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
ISSN 1671-7988  CN 61-1394/TH
创刊:1976年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新能源汽车
    纯电动汽车绝缘电阻仿真检测系统设计
    隋美丽
    2022, 47(12): 1-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01
    摘要 ( )   PDF(471KB) ( )  
    为了对纯电动汽车高压系统绝缘电阻进行检测,文章采用基于电桥法的绝缘电阻检测 方案,使用 AVR 单片机作为检测系统控制芯片,外加 LCD 显示、声光报警、串口通信等模 块。测试过程中,在电源电压分别为 300 V、500 V、700 V 的情况下,保持采集的分压电阻 阻值为 20 kΩ,改变测试系统中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实现对绝缘电阻网络电压的采集,并将 数据送到单片机中,经过计算得到绝缘电阻阻值并显示。当绝缘电阻不符合国家标准时,触 发蜂鸣器报警,达到警示效果。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工作正常,且满足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研究综述
    王国元
    2022, 47(12): 5-1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02
    摘要 ( )   PDF(985KB) ( )  
    电动汽车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发展电动汽车必须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充电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文章围绕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梳理了充电设施选址、 充换电与电能管理技术和无线充电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充电设施选址方面,介绍了出租车 专用充电场站选址模型,基于某纯电动汽车的实际行驶数据建立充电设施优化布局模型,基 于充电负荷需求预测的二层规划理论建立充电桩选址定容模型以及约束概率车流加油选址模 型;对电能管理技术方面的成果进行了论述。结果表明,以综合经济指标最优为目标的能量 优化管理模型具有多解性,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目标、多阶段优化,能量管理者应制定灵 活激励措施调控用户参与度。通过研究,对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领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Fluent 的汽车动力电池风冷散热分析
    吴 勇
    2022, 47(12): 11-1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03
    摘要 ( )   PDF(1058KB) ( )  
    针对汽车动力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的散热效率低下和散热不均的问题,文章对电池排布 方式和散热风道进行了优化,并基于 Fluent 流体分析软件对方形电池和圆柱形电池的工作过 程进行风冷散热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方形电池采用纵向摆放散热更均匀;对于方形电池, 局部风道与整体风道散热效果差别不显著,对于圆柱形电池,整体风道散热效果优于局部风 道;进风口电池组在中心位置时的散热效果优于进风口在侧边位置。文章得到的不同电池排 布方式和风道对电池散热的影响可为电池散热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纯电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分析
    李 铭
    2022, 47(12): 17-2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04
    摘要 ( )   PDF(2596KB) ( )  
    为积极顺应新能源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抢抓新能源产品切换契机,实现新能源混凝 土搅拌运输车产品技术升级。通过对政策发展趋势、市场容量、产品实际运行工况的研究分 析,建立政策-市场-产品的理论分析逻辑,制定纯电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技术路线,研究分析 技术方案优劣势,识别适合产品使用工况的技术路径。根据产品实际应用情况,对新能源车 和燃油车全生命周期的能源消耗量对比分析,完成产品经济性测算模型。对基础产品理论进 行了详细的研究论述,在后续系列化产品开发过程中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布置效率提升方法
    李伟娟
    2022, 47(12): 21-2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05
    摘要 ( )   PDF(830KB) ( )  
    出于纯电动汽车里程焦虑困扰,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动力电池的布置效率是各大 车企的首要考虑问题。文章对影响电池布置的各个因素进行逐一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 各个影响因素下的解决方案,为动力电池组的布置和优化设计方向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网联汽车
    基于点刹式策略的自动驾驶车辆制动系统
    郭宝光
    2022, 47(12): 25-2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06
    摘要 ( )   PDF(717KB) ( )  
    自动驾驶车辆需具备自动完成制动动作的能力,其过程对精度及舒适性要求极高,是 反映整车安全性的重要指标。文章通过分析整车气制动系统的工作特性,基于两种制动策略, 对整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点刹式制动策略在满足自动驾驶的同时,不 仅可以提升制动精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舒适性,提高整车及驾乘人员的安全性,有助 于进一步加快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模糊自适应 ADRC 的无刷直流 电机控制技术
    刘向辰
    2022, 47(12): 29-3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07
    摘要 ( )   PDF(2207KB) ( )  
    无刷直流电机是一种非线性变化、参数变量较多、高耦合的运动系统。在车辆运行过 程中,无刷直流电机容易受到未知扰动的影响。针对此问题,将模糊自适应+自抗扰控制应用 到车辆无刷直流电机中来,既可以有效减小各种干扰对于无刷直流电机平稳性驱动的干扰, 同时又能够提高转速响应。通过仿真和实验,该方案能够较为明显地改善无刷直流电机在车 辆行驶过程中的操控性和转速调测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计研究
    某乘用车冷却系统进风量仿真及优化
    程 露
    2022, 47(12): 34-3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08
    摘要 ( )   PDF(1439KB) ( )  
    针对某乘用车在设计阶段中格栅开口面积不可增大的情况下,冷却系统进风量无法满 足要求的问题,文章利用 Star ccm+软件对乘用车内流场进行仿真,并根据仿真计算的结果, 分析冷却系统进风量不足的原因。通过对仿真计算结果云图的分析,制定出增加水箱导流板 以及优化风扇两侧导流板的改进措施,冷却系统的进风量增大,最后通过了冷却系统转毂试 验的验证。文章在不增大格栅开口面积的前提下为乘用车冷却性能的提高提供一种解决思路, 为车型设计阶段冷却系统的开发方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ADAMS/Insight 的汽车前悬架仿真与优化
    康学忠
    2022, 47(12): 39-4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09
    摘要 ( )   PDF(1389KB) ( )  
    以某轿车麦弗逊式前悬架为研究对象,运用 ADAMS/Car 建立其多体动力学虚拟样机 模型,对该模型设计双轮平行跳动仿真试验,运用 ADAMS/Insight 对悬架设计参数进行优化 设计,选取 9 个硬点坐标值作为设计变量,选取主要的 5 个悬架性能参数(车轮前束等)作 为优化目标,进行灵敏度分析、多目标优化,得到优化后的硬点坐标值。结果表明,优化后 的麦弗逊式前独立悬架各性能均得到了较大幅度提升,对麦弗逊悬架在工程中的优化设计工 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鼓式制动器动态可靠性优化设计
    何 宁
    2022, 47(12): 44-5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10
    摘要 ( )   PDF(956KB) ( )  
    将鼓式制动器的动态可靠度作为结构优化设计三要素中的约束之一,能够较好地解决 鼓式制动器在长期使用中寿命及制动可靠度下降的问题。由道路试验标准得出鼓式制动器的 制动可靠度、刹车距离、刹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构造出其时变可靠度约束条件。以 鼓式制动器的制动效能因数最大、制动温升最低加权耦合的新函数作为其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的目标函数。以支撑销式鼓式制动器为实例,利用以上所建立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基于 MATLAB 编写的遗传算子操作粒子群算法程序进行优化求解。其优化结果显示,优化后,该 制动器的制动效能因数较优化前的参数提高了 12.20%,制动温升较优化前的参数降低了 13.59%。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混合动力轿车稳定性调校与主观评价
    张端军
    2022, 47(12): 52-5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11
    摘要 ( )   PDF(958KB) ( )  
    某混合动力车型是在传统燃油车架构基础上设计加装电池及电力驱动等电气系统组合 而成,由于匹配之后的车辆重量和质心位置发生了变化,造成车辆后轴不稳,后轴容易甩尾 失控。为了解决车辆稳定性问题,对车辆底盘零部件硬点位置及零件刚度两个方面进行更改, 对更改之后的车辆进行主观评价,稳定性得到较大提升。最后根据文中结论给出车辆稳定性 问题的解决方法,调校结论可以为轿车底盘调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出口重型载货汽车轮胎偏磨问题分析与解决
    黄忠华
    2022, 47(12): 57-6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12
    摘要 ( )   PDF(752KB) ( )  
    某重型载货汽车首次出口到赞比亚市场后出现批量轮胎偏磨故障,大幅缩短轮胎使用 寿命,增加用车成本,客户抱怨强烈。从轮胎偏磨故障发生机理出发,识别影响因素,确定 要因,制定最优方案,最终排除故障,同时总结出一套轮胎偏磨故障的设计预防及过程控制 方法,旨在指导后续产品开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后处理器支架结构优化
    张 莉
    2022, 47(12): 61-6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13
    摘要 ( )   PDF(930KB) ( )  
    超高强度钢板的热成型技术是汽车轻量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论文针对热成型工艺特点, 采用超高强度钢板减薄的优化方法,对某重型卡车后处理器支架进行结构优化,并借助 Hyperworks 验证了优化后结构强度要求,减少了零部件个数,降重 37.5%,实现了轻量化设 计和提升生产效率的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CAE 和 DFSS 方法的齿轮疲劳断裂 问题解决方案
    丁 凯
    2022, 47(12): 64-7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14
    摘要 ( )   PDF(2927KB) ( )  
    为解决某款混合动力变速箱的主减速齿轮在台架耐久测试中发生弯曲疲劳断裂的问题, 通过 CAE 与试验对比、断口分析,确定失效原因并实施三项措施。通过考虑安装齿轮的异形 轴刚度,改进变速箱 MASTA 仿真模型,得到与试验一致的齿轮接触斑点,并确认异形轴圆 周方向刚度的变化会对相应位置的齿轮强度造成影响。按照疲劳损伤积累原理,推导并制定 更贴合实际的齿轮耐久考核工况。以异形轴刚度为噪声因子,利用六西格玛设计方法设计一 组稳健性较高的齿轮参数,保证该变速箱通过了试验。这些研究内容可以为齿轮设计工作提 供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头重卡侧防护系统设计
    杨 龙
    2022, 47(12): 72-7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15
    摘要 ( )   PDF(1615KB) ( )  
    侧防护作为长头重卡上一个重要部件,受底盘空间、造型效果、拆装便利性及所处整 车位置工况的恶劣性等多因素限制,设计难度大。文章主要针对长头重卡的侧防护系统进行 设计研究,阐述了侧防护系统的设计要求及结构设计过程,最后对侧防护的结构性能及失效 模式进行了阐述,为侧防护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参考及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启停控制系统的整车安全性策略
    李玉龙
    2022, 47(12): 77-8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16
    摘要 ( )   PDF(1273KB) ( )  
    基于搭载于某款国六量产车的启停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进行整车安全性策略分析与 验证。介绍了启停控制原理,通过该系统的输入输出信号分析,最终在该量产国六整车上进 行验证与测试,满足整车设计的安全性要求。在满足启停条件与控制策略情况下,整车能顺 利按照输入信号并安全实现启停功能;在不满足启停控制要求情形时,该款车会立即终止启 停动作,实现了启停搭载整车的安全性控制的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乘用车排气系统啸叫原因分析及改善
    刘国彬
    2022, 47(12): 83-8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17
    摘要 ( )   PDF(3373KB) ( )  
    某前置前驱 SUV 在开发过程中,全油门加速工况下,发动机转速 4 000 r/min 以上车内 有明显啸叫声。经排查试验以及对前消进行计算流体力学分析,确定啸叫为前级消声器内插 管上开孔所导致。结合计算流体力学分析结果,提出了优化方案,并进行实车验证。经验证, 啸叫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为同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驱动轴锁紧力分析解决某 SUV 轮毂断裂问题
    朱亚伟
    2022, 47(12): 89-9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18
    摘要 ( )   PDF(2005KB) ( )  
    为解决某款运动型多用途汽车车型制动器在路试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前盘式制动器轮 毂断裂问题,对故障件进行轮毂断口电静扫描检测、材料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动态模拟装 车状态力矩加载、轴承锁紧力台架试验等,结果表明,实车驱动轴实际提供的轴承锁紧力达 不到轴承理论计算需求的锁紧力。在进行路试及操稳试验等过程中,轮胎在整车 Y 方向微观 呈外八字,车轮作为着力点,轴承对轮毂配合端面形成挤压。随着车轮的旋转逐渐形成台阶, 轮毂形成疲劳断裂。通过对轴承锁紧力矩进行优化,改善轴承轴向锁紧力,该车型轮毂断裂 现象得到很好控制,达到了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试试验
    商用车后下部防护碰撞特性分析
    潘 星
    2022, 47(12): 94-9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19
    摘要 ( )   PDF(1238KB) ( )  
    商用车后下部防护作为商用汽车被动安全装置的代表零部件,属于法规要求的车辆标 配产品。随着我国车辆法规项全面落地及汽车被动安全研究工作的推进,目前各大主机厂和 改装厂对于商用车后下部防护材料和结构都展开了专项研究。文章以某商用车高强钢后下部 防护为研究对象,对其防撞特性展开分析,验证其碰撞性能符合法规要求,设计了高强钢辊 压型材的前下部防护,通过分析验证其强度符合法规要求,有效保障商用车行车安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总成耐腐蚀性试验
    朱 涛
    2022, 47(12): 97-10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20
    摘要 ( )   PDF(1332KB) ( )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耐腐蚀性试验在试验检测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耐腐蚀 性试验的评估及分析,研究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总成是否符合耐腐蚀性试验标准的目的。 基于《QFC-CA04-005-2015 制动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总成》标准,使用盐雾腐蚀试验箱、 高低温湿热试验箱和真空助力器高低温综合性能试验台完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样件在 性能台上进行重载荷强度 8 826 N 试验时调整叉会弯曲损坏;经过对耐腐蚀性试验数据的分 析之后,得出试验结论:耐腐蚀性试验样件调整叉处均出现不小于 15%的红绣和 2%的腐蚀导 致其无法承受 8 826 N 的试验推力。基于此,对主管部门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对改 进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总成耐腐蚀性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种轻型汽车能耗及续驶里程试验方法对比
    马志成
    2022, 47(12): 101-10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21
    摘要 ( )   PDF(1937KB) ( )  
    从试验工况、试验过程、计算方法等方面对比分析了 GB/T 19753—2013 和 GB/T 19753—2021 两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以及 GB/T 18386—2017 和 GB/T 18386.1—2021 两种纯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并分别对 5 辆轻型插电式混 合动力汽车及 5 辆轻型纯电动汽车进行测试,对比分析了续驶里程、能量消耗量以及加权油 耗的变化,总结了切换试验方法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纯电动汽车测试结果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 MPV 地板加速振动优化与控制
    陈 翔
    2022, 47(12): 107-11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22
    摘要 ( )   PDF(1762KB) ( )  
    针对某 MPV 车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地板加速 3 560 r/min 时振动过大的问题,对振动 传递路径进行分析,并对地板及传递路径零部件进行振动数据采集,通过频谱分析确认振源 为发动机二阶激励振动,传递路径是传动系统右驱动轴子系统。进一步对右驱动轴系统进行 模态测试与分析,确认振动频率为已经实施单级动力吸振器的驱动轴系统二阶模态频率。在 地板及驱动轴零部件结构无法更改的情况下提出了双级动力吸振器的改善方案,对比分析了 单、双级动力吸振器数学理论模型,根据优化目标设计双级动力吸振器参数,并对优化前、 后系统的频响函数进行仿真计算,预判了优化方案的有效性。最后试制样件,并搭载问题车 辆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地板振动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且证实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艺装备
    基于机器视觉的传送带工件动态抓取应用
    肖永强
    2022, 47(12): 114-11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23
    摘要 ( )   PDF(1519KB) ( )  
    为提高机器人对动态工件抓取的成功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传送带动态工件 抓取方法。首先对系统方案进行设计,阐述了系统设计目标。其次对相机调试与坐标系标定 以及抓取点标定进行了说明,概述了相机安装目标,介绍了坐标系标定以及抓取点标定的流 程,通过坐标系转换,对抓取点进行重新标定。同时分别对主界面、TCP 通讯界面、传送带 标定界面和偏置抓取点标定界面进行设计,对像素分辨率标定界面参数、RDE 与 TPU 交互的 主要接口变量参数以及 Module 指令参数进行说明,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卡雨刮工作原理及电器故障排查
    杨硕天
    2022, 47(12): 120-12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24
    摘要 ( )   PDF(1404KB) ( )  
    雨刮系统是汽车舒适驾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汽车驾驶过程中的一种主要 安全装置。论文主要介绍重型卡车上雨刮系统的主要电器组成部分、电器构架工作原理及雨 刮功能异常故障排查思路和方法。结合整车实际故障现象,运用专业电器技术阐述故障分析 解决思路,为雨刮功能异常提供可靠可行的维修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焊管在商用车领域中的应用分析
    张 磊
    2022, 47(12): 125-12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25
    摘要 ( )   PDF(1538KB) ( )  
    焊管以生产便捷、效率高、复杂截面可加工性强等特点迅速占领市场。为了研究焊管 在商用车中的应用,论文对焊管与无缝管的生产工艺、表面质量、加工性能及尺寸精度等方 面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了在商用车中使用焊管代替无缝管的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焊管 具有外观质量好和尺寸精度高的优势,在一定条件下可代替无缝管使用,还可以提高产品的 一致性和轻量化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弧焊排烟除尘系统新型防灭火应用
    许小雷
    2022, 47(12): 129-13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26
    摘要 ( )   PDF(1705KB) ( )  
    汽车焊接车间采用的弧焊排烟除尘系统由于工作环境易发生火灾,发生火灾后由于排 烟除尘系统结构封闭,也难以及时消除火源,给企业生产运营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 患。文章对传统的弧焊排烟除尘系统易着火和难灭火两大难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参考国内 防火、灭火行业领域的最新成果,对传统排烟除尘系统的防着火结构进行了技术改进,同时 在原排烟除尘系统中设计增加自动灭火结构的新技术。升级改进后的防着火结构能够进一步 降低弧焊排烟除尘系统发生着火的概率,自动灭火系统在发生火灾后能够及时发现火源,实 现自动灭火,消除火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型汽车电器故障解析
    张云飞
    2022, 47(12): 133-13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27
    摘要 ( )   PDF(1615KB) ( )  
    线束作为汽车电器系统的重要载体,对于汽车上各种电器功能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 论文简述了汽车电器线束的组成,并重点阐述了车辆装配中的五种常见线束失效模式。结合 工作经验对于每种失效模式的产生机理和相应控制措施做了深入的分析,对于汽车线束的加 工、装配和故障检修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车辆线束质量的改进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 线束设计、加工、配送和装配各环节把控质量,最终提升整车电器质量稳定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悬架螺旋弹簧断裂问题分析及改进
    韩建伟
    2022, 47(12): 136-14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28
    摘要 ( )   PDF(5077KB) ( )  
    针对卡车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悬架螺旋弹簧断裂问题,通过建立故障树识别风险事件, 对识别底事件逐项分析,确认工艺流程不完善及生产过程不符合工艺要求。在端面磨平时出 现过磨现象,采用减少螺旋弹簧端面切割量、增加回火工序、细化磨削工艺参数的整改措施, 对改进后的产品开展了疲劳试验等验证,解决了螺旋弹簧端面断裂问题,提高了螺旋弹簧的 性能和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教育
    汽车销售实务课程改革
    江 伟
    2022, 47(12): 141-14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29
    摘要 ( )   PDF(918KB) ( )  
    汽车销售实务是汽车营销专业中对学生技能要求较高的一门核心课程,因教学过程中 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毕业生素质无法达到汽车销售企业的用人标准。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 手段、教学方法、考核模式四个方面对汽车销售实务课程提出改革建议,为职业院校培养更 加符合汽车销售企业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OBE 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罗 钿
    2022, 47(12): 145-14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30
    摘要 ( )   PDF(1066KB) ( )  
    基于对新工科人才培养特点与 OBE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研究,论文更新以变化需求为 导向、以产业调整为依据的汽车工程人才的素质能力培养要求,协调与更新多学科交叉、产 学研相融合的创新途径,深入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新模式,课程创新体系、教学改革方 法。通过实践,总结了新工科背景下以成果导向的汽车工程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设计 理念;以需求为导向“反向设计”了体现新工科多学科交叉融合内涵和特征的课程教学体系 与知识结构;完善教学监督机制,实现持续改进。通过三届毕业生的就业评价证明,新的教 学理念与人才培养体系更能突出以学生为本、能力为主的教学特色,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 能力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建设标准与模式 ——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例
    朱可宁
    2022, 47(12): 149-15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31
    摘要 ( )   PDF(987KB) ( )  
    为了探索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建设标准与模式,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例, 分析了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重点突出了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建设的 意义,对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建设面临的难题进行重点剖析。结果显示,产教融合型实训基 地供给和需求不匹配,基本矛盾是“教”与“产”,表明需要建立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建设标 准与模式,合理规划学生实训基地的实训教学,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引进双师型人才,促 进“产”与“教”的协调运转,建立多元化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毕业生竞争力,同时将企 业的人才培养标准引入到学校,让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匠精神融入汽车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杨 康
    2022, 47(12): 154-15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32
    摘要 ( )   PDF(915KB) ( )  
    如今,工匠精神已经逐渐成为新时代劳动者们都应该具备的价值观念,这与汽车文化 课程思政教学要求正好相适应。文章首先对目前汽车文化课程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 介绍;其次对其融入工匠精神的教学改革以及实践措施进行了概述;最后得出结论:随着工 匠精神在汽车文化课程中的不断融入,未来汽车专业人才的道德素养以及职业素质都将得到 很大程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思政设计
    李 华
    2022, 47(12): 158-16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33
    摘要 ( )   PDF(907KB) ( )  
    高等职业教育是目前我国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培养符合我国需要的高技能型 人才,就必须落实好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主,单 纯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目前已经面临了不少困境。学生单纯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兴趣不高, 学习效果较差。文章通过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现状,提出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融入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把专业知识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思想政治 教育与专业知识学习同时进行,培养出符合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以汽车车身修复技术课程 为例,为融入思政教育课程提供了一种创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标准·法规·管理
    轻型国六汽油车 OBD 验证
    赵向丽
    2022, 47(12): 162-16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34
    摘要 ( )   PDF(1712KB) ( )  
    论文结合国家标准对轻型国六汽油车车载诊断系统验证进行阐述,通过系统整理分类, 将车载诊断系统验证分为静态车载诊断系统验证、动态车载诊断系统验证两大类,并建立整 体的验证流程,对验证车辆检查、静态车载诊断系统验证内容、动态车载诊断系统验证内容 及部分系统原理、验证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说明,建立了整车检查表、环保关键零部件信息检 查表等整车关键检查内容,并阐述了轻型国六汽油车行驶时发动机负荷较大,导致排气温度 高,烧坏试验室尾气采集连接软管导致污染物异常问题的解决方案,采用此论文说明的验证 方法对车辆进行验证,可有效提升车载诊断系统验证的验证效率、验证准确性及验证的完整 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产品项目管理中的供应商质量管理
    黄煜寰
    2022, 47(12): 167-17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35
    摘要 ( )   PDF(945KB) ( )  
    作为汽车生产的重要环节,汽车零部件生产要格外予以重视方能保障汽车产品的质量。 鉴于此,文章对汽车产品项目管理中的供应商质量管理进行分析,概述了汽车产品项目管理 和供应商管理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当前全国普遍的汽车产品项目管理中的供应商管理现状及 存在问题,结合时代因素提出了较为科学的策略,旨在提升汽车产品项目管理中的供应商质 量和汽车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浅谈商用车自动启停技术
    王 昆
    2022, 47(12): 171-17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36
    摘要 ( )   PDF(1076KB) ( )  
    为应对国家日趋严格的油耗限值要求,降低产品油耗,商用车行业开始对自动启停技 术开展探索和研究。发动机启停系统的设计需尽可能在动作过程中不改变驾驶员正常的驾驶 习惯,通过启停开关打开或关闭启停系统,在系统无故障且具备停机条件时,执行发动机停 机,当驾驶员给予请求且满足系统重启条件时,执行发动机重启,发动机启停过程中通过汽 车仪表显示系统的工作状态。文章介绍了一种自动启停技术匹配商用车平台的设计方案,自 动启停系统的定义及工作状态、逻辑关系、人机界面、启停各状态达成条件及操作要求,并 对发动机启停系统停机达成条件、重启达成条件、非驾驶员意愿重启达成条件及系统主要监 控故障进行了详细说明,提出部分工作达成条件是商用车特有的,与乘用车存在区别,系统 匹配时需特别注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排座 SUV 行李箱空间的客观目标设定
    戴晓燕
    2022, 47(12): 176-17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37
    摘要 ( )   PDF(1384KB) ( )  
    三排座 SUV 满座时的行李箱空间十分有限,如何合理设计至关重要。根据美国汽车工 程学会及国标对行李箱空间的定义,对比市场上主流的三排座 SUV(包括新能源车型)的行 李箱空间尺寸及实际储物能力,提出了三排座 SUV 行李箱空间的客观目标设定推荐表,为新 车型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空调系统正压检漏介质选型对比
    李悦铭
    2022, 47(12): 180-18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12.038
    摘要 ( )   PDF(1123KB) ( )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整车制造业对空调系统检测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正压检漏也在越来越多的整车企业中得到了应用,但检漏介质多样,各车企对于检漏介质 选型无统一参考标准。以车企主要应用的三种检漏介质氦气、氮气、压缩空气为研究对象, 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旨在提高各整车企业在空调系统正压检漏介质选型的效 率,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从正压检漏原理、正压检漏介质应用、检测规范、检测设备能力和 检漏成本五个方面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找出不同检漏工艺的优缺点,为各车企介质选型提供 参照并得出最优结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