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
ISSN 1671-7988  CN 61-1394/TH
创刊:1976年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新能源汽车
    甲醇混合动力汽车醇耗试验研究
    谢 巍
    2024, 49(2): 1-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01
    摘要 ( )   PDF(1403KB) ( )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燃料的多元化,以及深度融合的电动技术与发动机技 术,成为更加符合我国资源国情的战略方向之一。其中,甲醇以其制备技术成熟、来源广泛 等优势作为替代燃料,极具潜力。文章基于某款甲醇混合动力汽车(采用甲醇/汽油双燃料供 给系统搭配混动技术),对其在世界轻型汽车测试循环工况(WLTC)和实际道路中的醇耗表 现展开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甲醇混合动力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为 36.55%。随着实际车速 大于标准车速的比例逐渐增加,WLTC 循环的整体驱动能量逐渐增大,醇耗随之增加。在实 际道路中车辆不开空调的情况下,市区和郊区的甲醇消耗水平分别在 8.83 L/100 km 和 8.65 L/ 100 km。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动态规划的 PHEV 能量管理策略分析
    魏丽青
    2024, 49(2): 6-1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02
    摘要 ( )   PDF(864KB) ( )  
    针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燃油经济性最优控制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动态规 划算法的全局优化控制策略,最大程度地挖掘其节油潜能。首先,建立了 P2 构型插电式混合 动力汽车的数学模型。然后,以电池荷电状态(SOC)为状态变量,电机转矩为控制变量建 立了最优控制数学模型,并以发动机油耗最小为目标函数,采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最优控制。 仿真结果表明,与电量消耗-保持策略相比,基于动态规划的控制策略能够合理分配发动机和 电机转矩,发动机油耗较电量消耗-保持策略降低了 24.91%,所提出的策略能够显著提高车辆 燃油经济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境风下氢能公交车氢气泄漏扩散数值 模拟分析
    徐朝阳
    2024, 49(2): 12-1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03
    摘要 ( )   PDF(1912KB) ( )  
    使用 Fluent 软件研究环境风下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氢气泄漏扩散规律和分布情况。以储 氢量为 26 kg、储氢压力为 35 MPa 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为例,建立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氢气泄 漏扩散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不同的开窗方式、环境风速、风向下的氢气浓度和可燃区域(体 积分数:4%~75%)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前后同时开窗时,氢气浓度下降了 3/4,但是对可 燃区域体积几乎没有影响;侧向来风的情况下氢气体积减少 13 m 3,但是氢气在车外形成了较 大尺寸的可燃氢气云团;环境风速越大,车内氢气浓度越低,氢气在车外形成的可燃范围越 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维护与故障诊断操作规范
    张入丹
    2024, 49(2): 17-2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04
    摘要 ( )   PDF(1480KB) ( )  
    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断激增的时代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售后市场服务能力的提升也 迎来了巨大挑战。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三大核心技术之一,也是新能源汽车故障频发的关 键部件,提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维护保养工作的技术水平对汽车后市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然而,国内目前尚未形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维护保养操作的统一规范,文章从 动力电池的保养维护类型、日常使用规范、动力电池故障及排除方式、故障诊断操作步骤全 方位介绍了动力电池的保养操作全流程,为新能源车维修检测从业人员提供参考,推动新能 源汽车行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氢燃料电池鼓泡增湿技术研究
    胡朝阳
    2024, 49(2): 23-2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05
    摘要 ( )   PDF(1062KB) ( )  
    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系统中,进气湿度是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增湿水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燃料电池性能无法充分发挥。为了保障燃料电池的正常、 稳定、高效运行,必须对燃料电池增湿技术进行研究。因此,文章简单介绍了鼓泡增湿技术 增湿原理,进一步详细阐述鼓泡增湿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采用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ID) 控制策略自动调节鼓泡增湿水温,以保持进气的湿度与温度。鼓泡增湿设备简单、工艺简便、 小流量时能够保持高湿度,对提升燃料电池性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热泵空调系统对纯电动汽车采暖性能 影响的试验研究
    吕 岩
    2024, 49(2): 28-3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06
    摘要 ( )   PDF(964KB) ( )  
    采暖装置的能耗对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产生重要影响。为解决采暖高能耗问题,热 效率较高的热泵空调系统逐渐代替正温度系数(PTC)材料作为纯电动汽车的采暖装置。文 章通过基于整车层面的对比试验研究,测试二者在不同温度工况下的采暖效果和功耗,分析 热泵空调系统的代替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较高的工况下,热泵空调系统采暖效果与 PTC 接近并且能耗显著降低;在温度较低的工况下,热泵空调系统的采暖效果弱于 PTC,同 时节能效果对比 PTC 优势缩小。试验结果为热泵空调的选配和改进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增程式全地形车安全控制技术研究
    杨光兴
    2024, 49(2): 33-4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07
    摘要 ( )   PDF(1419KB) ( )  
    为满足增程式全地形车的复杂使用场景对整车安全性的需求,从电池、电机和电控三 个核心部件进行安全控制技术的研究。针对整车安全性的影响不同、响应速度的不同,对部 件关键等级、故障处理权限进行划分,通过系统和部件的相互配合,采用分层式控制的方式 使车辆满足安全性的需求。最后进行了实车安全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三大核心部件采 用的安全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保障驾驶人员和车辆的安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损耗分析
    郑海兵
    2024, 49(2): 42-4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08
    摘要 ( )   PDF(1057KB) ( )  
    永磁同步电机(PMSM)作为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首选结构,被绝大多数的电动汽车 使用。文章对永磁同步电机的功率损耗因素进行分析,并分析了功率损耗的数学计算模型。 通过一款油冷式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展开了计算和实验,验证了数学计算模型的正确性。为研 究油冷式永磁同步电机的功率损耗提供了一种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单元技术在整车 NVH 开发中的应用
    尹建伟
    2024, 49(2): 47-5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09
    摘要 ( )   PDF(1066KB) ( )  
    超单元技术是一种基于有限元方法的模拟分析技术,可以将车辆的噪声、振动与声振 粗糙度(NVH)问题进行精细化分析和优化设计。文章首先介绍超单元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 要优点;其次,用超单元技术对整车进行 NVH 分析,并验证其在整车路面噪声仿真及衬套灵 敏度分析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超单元技术在整车 NVH 开发中的应用效果,并对该技术未 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超单元技术是一种高效、精确、可靠的整车 NVH 开发 工具,将在未来的汽车制造和 NVH 优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starccm+的转子甩油仿真时间步长研究
    祖帅飞
    2024, 49(2): 51-5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10
    摘要 ( )   PDF(1064KB) ( )  
    文章对基于 starccm+仿真软件的油冷电机转子甩油仿真时间步长进行了研究。对比了 不同时间步长的仿真结果,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步长的缩小油液分布云图逐渐呈现出符 合物理规律的现象;随着时间步长的减小,出口流量逐渐趋于收敛。通过仿真结果与实验结 果对比,仿真结果的误差值在 10%以下。据此给出了满足工程需求的仿真时间步长计算方法, 为转子甩油分析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能源汽车高压互锁故障诊断分析
    贾延林
    2024, 49(2): 55-5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11
    摘要 ( )   PDF(978KB) ( )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高压安全性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如何做到高压电不外露 并保证汽车的安全行驶至关重要。针对高压安全,文章主要讲述高压安全保护措施——高压 互锁,其在不同车型的高压互锁设计线路基本相同,而控制信号有所差别。以比亚迪秦 EV 为例,分析高压互锁线路、控制信号的传输,进一步分析了高压互锁故障机理和排故方法。 文章对理解高压互锁原理和高压互锁的故障分析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网联汽车
    基于红外图像的目标检测算法分析
    花成才
    2024, 49(2): 59-6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12
    摘要 ( )   PDF(2567KB) ( )  
    针对车载红外图像细节信息表现不明显、对比度低、成像效果差等缺点导致检测效率 不高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 YOLOv5s 改进的目标检测网络。首先在头部网络中添加一 个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动态探测头,其特征层间的注意力机制用于尺度感知,空间位置间的注 意力机制用于空间感知,输出通道内的注意力机制用于任务感知,这使网络更加重点关注检 测任务中相关联的前景目标,提升模型目标检测头的表达能力。然后在训练时用 MPDIOU 替 换 CIOU 边界框损失函数,提升模型的定位精度与效率。最后把轻量级网络 FasterNet 添加到 颈部网络末端中的 C3 模块,提升模型的实时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网络模型较改进前 原始网络模型的 mAP 提升了 2.1%,模型权重大小几乎不变,满足体积小与实时性的需求, 适用于车载嵌入式系统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改进 YOLOX 的交通标志检测
    陈涧鑫
    2024, 49(2): 67-7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13
    摘要 ( )   PDF(5018KB) ( )  
    现有的交通标志检测算法无法做到精准快速地检测,并且存在很大程度漏检,针对此 问题,选取 YOLOX-s 作为基础网络模型,首先在 Backbone 部分增加有效输出层,并在 PAFPN 部分改进多尺度特征融合方式,增加融合(SF)结构,使网络进一步融合图像浅层特征。其 次在 FAFPN 部分嵌入坐标注意力机制,使模型更准确定位目标区域。最后针对损失函数进行 改进,使用 EIoU 的计算边界框回归损失,使用 Polyloss 计算类别和置信度损失。改进后的模 型在 TT100K 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平均精度均值(mAP)达到 92.70%,相较于原 YOLOX-s 模 型仅在参数量增加 0.2 MB 的基础上,mAP 提升了 11.43%且检测速度达到 77 frame/s,满足实 时性需求。改进后模型对交通标志识别的准确率有较大提升,交通标志检测能力的提升是实 现可持续、高效和安全的自动驾驶交通系统的关键一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计研究
    基于 Ansys Workbench 的盘式制动器关键件的 结构设计与模态分析
    孔田增
    2024, 49(2): 74-7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14
    摘要 ( )   PDF(3085KB) ( )  
    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行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确保驾驶员能够安全控制汽车在行 驶中的减速和停车。盘式制动器是汽车制动系统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工作特点是高速、高 温和振动影响。盘式制动器工作中的高温、振动对其工作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制 动器的安全性。文章通过对盘式制动器关键件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了关键件的前 6 阶 固有频率和振型,以此准确掌握其振动特性,并对摩擦衬垫结构进行相应的设计和分析,研 究结果为盘式制动器关键件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UG 的汽车前灯耐热分析
    陈 浩
    2024, 49(2): 80-8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15
    摘要 ( )   PDF(3892KB) ( )  
    汽车车灯热学性能极其重要,在产品开发的初期就必须对其耐热性能进行有效评估。 文章使用 CATIA 软件建立某款汽车前灯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使用 ANSA 软件进行网格划分, 最后使用 UG 软件对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根据仿真分析的结果,对其进行镀铝结构改进。 仿真结果表明,经过镀铝后车灯的耐热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表明了该技术方法的可行性, 对产品的风险管控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乘用车燃油箱强度仿真及试验研究
    于洋磊
    2024, 49(2): 86-8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16
    摘要 ( )   PDF(2191KB) ( )  
    针对乘用车燃油箱这一重要的安全部件,在其前期设计阶段进行考虑流固耦合的有限 元分析发现,前部和后部跌落存在应变超标现象。对其风险部位进行结构改进,强度仿真显 示,等效塑性应变最大值相比改进前分别减少 44.7%和 33.3%,跌落试验显示均无泄漏和破裂 发生,满足设计要求。结果表明,基于有限元分析的仿真和试验为燃油箱的开发提供了科学 依据,可有效提升产品开发效率并降低试验成本。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微信开发者工具的天窗开启控制与试验研究
    马岩枢
    2024, 49(2): 90-9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17
    摘要 ( )   PDF(1957KB) ( )  
    为了提高车辆天窗控制的灵活性,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微信开发者工具和 HC-42 蓝牙模 块的天窗控制系统。利用 JavaScript 开发语言设计微信小程序,实现手机与车载蓝牙的自动连 接,用户通过操作界面完成天窗的开合控制,使其达到在轨道任意位置启停的效果。通过实 车天窗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对天窗的控制效果较好,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天窗移动的灵活 性,同时对物联网,尤其是汽车智能化的发展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TBS 的汽车空气动力学设计寻优方法
    姜 岩
    2024, 49(2): 95-10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18
    摘要 ( )   PDF(2251KB) ( )  
    文章以一汽-大众 BORA 车型空气动力学性能为研究对象,使用瞬态边界种子(TBS) 技术,风阻系数保持不变,仿真耗时减少约 86%。以此为基础,结合 Design Guide 技术,以 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作为研究对象,对由后风窗角度和后盖尾翼造型高度构成的设计变量进 行设计空间内的探索及优化。在 234 个全集变量组合的设计空间内,仅通过 24 个 TBS 计算, 完成 BORA 基本车型的风阻系数降低 3 counts,升力系数降低 15 counts。此外,通过 Design Guide 拟合生成的响应面及关系图信息,可进一步获取设计变量与响应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关 系,以及给定设计空间内风阻系数的优化潜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试试验
    重型汽车空调能耗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赵健福
    2024, 49(2): 102-10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19
    摘要 ( )   PDF(2105KB) ( )  
    汽车空调作为整车内部主要耗能附件,对车辆实际使用油耗的影响巨大,有着很大的 节能潜力。文章基于环境仓、阳光模拟设备、底盘测功机等设备,开展了一台轻型货车不同 环境温度、光照强度及测试循环下汽车空调能耗测试试验。研究发现,不同环境条件和测试 循环下,测试车辆空调能耗占总燃料消耗量的 10%~15%。此外,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中国- 全球瞬态整车循环(C-WTVC),中国重型车商用车测试工况(CHTC-LT)循环下车辆加减速 频繁,发动机瞬态工况较多,导致 CHTC-LT 总油耗比 C-WTVC 高,增长 3.22%。但是,CHTC- LT 工况下发动机平均转速较 C-WTVC 工况低 6.15%,低转速下空调压缩机耗能也相应较低, 所以 CHTC-LT 工况下空调油耗比 C-WTVC 大约降低 11.42%。此外,研究发现,汽车空调能 耗和含碳污染物排放量与环境温度、光照强度成正比,增加 100 W/m2 的光照强度会使浸车后 的驾驶舱内温度增加 2 ℃左右,并延缓驾驶舱内的温度下降速率,最终导致空调油耗增加约 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侧面柱碰撞工况驾驶员肩部损伤优化
    郑光洁
    2024, 49(2): 110-11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20
    摘要 ( )   PDF(1498KB) ( )  
    对比三款车型假人肩部力曲线,发现在侧面柱碰撞工况中,肩部力超出 capping 值的情 况较为常见。文章通过零部件布置、内饰关重件设计及气囊包型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对于假人 肩部力的影响。提出合理布置车门及 B 柱饰板内强度较硬的塑料件、选择合适的内饰材料、 合理设计气囊包型对于假人肩部力有显著的改善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绝缘系统油品 兼容性评价方法
    李园园
    2024, 49(2): 115-11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21
    摘要 ( )   PDF(1152KB) ( )  
    目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研究的热点之一为油冷电机,由于油冷电机中变速箱油与电 机直接接触,因此,要求电机绝缘材料要有优良的电学性能、热学性能外,还需要有较好的 油品兼容性。文章调研了目前行业内主流的油品兼容性评定方法以及油品兼容性评定的主要 影响因素,并对其评定方法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选取其中两种方法对绝缘纸进行油品兼容 性试验,通过对绝缘纸初始以及油品兼容性试验后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击穿电压等性 能测试,分析不同评定方法对绝缘纸性能的影响,推断油品兼容性评定的关键加速因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艺·材料
    某车型侧门关闭力大的问题分析与改进
    王成印
    2024, 49(2): 120-12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22
    摘要 ( )   PDF(1731KB) ( )  
    文章对某车型侧门关闭力大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将影响侧门关闭力的因素绘制成 鱼骨图,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试验验证,并获得各因素的贡献量,确定主要影响因素为密封 胶条阻力和气阻效应。然后针对这两个影响因素制定措施,包括增加车身侧密封条、侧门侧 密封条排气孔并降低压缩载,以及增加侧围后端泄压口的面积。最后当改善措施导入后,侧 门关闭力达到了改善目标,同时制定了车身测量监控计划,重点监控关键特性,以确保改善 效果的持续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门碰实验中限位器加强钣开裂问题研究
    郑 波
    2024, 49(2): 124-12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23
    摘要 ( )   PDF(6294KB) ( )  
    车门是整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开闭件之一,其开闭寿命是汽车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 为在项目阶段模拟客户开关车门的实际使用寿命,主机厂一般采用门碰耐久实验台架进行检 测。文章以某车型为例,针对其在门碰耐久实验中后门限位器加强钣焊点开裂问题从两方面 着手展开分析研究。其一,应用 Abaqus 软件对开裂焊点进行疲劳寿命计算并验证局部加胶措 施的有效性;其二,结合问题零件的截面金相图对焊接工艺及零件质量进行控制调整。最终 解决了该车型限位器加强钣开裂问题,为将来此类问题的分析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铝合金汽车覆盖件材料特性的应用评价方法
    钟坪和
    2024, 49(2): 130-13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24
    摘要 ( )   PDF(1681KB) ( )  
    汽车轻量化是大势所趋,铝合金替代传统钢材已成为轻量化重要的技术途径。汽车属 于耐用消费品,用车环境复杂多变,为满足消费者使用需求,整车制造厂要研究铝合金替代 件的品质管理要件。文章以汽车覆盖件常用的 6000 系列铝合金板材材料特性评价为例,从定 量及定性两方面介绍了评价铝合金板材的指标与验证方法,可作为汽车制造厂的研究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软开关技术的节能型电泳模块电源的应用
    杨 磊
    2024, 49(2): 134-13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25
    摘要 ( )   PDF(1412KB) ( )  
    根据模块电源在电泳生产中的使用,文章对电泳生产线上关键设备电泳涂漆用模块电 源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 IGBT/SiC MOSFET 软开关技术的节能型模块电源,并通过兼容 工业网络实施分布式控制应用于阴极电泳生产线。通过软开关技术的应用达到了零电压开通、 零电流关断、开关频率提升、单个开关管电压耐受值降低以及高压击穿风险,使得电泳模块 电源自身损耗大幅度降低,器件耐压程度、设备使用寿命以及模块使用效率大幅度提升,达 成在电泳生产中节省能耗的效果。从技术前瞻性的角度来看,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防错技术在白车身制造过程中的应用
    梁 翠
    2024, 49(2): 139-14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26
    摘要 ( )   PDF(3848KB) ( )  
    针对汽车产品多元化、车型柔性化的生产需求,车间现场防错种类繁多,文章通过实 例介绍了机械限位防错装置、设备检测提醒、智能扫错等防错方法,降低了生产现场相似零 部件错装、漏装、漏焊、位置偏移等质量缺陷,提升了白车身输出效率。同时对生产线的防 错进行归纳总结,为其他企业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铸造铝合金 CXXX 的失效行为分析
    王建哲
    2024, 49(2): 144-14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27
    摘要 ( )   PDF(1710KB) ( )  
    采用数值参数反分析方法得到铸造铝合金 CXXX 的 GISSMO 损伤失效参数。由准静态 单轴拉伸试验,得到 CXXX 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并采用 SHS 准则对硬化曲线进行外推。然 后开展剪切、单轴拉伸、中心孔、缺口、三点弯曲、杯突六种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准静态试验, 并采用 LS-OPT 中仿真结合试验的数值反求得到 GISSMO 失效参数。由试验可知,铸造铝合 金 CXXX 表现与钢材等延性材料不一样,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铸铝材料在颈缩前断裂失效,这 使铸造材料 CXXX 的 GISSMO 材料失效开发更简洁方便。铸造铝合金 CXXX 材料失效开发 方法可为相近的铸铝材料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教育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汽车工程经济与管理 课程改革
    曾 荣
    2024, 49(2): 149-15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28
    摘要 ( )   PDF(996KB) ( )  
    为了顺应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要求,提高工科学生工程经济与管理的能力,通过分析工 程教育认证标准及新工科培养要求,重设课程教学体系,开发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开 展项目式教学,引入产业链内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项目,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复 合型人才,进而重建线上课程,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及产学合作共建课程新模式。该模式以 混合式教学为形式、以智能自适应学习为关键,将帮助每名学生拥有自己的学习路径,结果 表明该模式更有利于工科学生掌握工程经济与管理的知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程思政视域下“三智五化”专业课程 教学改革探索
    王新艳
    2024, 49(2): 154-15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29
    摘要 ( )   PDF(1141KB) ( )  
    “智慧教师、智慧教材、智能教法”为“三智”,其助力智慧职业教育,为课程思政职 业教育提供后备支撑。文章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出发,提出“三智五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方 法。以“元素清单化、学生学情化、专业对症化、案例实事化、评价多元化”为“五化”,开 展课程思政建设,结合适合的信息化教育手段,将思政知识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学习,并以新 能源汽车空调系统检测与维修为例,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实施职业教育的 方法与路径,对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阶梯化的汽车单片机课堂项目化教学探究
    周 来
    2024, 49(2): 158-16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30
    摘要 ( )   PDF(1511KB) ( )  
    针对汽车单片机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学生语言基础薄弱、实践项目内容贴合汽车专业性 差、教学方法模式单一的问题,提出阶梯化项目教学法对汽车单片机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具 体地,以汽车应用和技能比赛为导向设计了难度阶梯化的项目实践任务,实现汽车单片机课 堂与汽车专业实践接轨;融合讲授法和自主学习法提出了学生参与度阶梯化的教学方法,循 序渐进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综合能力。实践表明,阶梯化项目设计的改革成效显著,提 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和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参加技能比赛热情,有效提升了汽车单片机课 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产业智能化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建设探索与实践
    朱有地
    2024, 49(2): 163-16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31
    摘要 ( )   PDF(1576KB) ( )  
    作为机械制造最具代表的支柱产业,汽车产业正迈向智能化、电动化、网络化的新时 代。人工智能环境下,必须明确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教学改革,文章针对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结合本校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对汽车类专 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行探索与实践,通过构建“双并轨”体系、教学模式多样化、优化毕 业设计,对汽车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标准·法规·管理
    整车制造过程中总装对试制样车静态扭矩管理
    杨维建
    2024, 49(2): 167-17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32
    摘要 ( )   PDF(1243KB) ( )  
    目前总装厂对于试制样车扭矩的管理直接沿用量产车辆的管理标准,导致试制样车静 态扭矩检测频繁发生不合格现象,给样车扭矩开发带来极大困扰。文章对试制样车的零件特 点、装配方式、扭矩检测方法进行探究,提出采用丰田汽车的扭矩经验公式制定试制样车的 静态扭矩标准,以满足总装对试装样车扭矩检测的需求,对整车制造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TRIZ 创新方法理论的转向中间轴 NVH 优化提升
    闫剑韬
    2024, 49(2): 171-17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33
    摘要 ( )   PDF(1859KB) ( )  
    针对某出口汽车售后反馈转向中间轴异响故障率高的问题,文章采用 TRIZ 创新方法理 论对其故障进行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性能的优化提升。打破传统解决问题的惯 性思维,系统地分析解决问题,主要运用 TRIZ 创新方法理论对转向中间轴进行问题描述、问 题分析、问题模型转换及标准化求解,利用创新原理生成创新方案。通过实际应用验证新方 案效果,优化后的转向中间轴异响问题在 12 个月的服务期(MIS)内,每千台故障率(IPTV) 从峰值 52 降低至 0。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析纯电动汽车样车试制过程
    杨建康
    2024, 49(2): 177-18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34
    摘要 ( )   PDF(1194KB) ( )  
    针对目前纯电动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再结合激烈竞争的国内外市场,各大车企对于 纯电动汽车在样车试制环节过程中投入的成本比例逐渐增大。文章通过对样车试制过程中的 试制总装工艺流程、样车试制项目管理、样车试制风险管控等三个方面进行初步研究,阐述 整车试制环节过程中关于样车试制的基本概念,旨在为试制质量管控及车辆性能监测提供可 行性参考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认证管理现状及信息化方案探究
    乔常鑫
    2024, 49(2): 182-18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35
    摘要 ( )   PDF(1145KB) ( )  
    随着全国汽车产品认证制度不断的完善,汽车产品认证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目前我国 汽车认证存在认证目录较多、认证技术参数繁复等特点,对汽车企业的准入工作影响较大。 文章通过梳理全国汽车产品认证行业的现状及认证申报环节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产生原因, 提出企业需要在认证申报过程中结合汽车产品的特点,通过搭建信息化认证平台、利用信息 化数据化手段进行汽车产品认证申报,从而解决汽车产品认证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提高汽车 产品认证效率,提升汽车产品认证一致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汽车装配生产线电动伺服螺纹拧紧设备发展现状
    张勃勃
    2024, 49(2): 186-19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36
    摘要 ( )   PDF(3358KB) ( )  
    中国汽车销量已经连续 14 年居世界第一,螺纹连接为汽车零部件之间的主要连接形式, 螺纹拧紧设备市场需求巨大。目前国内汽车生产线上的拧紧设备主要依靠进口,造价高,已 经成为卡脖子问题。为此文章针对汽车生产线的电动伺服螺纹拧紧设备的关键技术展开论述: 对比了交流永磁伺服同步电机的控制策略;论述了拧紧设备的减速机构方案;对比了不同的 扭矩检测方案;最后分析了国内外现有的电动伺服螺纹拧紧设备的特点。通过对电动伺服螺 纹拧紧设备关键技术的研究分析,指出了现阶段电动伺服拧紧设备上不同技术方案的优缺点 及发展趋势,为国内电动伺服螺纹拧紧设备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模块化独立悬架车桥研究进展
    赵 松
    2024, 49(2): 194-20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2.037
    摘要 ( )   PDF(2806KB) ( )  
    为更好地促进先进车桥技术发展,文章阐述了模块化独立悬架车桥的国外发展现状和 国内产品研发与技术探索情况;归纳了模块化独立悬架车桥所呈现出的军用背景浓厚、产品 系列化、导向机构统一、弹簧非线性等产品特点;指出了可驱动控制化、轮跳大行程化、适 配电驱动化的主要技术动向;提出了技术路线的思考,对国内进一步发展模块化独立悬架车 桥技术有一定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