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
ISSN 1671-7988  CN 61-1394/TH
创刊:1976年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新能源汽车
    电芯膨胀力叠加关系研究
    程 强
    2024, 49(9): 1-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01
    摘要 ( )   PDF(1468KB) ( )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兴起,高比能、低成本、高成组效率的模组设计已成为主流趋势。 然而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鼓胀,导致电芯循环寿命降低。且电芯到模组级别膨 胀力呈增大趋势,过大的膨胀力会使模组端侧板发生破坏。文章基于电芯膨胀力叠加关系的 研究,分别对单体电芯、2P1S、1P2S、3P1S、1P3S、4P1S、1P4S 以及 3P4S 模组进行了测试, 得出电芯串并联方式对模组膨胀力大小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且模组膨胀力的大小与电芯的 个数呈对数函数的关系。通过预测不同成组方式模组膨胀力的大小,为安全模组设计提供指 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种典型橡胶衬套在不同荷载下的动刚度特性
    缪亚东
    2024, 49(9): 6-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02
    摘要 ( )   PDF(1312KB) ( )  
    驱动电机总成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对整车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性能有着 重要的影响意义。目前纯电动汽车悬置普遍采用橡胶衬套类结构,结构相对简单,但对其动 刚度性能要求高。文章选取两种典型的橡胶衬套,利用有限元技术详细分析了两种衬套在不 同荷载下的动刚度表现形式,并着重分析对比了第一个峰值位置与不同预载的关系。分析结 果表明,同为衬套类结构,因结构不同,其动刚度表现特性差别较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永磁同步电机扁线 6 层定子绕制嵌线技术研究
    昌 雨
    2024, 49(9): 10-14,3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03
    摘要 ( )   PDF(850KB) ( )  
    驱动电机关乎着汽车的动力性能和能源转换效率,永磁同步扁线电机因其大扭矩、恒 功率、强磁场等优势逐步成为新能源汽车的首选。文章通过分析扁线多层电机的性能参数, 以永磁同步扁线 6 层定子电机为例,采用叠绕组和波绕组两种绕制方式展开绕组绘制图,对 6 层定子绕组接线方式进行了细致分析,得出叠绕短距绕制时节省端部用铜,但引接线比较 杂乱且最后线圈嵌线较困难;波绕组虽引接线整齐美观,但短距绕制时不能节省端部用铜量, 据此解读了扁线电机定子绕组的嵌线技术,力求解决职业院校教学中的难点和汽车维修技术 上的难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电动汽车预约充电功能设计
    马 龙
    2024, 49(9): 15-1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04
    摘要 ( )   PDF(667KB) ( )  
    针对电动汽车在电价波谷时充电的需求,文章提出一种电动汽车预约充电功能设计方 案。用户通过中控屏或 App 设置将预约充电参数,包括开始时间、结束时间、重复周期、到 结束时间未充满时是否继续充电发给 T-BOX。T-BOX 根据预约充电设置及当前时间,发送充 电请求状态给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根据 T-BOX 发送的充电请求状态并结合整车状态,决 定整车充电还是等待充电。经实车测试该功能逻辑合理,满足用户预约充电以及立即充电的 需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AMESim 的某款纯电动汽车建模与分析
    范亚洋
    2024, 49(9): 19-2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05
    摘要 ( )   PDF(866KB) ( )  
    目前电动汽车的研发主要依靠 Curise、CarSim 等仿真软件,而西门子旗下的开发软件 AMESim 在多物理集成领域的系统级模型方面构建模型及仿真具有优势。以某款纯电动汽车 为实验对象,综合考虑整车的动力性能和能量流,通过 AMESim 软件搭建出一维仿真整车模 型,对关键的零部件参数进行计算匹配设计,得到车辆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通过性能指标 的要求与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可靠性,该结果表明用 AMESim 软件进行仿真实验得到的数据 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实车测试,为缩短汽车的开发周期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网联汽车
    一种应用于无人驾驶车型的前下防护 装置设计方案
    郭永庆
    2024, 49(9): 24-2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06
    摘要 ( )   PDF(1415KB) ( )  
    文章分析了某无人驾驶车型所用的传感器类型及性能,针对某新研发车型无人驾驶的 功能需求,对多种传感器的性能进行对比,通过多种类型的传感器进行互相配合,以满足无 人驾驶的安全性。在满足前下防护装置法规要求的前提下,以前下防护装置作为传感器的载 体,根据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设计相应的支架用于固定在前下防护装置上,并对支架强度进 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仿真分析,以满足结构强度要求。最终的实物状态符合设计预期, 实现了正向开发的设计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货运服务型物流园区的车辆作业调度研究
    田鑫
    2024, 49(9): 29-3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07
    摘要 ( )   PDF(1231KB) ( )  
    为了解决货运服务型物流园区中车辆作业调度效率低下的问题,文章以物流园区内总 的作业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建立车辆作业调度模型。通过引入非线性的动态惯性权重因子, 设计了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该算法能够很好地提高求解效率,以及避免陷入局部最优。 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所获得的车辆作业调度方案具有很好的时间优化 效果。同时通过与标准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的对比分析,验证了优化粒子群算法具有更高 的求解效率和更好的求解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车联网环境与传统环境下智能车辆换道博弈模型
    张 顺
    2024, 49(9): 35-4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08
    摘要 ( )   PDF(1496KB) ( )  
    为解决智能车辆在传统环境及联网环境中换道行为的决策问题,文章基于博弈论建立 智能车辆的换道行为模型,并使用双层规划算法对该模型进行分析。使用 HighD 数据库和驾 驶模拟器采集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预测在联网环境和传统 环境下车辆换道行为中各参与者的最优策略,模型的预测结果可以为智能车辆的换道策略选 择提供指导,为智能交通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提供重要参考,有助于提高交通效率和驾驶安全 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Stanley 单点预瞄的 LKA 融合 控制算法研究
    邝士奇
    2024, 49(9): 43-4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09
    摘要 ( )   PDF(1210KB) ( )  
    为解决在弯道干扰下车道保持辅助(LKA)系统跟踪精度低、行驶稳定性差的问题, 文章针对装备 LKA 系统的车辆进行操纵稳定性方面的研究。建立了基于单点预瞄最优曲率模 型和 Stanley 算法预瞄模型的目标转角模块,并通过控制转角权重模型允许对各个预瞄模型计 算出的转角进行加权组合。通过其余控制模块的协同工作,确保了目标转角模块可以提供准 确且适宜的转角指导,帮助车辆保持在车道中心,应对各种驾驶路况,实现最佳的转向响应。 文章通过 MATLAB/Simulink 和 TruckSim 搭建了 LKA 系统的车辆仿真平台,通过设置不同的 驾驶工况,研究不同车速、不同道路线型对轨迹跟踪性能的影响。联合仿真验证了算法有效 性,结果显示,所设计的 LKA 融合控制算法模型在弯道干扰下表现出强鲁棒性、高跟踪精度 和稳定性,在多种转向场景中保持了良好的性能和约束满足,确保了行车精确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计研究
    耦合故障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施路广
    2024, 49(9): 50-54,7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10
    摘要 ( )   PDF(1334KB) ( )  
    为研究多故障耦合对转子系统动力学的影响,建立刚性支承下的裂纹-碰摩耦合故障转 子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四阶 Runge-Kutta 方法对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对比分析系统在定子刚 度以及裂纹深度等参数变化下转子系统的动力学响应。借助系统的分岔图对其非线性动力学 行为以及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到故障和转速之间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参数的改 变,系统会呈现出丰富的动力学行为,包括单周期、多周期、拟周期和混沌等,该研究结果 为汽车中驱动电机转子系统的设计和故障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型商用车地板设计策略
    魏益冰
    2024, 49(9): 55-5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11
    摘要 ( )   PDF(784KB) ( )  
    为解决重型商用车地板因设计问题导致的生产问题和质量问题,同时考虑变型车地板 开发和“碳中和”背景下的重量管控要求,提出将产品问题的解决“前移化”的地板设计策 略。通过对常见设计问题的分析,提出设计阶段应统筹配置进行地板模块化设计,地板材料、 标准件定义应综合材料特性、零部件功能和性能并考虑平台化,还应对地板从材料、结构、 工艺方面进行轻量化设计,有效降低开发成本、减少设计问题、减轻零件重量、提高生产物 流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驾驶室半主动悬置模糊 PID 控制策略研究
    史津华
    2024, 49(9): 60-6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12
    摘要 ( )   PDF(1830KB) ( )  
    为了研究商用车驾驶室阻尼可调式半主动悬置对汽车乘坐舒适性的影响,在 TruckSim 中建立了整车模型与左右轮迹不平度模型,在 MATLAB/Simulink 中搭建了比例-积分-微分 (PID)和模糊 PID 控制器模型,并且根据相关文献中的连续阻尼可调(CDC)减振器外特 性试验结果建立了执行器模型,通过 TruckSim 和 Simulink 联合仿真的方式进行了研究。以商 用车驾驶室垂向、俯仰和侧倾加速度的均方根值之和作为驾驶室的振动评价指标,对比了 50 km/h 和 90 km/h 车速下采用被动悬置和半主动悬置的驾驶室振动情况。仿真结果表明,相 较于被动悬置,基于 PID 与模糊 PID 的半主动悬置均能够明显改善商用车驾驶室的平顺性, 两种控制策略控制效果非常接近,在两种工况下使驾驶室整体振动情况改善约 13.28%和 14.02%。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赛车空气动力学套件全局优化策略研究
    范沁红
    2024, 49(9): 67-7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13
    摘要 ( )   PDF(2531KB) ( )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空气动力学套件的优化对于赛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操纵稳定性有着重 要的影响。从全局角度出发,选取前翼、后翼、侧翼各翼片攻角共 10 个设计变量,横向对比 了不同的试验设计方法、近似模型搭建方法以及多目标优化方法,之后通过圈速仿真进行验 证,选择出最适合翼型攻角优化问题的优化策略,并以此策略对整车进行优化。对比优化前 后整车气动性能,最终赛车的气动负升力增加 19%,阻力增加 2.03%,较好地改善了赛车的 空气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此种优化策略可以为赛车翼片攻角的选定提供一定的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动气缸顺序控制阀设计
    魏志奇
    2024, 49(9): 75-7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14
    摘要 ( )   PDF(2133KB) ( )  
    控制阀是流体控制的核心件,为了让流体按照人类的目的实现特定功能,各类控制阀 层出不穷。在制造类企业生产中,两个单行程气缸或一个双行程气缸的控制需要两个独立的 控制阀。为了简化控制方式和提升安全性,避免多个有顺序控制要求的气缸出现操作失误, 提升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文章通过创新性的思路设计出了一种有顺序要求、不会出现控 制逻辑混乱,并能减少控制阀数量的四位七通阀,该阀用于发动机缸盖的端面加工工序,主 要作用是控制双行程气缸按照顺序要求伸缩,减少了控制阀数量,结构紧凑。该阀投入实际 生产多年未失效,充分证实了作为一类工具,其简单、高效、可靠的边界要求。同时所述的 四位七通阀为行业流体控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车载扬声器网罩开孔率对其频响及音质的影响
    肖 枫
    2024, 49(9): 80-8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15
    摘要 ( )   PDF(2231KB) ( )  
    车载扬声器大多布置在车内门板、A 柱等位置,为了车内美观需求,一般会使用网罩 将其遮挡。然而,网罩的遮挡将会导致扬声器的辐射特性产生变化,对车内电声重放效果产 生不利的影响。文章研究不同开孔率网罩对于扬声器频响及其音质的影响,首先从理论分析 了网罩对于扬声器辐射特性的阻碍作用,然后客观测量了安装不同开孔率网罩扬声器的频率 响应特性,最后通过主观实验验证了不同开孔率网罩对扬声器重放信号音质的影响。研究结 果表明,网罩对于扬声器频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高频区域,同时网罩的开孔率越小,对扬声 器辐射特性的阻碍越大,文章为车内扬声器网罩的开孔率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能源汽车造型中的智能情感体验研究
    伏建博
    2024, 49(9): 85-8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16
    摘要 ( )   PDF(1721KB) ( )  
    文章通过解码情感化设计在新能源汽车造型中的运用方式,总结情感化设计发展趋势。 运用定量研究、感性工学测试工具等科学方法探索新能源汽车智能情感体验的设计规律。通 过分析不同品牌的情感化设计思路,总结智能情感体验的应用规律,掌握情感化体验的实际 效果,制定新能源汽车智能情感体验的设计策略。通过提高情感化体验水平增强用户粘性, 为从事汽车造型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模型变结构 PI 的 BLDC 电机驱动液 压泵的压力控制
    许存国
    2024, 49(9): 90-94,16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17
    摘要 ( )   PDF(1263KB) ( )  
    在自动变速箱液压控制的应用中,滑阀板液压系统存在控制精度差、多参数耦合、系 统模型难以建立等缺陷。文章提出基于模型变结构比例积分(PI)的直流无刷(BLDC)电机 驱动液压泵的压力控制策略,将直流无刷电机动态特性好、控制精度高等优点与液压泵结构 简单、可靠性好等特点相结合。根据液压泵的转速、流量、压力特性关系和油液温度、黏度、 弹性模量等参数建立电机转速比例积分控制模型,通过较易控制的电机驱动占空比信号实现 对液压泵输出压力的调节。控制系统通过变结构比例积分控制,消除压力偏差和超调量,提 高系统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变结构比例积分控制具有可行性,而试验结果证明,模型控制 的系统响应优于纯比例积分闭环控制,并且具有很好的抗负载扰动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4 版 C-NCAP 正碰速度提高安全性能 研究及优化
    王 德
    2024, 49(9): 95-10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18
    摘要 ( )   PDF(2130KB) ( )  
    为评估 2024 版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中碰撞速度提升对轿车、运动型多用途 汽车(SUV)和多用途汽车(MPV)三种车型耐撞性的影响。通过有限元仿真方法发现,速 度由(50+1)km/h 提升至(55+1)km/h 后,车身前围板入侵量增大,乘员舱加速度峰值及 乘员载荷准则(OLC)增加约 4g。同时,驾驶员侧约束系统安全性能下降,头部接触方向盘 风险增大,胸部压缩量变差。为应对此问题,提出优化方案,为 2024 版 C-NCAP 被动安全开 发提供参考,并为主机厂前期被动安全优化开发提供策略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液压 ABS/ESC 柱塞泵子系统关键特性设计 及试验方法
    郭树元
    2024, 49(9): 101-10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19
    摘要 ( )   PDF(1972KB) ( )  
    作为主动安全及线控制动技术的基础,液压刹车防抱死系统(ABS)/车身电子稳定控 制系统(ESC)国产化虽然有了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但原始设计需求认识不足和失效管理 体系尚不完善,使得理论研究到工程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实际问题。文章基于柱塞泵基本 结构原理,从液压制动的 ABS 减压功能、ESC 减压功能、ESC 主动增压功能三个方面分别研 究柱塞泵子系统相关零件关键特性参数的设计需求,重点分析和解决所关联的轮边负压问题 及失效机理。介绍了所设计的功能、性能和失效验证的液压台架试验方法,该试验台架集成 度高,试验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工程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试试验
    盘式制动器模态及热衰退机理分析
    王鑫泽
    2024, 49(9): 107-11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20
    摘要 ( )   PDF(2378KB) ( )  
    热衰退是影响制动器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运用 ABAQUS/Explicit 建立制动盘热-力耦合 有限元模型分析热衰退机理,对制动盘与摩擦片进行有约束模态分析。仿真与研究表明,在 模态分析中制动器边缘振动更加显著,振型多为轴向弯曲;振动恶化盘-片接触导致应力与温 度梯度大、分布不均现象;实际制动工况下摩擦系数数值波动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制动过程制动盘瞬态温度场数值模拟分析
    田振芳
    2024, 49(9): 113-116,16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21
    摘要 ( )   PDF(1188KB) ( )  
    为了准确预测制动系统在实际工况下的温度场分布,综合考虑与压力有关的摩擦系数、 与温度有关的材料热物理特性、随时间呈指数增长的接触压力及制动速度之间的相互耦合作 用,采用有限元法对单次制动过程中盘式制动器的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不同接触压力 下制动时间、制动距离及瞬态温度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制动过程中制动盘温度先上升 后下降,接触压力越小,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越长,温升越小;制动盘的温度呈现锯齿形的 波动,波动的幅值先增大后减小。研究结果为制动性能的准确预测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一 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柔性三坐标测量仪在汽车碰撞试验中的应用
    刘宝利
    2024, 49(9): 117-12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22
    摘要 ( )   PDF(2016KB) ( )  
    随着各国汽车碰撞安全试验标准体系及试验方法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柔性三坐标测量 仪在汽车碰撞试验中的应用范围日益增加,已经成为汽车碰撞试验的主要测试设备之一。文 章简要梳理了柔性三坐标测量仪在汽车碰撞试验乘员舱侵入量测量、座椅调整、H 点测定、 假人定位、摄影标识定位、车辆碰撞参考线定位以及移动渐进可变形壁障(MPDB)测量等 流程中的应用案例和方法,为即将从事汽车碰撞试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了解柔性三坐标测量仪 在汽车碰撞试验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艺·材料
    连续纤维复合材料电池包上盖的设计研究
    陈国锋
    2024, 49(9): 121-12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23
    摘要 ( )   PDF(8303KB) ( )  
    轻量化技术可有效提高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和驾驶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的生产 制造中。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在比强度、比刚度、热膨胀系数与抗疲劳性能等方面比传统金属 更具有优势,开启了轻量化新时代。文章以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电池包为研究对象,基于高 压树脂传递模塑成型(HP-RTM)工艺,根据碳纤维复合材料与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材料特点, 对电池包上盖进行了轻量化设计。通过结构优化、工艺优化、连接方式优化等技术手段完成 了电池包上盖的轻量化量产方案。电池包样机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和玻璃纤 维复合材料制作的电池包上盖可以有效提升电池包结构的强度、刚度以及耐疲劳性,综合减 重达 50%以上。文章所述的连续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设计方案也可为汽车其他零部件设计提 供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乘用车白车身总拼试制生产线分析
    王国春
    2024, 49(9): 128-13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24
    摘要 ( )   PDF(3410KB) ( )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一汽车产销市场。中国市场上的乘用车白车身主 流方案是以碳钢冲焊成型为主,每一款乘用车型从研发到正式批产都会先进行白车身试制生 产验证,以确保白车身方案的结构及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白车身试制过程的总拼集成工序是 其关键工序之一,常规量产的总拼生产线由于车型生产固定,如果调整生产车型需要投入大 量的时间和人力,则不能适应白车身总拼试制柔性化、快速切换生产的需求。因此,对乘用 车白车身总拼试制生产线研究对中国乘用车的试制生产开发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 某碳钢白车身总拼试制生产线为例,对该类型的总拼试制生产线布局及应用方案作详细的分 析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D 打印技术在车身车间的应用分析
    郭海洋
    2024, 49(9): 133-13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25
    摘要 ( )   PDF(3615KB) ( )  
    随着汽车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汽车制造成本需要不断优化、制造周期也在不断地压 缩优化。因此,具有高效加工能力、节约成本及轻量化特点的 3D 打印技术在汽车制造中被越 来越多地应用和推广。文章主要对非金属 3D 打印技术在车身车间生产制造中的应用场景进行 了研究,并对其应用特点进行了分析,从而为汽车制造中车身车间 3D 打印技术的应用开发提 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弧焊车身骨架精度提升分析
    马艳芳
    2024, 49(9): 137-14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26
    摘要 ( )   PDF(1520KB) ( )  
    传统车身普遍采用钣金冲压成型、电阻焊连接的结构形式,而在特定的场景下,需要 开发内部采用骨架支撑、外部覆盖蒙皮的结构形式的车身。但由于弧焊应力变形等原因,此 类骨架的精度难以保证,为了研究导致骨架精度不足问题的原因及其改进方法,文章从零部 件制作精度、焊接应力变形、结构设计以及基准选择等方面开展分析,总结并阐述了一款车 身骨架焊接精度提升的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 40Cr 汽车稳定杆球头销断裂失效分析
    余焕伟
    2024, 49(9): 141-14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27
    摘要 ( )   PDF(5663KB) ( )  
    汽车稳定杆是保证车辆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安全性及汽车准确行驶的 重要部件。稳定杆球头销一旦发生失效将导致汽车稳定杆整体功能丧失,严重威胁汽车行驶 安全。为确定某 40Cr 汽车稳定杆球头销发生断裂失效原因,对失效球销进行宏观检查、化学 成分分析、金相组织分析、显微维氏硬度测试、断口分析、氢含量检测,结合电阻焊接和镀 锌工艺,进行了综合失效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该球头销的断裂模式为沿晶脆断,断裂原因 为电阻焊熔合区外层存在局部未熔合,镀锌后未能有效消氢处理,导致焊接区发生吸氢,从 而引发氢脆断裂。通过 200 ℃保温消氢 2 h 热处理前后氢含量对比分析,提出增加消氢热处 理工艺并控制电阻焊工艺参数避免类似断裂失效,为球头销制造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车身零件无序自动抓取技术研究
    庄菁雄
    2024, 49(9): 146-15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28
    摘要 ( )   PDF(3268KB) ( )  
    整车制造工厂车身车间零件样式和包装形式复杂多样,无序堆叠的小型金属零件自动 抓取是实现车身车间上件完全自动化的关键环节。文章以一个无序堆叠包装的小型金属零件 自动抓取为案例,搭建了包含机器人、抓手、料箱及视觉的验证系统,分别针对视觉抓取工 艺中涉及的零件识别、路径规划、搬运定位三个关键步骤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发现,影响开 动率和清箱率的三个关键因素是视觉传感器类型选择、抓取后零件定位精度、物料料箱设计 形式及颜色。影响无序抓取的关键因素识别,确保了车身零件无序抓取系统性可靠性,为整 车制造车身车间无序抓取应用起到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使用维修
    简析我国高速公路汽车维修行业现状及发展预测
    赵炜华
    2024, 49(9): 151-15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29
    摘要 ( )   PDF(991KB) ( )  
    分析高速公路汽车维修服务体系低质量发展和低社会认可度问题,系统研究行业发展 历程及特征。通过国内外对高速公路及高速公路汽车维修服务模式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分析, 系统总结我国高速公路汽车维修行业发展阶段,提出汽修行业常见问题,通过高速公路服务 区汽车维修服务标准建议、行业管理改革建议、企业经营服务模式建议等方式,提出行业发 展的管理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教育
    基于 OBE 理念的汽车理论课程思政教学 改革与实践
    胡爱军
    2024, 49(9): 155-15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30
    摘要 ( )   PDF(1219KB) ( )  
    基于成果导向理念,以提高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和素养为目标,根据汽车理论教学内 容去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内容相融合,合理设计教学实施方案、考核 方式等环节,并根据课程目标达成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持续改进教学环节。通过知识传授、 能力培养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教学改革,较大地提高了汽车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热处理工艺与设备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张洪亮
    2024, 49(9): 159-16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31
    摘要 ( )   PDF(1132KB) ( )  
    热处理在现代制造业,尤其是汽车制造业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如何培养高素质的 热处理工程师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挑战。热处理工艺与设备课程主要讲授金属材料热 处理工艺的制定和优化以及热处理设备的合理选用与设计等内容。近几年,沈阳航空航天大 学热处理工艺与设备课程紧跟行业发展需求,在教学内容重构、教学 方法创新和考核方式优 化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创新理论与实践课程 教学模式探索
    翟洪飞
    2024, 49(9): 163-16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32
    摘要 ( )   PDF(1143KB) ( )  
    高等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往往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的培养,因此,需要倡导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实践中运用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创新创业类课 程——机械创新理论与实践,通过课程定位设置、实施过程和多指标点考核,培养学生的创 新思维、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团队合作等非技术性能力,使其能够 更好地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个人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教”改革背景下汽车专业活页教材资源建设与开发 ——以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为例
    柴 彬
    2024, 49(9): 167-17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33
    摘要 ( )   PDF(956KB) ( )  
    在“三教”改革背景下,汽车专业的教学模式亟需更新与改进。文章以汽车维护与保 养课程为例,针对传统教材的不足进行教学资源的探索与开发。通过对当前汽车行业技术全 面研究,结合学生学习需求以及实际应用场景,文章提出了一种适合汽车专业教学的新型活 页教材资源建设与开发方案,这一新型教材资源的应用,对提升汽车专业教学的质量,培养 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汽车维修人才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
    李香芹
    2024, 49(9): 172-176,18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34
    摘要 ( )   PDF(1314KB) ( )  
    随着汽车技术不断革新,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 重要战略方向,是全球智能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 展,对汽车后市场服务型人才提出了巨大挑战,也对各高校汽车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文章以江西科技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例,首先分析了当前汽车服务工程专 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下,分别从人才培养方 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等方面提出改革思路。文章通过探讨和研 究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培养出适应车联网时 代的应用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工科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 体系构建研究
    崔立堃
    2024, 49(9): 177-18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35
    摘要 ( )   PDF(1085KB) ( )  
    根据新时代背景下车辆工程专业的特点和行业需求,提出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养 和时代精神的人才是思政教育的主要目标。因此,文章给出了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 念构建车辆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方法,通过打造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人才培养 体系、多方面多维度协同开展课程思政内容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打造融合课程思政 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等措施,在各个层面上将思政教育元素有机地融入车辆工程专业教学, 以实现专业课程思政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
    洪 顺
    2024, 49(9): 181-18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09.036
    摘要 ( )   PDF(1214KB) ( )  
    随着汽车产业的深度变革,智能网联汽车时代逐步来临,对汽车人才的能力要求也随 之提高,“新”汽车人才需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岗位人才更是需 要满足复合型岗位能力需求,都需要加强创新思维和服务理念。针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 发辅助、维修、市场、调试等不同岗位,进行了相应岗位能力需求分析。结合深圳技师学院 院交通学院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专业的初步定位方向:立足智能网联汽车后市场,向上可 兼容中上游产业(辅助研发、仿真岗等),充分满足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岗位能力需求,基于硬 件基础能力,培养学生软件开发与测试能力,积极调整该专业发展定位,培养与时俱进、勇 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为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