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
ISSN 1671-7988  CN 61-1394/TH
创刊:1976年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新能源汽车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执行器失效容错控制研究
    智晋宁,靳 峰,闫文志,程晓泽,李勇锋
    2024, 49(17): 1-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01
    摘要 ( )   PDF(992KB) ( )  
    为了提高单电机故障状态下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稳定性,提出了一种驱动力重构和 主动前轮转向(AFS)结合的容错控制方法。首先,设计滑模控制器,控制输入量为横摆角 速度和质心侧偏角,进而对所需横摆力矩和前轮附加转角进行控制。其次,建立电机故障状 态下的整车驱动力优化分配模型。当车辆电机出现故障时,运用二次规划算法对各电机转矩 进行重构分配。同时,当某一电机发生故障且同侧电机出现输出饱和而无法提供足够的横摆 力矩时,通过主动前轮转向提供附加横摆力矩。最终搭建 CarSim/Simulink 联合仿真模型进行 验证,结果显示,所采用的容错控制方法可有效提高车辆稳定性和动力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纯电动商用车绝缘检测方法及故障分析
    樊 宁,杨 杰,董 欣,高 星,李 斌
    2024, 49(17): 8-12,2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02
    摘要 ( )   PDF(3452KB) ( )  
    纯电动商用车的工作环境存在路况复杂、工况恶劣等情况,导致整车电气设备的磨损 速率加快,造成电气设备绝缘电阻持续下降,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或引发重大 安全事故。文章从绝缘故障检测原理出发,分析和探讨一种绝缘检测定位技术的应用,将一 套包括绝缘检测仪、电流发射器、电流互感器和绝缘故障定位仪组成的低压信号传输系统, 连接并安装在整车的各组高压回路。通过该系统电流信号的实时传输,快速准确定位故障回 路,锁定故障位置。此技术为售后市场绝缘故障车辆的排查提供一种快速、高效、精准的解 决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能源乘用车变速器齿轮阶次噪音的 DNA 设计方法
    赵 雷,魏 森,罗杰俊,刘立娟,麦承贤
    2024, 49(17): 13-1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03
    摘要 ( )   PDF(2379KB) ( )  
    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原被发动机掩盖的变速器阶次噪音变得凸显,改善工作通常与 项目紧张的周期和资源冲突。文章针对变速器齿轮阶次噪音问题,提供了一种从“DNA”开 始的设计思路,倡导从设计最初就开始考虑阶次噪音相关的各类指标需求,提高一次设计的 成功率,缩短开发周期,减少验证资源,为同行业的变速器厂家提供一种全新的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散热孔对汽车电池箱强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江锦鑫 1,王晓鑫 2
    2024, 49(17): 19-2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04
    摘要 ( )   PDF(1164KB) ( )  
    文章的研究目标是测试探究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箱上的散热孔半径对其结构强度的影响, 从而为后续电池箱设计提供依据,基于 ANSYS Workbench 软件使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设置 了三组不同散热孔孔径的电池箱以及一组无散热孔的电池箱进行对照,研究了不同散热孔孔 径的电池箱在静止工况、急刹车工况和急转弯工况下的最大应力与最大位移以及其发生位置, 基于研究结果发现随着散热孔孔径增大,汽车电池箱在各工况下受到的最大应力与最大位移 也相应增加,文章结果将对汽车电池箱的散热孔设置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驱动电机性能的控制器谐波影响研究
    郑海兵,温华明
    2024, 49(17): 25-2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05
    摘要 ( )   PDF(1724KB) ( )  
    文章论证了驱动电机实测效率偏低的原因,对于分析解决电机单体效率不达标问题具 有重要指导及参考价值。从理论上分析了谐波产生的原因及对电机性能的影响分析,并通过 仿真分析的手段论证了谐波对电机输出转矩以及效率的影响。基于某款新能源乘用车驱动电 机,结合两款控制器,通过控制器谐波数值差异与实测电机效率的偏差值分析,论证了谐波 对电机效率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说明了谐波抑制对于提升电机效率的必要性,并提供了相 关可行的优化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动车储能系统与承德资源集约协同策略探究
    麻春辉 1,宋素珍 2,高亚男 1,王 亮 1
    2024, 49(17): 29-3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06
    摘要 ( )   PDF(774KB) ( )  
    文章研究聚焦于承德市如何通过策略性举措推动电动汽车储能系统与资源集约利用的 协同发展。在全球能源转型和保护环境的大背景下,此举对提升承德市能源效率、优化能源 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至关重要,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该策略涵盖政策扶持、技术创 新、资源配置优化和监管评估,旨在激发市场活力、提升系统性能、实现高效能源利用和系 统安全稳定运行。承德市作为能源转型先锋,将深化合作与交流,为其他城市提供宝贵的经 验和模式,共同推动绿色能源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计研究
    商用车底盘轻量化设计与应用
    余 冬 1,周 文 1,蓝 军 1,李 骏 1,肖 飞*1,王佳涵 2
    2024, 49(17): 33-37,4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07
    摘要 ( )   PDF(3050KB) ( )  
    文章针对国内某商用车企业底盘轻量化技术工程化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及分析,分析 了国内外底盘轻量化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提出目前商用车主要的轻量化技术 路线是采用轻质高强先进材料,运用先进优化设计方法以及先进制造工艺相融合的方法,并 重点列出该企业在超高强钢车架总成应用、超高强钢前下部防护应用、高强度牌号球铁前接 梁应用、高强度材料板簧应用、铝合金板簧支架应用、高效冷却模块轻量化技术应用等方面 底盘轻量化工程化应用情况及取得的降重效果,对行业内从事商用车底盘轻量化开发研究的 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工程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轮驱动巴哈赛车悬架系统优化设计与分析
    閤明哲,杜佳民,陆子聪,黄 喜,许 莎*
    2024, 49(17): 38-4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08
    摘要 ( )   PDF(1873KB) ( )  
    为了提高巴哈赛车的操纵稳定性,文章对四轮驱动巴哈赛车的悬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与分析。首先根据巴哈赛车整车设计参数选定了前后悬架的类型,计算了悬架的主要参数, 确定了悬架硬点的空间位置。在此基础上,采用 ADAMS/Car 建立了前后悬架的运动学仿真 模型,分析了车辆定位参数的变动规律以及对操控稳定性的影响。根据仿真结果利用 ADAMS/Insight 模块对悬架硬点进行优化,得到了符合设计要求的悬架参数。结果表明,该 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巴哈赛车悬架系统的优化设计,并为提升赛车的操控稳定性提供一定的思 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功能汽车电器实验台架设计与开发
    石天宇,徐长钊
    2024, 49(17): 44-4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09
    摘要 ( )   PDF(1080KB) ( )  
    文章聚焦于多功能汽车电器实验台架的设计与开发工作。鉴于现有的汽车电器实验台 架存在功能单一、扩展性欠佳等缺陷,研究提出了一套具备多功能、模块化以及高度集成特 性的创新设计方案。此方案聚焦于多功能汽车电器实验台架的设计与开发工作,整合了先进 的控制技术,构建了灵活的硬件架构,并配置了可定制的软件系统,从而得以全方位检测和 模拟汽车电器系统。在设计与开发进程中,着重对汽车电器在各类过载状况下的响应及保护 机制进行模拟,凭借精心打造的台架结构与控制系统,能够精准模拟汽车电器的过载状态, 并予以实时监测。文章不仅对实验台架的功能特点进行了详述,还清晰阐述了其使用方法和 应用场景。这一实验台架的成功研发,对于提高汽车电器系统的研发效率、削减研发成本以 及优化产品质量,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相关领域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下控制臂性能优化及轻量化设计
    陈志洋,胡 礼,张桂银*,刘 辉,张健华,陈正康,李 颖
    2024, 49(17): 50-5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10
    摘要 ( )   PDF(2238KB) ( )  
    汽车下控制臂需要具备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以抵抗挤压、冲击变形,还需要具备较高的 固有频率,以避免低频共振,产生噪音。文章以某在研汽车下控制臂为轻量化设计对象,通 过仿真分析识别出屈曲力不足的设计风险,综合运用形状、拓扑优化方法重新设计了控制臂, 并对新设计进行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新控制臂消除了屈曲力不足的设计风险,新设计较原 设计减重 6.6%。文章采用线性优化方法解决高度非线性的屈曲力优化问题,采用拓扑优化识 别出载荷的传递路径,为汽车控制臂的屈曲力优化及轻量化设计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造型设计中的低风阻特征研究
    伏建博,张 俊,王大鹏
    2024, 49(17): 55-5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11
    摘要 ( )   PDF(2753KB) ( )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电池续航能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减小汽车行驶过程 的空气阻力可以有效提高续航能力,而如何最大化的减小空气阻力正是造型设计领域需要不 断研究的方向。文章首先阐述了汽车造型设计的重要性及其与空气阻力的关系,其次着重探 索了在造型设计过程中最大化降低空气阻力的思路和方法,即在满足造型设计意图前提下对 造型特征不断优化改进并进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仿真模拟分析,通过对 CAE 仿真结果 的对比分析得出最终改进方案。同时总结出造型设计中空气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炼出低 风阻特征和推荐数值,为后续产品的造型设计工作提供宝贵经验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FSC 赛车空气动力学套件设计及优化
    范佳旭,刘姝依*,白鸿飞,唐展翼,张鸿澎
    2024, 49(17): 60-6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12
    摘要 ( )   PDF(1638KB) ( )  
    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事(FSC)赛车空气动力学套件设计及优化 过程。针对辽宁工业大学 Wonder-E05 号赛车,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分析,研究 了赛车在不同工况下的气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分析赛车在俯仰工况下的车身姿态变 化,发现前翼设计对离地间隙变化敏感,使得整车俯仰工况中气动特性变化明显,前翼可采 用高离地间隙和大攻角襟翼以减少前翼离地间隙敏感性。研究结果可在后续赛车设计时为整 车设计提供设计思路,减少离地间隙对整车气动敏感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商用车双前轴电动转向系统的设计与匹配
    王 印,马相飞,郭志龙,卢 威
    2024, 49(17): 65-6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13
    摘要 ( )   PDF(1373KB) ( )  
    为优化双前轴电动转向系统布置,保证Ⅰ、Ⅱ轴协调运动,文章以某多轴商用车为研 究对象,探讨了一种电动转向器及电动推杆的配计算方法,并基于 CATIA/DMU 模块对转向 系统杆系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分析,准确把握转向梯形及传动系统的运动规律,得出转向传动 系统最优布置方案。通过该方法可避免后期因参数设计不合理导致的设计变更,从而缩短开 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和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出风口布置要求及刚度分析
    崔金利
    2024, 49(17): 70-7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14
    摘要 ( )   PDF(1464KB) ( )  
    汽车出风口是内饰系统的重要功能件,其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该款车型能否得到市 场认可。首先,文章重点介绍了汽车出风口在设计开发过程中的人机布置要求,包括前排出 风口在仪表板上的布置位置、前排出风口上下吹风角度以及左右吹风角度、后排出风口布置 位置和出风口手部操作空间;其次,通过这些布置要求可校核出风口的设计是否可满足人机 要求,同时通过各种物理实验方法验证设计的稳健性;最后,利用常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 HyperMesh 和 Abaqus 计算出风口叶片的刚度,通过计算得出该出风口叶片在 22 N 的载荷作 用下变形量为 0.982 mm,满足公司的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中间轴制动器控制 策略研究
    王 鑫,刘 丹,石钊卓*,潘建斌,邓晶哲
    2024, 49(17): 74-77,15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15
    摘要 ( )   PDF(1787KB) ( )  
    中间制动器是机械自动变速箱(AMT)的一种关键部件,主要用于车辆在换挡过程中 的变速,实现更加顺畅的驾驶体验,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是一种通过自适应方式调节参 数和优化权重的代理数学模型,机械自动变速箱在换挡过程中存在动力中断的现象,动力中 断时间长短会影响整车行驶舒适性。文章通过分析换挡控制策略及制动器工作时间影响相关 参数,发现该控制过程存在较多容易产生影响的非线性因素,因此,提出利用 BP 神经网络建 立预测模型预测中间轴制动时间,对中间轴制动进行更精准灵敏的控制,从而达到更好的变 速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车用发动机进排气道流场仿真分析
    周 欢,熊思琴,肖 尧,苏仕见
    2024, 49(17): 78-8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16
    摘要 ( )   PDF(2355KB) ( )  
    某车用发动机原气道由于结构较为简单,且在气道的进口段和出口段的交接处没有圆 滑过渡,截面收缩较大,导致气体流量损失增加。现对发动机特征参数进行分析调整,从而 提高发动机功率,降低发动机油耗。文章对原始进排气道模型进行了初步改型,将进排气门 导管所在凸台均抬高 2 mm 之后的进排气道与原机进排气道在流场的仿真结果上差异并不大, 进气道流量仅提高 1%左右,排气道流量的提升效果要稍好一些,所以,要想对充气效率和发 动机性能有大幅度的提升,须从气道的整体几何结构着手进行改进。因此,文章对进气道结 构重新设计了三个方案,从计算结果来看,各方案进气流量都有明显的提升,可支撑发动机 动力的提升。通过文章的分析研究可以减少石油的消耗,提高车用发动机燃烧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磁流变减振技术研究与应用
    张卫琴,杜金枝,胡群林,刘海亮
    2024, 49(17): 83-8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17
    摘要 ( )   PDF(1166KB) ( )  
    磁流变减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汽车悬架半主动控制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受到了广 泛关注。文章旨在探讨磁流变减振技术在汽车悬架系统中的应用,以提升车辆行驶中的稳定 性与舒适性。通过分析磁流变液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磁场作用下的快速响应能力,设计一款基 于磁流变减振技术的汽车减震器。按照汽车减震器性能测试标准对进行实验室测试和汽车操 稳性能主观评价。结果表明,该磁流变减振器能够有效地快速调节阻尼力,实时适应路况变 化,显著减少了车身振动和提高了驾驶舒适性,相对传统减震器有明显的性能优势。验证了 磁流变减振技术在提升汽车性能方面的有效性,为进一步的产品开发与批量汽车应用提供了 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试试验
    场地整车在环仿真测试系统及总线注入研究
    唐逸超 1,宋永雄 2,潘 登 2,吴东波 2,孟璋劼 1,何 兵 2,路 斌 2
    2024, 49(17): 88-9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18
    摘要 ( )   PDF(2343KB) ( )  
    场地整车在环仿真测试系统结合了实车测试真实的动力学与虚拟场景仿真技术,具有 测试真实度高、测试场景多样化、测试安全性高的特点。文章首先介绍了场地整车在环仿真 测试系统和其子系统的构成,其次对总线数据注入子系统提出了详细设计,然后基于此设计 搭建出了一套整车场地在环仿真测试系统,并进行了场地实车测试和仿真场景测试,最后对 测试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测试系统的真实性高和可重复度高的特点。文章中对总线 数据注入子系统提供了优化设计,确保系统在保持高真实度和高复现性的前提下,提升整个 测试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为未来行业研发场地整车在环仿真测试系统提供了重要的 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FSAE 车架的自由模态分析与试验
    吴晨毓,钟梓芃,权双璐*,胡改玲,张海霞
    2024, 49(17): 95-9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19
    摘要 ( )   PDF(1818KB) ( )  
    为确保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SAE)赛车车架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同 时实现轻量化并满足严格的安全标准,设计团队使用 CATIA 三维设计软件构建车架模型,并 在 ANSYS 软件中进行有限元分析,以预测车架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响应。通过精确构建车 架的三维模型并设定合适的材料属性和边界条件,以获取车架的固有频率和振动模态。为了 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通过模态试验测量了车架的振动响应,并将实验数据与仿真结果进 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证实了有限元分析在预测车架自由模态特性方面的精确性,验证了所 采用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并为车架设计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柴油机气缸盖垫片失效故障分析
    张玉娟,尹慧琼,封 慧,陆 健,马 乐,王德成
    2024, 49(17): 99-10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20
    摘要 ( )   PDF(1928KB) ( )  
    针对某柴油发动机气缸盖垫片在市场上出现的批量泄露故障,通过对失效件进行分析, 明确了气缸盖垫片的失效模式为开裂。从气缸盖抬升量、缸盖螺栓轴力、气缸套凸出量、垫 片结构 4 个方面进行数据测量和分析,并结合仿真分析的方法,找到了垫片结构设计是引发 故障的主要原因,进一步提出了上下垫片距离优化的改进措施。经全速全负荷耐久试验和热 冲击试验验证,改进后的柴油发动机未出现垫片裂纹和泄露故障,成功解决了市场问题,为 后续气缸盖垫片的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皮卡车动力总成悬置性能优化
    黎绍涛 1,杨年炯*1,任 磊 2,杨艺豪 1,孟浩伟 1
    2024, 49(17): 103-10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21
    摘要 ( )   PDF(1945KB) (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是影响车内振动响应的关键因素,是噪声、振动和声振粗糙度(NVH) 性能优化中的重要一环。针对某皮卡车主观评价时方向盘怠速振动过大问题进行研究,通过 测试发现,因动力总成悬置隔振能力不足,导致动力总成激励无法有效衰减,引发方向盘振 动过大。针对该问题,对样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开发,以解耦率为优化目标,基于非支 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和能量解耦法,使用 iSIGHT 与 MATLAB 进行联合分析,对发 动机悬置隔振性能进行优化,结合实车进行优化验证,优化后悬置系统隔振量基本达到 20 dB, 方向盘振动主观评价可接受,该研究方法对样车 NVH 开发有一定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模糊故障树的电驱动桥可靠性分析
    傅 强
    2024, 49(17): 109-11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22
    摘要 ( )   PDF(2335KB) ( )  
    为解决故障树分析时无法获取足够基本事件故障率的问题,文章研究提出模糊故障树 分析法。通过将专家判断转化为具体的模糊概率值,从而确定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并完成 对故障树顶事件发生概率和关键重要度计算。以某重型卡车的电驱动桥为例,通过建立电驱 动桥不工作的故障树,对模糊故障树进行定量分析,确定了影响系统可靠性的关键故障因素, 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纯电厢式微卡高速轰隆声优化改进研究
    焦安勇,孙 杨,张 彬
    2024, 49(17): 115-12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23
    摘要 ( )   PDF(3354KB) ( )  
    针对某纯电厢式微卡在高速行驶时产生的轰隆声问题,通过仿真分析与道路测试相结 合的思路,识别出轰隆声的特征与产生机理:高速行驶下气流通过车身与货厢间隙进入导流 罩内部腔体,导致腔体内空气产生自激振荡与板壁件共振耦合,在驾驶室内产生具有能量高、 频率低、频谱宽特征的脉动声压。通过对车身结构加强、增加声学包、货厢间隙调整、导流 罩外形优化等方案的验证,最终确定了导流罩外形优化的可工程化方案,经实车道路测试与 评价,相比原基础状态,车内 80~120 Hz 频段驾驶员右耳噪声降低约 3.9 dB(A),问题得到 解决,并为后续气动噪声优化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力学特性的轿车碰撞电动二轮车 速度的探讨
    解 莉
    2024, 49(17): 121-12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24
    摘要 ( )   PDF(1049KB) ( )  
    文章依据力学特性及原理,对轿车碰撞电动二轮车的交通事故中轿车碰撞瞬间车速确 定进行了研究。针对轿车与电动二轮车的不同碰撞形态和碰撞角度,运用力学特性原理和相 关实验中的经验总结,给出轿车碰撞瞬间的车速计算公式,并且对公式中所涉及的相关参数 进行了分析界定。为轿车碰撞电动二轮车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提供了较为实用的车速计算 方式,以期在解决碰撞车速的问题时起到帮助和启发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钢铝复合副车架疲劳寿命分析与试验
    林育恒
    2024, 49(17): 126-13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25
    摘要 ( )   PDF(4610KB) ( )  
    为了准确建立钢铝复合副车架的有限元模型并用于疲劳寿命分析,文章以某型号混合 动力钢铝复合洗扫车副车架为研究对象,选择刚性单元法近似模拟钢铝部件螺栓连接情况, 并设计相应试验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仿真分析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此建 立较为准确的钢铝复合副车架的疲劳寿命分析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求解得到结构的整体疲 劳寿命基本满足预设的安全寿命标准,证实了有限元建模方法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艺·材料
    涂装车身颗粒缺陷效果质量改进
    杨建康,董 楠,李继飞,郭平生,袁庆柱
    2024, 49(17): 131-135,17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26
    摘要 ( )   PDF(1229KB) ( )  
    文章结合公司轻客系列车型的涂装车身颗粒问题,从涂装车间前处理设备、工艺参数、 人员作业、生产工艺情况几个方面,对车身表面产生的电泳及面漆颗粒进行分析,论述其不 良影响。并对如何降低涂装车身表面电泳及面漆颗粒进行工艺验证分析,通过优化生产工艺 流程、前处理槽液导槽、人员培训、车间环境整洁等几个方面对车身颗粒的发生进行有效管 控,最终使得整车颗粒打磨量得到大幅度降低。总结了如何降低车身颗粒效果的方法,且该 方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后续生产出优质产品奠定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卡车车门外板铝化试制可行性研究
    解 毅,陈文娟,姚玉龙
    2024, 49(17): 136-13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27
    摘要 ( )   PDF(2756KB) ( )  
    近年来随着卡车产业的高端化转型,市场对卡车轻量化的要求已成为重要技术突破方 向之一,在不改变原车身制造体系前提下的铝合金材料替代研究成为热点。如何能更有效控 制试制验证成本,尽可能压缩模具前期投入费用和工艺验证周期,是轻量化项目重点关心的 问题。文章采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成形分析技术对铝化件成形过程进行分析,通过虚 拟验证的结果修订经验性工艺方案,在此基础上结合生产现场小范围试错校验微调冲压过程 参数,实现了某轻卡车门铝化外板用很少的板料成本,即试制出可供产品试验评估的制件。 随着此类方法在车门外板试制过程中的应用,为后续各类铝化浅拉延件的试制可行性论证提 供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教育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车辆工程专业实验 课程改革与实践
    杜 娟,刘晓东,赵 岭,刘文婷,魏衍侠
    2024, 49(17): 140-14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28
    摘要 ( )   PDF(1685KB) ( )  
    车辆工程专业为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培养汽车类专业人才,其专业实验课程汽车结 构与性能实验为必修基础实践课程。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结合实验教学现状,文章提出 了 “三平台、三结合、三层次”的教学体系,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 价及考核 4 个方面进行了全方面的优化改进。实践表明,改革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众-宝来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故障设置盒的 设计与教学应用
    吴科甲,陈辉淦,林凤功,苏春锦,孙 帅
    2024, 49(17): 146-14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29
    摘要 ( )   PDF(1944KB) ( )  
    为有效提高学校新能源汽车专业群教师、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检修的实践 水平,文章以大众-宝来汽车为载体,师生共研设计发动机电控系统教学故障设置盒一套,以 方便教师实训教学和学生技能比赛训练。该故障设置盒可以灵活设置线路断路、短路、对调、 虚接等,模拟真实故障维修过程。设计流程如下:首先依据大众-宝来电路图,梳理发动机电 脑板线束;其次设计故障设置盒尺寸和针脚的排版方式;然后在电脑板上焊接线束并在线束 焊接结束后检测其导通性;最后将带有故障设置盒的教学用车与原车进行功能验证,验证所 设计教学用车故障设置盒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研究
    康小鹏,王小龙,祁传琦
    2024, 49(17): 150-15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30
    摘要 ( )   PDF(1214KB) ( )  
    文章以成都大学车辆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 展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应对汽车产业转型 升级的关键,成都大学作为地方高校,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文章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的总体思路和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激发学生活力等具体措施。通过探索与尝 试,成都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在提高学生就业率和考研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OBE 理念的交通事故现场查勘 实训课程改革
    王鹤鹏,孙佳梅,赵雪铭
    2024, 49(17): 155-15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31
    摘要 ( )   PDF(1297KB) ( )  
    为了向汽车后市场提供高质量、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需适应时代发展、 适应现代学生特点、提高教学质量。实训课程的教学实施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将成 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引入到职业教育实训课程教学可以较好地解决传统实训教学中存在 的问题。文章通过在交通事故现场查勘实训课程融入 OBE 理念,从重设教学目标、优化教学 内容、开拓新型教学方法、探索多元多维度教学评价 4 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实践,使教学质 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又提供了一种可参考的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网联背景下高职汽车维修专业“岗课赛证” 融合课程改革方法探析
    王贞元,张文汇,潘 鹏,程象南
    2024, 49(17): 159-16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32
    摘要 ( )   PDF(1007KB) ( )  
    智能交互技术作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的重 要一环。针对高职汽车维修专业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智能交互技术开发人员,并适应智 能网联汽车以及车与环境之间交互技术的快速发展是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在此背景下,文 章结合智能时代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需求,分析智能网联背景下如何推进高职汽车维修 专业“岗课赛证”融合课程。为了发挥“岗课赛证”融合教学模式的价值作用,促进高职汽 车专业课程改革,进行“岗课赛证”融合模式概述,阐述新时代下高职汽车专业“岗课赛证” 融合课程的变化,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体 系等方面,探讨高职汽车专业“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改革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标准·法规·管理
    汽车制造企业研发中心实验室管理创新与实践
    董巍巍,宋伟伟*,赵 健,金爱韦,王 蒙
    2024, 49(17): 164-16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33
    摘要 ( )   PDF(1036KB) ( )  
    在汽车生产企业中,研发中心实验室在原材料检测、生产质量控制、强检试验预测和 售后质量问题分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公司的发展及产量提高,研发中心实验室在试 验任务、设备维护、人员技能、耗材备件和综合业务管理方面遇到了挑战,通过实施针对性 的管理创新措施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文章对实验室在人员、设备和耗材备件等方面的管理创 新实践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汽车制造行业同类实验室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测试与标准分析
    吴广顺,李真铁,王 昊
    2024, 49(17): 168-17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4.017.034
    摘要 ( )   PDF(1210KB) ( )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是电池在电动汽车上大规模应用发展的一大挑战。锂离子电 池热失控会导致冒烟、起火或爆炸,电池安全测试是帮助减少热失控威胁的关键。文章分析 了国内外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方面的测试标准,对过充电、强制放电、外部短路、加热与温 度冲击、挤压等测试进行比较,分析了 GB 38031-2020、UL 2580-2020、UN/ECE R100.02 -2013 中的试验条件和参数的要求。指出相关标准存在的不足,希望能够为电池安全标准不 断更新和优化作出贡献,建立更加科学的测试与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