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
ISSN 1671-7988  CN 61-1394/TH
创刊:1976年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新能源汽车
    并联混动 SUV 机电耦合系统集成开发及优化
    周碧海
    2024, 49(11): 1-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01
    摘要 ( )   PDF(1457KB) ( )  
    针对并联混动汽车设计一套机电耦合构型动力系统,以提高其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首先对混动汽车的构型进行分析,确定所选择的动力系统驱动模式为 P2 并联混合动力,并采 用同轴式转矩耦合的机电耦合方式。然后结合原型车的相关数据,对发动机和电机进行选型, 并采用基于理论计算的方法为机电耦合系统进行参数匹配。为获得最优匹配方案,结合正交 试验设计方法对所设计的机电耦合系统进行集成寻优,得到一组最优机电耦合参数匹配数值。 最后,对传动系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得到了优化后的变速器传动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余热梯次利用的氢能发动机系统设计
    郭一弘
    2024, 49(11): 8-1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02
    摘要 ( )   PDF(1375KB) ( )  
    氢燃料由于具有零二氧化碳排放、可治理 NOX 等有毒气体的优点,尤其在氢能发动机 与动力装置的研究领域内备受关注。但是,卡诺循环定义的燃料转换效率始终不能超过 50%, 与常规发动机存在较大距离。为此文章构建了一种集压缩室空气增压、内燃室氢气燃烧膨胀 做功、膨胀室低品位余热能回收于一体的氢发动机系统,系统采用有机液态形式贮存氢的方 法,基于氢内燃机建立高效的废热梯级利用体系,将高品质废热用于氢源脱氢,将中低品质 废热进行朗肯循环,实现废热资源的梯级利用。该系统设计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而且在经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多个层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能源驱动总成辐射噪声优化分析
    赵宏阳
    2024, 49(11): 14-17,2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03
    摘要 ( )   PDF(1722KB) ( )  
    为研究车载六相电机辐射噪声问题,文章以某款电驱动力总成为研究对象,测试分析 了其在整车下线流程(EOL)台架上的噪声、振动和声振粗糙度(NVH)性能表现。测试结 果分析发现电机 48 阶噪声在 988~1 325 Hz 和 1 966~2 200 Hz 频段范围内超过目标值,最大 超标量约为 7 dB。随后采用理论分析及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得出噪声问题的原因为电频率 12 阶径向电磁力过大,激起 1 121 Hz 与 2 023 Hz 系统结构模态,定子振动经结构放大后由油底 壳辐射出噪声导致。针对径向电磁力较大的问题,文章采用进化算法,利用转子开辅助槽方 案削弱了空间 0 阶时间 12 阶次谐波径向电磁力。同时通过优化油底壳结构,降低了模态振型 幅值。最终通过仿真方法验证了电机的 NVH 表现,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加速度反馈的电机快速换挡方法
    左 佳
    2024, 49(11): 18-2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04
    摘要 ( )   PDF(822KB) ( )  
    商用车在换挡过程中,会出现短暂的动力中断,电机的调速时间直接影响动力中断时 间。而动力中断时间决定了换挡的品质,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分负反馈的变速器快速换挡 方法,对驱动电机的转速反馈进行微分处理,从转速反馈信息中提取转速变化量的信息。然 后经过比例积分控制器调节,输出指令扭矩,从而实现驱动电机的快速转速调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并联式混合动力自卸车控制策略与经济性研究
    平 衍
    2024, 49(11): 22-2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05
    摘要 ( )   PDF(2257KB) ( )  
    针对并联式混合动力重型自卸车的经济性评价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转矩因子的 逻辑门限控制策略,建立了一套基于 Cruise 与 MATLAB/Simulink 的联合仿真模型,对并联式 混合动力重型自卸车的经济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对关键动力总成进行了选型和参数匹配 并建立了整车仿真模型。然后,采用基于转矩因子的逻辑门限的方法建立了混合动力控制策 略模型,并将整车模型与混合动力控制策略模型进行联合仿真;重点分析了重型商用车瞬态 工况(CWTVC)和自卸汽车行驶工况(CHTC-D)下的整车经济性,并将仿真和试验结果进 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WTVC 循环工况下,电量消耗模式(CD)和电量保持模式(CS) 下分别节油 16.7%和 6.4%;CHTC-D 循环工况下,CD 和 CS 模式下分别节油 39.6%和 25.4%。 仿真与试验结果的经济性误差在为 0.49 L/100 km,节油率误差低于 1.5%,所建立的经济性仿 真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所提出的策略能够显著提高混合动力重型自卸车的车辆燃油经济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能源轻卡物流车转向系统发展趋势
    赵威锋
    2024, 49(11): 29-32,6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06
    摘要 ( )   PDF(1175KB) ( )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政策的重要战略。随着智能化 的大力发展,新能源轻卡物流车转向系统已由传统电动液压助力转向(EHPS)系统向纯电动 助力转向(EPS)系统转变,未来将实现纯线控转向(SBW)系统技术。结合 EHPS、EPS 的 结构、原理、控制逻辑及优劣势,浅谈新能源轻卡物流车转向系统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纯电动汽车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 WLTC 工况 续驶里程影响因素研究
    何嘉俊
    2024, 49(11): 33-3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07
    摘要 ( )   PDF(2834KB) ( )  
    为探究不同环境温度对续驶里程及电量消耗的影响,文章以某纯电动车型为例,开展 了常温 23 ℃、高温 35 ℃、低温-7 ℃下的标准全球轻型车辆测试循环(WLTC)工况的能 量流测试,并且通过建立能量流分析模型定量分析了不同环境温度下的车辆能量传递特性。 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对电池充放电特性的影响、热管理系统能耗的增加、电驱动系统能量转 换效率的影响、低温模拟阻力的增加是导致车辆续航里程减少、电耗增加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网联汽车
    用于资源有限设备的 DDS 通信中间件开发
    施文征
    2024, 49(11): 40-4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08
    摘要 ( )   PDF(1502KB) ( )  
    鉴于汽车开放系统架构(AUTOSAR)经典平台(CP)和自适应平台(AP)将在车内 长期共存的现状,在车内资源有限的设备上部署数据分发服务(DDS)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 点问题。目前大多数 DDS 实现的体积相对较大,不适合部署在资源有限的嵌入式设备上。文 章对针对如何在车辆场景中的资源有限设备上部署 DDS 进行了深入研究,对 DDS 功能进行 了相关的调整和优化,使用 C 语言开发了一款轻量级的 DDS 通信中间件,并对其性能进行了 对比分析。基于 Vector 的 AUTOSAR 工具链,完成了 DDS 在 AUTOSAR/CP 上的部署。同时 在 Xavier+TC397 平台上基于自动泊车辅助(APA)场景进行了测试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 DDS 的通信工作正常,取得了良好的停车性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杂电磁环境导致车辆亏电的排查与整改
    钟翔宇
    2024, 49(11): 47-5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09
    摘要 ( )   PDF(2451KB) ( )  
    随着自然环境中变电站、电力传输网络、广播基站、通信基站等国家基础设施的日渐 增多,电磁环境日趋复杂,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迅速发展,因此需要越来越多的 电子电器进行支撑。文章基于某款智能网联车型在复杂电磁环境中亏电的故障案例,通过采 集故障地点电磁环境在整车电磁兼容进行回放模拟试验,精准定位问题由空调控制器受电磁 环境影响导致整车静态电流超标引起。通过零部件电磁兼容试验,对空调控制器点火开关电 源检测电路进行整改,使空调控制器通过零部件及整车电磁兼容试验认证,通过整改试验的 空调控制器装车后在故障地点重复进行验证,静态电流不会出现异常波动,有效解决了整车 受电磁环境影响所出现的亏电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计研究
    靶车线控底盘挡位控制系统的探究
    宁 涛
    2024, 49(11): 51-5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10
    摘要 ( )   PDF(2363KB) ( )  
    文章对靶车线控底盘的挡位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将传统手动挡杆控制机构改造 成可具备自动换挡控制的能力,在机械结构上设计了一套可实现挡杆控制的换挡机构,通过 控制 X 方向和 Y 方向上的两个推杆电机,实现挡位的切换。控制上开发了专用的挡位控制器, 可控制双路电机的正反转和行程距离的精确控制,且具备挡位反馈功能,可实现闭环控制。 控制软件上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控制逻辑,通过对挡位控制器发送具体的挡位控制指令,可实 现对靶车线控底盘进行挡位控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重卡进气噪声分析及降噪措施
    梁奉典
    2024, 49(11): 56-5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11
    摘要 ( )   PDF(1179KB) ( )  
    文章针对某重卡在低负荷工况下的特定转速范围内,车辆驾驶室内出现的“咚咚”打 鼓声,首先通过主观评价,初步判断进气系统为噪声传播源;然后通过换装评测,锁定噪声 传播路径;最后结合试验测试,从不同维度有针对性地提出降噪措施,最终采用加大进气扁 管厚度、调整进气扁管与车身连接处的橡胶软垫刚度和粘贴阻尼片的综合降噪措施,降低了 进气噪声,并进行实车验证。文章解决了车内进气气流噪声过大的问题,提升了整车品质, 极大地改善了驾乘人员的驾乘体验,对整车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性能优化设计 提供参考,对后续整车降噪工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 SUV 安全带支架异响问题研究与优化
    王宗稳
    2024, 49(11): 60-6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12
    摘要 ( )   PDF(1798KB) ( )  
    汽车异响噪声会增加用户的疲劳感受,显著降低舒适性体验,因此,在汽车开发阶段, 必须高度重视并优化解决异响噪声问题。某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在开发阶段,内部考 核发现抽拉安全带织带时有明显的敲击异响。经客观分析和交叉验证后确认异响来源于织带 导向卡扣与金属支架的敲击,经过分析和试验验证后,针对该问题制定了短期解决方案:用 毛毡消除导向卡扣与支架的间隙;同时制定了长期解决方案:优化设计尺寸。最后既解决了 异响问题,验证了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又避免了支架零件的报废,同时快速高效的解决问题, 确保了该整车项目按时投产,并为后续车型开发提供技术经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车门玻璃下降外水切异响问题分析及整改
    沈洪波
    2024, 49(11): 65-69,7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13
    摘要 ( )   PDF(1526KB) ( )  
    针对车门玻璃下降时出现的“咕噜咕噜”异响问题进行研究,发现水切的自身稳定性 是异响的原因。通过改变接触面摩擦特性实验,确认外水切问题。结合实车验证,根据自锁- 滑动机理和有限元模拟,研究清楚粘滑运动中水切翻转敲击钣金的异响原理,并解释了高温 扬尘天气容易异响的原因。考虑到布置空间和自然环境影响,排除唇边角度和摩擦系数的更 改方案,并分析异响的三种潜在原因,加长水切倒钩抵住钣金,消除水切敲击钣金的可能性, 彻底解决了异响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电器元件检测实验装置设计与开发
    徐长钊
    2024, 49(11): 70-7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14
    摘要 ( )   PDF(2712KB) ( )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器元件的检测技术显得愈发重要。文章主要探讨了 汽车电器元件检测综合实验装置的设计与开发,详细介绍了实验装置的设计方案、开发流程 和技术实现,包括关键技术和方法的应用。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实验装置具有良好的功能和 性能,能够准确地对汽车电器元件进行检测,且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减振器底盖开裂问题研究
    孙明磊
    2024, 49(11): 75-7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15
    摘要 ( )   PDF(2554KB) ( )  
    减振器作为汽车底盘的关键部件,在行驶过程中出现开裂问题时会严重影响其使用寿 命。文章针对某车型后减振器底盖开裂问题,详细介绍了问题发生的背景以及问题排查过程, 通过故障件拆解、焊接强度分析、焊熔深分析,确认故障件状态。通过台架试验复现减振器 失效问题,并结合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受力分析,得出问题真因。然后根据开裂位置受 力情况制定了整改方案,最后进行改善后的效果验证,通过了焊接强度分析,CAE 疲劳分析、 台架验证和道路可靠性试验,有效解决了减振器底盖开裂问题,对整改方案进行了量化提升。 对类似的汽车零部件开裂问题的分析与整改提供了指导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动变速器牙嵌式离合器进挡概率研究与应用
    贺 军
    2024, 49(11): 79-8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16
    摘要 ( )   PDF(1553KB) ( )  
    文章以某 9 挡自动变速器的牙嵌式离合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离合器结合各阶段的动 力学模型。根据长短齿设计特征,分别计算无任何齿形接触、长齿接触长齿、长齿接触短齿、 长齿接触长齿和长齿接触短齿同时发生四种场景在不同初始速差条件下的进挡概率。考虑随 机齿形接触位置的终止速差,计算得到牙嵌式离合器进挡的最优速差,可用于滑行降挡最优 进挡策略的制定,提升换挡质量。选取实车滑行五挡降四挡工况,进行进挡概率校验,结果 和理论计算概率相符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试试验
    整车侧碰壁障性能分析与结构耐撞性设计
    李学言
    2024, 49(11): 86-9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17
    摘要 ( )   PDF(2727KB) ( )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与汽车保险指数均推出了适合中国的侧面碰撞移动可变性壁障 (SC-MDB)与中国先进的侧面碰撞移动可变形壁障(AC-MDB)。文章对比了新旧侧面碰撞 壁障的结构特征、蜂窝铝参数与碰撞能量的差异,仿真分析了不同壁障蜂窝铝的受压变形, 提供了侧碰壁障力学特性的参考。应用某车型的碰撞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了不同壁障对车身 侧面结构耐撞性设计的影响。针对新版 SC-MDB 与 AC-MDB 侧面碰撞工况引起整车 B 柱与 前后车门侵入量加大的问题,通过完善车身座椅横梁的传力路径,加大门槛、B 柱与车门防 撞杆等结构的强度,降低了侧碰车体的侵入变形,提供了新版侧碰壁障工况的结构优化设计 方法。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为同类车型的结构耐撞性设计提供了优化思 路与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风 EQH 燃气机降低机油消耗的仿真分析 与试验研究
    黄 硕
    2024, 49(11): 92-96,13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18
    摘要 ( )   PDF(1450KB) ( )  
    机油是发动机中必不可少的油液之一。过多的机油消耗不仅对发动机有着不同程度的 损伤,同时也会威胁到空气质量。文章通过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 EQH 燃气机的机油 消耗过高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与仿真分析,利用发动机仿真软件 AVL EXCITE Piston & Rings 对机油消耗进行了仿真计算,根据仿真结果找出机油消耗过高的原因,并进行了优化改进与 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机燃比由 0.32%降至 0.034%,达到了改进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谈电驱动总成试验后检查技术方法
    缪 军
    2024, 49(11): 97-10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19
    摘要 ( )   PDF(2134KB) ( )  
    为准确评估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总成的表现性能,对其试验后检查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 以某三合一电驱动总成为论述对象,着重介绍了系统外观及细节检查、电学性能测试、气密 性能检测、机械连接螺钉残余扭矩测定的方法。检查规范是首先确认整体外观及关键部件接 口细节,其次检测总成绝缘电阻与直流耐压及接地电阻参数,然后测试整机油液回路、电机 干燥腔体以及调压透气阀膜的气压泄露率,最后进行机械拆卸中紧固螺钉残余扭矩检测,定 转子的电学参数测试,组成部件接合面以及功能件外观检查等。参考相关检测标准,总结出 了适用的检查流程及方法,为电驱动总成试验开发与验证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能量流分析的低温能耗研究
    邹 驹
    2024, 49(11): 102-10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20
    摘要 ( )   PDF(1084KB) ( )  
    为研究低温环境下导致电耗恶化的主要因素,文章通过整车能量流分析方法,测试了 常温(23 ℃)和低温(-7 ℃)环境下中国乘用车行驶工况(CLTC-P)各个部件能量消耗。 测试结果表明,低温和常温的主要能耗差异部件为电驱、压缩机、低压风扇、鼓风机、水泵 等。其中压缩机和电驱消耗增加占比较大,所以重点剖析低温电驱恶化的原因,理论分析电 驱低温能耗恶化的原因为低温底盘阻力恶化、低温电驱润滑油粘度增加、电机效率恶化等。 为了验证润滑油温对电驱电耗的影响,通过电驱水泵流量控制电驱油温,在不同油温下进行 低温 CLTC-P 工况电耗测试。为了验证低温电驱余热通热泵系统和自加热电驱油温这两个方 案的能耗差异,实验过程中同时记录电驱电耗和压缩机电耗以及电驱油温,实验结果表明电 驱余热自加热油温总电耗更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负氧离子技术在汽车布置上的应用研究
    祝顺宽
    2024, 49(11): 106-10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21
    摘要 ( )   PDF(1116KB) ( )  
    近些年,空气质量状况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有调研结果显示,汽车车内空 间是一个空气质量状况相当恶劣的场所之一,而人们使用汽车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这就对 汽车内的空气质量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首先,文章介绍了负氧离子技术的作用和原理, 特别是对负氧离子技术在汽车内的布置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其次,主要是在车内不同位置 布置不同数量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并测试空调出风口和驾乘人员头部区域的负氧离子数量, 以此获得负氧离子净化效果与布置位置及数量的关系;最后,测试在选用不同的空调风量和 模式的情况下,空调出风口和驾乘人员头部区域的负氧离子数量,可以获得负氧离子浓度与 空调风量及模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负氧离子发生器布置在空调吹面出风口时,可以带 来较好的车内空气质量净化效果,而使用较大风量吹面则会带来较高浓度的负氧离子。该研 究结果为负氧离子技术在汽车内的布置应用提供了依据,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艺·材料
    基于图像配准的车架缺陷检测与识别方法研究
    许振华
    2024, 49(11): 110-11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22
    摘要 ( )   PDF(2747KB) ( )  
    针对流水线上底盘车架外形缺陷检测和识别存在效率低、准确度不高、劳动强度大的 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图像配准的车架缺陷检测与识别方法。获取标准图像,通过最大类间方 差法与形态学等操作建立形状匹配模板。在线采集待测车架图像,利用形状模板匹配算法查 找待测车架图像在标准图像中的位置与旋转角度,对待测车架图像进行配准,使其与标准车 架图像处于同一空间位置关系。通过逻辑异或把待测目标图像与标准库图像进行匹配运算, 采用形态学算法去除系统中干扰缺陷杂质。RGB 分量滤波后,进行图像重叠并调整透明度, 从而得到缺陷图。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取车架外形特征,进而得到过铆、漏铆、 多孔、少孔等多种外形缺陷,其检测速度快,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镁合金在商用车仪表板管梁上的应用
    张 龙
    2024, 49(11): 115-11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23
    摘要 ( )   PDF(2041KB) ( )  
    随着新能源在卡车领域的迅速发展,商用车车身轻量化以及外观品质也越来越受到重 视。镁合金具有密度低、压铸性能优良等众多优点,在乘用车仪表板管梁等结构件已规模应 用,但是在重卡领域仍是空白。文章通过采用压铸一体成型镁合金配合使用铝合金冲压件的 方式,设计开发了一款重卡镁合金仪表板管梁取代原钢制管梁。结果表明,与钢制材料相比, 镁合金仪表板管梁重量减少了 53%,在制动、转弯及垂向冲击工况下仪表板强度安全系数分 别提高了 10%、30%、50%,刚度提升了 30%。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图像处理的汽车用棒材轧制孔型 深度检测方法
    祝夫文
    2024, 49(11): 120-122,13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24
    摘要 ( )   PDF(1627KB) ( )  
    目前国内棒材轧制孔型深度的检测,全部依靠人工卡量,不同的人员测量,会导致不 同的结果,进而可能会导致辊缝设置存在较大的偏差。为实现上述孔型深度的自动测量目的, 文章研究了一种以标准对比磁棒为标本、平行光源光学成像为手段、图像处理技术为基础的 棒材机架孔型深度检测方法,以及相关的数学建模及算法。上述方法能够兼顾现场换辊操作 及生产准备的便利性和精度,具有精度高、操作方便的特点。现场实验表明,以图像处理为 基础的孔型深度检测方法,其实测精度可以达到 0.2 mm 以内,且比较稳定,对指导实际工业 生产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商用车仪表总成装配整体方案优化
    邹 黎
    2024, 49(11): 123-12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25
    摘要 ( )   PDF(1659KB) ( )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用户对驾驶舱仪表总成总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 TY 公司仍采用传统板链线进行装配,针对目前使用的流水线工位少、零部件种类多、自动化程 度低、工装车回收困难、仪表总成下线需要人工搬运等问题,通过对仪表总成装配过程进行 重新划分和节拍平衡,专用流水线在减少线边物料堆放、减少生产工装车回收作业人员,降 低成品下线搬运强度,提升物料仓储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定焊枪异步修磨在车身车间的应用
    田 涛
    2024, 49(11): 127-13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26
    摘要 ( )   PDF(2009KB) ( )  
    汽车自动焊装生产线中,焊枪每焊接一定量的点数后要进行修磨,会影响生产线的实 际输出,其中固定焊枪采用摆臂修磨器影响更大。文章介绍了固定焊枪摆臂修磨的现状,并 对修磨过程进行了时序分析。针对搬运机器人和固定焊枪的应用,分析了机器人在进行搬运 工作时,焊枪作为独立轴单独运动从而实现修磨的可行性,即在焊接完成后,前台程序判断 是否需要修磨,如果需要修磨则开启异步模式并触发后台修磨程序启动,后台程序控制焊枪 独立轴和摆臂修磨器按照时序完成修磨过程,在焊接开始前,前台程序关闭异步模式恢复焊 枪的联动。通过在某生产线实施异步修磨功能,并对比实施前后的单班次平均小时产量,发 现实施后生产线的输出量得到明显的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导热胶在动力电池的应用研究
    侯少杰
    2024, 49(11): 132-13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27
    摘要 ( )   PDF(1508KB) ( )  
    通过阐述导热胶如何进行正确的应用,最大程度发挥导热胶的导热功效提升动力电池 在使用过程中的热管理效能。文章通过综述导热胶在动力电池中的应用,分析导热胶在工艺 应用过程的常见失效模式和可能发生的导热胶粘度不达标、设备参数设置、表面清洁度等原 因,提出对导热胶粘度以及过程控制的应用建议和对策,通过统计过程控制(SPC)的质量 管理工具对导热胶的涂布进行质量管控。从而提升动力电池的使用功性能、安全性能和使用 寿命,同时也为国内导热胶在电池行业工程中的应用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教育
    职业院校汽车专业青年教师育德现状与 育德能力培养
    罗 继
    2024, 49(11): 137-14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28
    摘要 ( )   PDF(1071KB) ( )  
    为解决职业院校青年教师的育德水平不高、“技育”和“德育”长期分离、育德设计缺 失和育德吸引力不够等突出问题,以职业院校青年教师这一典型对象开展个案研究,分析职 业院校青年教师育德现状。针对汽车专业青年教师,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研究 其育德能力培养的改革路向,提出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和立体化的职业院校汽车专业青年教 师育德素质培育服务体系,提出建立有利于职业院校汽车专业青年教师育德能力发展机制, 为职业院校有针对性开展青年教师育德能力培育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汽车类专业发展探究
    邱 雨
    2024, 49(11): 142-14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29
    摘要 ( )   PDF(953KB) ( )  
    文章探讨了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汽车技术专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汽车技术作为未 来汽车工业的关键方向,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的需求逐渐增长,为高职院校提供了独特的 发展机遇。然而,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挑战,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加深构 建产教融合,构建汽车专业创新互动体系,以满足学生和产业的需求,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 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讨 ——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为例
    吴 桐
    2024, 49(11): 146-148,17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30
    摘要 ( )   PDF(1128KB) ( )  
    为了适应汽车行业发展需求,本校依托传统车辆工程专业特色优势,新增了智能车辆 工程专业。为了建设更符合现代产业需要的汽车人才,文章提出了智能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 培养方案。确定以培养“亲产业、厚基础、强交叉、重创新”的智能电动汽车复合型人才为 目标,注重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交叉融合,建设智能化课程体系与多元 化实践教学平台,进而为培养适应现代汽车技术发展的全能型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协同育人视域下汽车电子类实验课程教学 及其效果探索
    李 敏
    2024, 49(11): 149-152,15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31
    摘要 ( )   PDF(1458KB) ( )  
    为了师生能适应社会变化和提升可持续学习力,文章以单片机(MCU)原理及应用实 验课程为例,从协同育人的视域进行了课程优化改革的探索,提出人员协同、机构协同、线 上线下协同、技能与素养协同的教学育人思路。优化了实验教学内容,丰富了实验完成环节, 进一步完善了对实验项目实施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夯实基础,聚 焦汽车电子控制方面应用,教学相长,师生共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汽车类“双师型” 教师队伍发展探究
    张银涛
    2024, 49(11): 153-15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32
    摘要 ( )   PDF(1214KB) ( )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高职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高职汽车类“双师 型”教师作为汽车职业教育的主体力量,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以适应数字化时代 的教育教学需求。文章基于数字化背景,分析了高职汽车类“双师型”教师的表态特征及对 职业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汽车类“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方面的能力要求,结合当下困境 与挑战探讨了高职院校汽车类“双师型”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策略建议,为高职汽车类“双 师型”教师队伍数字化培养和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化时代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张甲瑞
    2024, 49(11): 158-16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33
    摘要 ( )   PDF(1026KB) ( )  
    教育数字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教育必须适应新兴技术带来的变化并加速自身变 革,培养社会需要的时代新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近两年爆发式增长,新能源汽车技术专 业复合型高素质工匠人才培养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为提高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培养质量, 总结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现状,分析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和教育数字化 对人才培养的意义。文章基于数字化教育背景并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新能源汽车人才培 养模式,增强了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解决了产业发展需求和规模化教学下的个性化培 养问题,为相关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混合动力汽车检修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探索与实践
    昝雪松
    2024, 49(11): 162-16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34
    摘要 ( )   PDF(1155KB) ( )  
    为了更好地实现专业知识技能教育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 混合动力汽车检修课程为例,结合汽车专业教育及课程教学特点,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学 习、心理特点,开展了课程设计与实践,制定了课程思政培养目标与框架。将该课程的课程 思政内涵归纳为高压安全和规范操作意识,具备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学生的民族制造自豪感; 培养学生技能报国的使命担当;培养学生在检修过程中认真实践、勇于探索、精益求精的大 国工匠精神。开展了思政教育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其他专业和课程的思政建设提 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标准·法规·管理
    利用网络图优化汽车研发周期
    户晓满
    2024, 49(11): 166-16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35
    摘要 ( )   PDF(1091KB) ( )  
    汽车研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更好地管控汽车研发项目,更好地达成项目的 预期目标,主流汽车企业都对汽车研发项目进行了全面管控,涉及到项目的进度、质量、成 本、范围、变更、风险、干系人等要素。进度直接决定了研发产品推出的速度,是汽车行业 竞争的关键项,管控进度尤其重要,文章介绍了如何分解汽车开发过程的工作项、预估工作 项周期、梳理逻辑关系,绘制网络图,寻找利用关键路径来管控项目研发进度,以优化汽车 研发周期,提高资源利用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Power BI 的螺栓拧紧数据智能管理系统
    雍 亮
    2024, 49(11): 170-17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1.036
    摘要 ( )   PDF(3702KB) ( )  
    为保证整车装配的安全和质量,需要采用大量带监控拧紧工具完成整车零部件的装配 工作,并借助拧紧数据完成拧紧工作的日常管理。然而,该过程产生的数据量庞大,传统方 式采用人工统计分析拧紧数据,存在统计效率低下、数据处理工作繁琐、可视化效果不佳等 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文章基于智能分析软件 Power BI 对拧紧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并搭建 螺栓拧紧数据智能管理系统,实现拧紧数据的自动化管理和分析。该系统包含了海量拧紧数 据的自动加载、自动统计和自动生成可视化报表等功能,业务人员可以随时访问系统查询报 表,大幅提升了现场拧紧管理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