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
ISSN 1671-7988  CN 61-1394/TH
创刊:1976年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新能源汽车
    增程式电动汽车高寒能耗道路试验研究
    何俊南 1,2,崔晓川 1,2,梁睿 3,张广秀 1,董晓菲 1,4
    2025, 50(2): 1-4,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2.001
    摘要 ( )   PDF(621KB) ( )  
    增程式电动汽车依靠独特的技术优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用户关注度持续上升。同 时,增程式电动汽车在高寒环境下的能耗性能引发强烈关注。针对此,文章基于《轻型混合 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GB/T 19753-2021),结合高寒地区的实际道路和气象 条件,初步开发了一套增程式电动汽车高寒能耗道路试验方法,并选取某款增程式电动汽车 开展试验研究和结果分析。经试验验证,该方法具备较好的一致性和可操作性,该款车型在 高寒环境下的全电里程保持率为 30.3%,电量保持模式油耗增长率为 21.6%。文章的研究结果 将为整车企业的高寒研发工作以及行业内相关机构的测评活动提供有效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压缩比对混动专用汽油机进气特性的影响
    马百坦 1,陈俊翔 1,莫正旅 1,姚克甫 1,潘永亮 1,刘涛 1,康哲*2,3
    2025, 50(2): 5-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2.002
    摘要 ( )   PDF(754KB) ( )  
    以某 1.5 L 自然吸气混动专用汽油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压缩比对进气量、缸内湍 流动能、滚流比和缸内流动的影响。采用某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软件,在其余 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设计六种不同压缩比(13.1-16.9)进行研究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缸内 进气量随压缩比增加而先上升后下降且变化程度很小,仅为 0.5%以内,可以忽略不计;但压 缩比增加对缸内湍流动能有较大的影响,在压缩上止点时,缸内湍流动能最大降低幅度,相 较最小压缩比降低了近 24%,不利于缸内火焰传播,通过缸内速度云图也可以得到相同结果。 此外,压缩比变化也会导致缸内滚流比产生一定程度的波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改进粒子滤波的锂电池健康状态估计
    王保德,郭来功,李小龙,韩剑秋
    2025, 50(2): 10-1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2.003
    摘要 ( )   PDF(793KB) ( )  
    为了准确估计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SOH),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滤波算法的 SOH 评估方法。针对传统粒子滤波算法中粒子权重趋于零、导致粒子多样性丧失的问题,引 入残差重采样算法,通过分离粒子权重的整数和小数部分,以替代传统的重采样方法,从而 减轻粒子退化现象,保持粒子集的多样性。同时,结合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算法生成基 于状态均值和协方差的 Sigma 点,以更精确地捕捉系统状态的不确定性,避免局部线性化近 似的截断误差。采用 NASA 实验室公布的试验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粒子滤波算 法相比,该方法将平均误差降低至 2%以内,显著提升了 SOH 估计的精度和鲁棒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能源电动汽车综合故障诊断策略研究
    王仁群,李海霞,李清德
    2025, 50(2): 15-21,8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2.004
    摘要 ( )   PDF(1225KB) ( )  
    文章根据新能源电动汽车维修保养典型工作任务和维修人员特点,总结了新能源电动 汽车安全防护、作业安全规范要求。以秦 EV 为例研究了电动汽车控制策略,设计各系统工 作流程图。根据车辆控制策略及典型现象将故障分为防盗故障、ON 挡上电故障、高压上电故 障、车辆可以启动但无法正常行驶故障及其他系统故障,并对各类故障设计了详细的故障诊 断流程图。最后通过故障案例对系统工作流程图及故障诊断流程图进行验证总结,给出分析 过程及测量方法。该研究结果逻辑严谨、直观易懂,可帮助维修人员快速掌握新能源电动汽 车故障诊断与维修要点,提升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能源汽车热泵室外吸放热方式的对比分析
    过于成,吕苏
    2025, 50(2): 22-2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2.005
    摘要 ( )   PDF(966KB) ( )  
    室外制冷剂直接吸放热系统和室外冷却液间接吸放热系统是两种典型的新能源汽车热 泵系统架构,前者有直接高效的特点,后者成本低、制冷剂适应性更好。针对两种不同架构, 通过建立 AMESim 仿真模型,分析了两者在典型运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得到以下结论,冷 却液间接吸放热系统与制冷剂直接吸放热系统相比,在冷却条件下制冷性能的下降比制热性 能的下降更为明显;在温度较低时制热需要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提前补充热量,但 综合性能系数(COP)仍在可比的水平;制冷时受到电驱散热的影响,COP 会进一步降低。 改进的措施有增大散热器的面积,或者为乘客舱和电驱配置各自独立的散热器。上述分析过 程和结果为系统方案选择和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燃料电池汽车侧柱碰撞安全性研究及应用
    王武新,胡召阔,曾繁波,王振华,孙朝玉
    2025, 50(2): 28-3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2.006
    摘要 ( )   PDF(2869KB) ( )  
    燃料电池汽车因其具备燃料系统的特殊性,区别于传统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故其在碰 撞安全性研究方面也多了新的课题。文章针对某款燃料电池汽车,实车验证其在当前不同的 碰撞安全标准工况,即在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50 km/h 侧面碰撞、中国新车评价 规程(C-NCAP)50 km/h 侧面碰撞和 32 km/h 侧面柱碰撞工况下的表现,通过假人伤害值和 车门的最大变形量对比,从而确认在侧面柱碰工况下对于该款燃料电池汽车考查更为严苛。 又通过仿真对比分析了该车在侧面柱碰工况下不同风险点的损伤程度,从而确定了在氢泄漏 安全方面最严苛的风险位置,即前氢阀的位置。基于该风险位置进行了碰撞试验,确认了其 气体泄漏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结构优化,通过仿真分析和实车侧柱碰撞验证了优化方案的 可行性,为燃料电池汽车碰撞安全性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压缩比甲醇发动机稀薄燃烧与排放仿真研究
    李家宝,田仪,鄢仁彬,杨涵惠
    2025, 50(2): 35-40,5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2.007
    摘要 ( )   PDF(1302KB) ( )  
    李家宝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网联汽车
    基于道路模型与场景判断的目标筛选算法
    王焕捷,黎梓健,李友浩,姚浪,詹琪
    2025, 50(2): 41-4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2.008
    摘要 ( )   PDF(918KB) ( )  
    为提高转弯、车道线缺失、超宽车道等场景下自适应巡航控制(ACC)跟车目标筛选 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道路模型与场景判断的目标筛选算法。通过 Ceres 优化库建立优化 问题,充分考虑自车历史轨迹、目标车历史轨迹、自车方向盘转角、车速、车道线、路沿等 因素,分别配与不同权重,生成一条可用于 ACC 目标筛选基础的自车预行驶参考线。针对不 同场景,以自车预行驶参考线为基准建立风险区,通过几何关系判断各目标位置点与危险区 的相对位置关系,判断为跟车目标、切入、切出目标,尽早响应,提高驾乘体验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车道信息的巡航目标选择方法
    张民,郭子明
    2025, 50(2): 47-5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2.009
    摘要 ( )   PDF(943KB) ( )  
    巡航目标选择是自适应巡航功能执行车辆控制的重要前提。文章提出一种基于车道信 息的巡航目标选择方法。首先,利用多条参考轨迹对自车运行轨迹特征点进行融合滤波,基 于最小二乘曲线拟合生成自车运行轨迹;其次,判断自车变道状态,并据此确定目标选择区 域;最后,根据设置的目标选择策略,完成巡航目标选择。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法 能够准确选择巡航目标,并在自车变道时更灵敏地实现巡航目标切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计研究
    商用车推力杆螺栓失效原因分析与改进
    刘建林 1,席治国 2,邹波 2,邹纪操 2,罗承俊 1
    2025, 50(2): 52-5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2.010
    摘要 ( )   PDF(1898KB) ( )  
    竖销型 V 型推力杆球头位置为典型的球座-法兰连接结构,其中螺栓作为重要的连接部 件,对于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为解决某款重型卡车用 V 型推力杆球头位置的螺 栓失效问题,文章从螺栓的初始设计、螺栓松动的可能原因入手,结合理论计算,振动的计 算机辅助工程(CAE)分析等,确定失效的主要原因为初始扭矩设计不足以及螺栓在振动工 况下的自松动行为。基于此,文章针对性制定了改进措施,并通过横向振动试验对比选定了 优化方案,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与耐久性能,也对后续螺栓连接的优 化设计提供了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P 神经网络在离心压缩机叶轮优化中的应用
    董志强,于根亮,董逸飞,陈义恒
    2025, 50(2): 56-6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2.011
    摘要 ( )   PDF(2127KB) ( )  
    为了提高离心式压缩机叶轮设计效率并降低计算资源消耗,针对遗传算法优化中计算 量大、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IPSO)优化 BP 神经网络的方法。通 过少量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样本,训练 BP 神经网络建立效率与叶轮参数的映射关系, 结合 IPSO 优化其参数,同时利用遗传算法(GA)确定叶轮的最佳性能参数。研究表明,改 进的 IPSO 算法通过增强粒子群的动态适应性和全局搜索能力,提高了 BP 神经网络的预测精 度和优化效率。优化后的叶轮等熵效率提高 1.34%,多变效率提高 1.04%,流量增加 10.4%。 该方法显著提升了离心式压缩机叶轮的设计效率和性能,为复杂流体机械的优化设计提供了 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DoIP 协议的车辆刷写设计
    高健,周焕宇,吴明睿
    2025, 50(2): 63-6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2.012
    摘要 ( )   PDF(1471KB) ( )  
    如何在整车研发中基于以太网实现车辆高带宽诊断通信无疑已是工程师们热议的话题。 目前,车载诊断技术已日趋成熟,但没有标准的开发体系来约束。文章基于以太网和诊断功 能测试,实现了诊断生态平台完整闭环操作,且使用基于以太网协议的诊断通信(DoIP)具 有诸多优势,如更快的诊断响应、传输大量数据的时间更短等。文章将结合实际案例从 UDSonDoIP 数据库开发、DoIP 诊断通信连接和 DoIP 刷写实例三个方面来阐述 DoIP 功能, 同时提供 DoIP 刷写速度与控制器局域网(CAN)刷写速度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 DoIP 的诊断数据传输不仅提高了诊断仪与电子控制单元(ECU)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同时缩短 了传输时间,取得了良好的数据传输性能,对以太网诊断技术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新型外置式可变进气格栅系统研究
    柯朝东,束萍萍,鄂明宇
    2025, 50(2): 68-71,11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2.013
    摘要 ( )   PDF(1560KB) ( )  
    为了解决新能源车型的续航问题,可变进气格栅系统(AGS)在新能源车型上越来越 广泛应用。文章结合某车型的实际开发案例,从属性目标设定、布置要求、结构设计要点以 及性能要求等方面为外置式进气格栅的设计方案提供了全方面的解析和说明。区别于传统的 内置式 AGS,外置 AGS 对于整车降风阻的效果更加明显,且增加了整车的可玩性和科技感, 可以为后续新车型设计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AMESim 的小齿轮电动助力转向 控制策略研究
    张俊甲 1,2
    2025, 50(2): 72-7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2.014
    摘要 ( )   PDF(1562KB) ( )  
    文章以小齿轮电动助力转向(P-EPS)系统为对象,目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建模与仿 真研究多是建立在数学模型上,与实际模型相比,数学模型往往忽略了实际参数影响与实际 系统有较大偏差。结合目前电动转向系统控制策略已有研究基础,采用 AMESim 半物理仿真 软件建立了 P-EPS 系统的物理模型,并提出一种适合该系统的三控制两补偿的控制策略,结 合所搭建半物理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验证了其正确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应用 AMESim 搭建的 P-EPS 控制性能效果良好且易于实现,为 P-EPS 控制策略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参考依 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试试验
    基于 LS-DYNA 的某车型轿车正面 25% 偏置碰撞仿真研究
    李声元,刘宇飞,刘彩娟,黑中垒
    2025, 50(2): 77-8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2.015
    摘要 ( )   PDF(6023KB) ( )  
    为减少因车辆碰撞导致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文章基于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 (C-IASI)试验规程,以某车型轿车为研究对象,建立正面 25%偏置碰撞有限元仿真模型, 从整车形变与假人伤害值两方面评估汽车在小偏置碰撞中的安全性能,并对仿真模型进行优 化。优化结果表明,A 柱最大位移量由 159.38 mm 下降为 94.73 mm,减小 40.73%;Shotgun 最大位移量从优化前 60.52 mm 下降为 50.56 mm,减小 16.44%;前围板最大侵入量从优化前 226.78 mm 下降为 203.29 mm,减小 10.36%;假人头部伤害指标(HIC)降低 39.89%,假人 胸部粘性指标(VC)降低 32.48%。该研究可为后续小偏置碰撞试验及整车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型国六柴油车后处理故障对 NOX排放 影响研究
    王儒梟,夏坤,尚勋
    2025, 50(2): 85-8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2.016
    摘要 ( )   PDF(1297KB) ( )  
    为研究车辆后处理故障对车辆排放的影响,基于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对一辆 在用国六重型柴油车进行传感器和劣化件故障模拟排放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氮氧上游温度 传感器和选择性催化还原(SCR)上游温度传感器故障及废气再循环(EGR)劣化和中冷器 故障会导致车辆氮氧排放明显恶化,氮氧排放超标准排放限值,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 上游温度传感器故障会导致氮氧排放超限值,但影响较小,而氮氧下游温度传感器故障则不 会导致车辆排放超限值,同时车载诊断(OBD)系统能有效识别车辆故障并报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DOE 的座椅头枕抖动评价标准研究
    李忠良,王华峥,赵金华,韩自锋,韩冬梅
    2025, 50(2): 90-9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2.017
    摘要 ( )   PDF(1598KB) ( )  
    座椅头枕行车时抖动,显著降低用户体验,影响用户购车意愿,现行评价难以反映座 椅头枕抖动的实际水平。文章识别主观评价的影响因素并加以规范,同时针对抖动加速度测 试,从传感器选型、粘贴、测量及信号处理等步骤方面,规范试验过程;应用试验设计(DOE) 方法筛选影响抖动的关键因子,基于 DOE 结果的相关性分析,证明主、客观评价的一致性和 有效性;并建立主、客观评价指标回归方程,制定头枕抖动的加速度标准值,指导座椅头枕 抖动验收评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艺·材料
    钢制汽车前下控制臂优化设计方法
    张桂银,李颖,姜煜,胡礼,陈志洋,陈正康
    2025, 50(2): 95-9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2.018
    摘要 ( )   PDF(1859KB) ( )  
    以某量产钢制汽车前下控制臂为优化对象,提出了一种从概念设计到详细设计的优化 设计方法。详细阐述了设计域预处理、优化参数、几何重构等拓扑优化关键步骤的设计方法 以及对结构性能的影响;结合冲压工艺探讨了控制臂形貌优化及形貌重构方法;阐述了模态 的敏感区域识别以及频率优化方法。重新设计的控制臂具有质量轻、性能优的特点,文章阐 述的方法为钢制汽车前下控制臂的优化设计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 000 MPa 级一体式激光拼焊门环关键性能
    李宁 1,张景 2,李文中 1,李静 1,刘倩南 1,李振兴 1
    2025, 50(2): 99-10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2.019
    摘要 ( )   PDF(1781KB) ( )  
    为提升整车的侧面碰撞和轻量化效果,文章简述一体式激光拼焊和热成型门环关键性 能技术,采用三种不同料厚的 1 000、1 500、2 000 MPa 强度的热成形钢板方案。从焊缝位置 拉伸、维氏硬度、极限尖冷弯、低温冲击、延迟开裂五个实验去验证。结果表明,2 000 MPa 一体式热成型激光拼焊门环为最佳方案。该研究为后续一体式门环设计开发提供了经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教育
    “岗课赛证”融通下新能源汽修课程 教学设计研究
    王康俊 1,吴壮 1,刘丹丹 2
    2025, 50(2): 103-10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2.020
    摘要 ( )   PDF(1023KB) ( )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的提出为高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指明 了新的方向。为切实有效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专业核心课程纯电动汽车故障诊断为载 体,通过调研分析总结岗位需求、技能竞赛、职业技能证书与专业课程的对应关系,进行任 务驱动式课程设计及实践评价。探索了一条提升“岗课赛证”深度融通的教学设计方法与路 径。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培养适应现代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的高素质 人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岗课赛证创”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岗课赛证创”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
    黄超群
    2025, 50(2): 108-11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2.021
    摘要 ( )   PDF(1237KB) ( )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基于汽车产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 化”的总体发展趋势,必须探究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文章对“岗课赛证创设”融通育人模式 的内涵和实施原则进行了阐述,并对“岗课赛证创设”融通育人模式的实施进行了积极探索, 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特色学徒制视域下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以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课程为例
    黄锋,沈夏威,徐帅兵,范天赐,赵若愚
    2025, 50(2): 113-11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2.022
    摘要 ( )   PDF(1084KB) ( )  
    文章以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课程为例,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背景下的课程 思政改革。以驱动电机产业需求为导向,精心组建产业导师、专业主任、教学名师和骨干教 师为核心的课程团队,开发出与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相对接的典型教学项 目。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等层面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将家国情怀、科技创新、 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等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成功培养出一批德技并修的新 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产业应用型人才,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贡献了教育力量,也为其 他专业课程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南省“汽车”相关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问题分析与对策
    李冠峰 1,2,曹义 1
    2025, 50(2): 118-12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2.023
    摘要 ( )   PDF(1064KB) ( )  
    文章简要介绍了 2021 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目录中“汽车”相关专业的设置及河南省 2023 年高等职业教育涉及“汽车”相关专业招生情况,分析了在“汽车”专业快速发展中存 在的过热、基础条件参差不齐、个别学校办学特色不明、专科层次规模增速超产业人才需求 增速以及高层次职业教育发展速度跟不上要求等问题。同时,提出了适当控制“汽车”类专 科层次专业的数量、加强开设专业基本条件建设、稳步发展汽车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对 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教融合 CDIO 工程教育教学模式 创新与实践研究 ——以车辆工程专业材料力学课程为例
    邵瑞影 1,王洪军 2,宋娟 1,葛伟伟 1,周新院 1
    2025, 50(2): 123-126,15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2.024
    摘要 ( )   PDF(1142KB) ( )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文章分析车辆工程专业材料力学课程基本情况和教学存在的问题, 并从课程教育理念改变、产教融合以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CDIO)工程教育教学模式构 建、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最后进行实践应用并取得一定成效。经过该教 学模式创新与实践后,学生在实践项目中学习工程基础知识,提升工程实践能力、解决复杂 工程问题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 教学导入设计
    刘海军
    2025, 50(2): 127-13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2.025
    摘要 ( )   PDF(1059KB) ( )  
    为充分体现汽车运用工程课程思政育人的功能,文章论述了课程思政要素挖掘及教学 导入设计情况。首先介绍了汽车运用工程课程思政的教育背景,然后指明了课程建设路径与 目标。其次以汽车燃油经济性和汽车行驶安全性两个章节为例介绍了课程思政元素案例,从 情境导入、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发展对比四个阶段说明教学过程中如何导入思政教育,通 过教学方法设计说明如何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自然融入。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实 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同时也为高校汽车运用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思政教育提供借鉴与 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标准·法规·管理
    基于大数据可视化的整车研发项目管理
    刘豪,彭思淇
    2025, 50(2): 132-13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2.026
    摘要 ( )   PDF(1057KB) ( )  
    随着汽车领域研发业务复杂度及业务量的持续攀升,传统项目管理平台已难以契合企 业设计研发的需求。研究针对整车研发项目管理中的数据处理效率低、信息孤岛、决策滞后 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可视化的整车研发项目管理方案。该方案采用 Oracle 数据库进行 数据存储,利用 Python 进行数据预处理和分析,通过 Vue3 和 TypeScript 构建响应式前端界 面,并运用 Echarts 实现多维度的数据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显著提高了数据处理效 率,项目进度可视化程度提升 85%,决策响应时间缩短 60%,跨部门协作效率提高 40%。同 时,通过设立关键绩效指标如设计周期达成率、原型机首次通过率等,实现了对项目全生命 周期的精细化管理。为汽车行业及其他复杂工程领域的项目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 提升研发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产品排放符合性管理分析和建议
    陈辉
    2025, 50(2): 137-14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2.027
    摘要 ( )   PDF(1157KB) ( )  
    为保证产品排放符合性,企业内部需开展产品排放管理。文章从企业质量技术管理角 度,基于实施过程中的策划、实施、改进的管理实践,介绍了在新产品准入、生产一致性控 制、在用车三个阶段产品排放的管控要素,并对环保关键零件变更管理、在用车系族划分、 样本选取、量产车评估测试这些管理环节的实施经验着重进行了介绍,期望给其他企业提供 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事故数据的交通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马龙,刘俊奇
    2025, 50(2): 141-14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2.028
    摘要 ( )   PDF(1761KB) ( )  
    交通事故风险日益严峻,为帮助公安交管部门对城市各区域的交通安全状况进行风险 评判和治理,研究基于公安交警“六合一”事故数据和西安市统计年鉴等数据,构建了一种 城市区域交通安全风险评价模型。首先,综合分析了城市交通安全相关的风险指标,并最终 选取了 12 个指标用于模型构建;然后,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指标权重综合赋权; 最后,利用西安市 2021 至 2023 年的数据进行模型的实际应用,并基于统计学理论,选取分 位数法对各区域的交通安全风险进行分级。结果表明,在时间和空间尺度,模型评判结果具 有显著差异性并且与真实情况相符。为公安交管部门宏观评判区域交通风险提供一定的参考 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PEST 模型的国有汽车检测机构 发展策略研究
    孟德宇,杨茜
    2025, 50(2): 147-15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2.029
    摘要 ( )   PDF(1109KB) ( )  
    在汽车产业“新四化”持续蓬勃发展、消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汽车检验检 测行业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文章通过立足当下国有汽车检测机构所面临的复杂 内外部环境现状,借助宏观环境(PEST)分析模型,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方面因素 分析,初步探讨研究了影响检测机构发展的关键因子,并针对性的提出发展建议及措施,以 期为检测机构发展战略制定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交通冲突的十字交叉口安全水平评价
    陈礼美,杨涵
    2025, 50(2): 151-15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5.002.030
    摘要 ( )   PDF(1599KB) ( )  
    十字交叉口作为车流汇入的重点区域,其事故发生占比较高,不同的十字交叉口发生 冲突的概率和事故严重程度不一样,利用交通冲突技术可对交叉口整体安全水平进行分析。 文章通过无人机对西安市 6 个十字交叉口早高峰时段进行视频数据采集,以减速度作为交通 冲突评价指标,使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得出交叉口安全水平,建立白化权函数对 安全水平进行安全等级划分。结果表明,朱宏路与锦宏路交叉口安全水平最低,凤城十二路 与凤城北路交叉口次低,其余交叉口安全水平为安全,实现了各交叉口的安全水平对比,为 不同交叉口安全水平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