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
ISSN 1671-7988  CN 61-1394/TH
创刊:1976年

过刊目录

    2022年, 第4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2-02-15
    上一期   

    新能源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
    设计研究
    测试试验
    工艺装备
    汽车教育
    综述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新能源汽车
    基于热管理的甲醇燃料电池增程器布置分析
    周雅夫
    2022, 47(4): 1-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01
    摘要 ( )   PDF(4104KB) ( )  
    由于纯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储能有限,所以,燃料电池以高效率、无污染、高可靠性的特 点成为电动汽车增程器的研究热点。文章以市场上某款纯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将甲醇燃料电池 增程器布置在车辆前舱内,对不同车速下燃料电池增程器三维模型的温度场分布进行仿真。仿真 结果表明:车辆静止时,甲醇燃料电池以额定功率工作会影响前舱部件正常工作,当车辆以超过 30 km/h 的速度行驶,可以忽略燃料电池增程器对前舱部件的影响。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 确性,对于实车燃料电池增程器的布置和控制策略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电动轮影响研究
    梁海林
    2022, 47(4): 7-1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02
    摘要 ( )   PDF(1534KB) ( )  
    为了分析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簧下质量变大导致的垂向振动负效应问题,根据自主研发 可以四轮独立驱动的轮毂电机电动汽车,建立集中电机和轮毂电机驱动汽车的 1/4 动力学模型,在 相同路面输入下,对汽车平顺性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说明轮毂电机驱动下电动轮结构对车辆 垂向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轮毂电机驱动汽车的车身垂向加速度和轮胎动载荷都有所增加, 这种变化将对车辆的行驶平顺性造成一定程度的恶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市场增程式电动汽车研究
    王锦艳
    2022, 47(4): 11-1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03
    摘要 ( )   PDF(2093KB) ( )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 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增程式电动汽车作为串联混动的一种,发动机在该车辆上不直接驱动车辆, 仅驱动发电机发电为车辆提供电能,相对于传统车及其他混动车型发动机,其工作点及车辆控制 策略都更为简单,凭借这一特点,增程式电动汽车在新能源的舞台占据一席之地。文章列举了中 国市场出现的几款典型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并对其工作模式、性能参数及市场表现进行详细分析, 从而对增程式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网联汽车
    基于 LBP 算子的路面类型识别研究
    袁世龙
    2022, 47(4): 15-1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04
    摘要 ( )   PDF(2310KB) ( )  
    不同的路面类型会对车辆的制动、加速、变道等决策产生不同影响,因此实时获取路面类 型信息对于提高智能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等有着重要意义。论文提出一种基于 LBP 算子的路面 类型识别方法,首先采集了四种车辆行驶常见路面的图像信息,并对图像进行了增广处理;然后 使用 LBP 算子提取出路面图像的纹理特征,再采用 PCA 方式对纹理特征进行降维;最后通过分类 器对数据进行训练与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最高分类准确率可以达到 98.5%,有效提升了当 前路面类型识别的精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人驾驶技术中红外图像识别准确率的 实验研究
    张 振
    2022, 47(4): 19-2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05
    摘要 ( )   PDF(4570KB) ( )  
    在无人驾驶领域中,提升无人驾驶安全性、丰富无人驾驶适用环境是提高无人驾驶系统的 自动化程度的重要研究内容。文章首先分析了对于适用不同红外波段的车载红外成像辅助设备的 选择问题,基于其面对复杂环境的可用性为选择依据,得出了短波红外成像设备优良性能的结论。 同时针对现有红外图像成像质量的问题,基于 Matlab 应用相关图像的增强算法进行图像处理,在 图像清晰度方面,采用了拉普拉斯算子、中值滤波等处理方法解决相应问题并获得了改良后的图 像,实现对相机输出图像的增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数据降维与聚类的车联网数据分析应用
    姚柳成
    2022, 47(4): 24-2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06
    摘要 ( )   PDF(1796KB) ( )  
    智能网联背景下的车联网数据分析与应用对提升交通智能化有重要影响。为了加快交通智 能化进程,文章对车联网数据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数据冗余问题进行研究。以采集的车联网数据为 研究对象,驾驶行为特点分类辨识为研究目标。采用相关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冗余 筛选与降维,使用 k-means 聚类算法对驾驶行为特点进行分类辨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数据降 维的方法可以降低车联网数据的相关冗余性,驾驶行为特点分类辨识结果表明其特点可分为三类 驾驶行为。研究提升了车联网数据的应用价值,也为交通智能化提供了相关的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析目标检测算法及其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应用
    赵慧婷
    2022, 47(4): 29-3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07
    摘要 ( )   PDF(1030KB) ( )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比重日益上升。文章首先介绍了基于深度 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和目标检测算法的发展过程,其中简要介绍了几种经典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 结构特点;然后详细介绍了以 R-CNN 系列为代表的基于候选框的 two-stage 算法和以 YOLO 系列 为代表的基于回归的 one-stage 算法,简要介绍了这两大类算法各自的结构和优缺点,最后总结了 目标检测算法在自动驾驶场景中应用时比较常用的几种优化方法和研究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车载总线通讯安全分析
    王鹏程
    2022, 47(4): 34-3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08
    摘要 ( )   PDF(654KB) ( )  
    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快速发展,车辆上应用的电子控制单元(ECU)数量越发庞大。 在成本有效控制的基础上保证不同种类的电子控制单元可以有效地通讯,不同的总线协议被应用 到车辆上。车辆作为对于安全性要求非常高的一种产品,不同的总线协议有着其独有的特点。对 不同总线应用过程可能出现的安全性问题进行分析,是保证车辆安全开发的必要的条件。文章对 不同的车载总线应用情况进行简要介绍,明确常见总线类型的各自特点,归纳不同协议类型的总 线在应用过程中的面临的共性问题,分析风险问题的产生,可能风险点并提出简要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MPC 的局部路径规划与路径跟踪控制研究
    常 宏
    2022, 47(4): 38-4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09
    摘要 ( )   PDF(1081KB) ( )  
    文章主要针对无人驾驶车辆在进行路径跟踪遇到障碍物时,需要局部重新规划出一条可行 路径的问题,首先基于车辆点质量模型的 MPC 局部路径规划算法,得到满足车辆动力学约束并实 现避障功能的局部路径,然后在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基于 MPC 进行路径的跟踪,最 后使用 Simulink/Carsim 进行联合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基于该局部路径规划与路径跟踪算法能够可 靠地规划出避开障碍物的局部路径,实现高速下的路径跟踪。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计研究
    基于 JMAG 的不同绕组磁钢参数对电动车用 永磁同步电机的性能影响分析
    薛 彬
    2022, 47(4): 42-4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10
    摘要 ( )   PDF(4113KB) ( )  
    文章依据电动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性能要求,研究电机在不同的绕组长宽、磁钢长度上, 改变一个变量,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借助电磁场有限元软件 JMAG 研究和分析电机在电路 电流、电路电压和转矩的不同,分析得到绕组长宽和磁钢长度的变化对电机的影响。结论表明, 磁钢长度的变化对最大电路电压及电流的影响较大,绕组长度对电机转矩的影响最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冷 PEMFC 热管理系统建模和控制
    方建平
    2022, 47(4): 48-5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11
    摘要 ( )   PDF(1783KB) ( )  
    为了维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工作在合理 的温度区间,文章首先建立了 PEMFC 热管理系统的电堆温度模型和电堆冷却回路模型,然后建立 了 PEMFC 本体模型,并进行了本体模型的验证,采用基于 Bang-Bang 控制的热管理控制策略,并 进行了离线仿真和快速控制原型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电流负载变化的情况下,电堆能够很 好地保持在目标温度(70±1)℃,散热器冷却水温度保持在目标温度(70±2)℃,达到了预期 的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便携式发动机燃油油压管外检测装置设计
    倪 瑾
    2022, 47(4): 53-5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12
    摘要 ( )   PDF(1626KB) ( )  
    发动机燃油油压检测对保障汽车正常运行具有现实意义。通过文章中设计的便携式发动机 燃油油压管外检测装置,实现与燃油非直接接触式的无损油压检测。该装置通过机械转换机构、 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以及数据显示等几个组成部分实现管内压力的数据采集、模拟转换和实时 显示。通过试制的便携式管外检测装置实际测量和使用,验证了文章中所述设计思路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FSEC 赛车电池箱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
    杜昌博
    2022, 47(4): 56-5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13
    摘要 ( )   PDF(1740KB) ( )  
    针对 FSEC 赛事规则以及动力系统的需求,文章设计一种 FSEC 赛车电池箱体。在 CATIA 中建立电池箱体有限元模型,通过使用 ANSYS workbench 有限元仿真软件对其进行急加速、急减 速、转弯、耐久等工况分析,得到电池箱体的变形云图、应力云图和疲劳交变应力云图,明确了 最大应力值以及最大变形位置,为后续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方向。利用 ANSYS 软件进行仿真驱动研 发,极大提高了设计效率,促进了大赛的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巴哈赛车的悬架优化设计及操稳性分析
    程金润
    2022, 47(4): 60-6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14
    摘要 ( )   PDF(2101KB) ( )  
    文章利用悬架的基本草图(前、后、侧视图),在草图中对平面硬点进行约束,布置出悬架 的基本平面结构并确定各个结构的参数值以及位置。绘制悬架需要的零件并且在 CATIA 中进行装 配,形成 3D 效果图。通过 Solidworks 将前后悬架模型参数化处理,检查在 CATIA 中组装的模型 是否干涉,确定各个连接点是否有间隙并从中获取悬架的硬点空间坐标实现数据迁移。通过 Solidworks 得到的硬点坐标在 Adams-car 中建立模型,绘制部件形体输入悬架相关参数根据不同的 运动方式添加运动副以及通讯器。将建立的虚拟样机进行仿真从后台调出仿真数据分析查看在模 拟工况中悬架参数是否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波动。最后将不合理的数据在 Adams-insight 中进行进 一步优化,重新导出一套符合设计目标的硬点坐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重卡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分析方法研究
    贺亚彬
    2022, 47(4): 64-6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15
    摘要 ( )   PDF(2848KB) ( )  
    为研究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分析方法,论文以某重卡为研究对象,建立整车刚柔耦合多 体动力学模型,并分别将柔性车架和刚性车架整车模型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最大误差 分别为 8.9%和 25.1%,表明柔性车架整车模型与试验结果更为接近,能够用于动力总成隔振率的 计算。为了简化分析过程,论文研究了基于柔性车架整车模型的 3 种简化方法,结果表明简化模 型隔振率与试验结果相差最大为 12.3%,与简化前相比隔振率相差最大为 5.34%,因此,在车辆设 计初期,没有实车及详细整车参数的条件下,利用简化后的模型可用于隔振率的仿真计算。该研 究为动力总成隔振率计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乘用车 DCT 车型的动力性提升分析与实施
    王洪静
    2022, 47(4): 68-7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16
    摘要 ( )   PDF(1932KB) ( )  
    为满足公司的发展战略要求,需要打造一款高性能、运动操控性车型,为提升该款乘用车 DCT 车型的动力性和操控型,分别从车辆的起步、加速过程的扭矩发挥和换挡结束的扭矩恢复、 换挡过程的扭矩交替时间和转速同步时间、换挡线加速度和动力升挡换挡线及硬件五个方面进行 优化。论文对该车型的起步加速过程以及换挡过程的扭矩控制进行详细分析,并将五个优化方向 分解为 13 个子项,分别对各子项优化效果进行分析,通过 INCA 软件对车辆的控制系统进行优化, 经过实际道路测试满足了目标开发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ANSYS Workbench 的越野汽车轮毂 有限元分析及优化
    王倩倩
    2022, 47(4): 72-7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17
    摘要 ( )   PDF(1904KB) ( )  
    文章利用三维软件 Creo 建立轮毂的三维模型,导入 ANSYS Workbench 后进行网格化,形 成有限元计算模型并进行计算,得出其极限工况时的应力、变形结果。依据分析计算结果,提出 结构改进方案并进行验证计算,为优化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谈汽车后组合灯动态位置灯设计方案
    朱圣宽
    2022, 47(4): 76-7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18
    摘要 ( )   PDF(1572KB) ( )  
    文章主要论述如何根据法规和汽车灯具造型的可行性,通过设计方法,关注设计要点,实 现汽车后组合灯位置灯(LED 光源)在应用场景的动态效果。此功能包括位置灯光源、MCU(光 源控制器)和 BCM(车身控制器)。所述车身控制器和光源控制器在一定条件下驱动位置灯光源, 使得位置灯光源以一定的程序进行点亮,使得后组合灯的点亮效果更时尚灵动。希望所阐述方案 的工作原理和逻辑方法,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试试验
    基于模糊自适应 PID 的客车电控空气悬架车 高调节控制策略研究
    徐铭阳
    2022, 47(4): 79-8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19
    摘要 ( )   PDF(1360KB) ( )  
    电控空气悬架能够根据客车行驶工况进行车身高度自适应调节,从而能够显著提升客车行 驶稳定性以及燃油经济性,车高调节控制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模糊 PID 控制算法对车身 高度调节进行控制策略设计,有效缓解了客车电控空气悬架车高调节过程中存在的空气弹簧的“过 充”“过放”及“振荡”等问题,分析客车电控空气悬架车高调节具体过程,建立包括车身、储气 罐、电磁阀以及空气弹簧等在内的车高调节系统数学模型,最后完成了客车电控空气悬架车高调 节模糊自适应 PID 控制策略设计及性能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运用的模糊自适应 PID 控制 策略能够完成客车电控空气悬架车身高度的准确调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硅胶吸附管采集甲醇汽车尾气排放中 甲醇的方法研究
    李凌燕
    2022, 47(4): 84-8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20
    摘要 ( )   PDF(978KB) ( )  
    文章主要研究了利用硅胶吸附管采集甲醇汽车尾气排放中甲醇的方法,对硅胶吸附管的规 格、待测样品的浓度、采样参数等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及验证。研究表明,利用硅胶吸附管采集甲 醇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甲醇的穿透。随着硅胶颗粒装填数目的增加,甲醇的穿透率降低,实际 吸附甲醇的效率增加。在采样流量相同时,待测样品浓度越高,甲醇的穿透率越高。在待测样品 浓度相同时,采集流量越高,甲醇的穿透率越高。将硅胶吸附管串联,可以有效减少甲醇的穿透, 提高吸附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灰色-马尔科夫模型的高速公路 货物运输量预测方法
    楼国良
    2022, 47(4): 88-9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21
    摘要 ( )   PDF(1339KB) ( )  
    为准确预测我国高速公路货物运输趋势,文章提出灰色 GM(1,1)模型、马尔科夫模型和 新陈代谢思想的组合模型,以 2009—2016 年我国高速公路货物周转量为原始数据序列,预测 2017 —2019 年高速公路货物周转量。结果表明:组合模型比传统的灰色 GM(1,1)模型预测精度更高, 加入新陈代谢思想,删除旧数据,引入新数据,降低了长期预测的误差,对新序列采用灰色-马尔 科夫模型,2018 年和 2019 年的相对误差由原来的 7.81%和 6.45%分别下降到 3.85%和 0.6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车型减小最小转弯半径优化及验证
    张道权
    2022, 47(4): 92-9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22
    摘要 ( )   PDF(2765KB) ( )  
    在底盘平台化大趋势下,年款车型的底盘基本沿用。但随着人们对整车性能如机动性等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需要在原平台基础上,在保证改动量最小化基础上进行分析及实车验证, 以满足市场要求。文章在影响因素理论分析基础上,结合整车开发范围定义,最终针对某款车型 选定增大转向器行程方案,并完成理论分析及实车验证,仅花费数万元的修模代价,即实现对最 小转弯半径优化,解决了市场抱怨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规则的 HEV 逻辑门限控制策略
    宋伟萍
    2022, 47(4): 96-9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23
    摘要 ( )   PDF(1674KB) ( )  
    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策略对汽车运行时各性能十分重要,也对汽车油耗的高低有着重要的 意义。文章以混合动力客车为基础,对其运行中的几种工作模式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汽车的行 驶车速下限、实时车速及电池状态,制定了基于规则的逻辑门限控制策略。最后,在 CRUISE 中 搭建了整车模型,并嵌入控制策略完成仿真。结果表明:文章制定的控制策略满足了汽车经济性 能,是正确合理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一维弹簧质量模型的碰撞分析
    华 睿
    2022, 47(4): 100-10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24
    摘要 ( )   PDF(2141KB) ( )  
    文章通过弹簧质量模型理论和运动过程解析,对弹簧加载过程中力-位移曲线进行了修正, 使得弹簧质量模型运动过程与整车碰撞运动相匹配。利用 LS-DYNA 分析软件对弹簧质量模型进 行构建,详细介绍了单元类型、工况设置和弹簧材料定义,并完成了碰撞分析计算。分析结果显 示弹簧模型碰撞过程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变化与整车模型一致,表明弹簧质量模型用于车型预 研阶段碰撞路径规划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怠速开空调车内噪声的优化
    赵俊华
    2022, 47(4): 105-10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25
    摘要 ( )   PDF(5254KB) (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有更高的要求。排气系统作为整车的重要 组成部分,汽车厂家对其 NVH 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车怠速工况下,车内的噪声与振动 状态是影响整车噪声、振动及平顺性的重要因素,同时影响乘车舒适性。文章以某款车型为例, 对车内噪声源及传递路径进行分析,确定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验 证表明车内轰鸣声消除,噪声及振动明显减小,效果良好,为后续应对类似问题提供了方法和思 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艺装备
    基于 PFMEA 分析方法解决某车型尾门与 侧围面差匹配问题
    孟凡刚
    2022, 47(4): 109-11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26
    摘要 ( )   PDF(4080KB) ( )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顾客不仅对汽车性能有所要求,对汽车的感官质量,尤其是门 盖尺寸匹配方面的要求也正在逐步提高。汽车四门两盖匹配状态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客户对车 辆的第一感知和对车辆的认可度、满意度。文章运用 PFMEA 过程分析方法,对某车型尾门与侧围 面差匹配差这种潜在的失效模式进行了分析,通过引用新技术、新工艺,增加限位,缩小尺寸链 等方法,提高探测率,降低了尾门与侧围面差大的失效频次,使得尾门与侧围面差匹配问题得到 有效控制,产品质量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析 PFMEA 在总装车间生产制造中的应用
    杨建康
    2022, 47(4): 115-11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27
    摘要 ( )   PDF(1153KB) ( )  
    在车企总装车间车身装配过程中,内饰线、底盘线、总装线、四轮定位、返修各工段都有 各自的失效模式,如果发生质量问题,就会导致花费大量时间检查,影响生产效率。文章结合车 辆在路试过程中的后背门异响实际案例,运用 PFMEA 工具进行分析,找出导致后背门异响产生 的原因,并且在前期的总装车间装配过程中进行工艺优化,在后续的工艺试验验证基础上,解决 了后背门在路试过程中产生异响的质量问题,提高了车身稳定性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波焊接和 U 型件压接在汽车线束 生产中的对比分析
    王世华
    2022, 47(4): 119-12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28
    摘要 ( )   PDF(1523KB) ( )  
    超声波焊接和 U 型件压接作为汽车线束导线间连接的两种主要方式在公司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超声波焊接主要应用于横截面积 10 mm2 以上的导线、屏蔽线、双绞线等电流大或对信号传输 质量要求高的导线间的连接,其他除客户要求采用超声波焊接外一般采用 U 型件压接。文章结合 我公司超声波焊接和 U 型件压接的应用生产和实际加工情况,通过对其的总结归纳和研究,介绍 了汽车线束生产制造中的超声波焊接和 U 型件压接这两种导线间的连接方式,并对这两种方式的 优劣进行了对比分析,可为汽车线束生产过程中导线间的连接方式的选取提供参考和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高压线束中高压端子的压接性能分析
    高 翔
    2022, 47(4): 123-12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29
    摘要 ( )   PDF(2840KB) ( )  
    高压线束是新能源汽车动力和信号传输分配系统的重要载体,高压线束端子的压接性能是 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性能指标。论文针对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端子压接性能建立数据分析模型, 通过分析相关数据,找出高压线束端子压缩比的最佳适配范围,以提高高压线束冷压接的工艺能 力和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重卡线束磨损失效分析与可靠性提升
    刘 妮
    2022, 47(4): 127-13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30
    摘要 ( )   PDF(6272KB) ( )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重卡市场保有量连年上升,客户对重卡舒适性、智能化的需求逐渐 提高,整车电器零部件也就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整车电器故障问题也逐渐显现,故障率日渐上 升。重卡在行驶过程中,常常因汽车线束问题导致的电器系统失效,严重威胁汽车行驶安全。文 章主要从处理重卡线束磨损的经验出发,列举在售后改进过程中线束各类失效的典型模式,分析 失效的原因并提出有效整改方案,极大降低线束售后金额,提高整车电器系统可靠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教育
    混合式教学在《汽车测试技术》课程中的 应用探索与反思
    柴俊霖
    2022, 47(4): 131-13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31
    摘要 ( )   PDF(2150KB) ( )  
    混合式教学是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以达到提升课程质量的目的。文章以《汽车测试技术》课程为例,对课程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 践进行了探索,分析了实施效果,进而总结了教学反思,旨在指导课程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同时 为同类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迈腾 B8 电动后视镜控制系统的检测方法
    王益平
    2022, 47(4): 135-13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32
    摘要 ( )   PDF(1450KB) ( )  
    鉴于现代轿电动后视镜控制系统功能繁多、结构复杂,故障排除难度较大。以迈腾 B8 电动 后视镜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线路图工作原理,进而重点分析了后视镜转换开关 EX11 信号的检测信号和后视镜左右调节电动机 V17 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常见故障与检测方法。结果 表明:通过该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地排查出该控制系统常见故障,并能够为其他车型控制系统提供 规律性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电动汽车轮毂电机发展综述
    陈 阁
    2022, 47(4): 139-14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33
    摘要 ( )   PDF(2971KB) ( )  
    在节能减排、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驱动下,许多国家正在积极促进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轮毂电机驱动是现代电动汽车驱动方式的一个发展方向。文章主要通过对轮毂电机驱动技术的优 势和特点进行简单介绍,分析其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出目前轮毂电机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措 施,并指出了轮毂电机技术的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动汽车用扁线绕组电机发展研究
    马 科
    2022, 47(4): 144-14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34
    摘要 ( )   PDF(4500KB) ( )  
    论文首先探讨了电动汽车扁线绕组电机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包括扁线绕组的制作工艺、 电机的铜耗计算和冷却等技术。其次介绍了扁线绕组电机的特点,并与圆线绕组电机进行了对比, 对扁线绕组独特的制作步骤进行了说明。再次介绍了扁线绕组电机在国内外的发展以及应用情况。 然后介绍了扁线绕组电机铜耗及其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对应用于扁线绕组电机的不同冷却方法 和计算方法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各自的优点。最后给出了扁线绕组电机关键技术解决方法的方向, 为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压缩空气动力汽车的基本原理及可行性分析
    汤高攀
    2022, 47(4): 149-15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35
    摘要 ( )   PDF(1234KB) ( )  
    压缩空气动力汽车又称气动汽车,是一种“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车。文章对气动汽车的优 点和气动汽车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介绍,然后利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气动汽车续驶里程进 行分析,从而验证了其可行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单目视觉车距测量方法综述
    张照震
    2022, 47(4): 153-15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36
    摘要 ( )   PDF(1972KB) ( )  
    车距测量是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关键技术,是前碰撞预警和自适应巡航等功能的 基础,单目摄像头相比于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价格低廉,获取图像信息量丰富,在 ADAS 系统中 应用广泛,很多学者对单目测距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主要介绍了四种基于单目视觉的车距 测量方法,详细阐述了几何关系法、成像模型法、数据回归建模法和逆透视变换法的原理及测距 模型,通过分析基本测距方法的不足,逐步介绍其改进形式。最后给出了每一种方法的特点,并 对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汽车横纵向运动控制方法综述
    郝 悦
    2022, 47(4): 158-16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37
    摘要 ( )   PDF(900KB) ( )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保有量也在呈倍速增长,进而引起了大量的交通安 全问题,其中由驾驶员操作不当引起的交通事故约占所有交通事故的 77%。而汽车的智能化发展 可以很好地解决此类交通安全问题。智能汽车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环境感知、行为决策及运动控 制三方面。其中运动控制作为智能汽车核心技术之一,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智能汽车的运动控 制包括横向控制和纵向控制两部分,对汽车横、纵向运动控制中的多种方法进行了分析介绍,包 括模型预测控制、模糊逻辑控制、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滑膜控制、直接式控制和分层式控制;同时 介绍了横纵向耦合实现运动控制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其研究现状;最后,对智能汽车运动控制的 后续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有助于智能汽车运动控制的进一步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人驾驶汽车路径规划算法研究综述
    潘绍飞
    2022, 47(4): 162-16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38
    摘要 ( )   PDF(1690KB) ( )  
    无人驾驶汽车是目前汽车发展的一个大方向,无人驾驶的实现依靠于汽车的感知、决策和 控制功能。路径规划属于决策中重要的一环。目前,无人驾驶汽车的路径规划算法存在受环境影 响较大,无法适用于复杂的道路环境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对无人驾驶汽车轨迹规划算法进行归纳。 其在广义上可分成全局路径规划和局部路径规划两种,文章对上述两种规划进行细分并介绍了各 种路径规划方法的原理,分析了各个方法的优劣,为无人驾驶汽车路径规划算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驾驶员安全带识别方法综述
    张 涛
    2022, 47(4): 166-16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39
    摘要 ( )   PDF(3461KB) ( )  
    安全带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被动保护措施,可有效降低事故发生时的驾乘人员死亡率。因 此,通过识别驾驶员是否佩戴安全带,可以减少由没有系安全带而带来的交通事故,并提高司机 系安全带的安全意识。文章介绍了常见的几种识别方法,包括基于图像分类的识别方法,基于目 标检测和语义分割的识别方法和传统目标检测结合 SVM 支持向量机的识别方法。结果表明,传统 的识别方法需要对图片进行大量的预处理,降低了检测速度,基于深度学习的识别方法在速度和 精度方面都优于传统的识别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价值模型的汽车供应链风险评估
    黄川川
    2022, 47(4): 170-17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4.040
    摘要 ( )   PDF(1110KB) ( )  
    汽车供应链具有产业链条长、网络节点企业协同程度高、辐射范围广等特点,在市场环境 多变、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其供应链网络的稳定性更易受到各种外部事件的影响。文章在汽 车供应链三级网络的基础上引入价值模型,以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股票价格变化为依托,采用历史 模拟法对 15 家处于汽车供应链不同层级企业的供应链风险水平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处于供应链网 络中游的核心制造企业相较于上游供应企业和下游经销企业具有更高的供应链风险水平。这为汽 车供应链中节点企业的供应链风险评估与管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