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
ISSN 1671-7988  CN 61-1394/TH
创刊:1976年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新能源汽车
    车用动力电池箱体紧固扭矩衰减特性的 仿真与实验分析
    陈 跃
    2023, 48(12): 1-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01
    摘要 ( )   PDF(1190KB) ( )  
    螺栓连接是电池包的一种重要连接方式,由于振动影响可能会产生松动,其连接可靠 性影响电池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文章主要采用模拟仿真和试验测试方式,研究电池包上下箱 体之间的螺栓连接扭矩衰减情况,通过仿真计算电池包的模态振型,并分析螺栓受力分布, 参照《电池包及系统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GB 31467.3-2015)中对电池系统耐振动性的要 求,开展电池包整体随机振动试验,对比振动前、振动 1 h 和振动 3 h 后,电池包上下箱体螺 栓的扭矩衰减相对值及其分布规律。研究结果显示,随机振动 1 h 后,螺栓扭矩衰减 6%左右, 振动 3 h 后,螺栓扭矩衰减均值衰减 17%左右,且电池包结构特点影响螺栓扭矩衰减分布,在 有固定吊耳的位置区域,扭矩衰减较小,而在缺乏固定吊耳的区域,螺栓扭矩衰减较大,其 为电池系统螺栓连接可靠性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实车路谱的燃料电池堆台架耐久 试验方法分析
    武 振
    2023, 48(12): 6-1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02
    摘要 ( )   PDF(1434KB) ( )  
    文章主要研究目的为车用燃料电池堆在实际道路工况下的振动响应特性及台架试验验 证方法的搭建,因此,基于实车采集了燃料电池堆在试验场 8 种强化坏路下的振动谱,分别 计算了各路面对应的疲劳损伤谱,进而依据 Miner 损伤准则以及该车燃料电池堆的振动耐久 目标,得到了台架等效耐久试验需要的随机振动功率密度谱,在台架上可等效模拟 8 种试验 场强化坏路每轴 108 h 的振动耐久试验。同时,为了达到进一步加速试验的目的,文章将每轴 振动耐久试验时长压缩至最低 33 h,且台架加速耐久试验的功率密度谱产生的极限响应谱整体 小于 8 种试验场强化坏路的冲击响应谱的最大响应谱,且保证燃料电池堆在开展台架加速耐 久试验时,不会产生不切实际的高负荷载荷。因此,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可以在台架上进行车 载工况的振动研究,可以有效的缩减试验时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电动微型车提升不足转向度的优化措施
    丁 伟
    2023, 48(12): 12-1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03
    摘要 ( )   PDF(2931KB) ( )  
    为改善基于前驱车底盘平台开发的电动微型车不足转向度偏小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 车辆不足转向度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结合电动微型车悬架结构特点,从悬架硬点、弹性 件、衬套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措施,同时搭建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借助整车仿真综合评估优 化措施对不足转向度和侧倾梯度的影响。结果显示优化措施可提升微型车的不足转向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绝缘故障改善方案
    周成显
    2023, 48(12): 18-2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04
    摘要 ( )   PDF(2501KB) ( )  
    为了解决电动汽车在整车应用层面出现的驱动电机绝缘故障,特别是驱动电机电气盒 结构状态易于引发凝露现象。文章首先从电机设计、电机装配和整车应用等层面进行分析, 然后对其潜在可能原因进行分析并开展风险评估,通过试验验证对电机绝缘故障的产生与处 理进行详细分析,并确定电机绝缘的故障原因所在。通过驱动电机台架密封性测试,验证改 善措施的有效性,通过调整驱动电机电气盒透气塞位置,从根本上解决驱动电机工作的凝露 现象,确保驱动电机运行良好,解决了纯电动汽车因驱动电机绝缘问题而引发的无法行驶问 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动直连变速箱换挡控制分析
    马洪涛
    2023, 48(12): 22-2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05
    摘要 ( )   PDF(1276KB) ( )  
    换挡控制作为自动变速箱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决定着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及舒适性 指标。电动直连变速箱舍弃了机械式同步器,使得接合套与接合齿之间缺乏对齿功能,从而 在挂挡瞬间更易发生换挡冲击,如齿顶撞击、同步冲击等。因此,在电动直连变速箱控制中, 文章引入驱动电机精准调速与接合套分段控制问题。通过系统地分析影响换挡顿挫与换挡冲 击关键因素,采用优化换挡规律曲线及挂挡过程控制算法等措施,有效地提升了换挡性能指 标。最后,通过台架与整车道路试验完成了算法验证,为后续产品市场投放与技术升级奠定 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布式电动客车制动能量回收策略研究
    孙照翔
    2023, 48(12): 27-3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06
    摘要 ( )   PDF(1315KB) ( )  
    随着目前“双碳”目标的提出,电动车辆普及的速度空前绝后,尤其是在城市客车中 的应用。解决该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设计出合理的制动能量回收策略,尽可能吸收制 动时的能量,使得续驶里程增加。文章分别基于模糊控制算法和多目标优化算法设计了两款 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为了验证控制策略的控制能力,搭建了基于 TruckSim-Simulink 的联 合仿真平台,最终结果表明,两款控制策略均能实现制动能量回收,其中多目标优化的控制 策略的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车电加热技术路线综述及潜力分析
    何 煜
    2023, 48(12): 35-3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07
    摘要 ( )   PDF(758KB) ( )  
    由于 800 V 高电压平台成为电车发展的趋势,电车用电加热技术更迭升级,薄膜电加 热技术前景广阔。文章通过电阻丝、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厚膜、薄膜四种车用电加 热技术路线的比较,针对头部车用电加热器供应商的市场调研,指出薄膜电加热技术的发展 潜力与发展瓶颈。目前 PTC 加热技术市场成熟度高,薄膜厚膜加热技术属于新技术,但随着 800 V 高电压平台成为行业未来趋势,薄膜厚膜加热技术的优势凸显,完全有成为下一个主流 加热技术的可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网联汽车
    拓扑地图的路口局部路径生成策略
    王玉龙
    2023, 48(12): 39-4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08
    摘要 ( )   PDF(1587KB) ( )  
    交叉路口是自动驾驶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复杂交通场景,采用高精度地图方案成本高昂, 而仅通过车载传感器难以有效识别路口形状,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开源拓扑地图与视觉可 行驶区域检测技术的路口局部路径规划算法。首先,基于开源拓扑地图采用 A*算法规划全局 导航路径作为引导线,然后通过语义分割技术识别当前可行驶区域,并结合车辆实时定位信 息,在路口确定局部路径的起点、终点与一组备选控制点,最后采用贝塞尔曲线插值方法, 得到备选路径的曲线簇,根据多维度加权代价函数结果选取最优局部路径,进而实现车辆在 路口转弯过程的自动驾驶。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在不依赖高精地图的情况下,在路口 处有效规划出局部路径,提高自动驾驶车辆在路口处的通过能力,路口通过率可达 99%。该 策略不依赖高精地图和激光雷达,对于自动驾驶量产降本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基于轮廓特征的车牌定位算法
    曹文平
    2023, 48(12): 44-4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09
    摘要 ( )   PDF(1372KB) ( )  
    为了方便快捷地检测到图片中汽车牌照的位置信息,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轮廓特 征的车牌定位算法。此算法基于 OpenCV 数据库中的相关函数,首先使用图像预处理操作来 增强图像,然后采用轮廓查找、面积筛选的方式定位车牌,接着根据车牌的像素信息和宽高 比例等特征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轮廓,最后使用绿色框线将车牌框选并显示和保存定位完成的 图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度学习的车道线检测方法
    张 林
    2023, 48(12): 48-5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10
    摘要 ( )   PDF(1136KB) (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驾驶技术已经成为当下社会发展的热门,车道线 检测是无人驾驶技术的关键一环,但传统的基于视觉的车道线检测方法处理时间较长、过程 繁琐、需要人为干预。基于深度学习的车道线检测可大大减少此类问题。文章设计了一个完 成双任务的 Enet 网络,分别解决目标区域分割问题和不同车道区分问题,以实现端到端的检 测。与主流车道线检测网络模型 deeplab v3 和 YOLO v3 进行对比。实验验证表明,网络模型 的最终训练准确率为 99.8%,相对于 deeplab v3 和 YOLO v3 网络分别提升 1.2%和 0.8%。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计研究
    汽车混合动力变速器电子油泵控制策略
    何 洋
    2023, 48(12): 53-5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11
    摘要 ( )   PDF(1491KB) ( )  
    电子油泵是集电子、机械、液压一体的高度集成化的车用零部件,根据应用环境需求 和驱动电机种类的不同,其控制策略也不尽相同。文章针对应用于汽车混合动力变速器的电 子油泵开展其控制策略研究,梳理了电机的数学模型及矢量控制基本理论,基于 Simscape 搭 建了电子油泵的仿真模型,仿真得出电子油泵起动平稳,转速响应速度小于 200 ms,稳态工 况的转矩脉动约为 5.88%,从仿真结果来看采用双闭环矢量控制并结合最大转矩电流比 (MTPA)控制以及弱磁控制算法的策略具备实现电子油泵功能的能力。试验验证证明,在整 车常用工况下,电子油泵输出高压压力能达到 50 bar,润滑流量最高能达到 21.4 L/min,不同 电子油泵的流量输出一致性小于±4%。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V 型槽开口角度对端面干气密封稳态 特性的数值分析
    杨玺庆
    2023, 48(12): 60-6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12
    摘要 ( )   PDF(1848KB) ( )  
    端面干气密封已广泛应用于化工旋转机械中,但对于其密封副的双向旋转槽型缺少系 统的研究。针对 V 型槽端面干气密封运行原理和结构特点,在气膜润滑理论的基础上,建立 了相应的数学模型。采用中心差分法对压力和气膜厚度控制方程进行了耦合求解,并验证了 编制程序的正确性。随后利用验证后的代码对端面干气密封的稳态特性参数展开了计算,并 分析讨论了工况参数改变时 V 型槽不同的开口角度对端面干气密封稳态特性参数的影响。研 究表明:本研究所数学模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而且 V 型槽开口角度为 α=15°的密封性能最 好,四种开口角度所产生的密封效果优劣排序为 α=15°>α=60°>α=30°>α=45°。V 型槽端面干 气密封在所讨论的工况参数范围内,气膜开启力和气膜摩擦力随转速和压力的增大而提高; 泄漏量随转速的增大略微下降,随压力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大。此研究结果为端面干气密封的 双向旋转槽型的设计与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型散热器泄漏问题分析及改进
    韩建伟
    2023, 48(12): 67-7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13
    摘要 ( )   PDF(2530KB) ( )  
    某型产品在严寒地区开展适应性试验,其配套的散热器散热管根部出现开裂,导致散 热器出现泄漏现象,严重影响产品的使用。文章通过对散热器设计结构、材质、防冻液加注 过程及断口进行分析验证,确认因防冻液加注方法存在缺陷,导致散热器内部空气未排除干 净,在低温下散热器左右区域热不平衡,散热管发生疲劳开裂。因此,采取了完善散热器防 冻液加注方法、明确加注量的整改措施对问题进行整改,进而对整改后的车辆进行试验验证, 解决了散热器泄漏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对类似产品的设计与生产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型号发动机皮带轮失效分析
    李永纯
    2023, 48(12): 72-7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14
    摘要 ( )   PDF(2407KB) ( )  
    为了保证零部件可以顺利整车耐久试验验证,快速分析失效原因及提出解决方案;文 章基于对某款型号发动机减震皮带轮及单向离合器工作原理、弹簧片断口及测试结果进行分 析,确定产品失效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针对改进后的零部件进行仿真分析后, 确定此方案的有效性,最后通过整车耐久试验验证,确定了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向驱动桥轴叉结构设计及计算分析
    窦 聪
    2023, 48(12): 77-7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15
    摘要 ( )   PDF(1618KB) ( )  
    轴叉是转向驱动桥中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其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整桥的转向及承 载性能。文章从一款 18 t 转向驱动桥轴叉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运动校核和计算分析等方 面,详细阐述了轴叉的设计分析过程,并通过有限元分析从模拟仿真方面确定了设计产品的 可行性,为相似产品的设计及分析提供了方法和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动力总成悬置胶垫螺栓松动的设计改进
    黄先科
    2023, 48(12): 80-8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16
    摘要 ( )   PDF(1081KB) ( )  
    螺栓松动作为汽车可靠性问题中的一个难题,经常困扰着汽车设计人员。文章将针对 一款动力总成悬置胶垫螺栓松动问题,通过与紧固件厂家技术合作,对螺栓预紧力、安装扭 矩和接触面屈服强度进行计算校核。并针对计算发现的悬置支架接触面存在的屈服压溃风险 及螺栓预紧力不足等问题,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方案,最终确定了此悬置紧固螺栓的安装 扭矩范围,满足悬置胶垫紧固预紧力要求。根据文章计算方法确定的安装扭矩进行定扭后, 通过紧固件横向振动试验和越野路路试,动力总成悬置胶垫紧固螺栓未再出现松动现象,可 以看出文中螺栓松动计算校核和改进方案有效。文中案例通过对螺栓预紧力、安装扭矩和接 触面屈服强度等进行符合性计算校核和改进,为汽车螺栓松动问题整改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 解决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仪表板手套箱匹配问题解决的 设计策略优化
    薛 皓
    2023, 48(12): 85-9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17
    摘要 ( )   PDF(2462KB) ( )  
    文章以某车型出现仪表板总成打紧后,仪表板下体与手套箱垂直间隙超差问题为例, 系统分析仪表板手套箱、仪表板下饰板、公差调节螺母及仪表板横梁等对间隙超差问题的不 利贡献及影响。结合问题的分析、解决和验证过程,针对实车出现的尺寸匹配问题,定义工 程开发目标,制定有效控制手套箱两侧垂直间隙的定位销修偏预变形策略。在此基础上作进 一步的探索研究和归纳总结,为后续其他项目的仪表板与手套箱匹配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SOC 多模块变压器电池组主动 均衡技术研究
    司娟利
    2023, 48(12): 92-9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18
    摘要 ( )   PDF(1110KB) ( )  
    针对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单体间以及电池模组间的均衡速率和均衡效率问题,设计电 池单体串联和电池模组串联电路来研究电池单体间和电池模组间充放电时的均衡速率和均衡 效率,电池单体间采用电感式和多模块变压器式的主动均衡方式,电池模组间采用多模块变 压器主动均衡方式。在 MATLAB/Simulink 软件环境下分别搭建相应的仿真模型,以电池荷电 状态(SOC)为均衡控制变量,采用“均值-差值”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 串联电池单体采用多模块变压器均衡时间是电感式均衡时间的 3 倍;电池组间均衡时底层单 体电池 SOC 通过电感式均衡快速保持一致,顶层电池模组通过变压器同时充放电,使得电池 组 SOC 保持一致。将单体均衡采用电感式,模组采用多模块变压器式均衡应用于车载多电池 箱均衡中有助于提升均衡速率和均衡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新架构的车身域控制器方案研究与设计
    任田园
    2023, 48(12): 97-10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19
    摘要 ( )   PDF(2014KB) ( )  
    随着汽车各项功能和性能要求的提升,汽车分布式电气架构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汽 车正在从电子控制单元(ECU)分布式电气架构向域集中式电气架构转变。文章对当前的车 身域控制器设计方案进行研究总结,结合当前的市场需求,分析采用域控制器方案的诸多优 点。并设计了一种车身域控制器,基于实车功能需求进行了车身域控制器的方案设计,通过 台架以及搭载实车进行功能测试,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为该方案的量产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电动座椅骨架结构及功能件分析
    李曼利
    2023, 48(12): 102-10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20
    摘要 ( )   PDF(1928KB) ( )  
    汽车座椅骨架及功能件是支撑驾乘人员坐姿的重要载体,其外形与布置参数极大地影 响着驾乘人员安全性、操作、乘坐舒适性。座椅骨架及功能件布置更是座椅工程设计的重点, 是造型设计的基础。文章基于人体工程学及相应法规,分析电动座椅前后调节、高度调节、 靠背旋转调节、腰托四向调节、头枕上下调节的设计原理及参考依据,可在造型设计阶段确 认座椅坐垫、靠背、头枕位置轨迹的工程硬点,确保造型设计符合安全性、可操作性及舒适 性,提升电动座椅整体设计质量,为整车内饰造型设计提供座椅骨架模块的理论支持,提高 汽车内饰分组设计的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加油管的轻量化设计及仿真验证
    林国发
    2023, 48(12): 108-11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21
    摘要 ( )   PDF(2816KB) ( )  
    文章设计了一款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轻量化多层塑料加油管。开展了轻量化材料选型, 加油管整体重量减少 28%。在现有生产线基础上通过增加波纹吸附模具实现了多层波纹管的 挤出。基于 ANSYS Fluent 建立了加油管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模型,并对加油管进 行的流体流动分析,结果表明波纹管能减缓内部流体流动,有利液封形成。建立了加油试验 台架,并进行了常用加油枪的加油试验和 ORVR 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加油管性能良好, 加油时不会出现飞溅、反喷和提前跳枪问题,蒸发排放值为 7 mg/day,加油排放结果 3.5 mg/L, 符合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试试验
    加氢对天然气发动机燃烧影响的试验分析
    周 磊
    2023, 48(12): 114-12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22
    摘要 ( )   PDF(1525KB) ( )  
    在能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下,天然气发动机中加氢是一种可以改善发动机特性很好的 途径。为了研究加氢的比例对天然气发动机燃烧与性能的影响,文章将对一台天然气发动机 进行加氢设备改造并进行台架试验。研究结果表示,加氢可以加快混合气火焰传播速度,缩 短缸内燃烧的持续期,并明显提前燃烧重心,进一步提高最高燃烧温度和最高爆发压力。但 随着发动机负荷的增加,这种促进作用在逐渐减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CAE 分析的商用车车身轻量化
    韩 敏
    2023, 48(12): 121-12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23
    摘要 ( )   PDF(2860KB) ( )  
    在不改变当前设计结构的前提下,采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分析优化和可靠性试 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某系列商用车车身结构进行板料厚度的优化,从而实现模具更改成本最低 的轻量化技术方案应用。应用考虑全面性能(刚度、模态、碰撞安全性)的多工况优化设计 工具,以性能分析的指标和结果分别作为灵敏度分析、拓扑及尺寸优化的响应、约束,以车 身总质量最小化为目标进行 CAE 分析优化,确定优化方案。优化后结构通过可靠性试验验证, 验证了该优化方案的可行性。最终实现降重 14.1 kg、降幅 4.7%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拉格朗日方程的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控制
    冯 巍
    2023, 48(12): 127-13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24
    摘要 ( )   PDF(1247KB) ( )  
    为了研究自动变速器(AT)换挡过程的控制方法,文章以 ZF9AT 变速器为研究对象, 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建立 AT 换挡过程的动力学方程,推导换挡过程的前馈扭矩计算方法,构建 AT 的转速线图,以此为基础制订换挡控制策略。通过硬件在环仿真测试验证推导动力学方程 的正确性,结果显示,制订的控制策略能够控制涡轮转速的变化过程,并得到良好的换挡品 质,对 AT 控制器的自主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空气净化器对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去除率的研究
    赵绍伟
    2023, 48(12): 132-13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25
    摘要 ( )   PDF(1207KB) ( )  
    文章简述了车内挥发性有机物(VOCs)危害,介绍了客车、乘用车空气质量和客车用 空气净化器现行标准的情况。根据现有标准的缺点提出了延时评价法和对比评价法,分析两 种方法的利弊及两种方法的测试结果,并对空气净化器进行了评价,为企业对空气净化器的 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倡导引领企业执行健康出行的理念。提出的延时评价法可以与车内空 气质量的测试方法相结合,不需要单独进行空气净化器对 VOCs 去除率的检测试验,为企业 节省时间和检测费用成本。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艺装备
    汽车涂装辅助工装研究现状与展望
    陈威涯
    2023, 48(12): 136-14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26
    摘要 ( )   PDF(6288KB) ( )  
    为了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文章对汽车涂装辅助工装的种类、样式、作用、 要求、日常维护和开发步骤进行了介绍,通过研究整车厂对涂装辅助工装的实际应用,分析 了涂装辅助工装的设计思路,并结合未来行业对工装的要求,阐述了未来涂装辅助工装柔性 化、结构简单化、轻量化和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传动轴万向节十字轴总成装配工装 改进方案
    徐 勇
    2023, 48(12): 144-14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27
    摘要 ( )   PDF(2061KB) ( )  
    为了保障万向节十字轴总成在工作时能够达到传动轴总成设计所规定的状态,在传动 轴总成中的万向节十字轴总成装配时,必须避免滚针歪倒、轴承压伤、十字轴、滚针表面划 伤、油封挤压变形等装配质量问题,降低万向节总成在工作状态下的早期故障。文章首先阐 述了万向节十字轴总成的常见失效模式,接着分析了改进前后装备工艺对万向节十字轴总成 的影响,最后主要针对万向节十字轴总成在传动轴总成中的装配方案进行探讨,经过改进前 后失效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新设计工艺工装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盖内板连接工艺的应用分析
    郭海洋
    2023, 48(12): 149-15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28
    摘要 ( )   PDF(1846KB) ( )  
    前盖外板与内板连接主要是通过包边工艺实现,而前盖内板总成在选择连接工艺时, 需要综合考虑材料、板厚、设备共用性及成本等多种复杂因素。文章主要结合实际生产中的 加工效率、设备共用性及综合成本等因素,对内板几种常用的点焊、自冲铆接(SPR)、无铆 钉铆接等连接工艺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选择工艺方式中,不仅要考虑材料 本身的特点,而且要考虑各种工艺的特点及线体共用车型产品的工艺特点,从而实现降本增 效、设备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使用维修
    起亚混动 K5 空调不制冷故障诊断排除
    杨雪茹
    2023, 48(12): 154-15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29
    摘要 ( )   PDF(2935KB) ( )  
    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和传统燃油汽车空调系统有较大区别,在制冷剂、压缩机工作模 式及系统控制逻辑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文章以东风悦达起亚 K5 混合动力轿车空调系统不制冷 为实例,从故障现象入手,通过查找空调系统组成、工作原理等资料,借助新能源汽车诊断 仪器调整故障查找方向,综合运用维修电路图、读取故障码数据流等技术手段,分析故障出 现的原因,确定故障性质和部位,从根本上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新能源汽车维修提供了 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迈腾 B8 舒适系统典型案例的车载网络 系统检测与维修
    胡晓晓
    2023, 48(12): 159-16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30
    摘要 ( )   PDF(1559KB) ( )  
    汽车车载网络使车辆上各控制单元间实现及时且高效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在汽车 领域中的应用广泛、影响重大,车载网络系统的故障检修也成为汽车维修人员需要掌握的技 能之一。文章以大众迈腾 B8 车型为例,介绍了该车舒适系统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 局域互联网络(LIN)总线基本结构组成,提供了相应故障案例,基于该车舒适总线系统的工 作原理及特点,分析并总结了故障检修思路与方法,可为汽车技术人员对车载网络的学习提 供借鉴,在实际故障诊断中提高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教育
    “课堂革命”下“岗课赛证”融通探索与实践 ——以电动汽车高压电课程为例
    张入丹
    2023, 48(12): 164-17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31
    摘要 ( )   PDF(1727KB) ( )  
    为响应国家“提质培优”专项行动,塑造新能源汽车专业“课堂革命”典型案例。文 章以“提质培优”为背景,以“课堂革命”为主题,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电动汽 车高压安全与防护为例,以“三教”改革为核心,结合“岗课赛证”对应的具体要求,基于 注意、关联、信心和满意(ARCS)模型进行教学设计、进行问题式学习(PBL)能力训练、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教学效果评价,课程考核与 1+X 考核互融互通,开发课证融线上 精品课程,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和理实一体化教学策略,引领课堂革命,为职业教 育“课堂革命”的实践塑造典型案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1+X”证书制度下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应用能力提升的教学与实施——以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检修课程为例
    林梅彬
    2023, 48(12): 171-17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32
    摘要 ( )   PDF(1385KB) ( )  
    随着“1+X”证书试点工作的开展,文章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1+X”证书制度 下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检修课程为例,建立了满足行业企业要求 的应用能力模型。通过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 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CDIO 与工程教育认证融合的汽车 构造教学改革
    付 强
    2023, 48(12): 176-18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33
    摘要 ( )   PDF(1298KB) ( )  
    针对汽车构造传统教学计划中存在的问题,以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CDIO)为教 学手段有效结合工程教育认证体系核心内容,重新制定了 CDIO 的教学目标、对应毕业要求 关联矩阵、工程教育达成度评价体系和 CDIO 的课程设计改进措施。采用 CDIO 工程教育的 教学方法,加大产品设计问题和讨论内容,以达到认证各项毕业要求指标。经过汽车构造教 学改革实践,教学目标达成度和解决工程问题能力得到显著提高,验证了 CDIO 教学理念和 方法能够保证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双主三段五环节”的汽车类专业 智慧课堂模式探究
    刘琼琼
    2023, 48(12): 181-18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34
    摘要 ( )   PDF(1442KB) ( )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lassroom is conducive to the individualized learning of student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On the basis of referring to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results of domestic scholars on intelligent classroom,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automotive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reflects the teacher-led, student-dominated, and constructs the intelligent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of "double main, three sections and five link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class, aiming at actively exploring the intelligent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suitable for automotive majors. In order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to improve quality.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科教融合人才培养路径探讨
    李香芹
    2023, 48(12): 187-19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35
    摘要 ( )   PDF(1160KB) ( )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在汽车产业变革和新工科背景下,应 用型本科高校应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科教融合旨在将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结合以协同育 人,是当今各高校育人模式的研究热点。文章以江西科技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 分析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在科教融合育人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人才培养体系、科教融合 现状、学生参与科研现状、科教融合机制、科研平台使用现状等角度探讨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科教融合育人路径,研究结果可以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科教融合育人模式提 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课程思政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中的 应用研究与实践
    张文娜
    2023, 48(12): 192-19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36
    摘要 ( )   PDF(1022KB) ( )  
    文章坚持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引领,结合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特点,从课程思 政育人目标、设计思路、思政内容、教学团队、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阐述如何将课程 思政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中,将知识技能传授与价值培育相统一,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成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标准·法规·管理
    基于大数据与双积分政策的产品规划
    薛海涛
    2023, 48(12): 196-20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37
    摘要 ( )   PDF(1462KB) ( )  
    在整个汽车生态系统研究中,政策对于产品规划影响巨大,车企发展的基准依托于国 家政策,任何车企要想健康长久地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因此,研究政策因素对于 未来车企的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传统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规划中,并没有考虑政 策因素的影响,因此,文章基于大数据的角度并结合国家双积分政策开展了研究,实现了从 政策角度构建利润模型,进而提出未来的产品规划意见。首先利用灰色时间序列函数模型对 汽车销量及产量进行预测;其次结合预测数据及国家有关于双积分政策的相关规定建立新能 源汽车双积分政策补贴利润模型;最后选取上汽通用五菱的代表车型五菱宏光 Mini EV 进行 案例分析,并依据利润模型对五菱未来新能源汽车产品提出规划意见。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 该模型的适用性,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动力总成的电动汽车能耗温室气体排放评估 ——以陕西省为例
    雷晨阳
    2023, 48(12): 203-20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12.038
    摘要 ( )   PDF(1582KB) ( )  
    为实现 2030 年碳达峰和 2060 年碳中和的目标,道路运输部门正在积极推广车辆电气 化。文章针对陕西省 2020 年的电力结构场景,对纯电动汽车(B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PHEV)、增程式电动汽车(EREV)、混合动力汽车(HEV)和燃油汽车(ICEV)这五种车 辆的温室气体排放和能耗进行了评估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 ICEV、BEV、PHEV、EREV、 HEV,在车辆生命周期内的减排比例分别为 34.7%、27.3%、10.8%和 27.6%。同时,它们的 能耗也相应降低了 33.8%、17.1%、7.45%和 29.7%。随着车辆电气化程度的增加,主要的排 放转移至电力产生环节。进一步对未来年份的场景进行分析表明,BEV 的渗透率增加以及电 网中可再生能源比例的提高将有助于实现陕西省在 2030 年达到碳达峰,并最终在 2060 年实 现碳中和的目标。研究结果表明,在陕西省推广车辆电气化是实现碳减排目标的有效途径。 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能耗,陕西省能够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