
    2025, 50(8): 93-9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8.018
    摘要 ( )   PDF(1248KB) ( )  
    为解决如何对插电式混动车辆进行电磁兼容测试问题,文章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测试方 法。研究过程主要涉及对车辆运行模式的解析、触发方式实现、运行模式与信号的关联,将 电场及磁场测试数据与实际监控信号关联,从而实现测试数据与运行模式的关联。验证结果 表明,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对插电式混动车辆的各个运行模式进行遍历验证,且可以实现瞬时 超标问题的准确定位,实现了测试的充分性,避免在不同试验室导致测试数据的差异性过大, 简化问题定位难度。该方法可适用于 GB/T 18387-2017、GB 34660-2017、GB/T 18655-2018 等需要车辆动态运行的测试场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车载扬声器网面设计的耐老化性能研究
    周露露
    2025, 50(8): 98-10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8.019
    摘要 ( )   PDF(1970KB) ( )  
    当代社会环境温度日益增高,对车身各种零件的耐老化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光 照的叠加作用,对车载中置扬声器的考验十分严峻。车载中置扬声器的网面设计对其耐老化 性能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有必要研究不同车载中置扬声器的网面设计对耐老化性能的影 响,选择更适合在中置位置安装的扬声器设计。文章对比了两种氙灯光照测试设备,研究了 网面带塑料支撑环和不带塑料支撑环两种设计的中置车载扬声器在同样的氙灯光照测试设备 下的耐老化性能,分别从物理老化程度和声压级角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网面带塑料 支撑环的车载扬声器耐老化性能更好,更适用于车载中置安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教育
    高职院校智能网联汽车思政教师团队建设探究
    徐晓宇,田高华
    2025, 50(8): 103-10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8.020
    摘要 ( )   PDF(915KB) ( )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职业院校建设以专业技能为导向的青年思政教师团队 成为重中之重。文章以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为目标,结合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特色和赣 州市新能源汽车发展特色,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的专业素养、教学水平, 促进思政教育与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技能的深度融合,建设以工匠精神为引领、以技能竞赛为 驱动的德技双馨、创新协作、结构合理的青年思政教师团队。为提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从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专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游戏驱动的“乐学、善学、尚学”课堂 ——以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常规电气系统检修课程为例
    罗继,潘达,陈晓鹏,蒋庆来
    2025, 50(8): 107-11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8.021
    摘要 ( )   PDF(2261KB) ( )  
    随着社会进步,对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课程团队 基于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售后服务机电维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依托戴姆勒中国职业教育项目 丰富的校企软硬件资源基础,引入奔驰数字大灯、合成气体检测法、SPX-ROBINAIR 空调维 护器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实现专业升级。以校企合作共建的戴姆勒中国职业教育在 线平台、奔驰车间信息管理系统、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基础,实现数字化改造。基于游 戏驱动,打造“乐学、善学、尚学”课堂,围绕学生主体,先激发学习兴趣,再促进职业能 力生成,最后享受学习获得感,层层递进促成学习目标达成。实践证明,基于“乐学、善学、 尚学”主线实施的课程教学,学生课堂积极性得到了有效的激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汽修专业在线精品课程思政评价 体系的分析
    王雷,赵亮
    2025, 50(8): 112-115,13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8.022
    摘要 ( )   PDF(1094KB) ( )  
    课程思政效果的评价对于汽修专业而言,需要结合其专业的实践性和技术性。当前课 程思政的评价方式,仍然侧重于过程性评价和主观性评价,对于高职汽修专业的在线精品课 程,评价的难度因缺乏面对面实操指导而显著提升。汽修专业的特殊性在于,不仅要求学生 掌握理论知识,更强调对汽车维修技能的熟练运用和职业道德的树立,由于在线教学的局限 性,很难采用传统的思政评价方法进行准确有效的评价。因此,文章旨在以汽车发动机电子 控制技术在线精品课程为例,构建一套契合高职汽修专业特色的在线精品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并设计出对应的评价量表,利用在线精品课程的便捷性,确保课程思政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和职业素养方面的全面覆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堂五育”教学模式探索与实施 ——以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为例
    宋凯凯 1,李树金 1,赵东辉 2
    2025, 50(8): 116-12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8.023
    摘要 ( )   PDF(3260KB) ( )  
    为了突出职业教育在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方面的显著特点,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 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文章以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课程中的电机驱动系统故障诊 断项目为载体,重构教学内容,进行多样化教学设计。在开展教学、实践和创新“三课堂” 循环教学模式时,将育德、育智、育能、育技、育艺“五育”融入教学活动全过程,促进学 生的全面发展。该模式的实施有效推动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层级进阶和职业素养的整体提升, 为同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OBE 理念下轮式装甲车辆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王靖岳,李柏姝,李美华
    2025, 50(8): 122-12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8.024
    摘要 ( )   PDF(1108KB) ( )  
    针对轮式装甲车辆理论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如案例滞后、内容单一、方法不创 新以及课程思政缺失等,文章提出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探 讨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下的轮式装甲车辆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在此基础上, 构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多维度的课程内容,建立过程性评价系统以及校企合作育人模 式。通过改革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具备高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谈“双元结构教师小组”在教学能力 比赛中的应用 ——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参赛为例
    田金鑫,吕香玲,田康康,郭树青
    2025, 50(8): 127-13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8.025
    摘要 ( )   PDF(1507KB) ( )  
    文章深入剖析了“双元结构教师小组”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的具体应 用。首先对“双元结构教师小组”的概念及起源进行了叙述,为其在教学能力比赛中的应用 奠定良好基础。然后紧紧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明确参赛目的、遴选参赛内容、创新教学 模式、构建多元评价、融入课程思政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参加比赛过程中的探索尝试。最 后针对比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如录制视频微课、 开发活页式教材等,为提升职业院校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标准·法规·管理
    基于知识图谱的配置变更决策模型搭建
    张关华,姬雷雷,陈周林
    2025, 50(8): 132-13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8.026
    摘要 ( )   PDF(1416KB) ( )  
    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车企需要不断对产品配置方案进行变更,以更加多元的配 置系列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针对配置变更影响范围广泛、零件工程变更复杂的特点,文章 提出了一种配置变更管理的新模式,利用企业在变更管理中积累的多结构、多特征数据库, 综合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开发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配置变更决策模型,利用该模型,通过 对产品配置规划书和整车物料清单(BOM)的智能解析,自动识别涉及变更的功能特征及零 件,自动生成配置组合,并自动推荐零件工程变更方案,极大提升了配置变更的效率和准确 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城乡公交的运邮结合路线选择问题研究
    羊家豪 1,刘昕睿 2,陈礼美 1
    2025, 50(8): 138-14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8.027
    摘要 ( )   PDF(1751KB) ( )  
    文章针对基于乡村客运场站、客运班线等现有资源的闲置运力,拓展快递货物运输, 进而改善客运企业经营状况、促进乡村物流发展等需求,提出了运邮结合路线选择问题 (SMRSP)。分析城乡公交开展运邮结合物流模式的特点,明确优化目标,建立最小物流成本 和最小运输时间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采用线性加权法转换成单目标模型,设计改进蚁群算法, 利用 MATLAB 求解得到订单最优搭载方案。通过含有 30 个站点的算例,证明了模型的准确 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整车制造项目进度数字化管理探索与实践
    姜贤茂
    2025, 50(8): 145-14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8.028
    摘要 ( )   PDF(1202KB) ( )  
    进度管理是确保项目在既定的时间框架内有序进行,避免时间延误导致成本增加、效 率降低,数字化转型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响应速度、降低成本、优化资源等方面都具有 重要意义。文章以整车制造新项目进度管理为研究对象,从项目进度管理数字化方案框架设 计、模型搭建、自动化工具开发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实践,提出的数字化管理方案及计算模型、 自动化工具开发及应用策略,为整车企业实现高效、智能的项目进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 践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研发数字化转型场景梳理方法研究 ——以车身地板面板减振降噪设计为例
    薛军
    2025, 50(8): 149-15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8.029
    摘要 ( )   PDF(1766KB) ( )  
    随着汽车研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数字化场景梳理以及数据应用将成为数字化转 型落地的难点。文章建立了精益研发数字化场景梳理方法,以人员、技术、流程为场景三要 素,进一步分解为小组创建、知识梳理、设计、集成、验证、数据应用六个具体的工作过程, 从而可以获得完善的知识要素、数据要素以及有效的开展数据建模分析和数据价值挖掘,该 方法对汽车研发数字化转型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智能手机在驾驶人行为检测的应用研究及 发展趋势分析
    李旭冉
    2025, 50(8): 154-15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8.030
    摘要 ( )   PDF(1185KB) ( )  
    现有智能手机所搭载的传感器能够满足对驾驶人行为的检测与提醒,近年来已有仅使 用智能手机来实现异常驾驶员行为检测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推进驾驶人行为检测技术的发 展,推动检测设备平民化,普及化,文章从传感器利用方案和检测算法角度入手简单对基于 智能手机的驾驶人行为检测方法进行了分类,总结并提出了手机检测系统在危险提示和检测 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潜在问题。提出了该技术在结合路径导航和规划系统后的可能前景,并提 出了数据隐私保护和检测精度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基于智能手机的驾驶员行为检 测与分析技术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未来将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