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颜伏伍,郑灏,侯献军,等.汽车前副车架耐久性分析与结构改进[J].汽车工程,2014,4(36):481-486. [2] 陈栋华,靳晓雄,周鋐,等.轿车底盘零部件耐久性虚拟试验方法研究[J].汽车工程,2007,29(11):998-1001. [3] 王霄锋. 汽车底盘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 窦宏斌,邱荣英,朱剑锋.轿车用薄板焊接结构疲劳性能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14,15(25):2107-2111. [5] 朱剑峰,林逸,张涛,等.基于虚拟台架疲劳分析的副车架结构改进设计[J].汽车工程,2014,36(5):630-634. [6] 徐刚,周鋐,陈栋华,等.基于虚拟试验台的疲劳寿命预测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2009,37(1):98-100. [7] 程稳正,曹征栋,于长青,等.轿车后副车架多轴疲劳分析[J].汽车技术,2013(6):6-9. [8] 岳译新,刘永强,李晓峰.基于主S-N曲线法的地铁车体焊缝疲劳分析[J].机车电传动,2012(5):79-81. [9] 陈传尧. 疲劳与断裂[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18-50. [10] 尚德广. 疲劳强度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75-103. [11] 吴振宇. 基于真实路况的车身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