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
ISSN 1671-7988  CN 61-1394/TH
创刊:1976年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新能源汽车
    纯电动汽车空调控制系统性能仿真分析
    唐金祥
    2023, 48(4): 1-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01
    摘要 ( )   PDF(534KB) ( )  
    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属于非线性、时变系统,不易求得其系统数学模型,常规的比例- 积分-微分(PID)控制策略效果不佳,所以论文对采用模糊控制策略的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 进行仿真研究。首先对夏季车室热负荷进行计算,在 Matlab 软件下的 Simulink 中建立了系统 的数学模型。然后在 Simulink 中的 Fuzzy Logic Controller 模块中设计系统的模糊控制器。最 后对整个系统进行变参数仿真,通过改变乘员舱人数、车速、车室外温度、车室内温度进行 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模糊控制策略的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车内温度在较短时间内达到 设定温度且波动幅度不大,符合纯电动汽车空调对响应时间、超调量、变负荷能力的性能要 求,与传统的 PID 策略相比控制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水分布分析
    周 雨
    2023, 48(4): 5-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02
    摘要 ( )   PDF(520KB) ( )  
    对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进行水管理能够提高电池的性能,对于氢燃料电池车的推 广具有重要意义。了解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水浓度分布的规律是对电池进行水管理的基础, 文章对电池工作温度及放电电压对水浓度分布的影响进行了探究,首先依托 COMSOL Multiphysics 搭建直流道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体模型;其次分别改变单体电池模型的工作温 度以及放电电压,对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不同电池工作温度及放电电压下电池中水分布 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质子交换膜表面的含水量下降;放电电压升高时,质 子交换膜表面的水含量大幅下降。在实际应用中,应在适宜范围内尽量提高电池的工作温度, 综合考虑电池性能问题,采用较低的工作电压,这有利于保持电池内部的水平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网联汽车
    自动驾驶车辆避障轨迹规划
    徐靖贤
    2023, 48(4): 9-1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03
    摘要 ( )   PDF(758KB) ( )  
    目前无人驾驶发展迅速,城市运营环境中避障轨迹规划是核心问题之一,如何避免轨 迹离散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角碰等状况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文章比较了轨迹规划中坐标系 的优缺点并选取笛卡尔坐标系,提出考虑自车形状的车辆模型,在车辆模型基础上结合新的 障碍物边界处理方法进一步排查可能的碰撞危险区域,以起到简化环境信息避免进行碰撞检 测、减少规划耗时的效果。结合自车与周围障碍物位置关系,文章提出通过使用运动走廊, 结合 Minimum Snap 最优化理论进行硬约束轨迹优化,最后通过仿真验证证明该方法可行, 并且能够有效满足避障场景下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目标车辆检测及追踪方法
    吴 晨
    2023, 48(4): 14-1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04
    摘要 ( )   PDF(527KB) ( )  
    智能汽车是近年来汽车行业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是缓解交通压力、减少交通事故的 一项有效手段,其中横向控制是智能汽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和难点。文章介绍了智能汽车 横向控制研究中用到的 2 自由度模型、3 自由度模型等 3 种动力学模型,阐述了比例-积分- 微分(PID)控制、纯追踪控制等常见智能汽车横向控制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优缺点, 最后根据研究现状分析出智能汽车横向控制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V2V 通信的车队纵向协同控制
    殷康超
    2023, 48(4): 18-2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05
    摘要 ( )   PDF(1140KB) ( )  
    传统的车队在实现车辆纵向队列控制时,仅仅依靠雷达或者视觉传感器进行感知,从 而致使车辆获取信息的能力有限,无法满足车辆在复杂交通环境下的跟随性能。为了克服雷 达和传感器的不足,文章将车车(V2V)相连通信技术应用于车辆的纵向协同控制系统中, 通过车辆上搭载的车载单元(OBU)之间的通信进行数据交互。首先,设计车队纵向跟随的 控制策略,选择固定车头时距的间距跟驰策略,根据前车状态反馈对后车车速进行调节,该 方法能够保证后车的跟驰安全,提升跟驰的稳定性。然后基于 Prescan/Simulink 建立车队纵向 协同控制系统的模型和实验场景,仿真结果证明车辆纵向跟随控制策略的准确性和间距跟驰 策略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目标车辆检测及追踪方法
    王 锋
    2023, 48(4): 23-3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06
    摘要 ( )   PDF(1503KB) ( )  
    文章是以 MTALAB 软件为主要平台,基于深度学习建立一种多目标车辆检测及追踪的 方法。首先建立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用于训练的不同场景的车辆数据集,并对所采集的 数据集进行标注和格式归一化处理。然后使用 K-means 聚类算法进行锚框,建立以 YOLOv3 SPP 算法为主的神经网络框架,采用非极大值拟制(NMS)算法得到最终的预测框。最终训 练神经网络模型,再对该模型进行测试和评定。经实验可以得出该模型能够准确地检测及追 踪多目标车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计研究
    基于 ANSYS 和人机工程学的赛车座椅 设计与优化
    曹佳潭
    2023, 48(4): 31-3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07
    摘要 ( )   PDF(1127KB) ( )  
    当今,赛车座椅要符合舒适、安全、高强度、轻量化的要求,人机工程学因素往往是 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法,因此,遵循人机工程学原理是设计优秀赛车座椅、占有市场的先决 条件。但是在传统方法中,往往使用一定的实体样品进行试验来探究产品的使用效果和实际 质量。在当今环境下该方法缺乏竞争力,经济投入较大且实验结果繁多,分析复杂,费时费 力。文章应用人机工程学对赛车座椅进行设计,应用 UG 软件进行座椅建模,应用 ANSYS 软件优化调整以得出赛用座椅的较优方案来快速验证设计方案,缩小实体试验中产品材料和 造型参数的范围,达到节省产品研发时间和降低试验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防追尾外置安全气囊预警系统设计与仿真
    陈一凡
    2023, 48(4): 35-4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08
    摘要 ( )   PDF(1668KB) ( )  
    高速公路发生追尾时对汽车破坏性巨大且人员伤亡率极高,为减少追尾事故带来的伤 害设计了一套汽车防追尾外置安全气囊预警系统。该系统通过数学模型来对危险进行判定分 析,采取安全距离预警、外置安全气囊点爆和安全带分级预紧三种措施,最大限度地卸去碰 撞时的冲击力。实现碰撞前预警,碰撞前提前约束人体,点爆气囊,在发生追尾事故时为乘 员提供最全面的保护。通过建立 CarSim 与 Simulink 的联合模型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车载智能 A 柱盲区显示系统
    曹盛福
    2023, 48(4): 41-4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09
    摘要 ( )   PDF(1440KB) ( )  
    我国交通事故整体数量逐年上升,A 柱盲区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 A 柱盲区测量系统存在造价高、对车体结构影响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一种新型 车载智能 A 柱盲区显示系统。该系统通过视觉传感器和视线追踪设备等一系列检测装置获取 驾驶员头部位置和注视点等信息,结合 A 柱位置和结构,智能地调整覆盖在 A 柱上显示屏的 显示画面,近似地达到使 A 柱相对于驾驶员透明化的效果,从而有效地减少 A 柱盲区造成的 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DSP 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罗长才
    2023, 48(4): 48-5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10
    摘要 ( )   PDF(2111KB) ( )  
    电液伺服系统在汽车整车或零部件测试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汽车及零部件测试中对液 压伺服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动态响应要求高,尤其在疲劳耐久和道路模拟测试。大部分汽 车厂家主要使用国外进口电液伺服系统对汽车整车和零部件进行刚度和疲劳测试,该市场基 本上由国外品牌穆格、英斯特朗、MTS 等厂商垄断,且价格高昂。基于上述情况,文章介绍 自研电液伺服系统的详细方案并结合试验情况说明自研的电液伺服系统完全可以胜任汽车整 车或零部件刚度和疲劳试验的测试需求,实现试验高精度的静态加载和高响应的动态加载, 来保证测试的需求;同时为后续项目开展提供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卡扣连接性能与仪表板可靠性关系分析
    刘保公
    2023, 48(4): 55-5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11
    摘要 ( )   PDF(1517KB) ( )  
    目前,多数车型随着汽车里程的累积,汽车内饰可靠性问题会日渐突出,尤其是仪表 板可靠性问题。研究卡扣连接性能与仪表板可靠性之间的关系,可有效防止仪表板不同部件 间因连接刚性不足造成的异响问题。文章由高里程耐久车辆实际采集的异响问题出发,结合 实际仪表板卡扣连接的刚度性能,利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分析手段分析仪表板模态、 速度传递函数(VTF)及噪声异响(SR)性能,通过和试验对比验证了 CAE 分析的精确性, 并起到预测仪表板结构异响风险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车载以太网的专用车架构设计
    马 剑
    2023, 48(4): 60-6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12
    摘要 ( )   PDF(2115KB) ( )  
    专用车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要求专用汽车更加智能化, 功能更加丰富且融合辅助驾驶技术,使得专用车的节点数量、总线负载、线束重量不断增加。 车载以太网技术由于其具有更快传输速率,能够减少线束成本及重量以及满足下一代电气架 构的发展需求等优点,在车辆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基于车载以太网技术,进行了适应 于专用车的电子电气架构设计,设计了一种域控形式的架构,该架构使上装系统融入车辆整 体架构,上装能与车辆其他电气部件互相服务,为专用车智能化水平提升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车载数字音频功放系统电路设计
    侯学元
    2023, 48(4): 65-6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13
    摘要 ( )   PDF(1204KB) ( )  
    为了实现对车载音频技术的优化与升级,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车载音频总线(A2B) 的车载音频功放电路,采用了 A2B 实现数字音频输入,采样、处理以及数模转换的功放输出 驱动扬声器播放音频的功能。该设计利用 A2B 线形拓扑结构,数字音频输入信号的接收、采 样、多通道音频模拟输出的功能。A2B 在音频性能提升的同时,采用更少的线缆,降低系统 和电缆的重量、复杂性,为车载音频设计提供简单、方便,且具备数字音频功放的通用性和 扩展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试试验
    副车架软硬连接对整车舒适性的影响分析
    高胜辉
    2023, 48(4): 70-7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14
    摘要 ( )   PDF(1892KB) ( )  
    论文通过副车架衬套软连接和机加工铁块代替副车架衬套硬连接两种方案,基于某试 验场路面对副车架软硬连接进行平顺性和路噪试验。以随机路面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和脉冲路 面四轮冲击振动有效值为评价指标,分析副车架软硬连接对整车舒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副车架软硬连接对车辆整体平顺性影响不大,但软连接车内噪声明显优于硬连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瞬变工况下多级液力透平内部流动特性数值模拟
    张 立
    2023, 48(4): 75-7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15
    摘要 ( )   PDF(1357KB) ( )  
    为了研究多级液力透平瞬变工况时的内部流动特性,以一个二级离心泵反转式液力透 平为研究对象,考虑非线性速度梯度与螺旋度影响,构建动态亚格子应力模式的大涡模拟湍 流模型,对多级液力透平内部流场进行全流域非定常数值模拟,获得瞬变工况下液力透平内 部流场的瞬时压力脉动的变化规律,并分析瞬变工况下涡流在液力透平内部的演变规律。结 果表明,瞬变工况下,流量瞬变会引起液力透平内部各部件的压力脉动突变,该突变压力强 度远超过液力透平内部各部件自身的压力脉动幅度,其中进水室受流量瞬变的影响最大,叶 轮受流量瞬变的影响相对比较小。液力透平在瞬变工况时,进水室的速度流线分布更加均匀, 叶轮处的速度流线分布也变得相对均匀,但级间导叶处和出水室的速度流线分布更加杂乱, 旋涡比较多。研究结果将为新能源车辆氢能储能、石油化工等领域中的液力透平结构改进提 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制动舒适性建模与控制
    赵明强
    2023, 48(4): 80-8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16
    摘要 ( )   PDF(1281KB) ( )  
    影响汽车制动舒适性的主要因素是制动工况下汽车的俯仰振动,而汽车制动俯仰受到 悬架与制动力的影响。文章通过 MATLAB 软件建立汽车制动俯仰模型,模拟制动输入下的车 辆输出,并对模型进行合理简化,找到俯仰角与制动力之间的数学关系,并在保证制动性能 的前提下减小制动力以减小俯仰振动。根据仿真结果分析,将制动俯仰分成三个时期,在制 动前、中期,调节制动力分配系数,以减小俯仰角,在制动后期通过设计线性二次型调节器 (LQR)无线时间状态调节器,找到一种制动力的调节方法,优化汽车俯仰角,消除制动回 弹现象,提高汽车在制动工况下的舒适性,使本论文具有实际的工程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汽车盘式制动器制动噪声分析
    何代澄
    2023, 48(4): 86-8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17
    摘要 ( )   PDF(1832KB) ( )  
    论文主要基于复特征值法,建立了某汽车盘式制动器制动噪声分析的有限元仿真模型, 包括从频率、振型、负阻尼比、模态参与系数、模态应变能等仿真结果进行制动器制动噪声 分析,为汽车盘式制动器系统的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表明,该汽车盘式制动器系统在 8 337 Hz 频率附近发生制动噪声的可能性最大,在 8 337 Hz 时复特征值实部为最大值 45.5,负阻尼比为最小值–0.545 6%,Z 方向的参与系数值最大,制 动盘和制动块的应变能比值较大,且该不稳定模态主要是由于制动盘和制动块之间发生模态 耦合引起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挂汽车列车右转弯内轮差分析与改善
    巩长伟
    2023, 48(4): 90-9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18
    摘要 ( )   PDF(1716KB) ( )  
    由于双挂汽车列车的车辆组成单元多且车身较长,在右转弯时其一挂车、二挂车后轮 与牵引车前轮会产生内轮差,导致车辆整体的运动轨迹向弯道内侧偏移,对弯道内侧的行人 及车辆会造成安全威胁。鉴于此,论文基于多体系统运动学理论建立了双挂汽车列车双轨运 动学模型,推导出车辆右转弯的运动方程并用 MATLAB 软件计算仿真得出各个车轮的运动轨 迹;通过对一挂车、二挂车后轮轴进行主动转向控制,分析了车辆右转弯时的内轮差和各车 轮运动轨迹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双挂汽车列车右转弯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内轮差并存 在尾部放大效应,越靠近车辆尾部的车轮与牵引车前轮的轨迹差值越大,适当对一挂车、二 挂车后轮轴进行主动转向控制可以有效减小双挂汽车列车的内轮差,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轻型汽车排放试验室比对研究和探讨
    邱争光
    2023, 48(4): 96-10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19
    摘要 ( )   PDF(1119KB) ( )  
    试验室比对是根据预先确定的条件,由两个或更多个试验室对相同或相似的试验物品 进行试验的组织、实施和评价。在进行轻型汽车排放检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但 通过试验室间的比对试验,能将试验室间在排放测试上的差异控制在可接受范围。文章以三 家轻型汽车排放试验室 LAB1 和 LAB2 及 LAB3 为例,通过三家试验室进行国六常温排放试 验及国六燃料消耗量试验,并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了各个试验室的试验一致性和准确性, 对于后序的试验室比对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ABAQUS 的盘刷刷毛清扫性能分析
    林 煜
    2023, 48(4): 101-10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20
    摘要 ( )   PDF(1191KB) ( )  
    利用 ABAQUS 建立盘刷刷毛与垃圾颗粒的接触模型,分析盘刷刷毛的清扫性能,研究 得到了刷毛对于垃圾颗粒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清扫力以及颗粒沿着运动方向受到的转 矩的变化规律。之后在不同的触地深度下,定义了临界摩擦系数,得到了刷毛的最佳触地深 度值为 60 mm 左右,为清扫性能的提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PID 控制器的半主动悬架联合仿真分析
    杨慧勇
    2023, 48(4): 107-11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21
    摘要 ( )   PDF(1418KB) ( )  
    为了提高被动悬架的性能,改善车辆行驶时的平顺性,文章采用 ADAMS 与 Simulink 联合仿真的方法,对基于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的二自由度半主动悬架进行研究。在 ADAMS 中建立二自由度半主动悬架动力学仿真模型并通过 Control 模块输出到 Simulink 中, 在 Simulink 中以滤波白噪声法生成不同车速下的 B 级路面模型;并采用 PID 控制器,分别以 簧载质量加速度和主动控制力作为控制器输入量及输出量,获得并分析了车身的垂直加速度、 悬架的动行程、轮胎动载荷的时域特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 PID 控制器的半主动悬架在不 恶化操稳性和安全性的情况下,在不同车速阶段可显著改善车身垂直加速度,提高乘坐舒适 性;同时联合仿真极大地简化了建模过程,使仿真更加直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艺装备
    转向器摇臂轴插齿加工专用夹具设计
    陈 创
    2023, 48(4): 112-11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22
    摘要 ( )   PDF(1458KB) ( )  
    针对转向器摇臂轴结构复杂,对扇形齿进行插齿加工时手动定位夹紧精度不高和效率 低下的问题,合理选择定位基准并设计了在数控插齿机上使用的专用夹具。采用弹簧夹头定 心夹紧机构,并用液压缸作为夹紧动力源,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水平。通过更换弹簧夹 头和锥套可适应不同型号的摇臂轴装夹要求,实现了成组加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述仪表板设计及其模态分析
    崔金利
    2023, 48(4): 117-12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23
    摘要 ( )   PDF(1619KB) ( )  
    仪表板是汽车内饰最复杂的系统,其设计得好坏是汽车内饰开发成功与否的判断依据 之一。文章简要概述了两种常用的仪表板,并重点介绍了软质仪表板不同制造工艺的优缺点, 同时由于仪表板周边匹配件较多,重点介绍了其与 A 柱上饰板、前挡玻璃、前围钣金的匹配 设计要求,为后续车型提供设计参考,提高产品竞争力。并且利用常用的有限元仿真软件 Hypermesh 及 Abaqus 对仪表板进行模态分析,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避免后续零件试制过程 中因仪表板区域异响而产生额外的修模费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激光焊接技术在汽车工业领域的运用及问题探讨
    刘立波
    2023, 48(4): 121-12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24
    摘要 ( )   PDF(1568KB) ( )  
    激光焊接在汽车制造中有广泛的运用,它有焊接速度快、焊缝美观、焊接变形小、精 度高、焊接质量好、可以焊接高熔点难焊接的金属等优点,同时也存在焊接瞬时热量高、成 本高、工艺复杂等不足。文章根据公司在生产中实际出现的几种激光焊缺陷,从焊接工装和 零件匹配的角度,对几种缺陷分别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在实践中也验证了措施的有效 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实车 TPE 导槽接角开裂问题分析
    邹宇峰
    2023, 48(4): 125-13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25
    摘要 ( )   PDF(4595KB) ( )  
    为了分析实车热塑性弹性体(TPE)导槽接角开裂的原因,文章通过导槽接角强度、 热胀冷缩以及外部受力三个方面对导槽开裂进行研究。在导槽接角强度方面,构建接角暴晒 和接角强度的拉力实验;在热胀冷缩方面,构建导槽接角的高低温循环实验;在导槽外部受 力方面,构建实车导槽切割、导槽截面以及导槽受力分析等,综合分析导槽开裂的根本原因。 结合接角暴晒实验、接角强度实验、高低温循环实验以及导槽外部受力分析等四个方面的实 验结果,确定导槽非正常受力是接角开裂的根本原因,并针对其进行对策制定以及方案验证, 为后续实车导槽开裂问题给出指导性的方向和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轴 EC 拧紧机拧紧参数的工艺优化
    左志强
    2023, 48(4): 131-13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26
    摘要 ( )   PDF(2295KB) ( )  
    螺纹连接是汽车装调过程中零部件之间的常见连接方式,随着企业智能化、自动化水 平的逐步提升,自动拧紧机在生产线的使用已较为普遍,同时拧紧机的拧紧质量就成为产品 质量保证的关键。文章通过对一次多轴电动伺服控制(EC)拧紧机拧紧过程,螺纹失效模式 的过程排查、工艺分析、整改验证,对拧紧机参数进行工艺优化,保证产品实现拧紧过程质 量与拧紧结果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使用维修
    电动装载机无法上高压电故障诊断实例分析
    温 杰
    2023, 48(4): 137-14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27
    摘要 ( )   PDF(1773KB) ( )  
    电动装载机采用电力驱动,通过高压动力电池向工作电机、行走电机、空调等高压用 电设备供电,具有排放污染低、工作噪音小的优点,已逐步应用于铲装土壤、砂石等散状物 料的工程领域。电动装载机无法上电会导致工作电机和行走电机等高压设备无法工作,文章 以工程作业中电动装载机不能上电的实例,详细分析了故障检测流程,结合电路开展故障排 查。最终找出绝缘故障位置并给出了电动装载机设计上的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宝骏 510 汽车无钥匙进入及一键启动系统 故障诊断与排除
    韦耀华
    2023, 48(4): 142-14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28
    摘要 ( )   PDF(1744KB) ( )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的无钥匙进入及一键启动系统在汽车上的应用也越来 越广泛,对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能和驾驶员用车的便捷性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也对汽车维修 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文章系统讲解了宝骏 510 汽车无钥匙进入及一键启动系统的结 构原理,结合故障案例分析,理论联系实践,进而帮助汽车维修人员更好地掌握无钥匙进入 及一键启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也为职业院校教师本部分内容的教学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教育
    1+X 证书制度下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 “岗课赛证”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张靖雯
    2023, 48(4): 146-15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29
    摘要 ( )   PDF(1004KB) ( )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巨大人才需求,给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带来 了新的挑战,产业相关岗位的不断更新对人才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文章从课程体系建 设、教材及课程资源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三个维度阐述 1+X 证书制度下高职新能源汽车 技术专业群“岗课赛证”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为高职院校专业群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案 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方法融入电工电子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张博峰
    2023, 48(4): 151-15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30
    摘要 ( )   PDF(1121KB) ( )  
    为了开展创新教育和课程思政教学,文章提出了以顶层设计为主导,众多课程分工合 作的教育方式,不同的课程承担了不同的育人目标。根据课程承担的育人目标,对汽车电工 电子技术课程与创新方法进行了融合,从而实现课程思政教学。将创新方法学习作为汽车电 工电子技术课程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创新方法,用创新方法指 导专业知识学习,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创新实践,从而实现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制造背景下汽车制造专业“三教” 改革路径研究
    谭妍玮
    2023, 48(4): 156-15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31
    摘要 ( )   PDF(963KB) ( )  
    随着《中国制造 2025》的提出,汽车制造业智能化成为新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简 单重复工作逐步被机器取代,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显著降低汽车制造业对传 统劳动力的依赖,提高生产效率。而对于培养汽车企业一线岗位人才的高职院校汽车制造与 试验技术专业来说,为保证培养的学生不被淘汰,能够快速适应当前汽车行业的新形势,实 行“三教”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以汽车制造专业“三教”改革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 智能制造环境下汽车制造专业面临的挑战,指出进行“三教”改革的必要性,从教师、教材、 教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具体改革措施,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高素质 技术技能人才,应对汽车行业的变化趋势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工程热力学课程建设探讨
    鞠洪玲
    2023, 48(4): 160-16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32
    摘要 ( )   PDF(1041KB) ( )  
    课程思政是隐性的德育教育,可对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产生深远的 影响。以工程热力学课程为载体,将个人价值取向、爱国主义情怀、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职业道德素养、无私奉献和工匠精神等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实现隐形的课程思政元 素与显性的课程内容一体化贯通。采用“慕课+翻转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增 加对课程思政的过程考核,健全课程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实现融入课程思政的工程热力学 课程体系建设。该课程建设在使学生了解课程背景和应用前景的基础上,加深了理论知识学 习,解决了实际工程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践行节能高效、低碳环保的职业道德 素养和技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在汽车运行保障技术 课程中的应用
    李延骁
    2023, 48(4): 164-16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33
    摘要 ( )   PDF(1403KB) ( )  
    汽车运行保障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对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 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文章针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托雨课堂 智慧教学工具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设计与实践。结果表明,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提升了 课堂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行交流能力及工程问题分析能力,对同类型实 践性较强课程的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汽车专业创业教育现状与教学反思
    范振山
    2023, 48(4): 169-17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34
    摘要 ( )   PDF(1204KB) ( )  
    为了更好地促进汽车专业创业教育的发展,采取问卷调查法和现场访谈法,对高职汽 车专业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统计调查结果,结合创业教育基本要素,对高职汽车专业 创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结合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经验,从加强针对性引导、推进教学体系改 革,开展系统性的创业教育,设立高职学生创业实践交流平台,与社会需求对接、与企业对 接,构建符合地方要求、有自己特色的高职汽车专业创业教育教学实践模式等方面提出教学 反思。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标准·法规·管理
    基于客户需求的整车竞争力测评方法
    高 睿
    2023, 48(4): 174-17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35
    摘要 ( )   PDF(1392KB) ( )  
    准确定位商品车竞争力水平有利于公司针对性地做出产品改进,而精准识别并满足客 户需求是商品车竞争力体现的关键。论文提供一种基于客户实际使用需求、针对重型卡车的 整车竞争力评价体系,采用主客观结合的测评方法,通过调研及大数据分析明确八个客户主 要关注点,输出整车测评结果及竞争力情况。通过对三款车进行实测,得到 J 品牌车总体竞 争力最强,在经济性、可靠性方面明显优于其他两款车,结果证明此方法能为整车竞争力评 价提供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融合 XGBoost 与 SHAP 的机动车交通事故 致因机理分析
    陈凯亮
    2023, 48(4): 179-18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36
    摘要 ( )   PDF(1892KB) ( )  
    为了研究影响机动车交通事故结果严重性的显著因素,掌握其发生特征与规律,将中 国事故深度调查(CIDAS)数据库中 2 966 条机动车事故进行建模,以包含人-车-路-环境的 19 个因素作为输入,将事故结果作为输出。在研究中引入包含准确率、查准率、召回率、F-1 分数等指标的评估体系,将 XGBoost 模型与 LightGBM、随机森林与 CatBoost 四种模型进行 并列对比,证明了其分类性能的优异。此外利用 SHAP 对于模型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探究各 种因素对于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轻伤/重伤/死亡而言,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分 别为碰撞类型、人员类别、碰撞类型。为了避免死亡事故的发生,需重点关注注预防客/货车 单方碰撞事故、事故特征为起步/停止、高道路限速下跑偏/碰撞对象车辆/撞障碍物的场景, 并且应对于车辆行驶在 30~60 km/h 限速道路的驾驶员的懈怠心理重点关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最大扭矩和 最大净功率测量方法》 (GB/T 20076—2021)标准解读与探讨
    毛文刚
    2023, 48(4): 186-18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37
    摘要 ( )   PDF(1177KB) ( )  
    摩托车发动机最大扭矩和最大净功率是摩托车新产品公告检验及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 中发动机产品唯一检验项目,文章通过详细分析和解读新版标准《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 机最大扭矩和最大净功率测量方法》(GB/T 20076—2021)与旧版标准 GB/T 20076—2006 之 间的差异,并对新版标准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要求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可对新版标准中的关 键技术要点加深理解,有助于检测机构和企业技术人员更全面、系统地掌握和应用新版标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基于行人保护的发动机罩铰链研究进展
    周超军
    2023, 48(4): 190-19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38
    摘要 ( )   PDF(1152KB) ( )  
    作为头部撞击的集中区域,汽车发动机罩铰链为发动机罩的内部硬点,其故障会对驾 乘人员和行人造成危险。文章在对行人保护发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从发动机罩铰链的仿真 分析及试验和结构设计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基于行人保护的发动机罩铰链的研究现状。结果 表明,发动机罩铰链的仿真分析及试验研究以仿真结合试验的方法开展,发动机罩铰链的结 构设计呈现主动式、压溃式、结构优化式和可折叠变形式四种类型,最后展望了发动机罩铰 链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谈低压电源分配系统在整车新四化 加持下的发展趋势
    刘 诚
    2023, 48(4): 196-20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39
    摘要 ( )   PDF(1461KB) ( )  
    随着整车智能化快速发展,增加大量车载功能,导致整车线束系统越发复杂,不仅增 加整车重量,也让整车电源分配系统变得更复杂,可靠性降低。为了满足整车功能需求,并 保证线束系统安全,需对保险盒进行智能化开发,提升整车线束电源分配系统的可靠性及安 全等级,也能节约部分导线回路,同时通过铝导线的使用来降低整车重量,实现线束系统轻 量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商用车自动紧急制动技术研究进展
    何 通
    2023, 48(4): 201-20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3.04.040
    摘要 ( )   PDF(1145KB) ( )  
    随着主动安全技术的发展,自动紧急制动(AEB)技术可以在车辆发生碰撞前主动介 入制动系统使车辆减速或刹停,从而保障人员与财产安全。文章对国内外商用车 AEB 测试评 价章程进行了梳理分析,对商用车 AEB 性能水平以及技术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了商用车 AEB 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重点研究方向予以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