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
ISSN 1671-7988 CN 61-1394/TH
创刊:1976年
导航切换
汽车实用技术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数据库收录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点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期刊订阅
出版道德声明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23年, 第48卷, 第22期
刊出日期:2023-11-29
上一期
目录文件
新能源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
设计研究
测试试验
工艺·材料
使用维修
汽车教育
标准·法规·管理
全
全选
选: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隐藏/显示图片
新能源汽车
Select
车载电池包动力学建模方法与影响因素研究
梁新龙
2023, 48(
22
): 1-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01
摘要
(
)
PDF
(4738KB) (
)
电池包是一个包含机-电-热多部件的复杂综合体,开展机械性能分析较为困难,同时给 后续对标带来了较大挑战,因此合理建模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采用均质化的模型等效方 法及精细的前处理,结合压缩试验方法获得的各向同性材料性能数据,对电池系统及其零部 件分别开展模态仿真,结合扫频测试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精度;通过试验与仿真的 对标验证了电芯与支撑泡棉的材料数据,对比有无泡棉和有无箱盖的扫频试验数据,获得了 箱盖和支撑泡棉对系统刚度的影响规律,并解释了几种状态扫频曲线差异性的影响因素及原 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轮边驱动车辆原地转向装置与控制研究
叶 伟
2023, 48(
22
): 7-1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02
摘要
(
)
PDF
(707KB) (
)
随着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驾驶员对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性和越野性能要求越来越 高,文章阐述了一种轮边驱动的混合动力车辆可实现原地转向功能的整车装置以及实现该功 能的控制方法,通过驾驶员在 Pad 端依次输入驾驶场景、控制模式、转动方向、目标转角等 信息后再点击激活按键即可激活原地转向功能。该原地转向控制方法分为自动模式和驾驶员 模式,操作简单、运行平稳、功能安全。该轮边驱动混合动力装置大大增加了混合动力车辆 的动力性能和越野性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动力电池复材箱盖的耐热失控性能探究
邵力行
2023, 48(
22
): 12-1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03
摘要
(
)
PDF
(1868KB) (
)
连续纤维复合材料作为一种优良的轻质材料,在动力电池箱盖上的应用具备一定的优 势。根据新国标提出的热扩散要求,箱盖开发时需要同时兼顾轻量化和热扩散安全。连续纤 维复合材料多为薄壁结构,需要进行相应的耐热失控性能研究以达到安全性与轻量化兼顾的 目的。文章基于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动力电池箱盖,进行了静态火烧试验和带冲击火烧试验的 对比研究,为耐热失控电池箱盖轻量化设计和材料选型提供了方案和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转矩优化分配的分析
赵曰贺
2023, 48(
22
): 17-2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04
摘要
(
)
PDF
(1449KB) (
)
采用分布式驱动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其驱动转矩的分配摆脱了传统驱动装置固有的束 缚,从而获得了提升自身性能的极大潜力。文章以某运动型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为对象,通 过优化分配各车轮驱动转矩来提高车辆的多项行驶性能。根据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驱动特 点,使用 CarSim 和 Simulink 联合建立了车辆动力学模型;以车辆能效优化及稳定性为控制 目标分别设计了相应的转矩优化分配控制策略;为解决多目标同时控制时互相干涉的问题, 在各控制策略之上设计了多目标联合控制策略;最后选择典型工况进行仿真实验,实验表明: 基于各目标的单个转矩优化分配控制策略都达到了良好的控制效果;在多目标联合控制策略 的调控下,各转矩优化分配控制策略可以协调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各自发挥能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动力电池 SOC 估算
潘正军
2023, 48(
22
): 23-2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05
摘要
(
)
PDF
(907KB) (
)
卡尔曼滤波(KF)是基于最小方差估计的一种最优估计方法,适用于线性系统,而车 载动力电池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特征。通过对卡尔曼滤波进行改进得到扩展 卡尔曼滤波(EKF),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文章以三元锂电池为研究对象,建立一阶 RC 等效电路模型作为电池的基础模型,在锂电池充放电的试验数据基础上,利用 MATLAB 进行拟合得到电压与电池荷电状态(SOC)的关系曲线 OVC-SOC,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 辨识,再利用 EKF 算法对动力电池 SOC 进行实时估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纯电动汽车复合电源系统结构设计
石 浪
2023, 48(
22
): 28-3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06
摘要
(
)
PDF
(2183KB) (
)
以纯电动汽车复合电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四种传统的复合电源拓扑结构具有的优势 和局限性进行分析和研究;以超级电容主控式的复合电源为基础,设计了一种新型复合储能 系统拓扑结构,超级电容全程参与工作,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为验证新型拓扑结构的合理 性,在 AVL Cruise 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复合电源结构的电动汽车,该 新型结构使动力电池充放电电流进一步减小,且整车的续驶里程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一种流媒体内后视镜的开发与设计
熊东箭
2023, 48(
22
): 34-3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07
摘要
(
)
PDF
(869KB) (
)
传统内后视镜采用光学反射的方式为驾驶员提供后方视野,但是由于车体结构的特点, C 柱和后排靠枕都会带来极大的视野盲区。文章提出一种流媒体内后视镜方案可解决车后盲 区监测问题,满足人们日常驾驶观测车后方路况实时性和清晰度的需求,同时还具备防眩目 内后视镜功用,能够有效地提升安全驾驶系数。通过对各种型式内后视镜的结构与功能实现 进行分析,为不同档次定位的车辆内后视镜选型提供了依据。同时对流媒体内后视镜的基本 结构、工作原理、发展趋势等进行了研究,为后续流媒体内后视镜的应用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基于有限元分析法的电动汽车电池箱随机 振动分析及优化
刘 超
2023, 48(
22
): 38-4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08
摘要
(
)
PDF
(1420KB) (
)
在电动汽车中,电池箱是支撑动力电池的主要部件,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整体效能。 在阐述电动汽车在不平路面行驶电池箱振动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有限元分析法完成对某电动 汽车电池箱各工况下的静力学分析和振动分析,进而得出电池箱在行驶过程中的随机振动特 性,最后通过结构的优化实现电池箱整体性能的提升,这对于提升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和稳定 性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网联汽车
Select
低照度交通场景行人检测算法研究
刘凯天
2023, 48(
22
): 43-4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09
摘要
(
)
PDF
(4128KB) (
)
无人驾驶汽车车载相机在低照度交通场景下由于光照不足、环境复杂导致采集的行人 图像质量差,后续检测算法难以保障足够的检测精度。因此,针对低照度交通场景下行人检 测效果不好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改进 YOLOv4-Tiny 的行人检测算法。首先,对骨干网 络增加了 8 倍下采样特征图输出,并自下而上的融合深层语义信息和浅层细节信息,以增强 对小目标的检测能力,同时在不同特征图融合之前引入注意力机制模块,使网络更加关注重 点特征信息。其次,使用 SPP-Net 提高网络的感受野和鲁棒性。利用 K-means 聚类算法对行 人目标生成新的先验框,用 Soft-NMS 方法替换掉传统的非极大值抑制方法。改进后的网络模 型记为 YOLO-IPD,实验表明文章提出的 YOLO-IPD 模型在自建数据集上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基于触觉信息的驾驶员操作意图识别方法
张 蕊
2023, 48(
22
): 49-5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10
摘要
(
)
PDF
(4540KB) (
)
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为基 础的自动驾驶技术已成为未来汽车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然而,受当前自动驾驶技术和相关 政策法规制定的限制,可以预见,人机共驾将作为面向自动驾驶的过度阶段将长时间存在。 因此,针对人机共驾中驾驶员操作意图识别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机器 学习方法,从驾驶员最长接触的转向盘入手,通过对触觉压力图像的特征训练,将操作意图 的识别问题转化为对图像的分类识别问题,实现了对不同驾驶意图(紧抓握行驶意图、松抓 握行驶意图、危险驾驶意图)的准确识别。仿真结果表明,意图识别准确率超过 97%,对将 来人机共驾控制中车辆辅助驾驶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域控制器架构车载通信安全测评技术 及对策探究
叶非凡
2023, 48(
22
): 60-6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11
摘要
(
)
PDF
(1792KB) (
)
随着汽车逐渐呈现“新四化”的发展趋势,其电子电气架构趋于模块化、集中化,出 现了以域控制器架构为代表的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文章首先从产生背景、典型架构设计和 实际应用情况对域控制器架构进行了概述,其次分析了在域控制器架构下车载通信的安全威 胁。基于存在的安全威胁,结合实际测试用例介绍了域控制器架构下车载通信安全的测评技 术。最后从硬件安全模块、通信加密和认证、域间隔离三个角度提出了加强域控制器架构通 信安全的合理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地建设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燕翙江
2023, 48(
22
): 66-7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12
摘要
(
)
PDF
(1038KB) (
)
在自动驾驶产业发展面临新机遇、新任务、新阶段及新环境的背景下,自动驾驶封闭 测试场地建设需不断优化完善、创新升级,才能更好地发挥支撑自动驾驶技术健康发展的促 进作用。为研究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地建设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相 关测试场地建设情况,提出我国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地发展建议,并分别从“创新基础设施 建设,满足有限场景自动驾驶落地需求;重视测试人才培养,着力提升自动驾驶技术测试能 力;探索国际合作机制,实现自动驾驶测试数据共享扩充;面向公众加强宣传,普及自动驾 驶封闭场地测试知识”四个层面展开说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计研究
Select
某踏步管梁振动特性分析与结构优化
杨 明
2023, 48(
22
): 72-7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13
摘要
(
)
PDF
(4334KB) (
)
为解决某新型商用车踏步管梁设计强度不足的问题并实现结构轻量化目标,建立了踏 步管梁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强度分析。由于踏步的刚性不足导致结构强度及变形位移不满 足可靠性设计要求,需进行改进,因此提出一种新的结构优化方法,将结构总质量作为设计 目标,综合强度工况进行尺寸灵敏度多目标优化,优化后的踏步管梁结构不仅具有良好的振 动特性,且各工况下的强度安全系数均满足了可靠性要求。通过多轴耦合振动耐久试验证实 了仿真结果的有效性和轻量化方案的可行性,解决了该商用车踏步管梁强度不足的问题,同 时满足了结构轻量化目标。文章总结试验测试数据提供了一种用以仿真踏步管梁强度可靠性 的加载验证方式,为同类踏步管梁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基于 ANSYS 的综合农用车后立柱分析与优化
曹佳潭
2023, 48(
22
): 80-8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14
摘要
(
)
PDF
(1456KB) (
)
汽车立柱是汽车重要的支撑组件,立柱的刚度和强度决定着汽车行驶的稳定性与安全 性。因此,在多功能综合农用车的设计过程中,要对立柱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分析,以确保 汽车能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强度。利用 UG 软件建立立柱的几何模型,利用 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软件 ADAMS/Car 进行悬架运动学仿真,通过 ANSYS 软件对立柱的 强度、刚度进行有限元分析。从而得出立柱的在极限工况下的应力与形变数据,进而进行分 析与优化,最终设计出安全可靠的轻量化汽车立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某 SUV 引擎盖尖端口哨声问题与优化
张东力
2023, 48(
22
): 85-8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15
摘要
(
)
PDF
(1755KB) (
)
某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在开发阶段进行风噪主观驾评时,发现当车速在 60~ 100 km/h 时,车内存在明显的口哨声,采集噪声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到口哨声频率位于 1 800~ 2 200 Hz。通过风噪“开窗法”进行问题诊断,锁定口哨声产生于引擎盖尖端部位。为解决引 擎盖尖端口哨声问题,首先研究口哨声产生的机理;然后研究增加圆柱体扰流结构、增加前 端密封条,以及增大引擎盖与前保面差等方案;紧接着分析上述三种方案的实施情况,确定 实施引擎盖与前保设计面差增大至 4.5 mm 的方案;最后进行总结,制定设计标准,避免后续 的开发车型出现引擎盖尖端口哨声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车门铰链布置正向设计分析
邱 鹏
2023, 48(
22
): 89-9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16
摘要
(
)
PDF
(1650KB) (
)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消费者对汽车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车门作为客户经常看到 和使用到的系统,对客户的感受极其重要。在汽车开发过程中,车门铰链对车门整体的外观 和开关门操作品质都很大的影响,铰链的布置是车门设计的基础,同时也是难点。为了提升 车门开发品质和开发效率,文章主要对旋转车门铰链正向布置方法进行了研究,阐明了铰链 布置的要求、输入条件、布置方法和步骤,对刚进入车门设计行列的工程师有一定的指导作 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外前围隔音垫设计及铝箔问题优化
温 杰
2023, 48(
22
): 94-9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17
摘要
(
)
PDF
(2014KB) (
)
外前围隔音垫是保证整车噪音、振动和声振粗糙度(NVH)性能的重要零部件之一, 但其表面无纺布无法承受过高温度,因此,通常需要根据热图在无纺布外表面覆盖一层铝箔, 这就带来了铝箔开裂及边缘褶皱等常见的外观问题。文章结合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案 例,分析外前围隔音垫表面铝箔开裂及褶皱的原因,并从隔音垫零件的设计角度出发,对隔 音垫的铝箔开裂等问题给出了各个阶段的优化解决方案,为后续同类型零件的设计开发及问 题解决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基于 PolyWorks 的车身点云整车坐标系 建立方法
石 超
2023, 48(
22
): 99-10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18
摘要
(
)
PDF
(2949KB) (
)
在整车逆向对标的过程中,车身点云整车坐标系的构建是整车逆向对标中十分重要的 步骤,它是整车数据逆向设计数字化模型的基础,也是对汽车零部件的结构特性进行研究的 重要基础。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使用 PolyWorks 软件构建坐标系的相应模块,可以迅速精确 地构建出车身点云的整车坐标系,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新型无曲轴内燃机的设计与分析
徐敬岗
2023, 48(
22
): 104-11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19
摘要
(
)
PDF
(2567KB) (
)
目前,提高车辆内燃机热效率的问题仍然是车辆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文章主要从减 小机械阻力和减少能量损失两方面,提出了一款新型内燃机结构。该新型内燃机主要是由无 曲轴活塞和能量转换器组成。其中,无曲轴活塞在结构上取消了曲轴连杆机构,活塞运动采 用往复式的直线运动,解决了侧向分力问题,能够有效地减小机械阻力。能量转换器主要由 缸液阀和壳体组成,通过缸液阀的旋转,配合壳体的结构,以液压油为介质,实现能量的储 存和转换,减少了部分能量损失,提高了燃烧热效率。此外,新型内燃机可以使用灵活的燃 料,氢气发动机为新型内燃机燃料提供了新的方向,燃烧介质使用清洁能源氢气或者氨气, 符合国家“双碳”政策,应用前景广泛。文章提出的新型内燃机结构,可以为提高内燃机热 效率问题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某混动车加速轰鸣诊断及优化
钱 平
2023, 48(
22
): 111-11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20
摘要
(
)
PDF
(2725KB) (
)
针对某搭载混合动力系统的车型在混联一挡小油门加速过程中,发动机转速在 2 200 r/min 时出现嗡嗡声。通过排查悬置、排气、高压线束管路等传递路径,采用带通滤波、阶次分析 等信号处理技术,确认嗡嗡声为发动机四阶噪声通过高压线束支架共振放大,经过此结构路 径传递到车内。测试发现高压线束支架模态为 150 Hz,与混联一档模式下四阶共振。根据整 车控制器的加速换挡点及模态避频策略,提出支架模态目标为 180 Hz,并进行结构优化。结 合测试结果建立仿真模型并优化提升高压线束支架系统模态,实车验证模态提升后四阶轰鸣 降低 3 dB(A)。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重卡 AMT 应用匹配及相关问题处理
韩晓宇
2023, 48(
22
): 115-11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21
摘要
(
)
PDF
(3978KB) (
)
为了有效解决重卡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匹配整车时引起的相关故障,文章 对 AMT 匹配整车的要点进行研究,梳理重卡 AMT 匹配整车时的机械连接、控制系统、气路 和其他附属系统等匹配要点。结合重卡 AMT 的换挡执行器损坏、换挡顿挫、控制器局域网络 (CAN)总线通信故障、低温换挡卡滞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了解决方案,为重卡 AMT 的故障处理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平台化下车体的通用化设计
王胜玉
2023, 48(
22
): 120-12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22
摘要
(
)
PDF
(2685KB) (
)
文章围绕影响下车体各模块平台通用化的关键接口因素,系统分析了下车体平台通用 化设计方法。通过对前舱模块、前围模块、前地板模块及后地板模块的平台通用化设计方案 进行研究,阐述了实现各模块关键部件通用化的结构、分块、搭接等设计要点。在满足关键 接口平台化需求的前提下,均衡考虑产品开发成本、周期、性能需求、制造工艺难度等方面 因素,最大化的实现下车体各模块关键零部件通用,为整车产品快速灵活投入市场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某矿用自卸车推力杆支架结构设计与特性研究
张婷婷
2023, 48(
22
): 124-12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23
摘要
(
)
PDF
(1484KB) (
)
矿用自卸车运行工况恶劣,因超载、疲劳使用、载荷不均等因素导致车架横梁损坏严 重,极大地影响车辆的可靠性。针对此问题,文章以某 90 t 矿用自卸车为参考模型,以直推 力杆支架为研究对象,分析车架横梁承载情况,优化设计一种新型推力杆支架结构,并进行 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新型推力杆支架可以降低车架横梁静强度下最大应力,提 高整车的可靠性和疲劳寿命,进而提升整车安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试试验
Select
某燃料电池储氢系统框架随机振动疲劳 分析与优化
李 维
2023, 48(
22
): 128-13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24
摘要
(
)
PDF
(2655KB) (
)
燃料电池储氢系统框架是承载氢气瓶和相关系统的主要受力结构件,所以储氢系统框 架的疲劳寿命尤为重要。储氢系统框架在随机振动台架试验中常有疲劳失效发生。文章对某 燃料电池储氢系统框架进行模态分析和随机振动疲劳分析,发现储氢系统框架结构 X、Y 向弯 曲模态的固有频率值过低导致其结构的疲劳损伤值过大,运用自由尺寸优化方法对其结构进 行优化设计,提高了结构 X、Y 向弯曲模态的固有频率值,进而降低了结构的疲劳损伤值。最 终结构的疲劳损伤值满足了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基于有限元法的汽车座椅蒙皮材料降噪效果分析
周泽奎
2023, 48(
22
): 134-13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25
摘要
(
)
PDF
(1614KB) (
)
因车内存在大量的空气,故可将其划分为不同大小的空气体积单元。随着科技的发展, 未来将实现每个声腔单元不同程度的降噪,文章在研究车内局部空间的降噪时,将副驾驶座 椅模型导入到有限元软件 HyperMesh 中,并在座椅周围划分局部声腔,建立声固耦合模型, 对该声腔单元施加不同类型的激励工况时,分析比较两种人造革材料聚氨酯(PUR)和聚氯 乙烯(PVC)为座椅蒙皮材料时的声压响应,为车内降噪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基于 Adams 的 Leaf Spring 建模方法及 刚度特性仿真测试
刘彪杰
2023, 48(
22
): 138-14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26
摘要
(
)
PDF
(2172KB) (
)
文章基于多点离散梁法,通过编写钢板弹簧属性文件,利用 Adams/Car 模块建立多片 钢板弹簧模型,并在 Adams/View 中对所建多片钢板弹簧作静/动刚度特性仿真测试分析。又 分别采用了两种方法对其静/动刚度进行仿真,将仿真结果与实际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 Adams 建立的多片钢板弹簧模型与实际钢板弹簧刚度特性基本吻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基于载荷谱的汽车悬架疲劳试验方法的探究
姚志刚
2023, 48(
22
): 142-14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27
摘要
(
)
PDF
(2174KB) (
)
目前汽车厂的悬架系统台架疲劳试验设备大多可实现多轴向、变频率加载,试验设备 的投入成本高。文章探索了一种基于路谱的汽车悬架台架疲劳试验方法,其方法的特点是利 用伪损伤等效原理,将采集到的路谱载荷分解成多级试验载荷,试验载荷均因定幅、定频、 单轴向,所以对试验设备要求不高,且能达到一定的试验精度。试验结果表明,按该方法进 行的台架疲劳试验能得到与整车耐久试验相吻合的试验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艺·材料
Select
轻质复合材料夹芯结构抗冲击仿真分析
王龙奎
2023, 48(
22
): 147-15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28
摘要
(
)
PDF
(1897KB) (
)
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船舶等领域。 文章建立了三种不同构型的复合材料夹芯结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不同冲击能量下结构的损 伤形式和吸能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冲击能量下,模型二夹芯板冲击在损伤深度方面表 现出更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夹芯结构随着厚度的增加,整体刚度变大,夹芯板所能承受的载 荷峰值越大。从吸能角度来看,当冲击能量低时,壁厚小的结构反而吸能效果更好,但随着 冲击能量的增加,壁厚越大,比吸能数值越大,吸能效果越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基于 3D 打印的小批量包覆工艺探索
陈晓旭
2023, 48(
22
): 151-15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29
摘要
(
)
PDF
(2250KB) (
)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关注汽车的美观 性、高挡性、舒适性。在汽车内饰方面,包覆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于规划产量较少的车型, 传统的工艺方案可能存在成本浪费,采用增材制造(3D 打印)等先进工艺方式,可以低成本 实现小批量包覆件的生产。为使零件可以满足性能要求,对增材制造(3D 打印)零件的包覆 工艺进行了探索,从包覆工艺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基于增材制造包覆工艺流程,以及塑料基 材制作方式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利用 3D 打印技术实现小批量包覆件生产的过程 中,选择适当的 3D 打印方式及打印材料可以保证零部件外观、尺寸及制品性能符合相关技术 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使用维修
Select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故障分析与维修
钟 权
2023, 48(
22
): 155-15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30
摘要
(
)
PDF
(1512KB) (
)
汽车数量的提升以及类型的多样化等因素使得我国汽车领域的整体发展逐渐趋近于良 性循环。站在现阶段的汽车领域角度分析,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故障检测以及维修是汽车 发展和应用过程中的重点问题之一。基于此,以早些年的标致 307 轿车以及帕萨特 B5 型轿车 的防抱死制动系统存在的故障为研究内容,先详细介绍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组成 以及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对该车的故障情况予以详细分析,通过专业诊断和排除确定真正的 故障原因和位置,以此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车辆制动时发动机故障灯点亮的检修
黄天元
2023, 48(
22
): 159-16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31
摘要
(
)
PDF
(1625KB) (
)
电控系统及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已广泛应用于重型卡车上,控制原理较为复 杂,故障判断及检修难度大,亟需提升维修人员的技能。文章针对某型带远程油门的重型卡 车电路故障,采用原理简图分析方法,阐述其控制原理和互相影响的关系,通过对比研究得 出其产生故障特点规律,指导维修人员明晰电控原理、CAN 总线网络,掌握故障判断的思路 和方法,为排除故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教育
Select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实践 ——以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为例
甘志梅
2023, 48(
22
): 163-16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32
摘要
(
)
PDF
(1221KB) (
)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是高校汽车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对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 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以“一中心、二融入、三结合”的教学 改革思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实践表 明,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改善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研究与实践 ——以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检修课程为例
黄超群
2023, 48(
22
): 168-17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33
摘要
(
)
PDF
(1089KB) (
)
推进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促 进行业、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深度融合,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文章在分析和研究关于汽车维 修工国家职业标准和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基础上,按照职业岗位(群)的能 力要求,基于职业工作过程重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将职业标准的知识和技 能要求融入专业课程内容中,实现课证融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基于 OBE 理念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资源库 建设与实现
赵聪聪
2023, 48(
22
): 173-17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34
摘要
(
)
PDF
(1347KB) (
)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素材,推动了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如何发挥课程资 源库的效能,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重要研究方向。文章在分析新能源汽车技术 课程资源库建设需求的基础上,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OBE)理念为指导构建资源库的基本 框架,分析资源库的实现途径,并阐明资源库在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基于 OBE 理念构建课程资源库,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升了资源库“能学、教辅”的功 能,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标准·法规·管理
Select
基于 CNN-ARIMA 的交通路口短周期交通车 流量预测方法
包文华
2023, 48(
22
): 178-18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35
摘要
(
)
PDF
(1337KB) (
)
针对现有预测模型在智慧交通车流量预测过程中准确度较低、数据不平稳的问题,文 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自回归差分移动平均(ARIMA) 相结合的短周期交通车流量预测方法。文章以芜湖市汪溪路路口一周内的历史车流量数据为 样本去预测下一时间周期的交通车流量,将得到的数据经过归一化处理后模拟仿真实验,仿 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运用于交通管控中,且能有效保持较高精确率而不受数据集大小的 影响,其预测结果可以为车辆拥堵问题提供较好的提前应对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数字化浪潮下汽车工艺技术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吴 飞
2023, 48(
22
): 183-18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36
摘要
(
)
PDF
(1838KB) (
)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汽车 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汽车工艺技术人才是目前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复合 型人才,面临着数字化浪潮带来的巨大挑战和机遇,人才的培养机制也需要相应的调整和创 新。文章以汽车制造业工艺技术向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为背景,分析汽车工艺技术发展趋势, 阐述汽车工艺技术人才培养现状及需求,探讨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方法,提出了改善对策和实 施措施,有助于更好更快地培养复合型工艺技术人才,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改善企业人才 短缺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汽车总装车间标准工时制定及优化
杨建康
2023, 48(
22
): 190-19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37
摘要
(
)
PDF
(1272KB) (
)
目前,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外各大主机厂把作业标准时间作为生产计 划安排的重要依据,都在稳步有效地开展标准工时项目。文章结合本公司量产车型在总装车 间装配标准工时的测定,从实际出发,优化标准工时的测定方法,缩短不必要的辅助时间, 并且根据测得的标准工时调整相应的装配工艺、岗位编制、物流方案及设备稼动率,有效提 升了产线的生产效率及客户满意度,对后续新开发车型的产品结构设计及工艺路线制定具有 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基于融合数据的事故预测
马 冲
2023, 48(
22
): 195-19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22.038
摘要
(
)
PDF
(1201KB) (
)
鉴于驾驶员驾驶行为和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极强相关性,驾驶员事故预测和风险评估 有利于对驾驶员分级管理和预警从而减少事故发生,而且在汽车保险公司、客货运营运企业 等领域具有广泛用途。文章基于以事故数据为主体的融合数据的事故及事故严重程度的预测 研究展开综述,首先介绍事故后果预测流程,接着介绍了众多学者在事故后果预测领域使用 的树模型包括决策树、随机森林、XGBoost,然后基于某市包含事故数据的融合数据实现并 对比三种模型,最后对事故后果预测研究进行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