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办:陕西省汽车工程学会
ISSN 1671-7988  CN 61-1394/TH
创刊:1976年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新能源汽车
    基于 NEDC 循环工况纯电动车能量回收的 应用研究
    李日业
    2021, 46(24): 1-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01
    摘要 ( )   PDF(610KB) ( )  
    随着纯电动车的普及推广,大众对能量回收的概念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文章以某品牌纯 电动 MPV 在 NEDC 循环工况下为例,阐述了理论可回收能量和实际可回收能量的差异及影响因 素,并通过调整整车能量回收控制策略进行车辆实测,为纯电动汽车能量回收以及降能耗的控制 策略提供参考。通过统计分析 NEDC 循环工况加速、匀速及减速阶段的典型工况数据特征,将 NEDC 循环工况分解成 36 个运转次序,同时根据汽车的力学公式及电机电控效率,计算单个循环 工况理论上减速工况所产生的可回收电量占工况所消耗总能量的 18.6%。通过调整整车能量回收控 制策略,调整车辆能量回收时产生的减速度接近 NEDC 循环工况减速度,同时将该车置于环境舱 内转鼓按 NEDC 循环工况分别测试该车在无能量回收及有能量回收的续驶里程及能量消耗量,测 试结果表明,车辆续驶里程由 281.3 km 增加至 329.3 km,能量回收带来 48 km 的里程数增加,无 能量回收车辆耗电量为 44.4 kWh,百公里耗电量约为 15.69 kWh,对应 48 km 电量为 7.53 kWh, 占无能量回收时总消耗电量的 16.96%,已接近理论值。在电机电控等系统效率不变、车辆内阻不 变的情况下,定义能量回收策略时通过调整车辆能量回收时产生的减速度接近 NEDC 循环工况减 速度,可提升能量回收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动汽车绝缘电阻测量方法研究
    高 峰
    2021, 46(24): 5-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02
    摘要 ( )   PDF(767KB) ( )  
    GB/T 18384.1—2015[1]给出了电动汽车有源电路绝缘电阻测量方法,该方法的绝缘电阻计 算公式中包含有电压参数。然而如果用电压表直接测量电路电压,其测量值往往不能反映被测电 路的真实电压,因此也不会得出正确的计算结果。为此,文章通过分析电压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 推导出测量值与理论值接近程度的表达式,并据此提出了一种新的绝缘电阻测量方法,其核心做 法就是在电路中并入一对至少小于电压表内阻 2 个数量级的等值电阻,这样,电压表对该电路的 测量值就可以代表该电路的被测电压值,其计算结果是绝缘电阻与并入电阻的并联值,再通过电 阻并联公式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绝缘电阻值。最后,文章对 GB 18384—2020[2]的绝缘电阻测量方法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上提出了思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代电动汽车旋变传感器原理及检测
    华 奇
    2021, 46(24): 11-1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03
    摘要 ( )   PDF(2311KB) ( )  
    现代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普遍采用永磁同步电机,基于定向矢量控制技术,电机位置、转 速传感器普遍采用磁阻式旋转变压器,旋变传感器信号需要通过 R/D 转换器处理,才能给 DSP 或 MCU 进行读取,旋变的信号对电机的控制精度非常重要。因此文章通过分析现代纯电动汽车驱动 电机的控制方案,针对 AD 公司的解码芯片 AD2S1205 进行研究,该芯片采用 Type II 跟踪环路, 环路连续跟踪旋变的位置和速度,而不需要外部转换和等待状态,具有系统故障检测,可以检测 旋变信号的丢失,输入信号超范围或位置信号跟踪丢失。对采用该控制方案的现代纯电动汽车报 旋变传感器故障,以吉利帝豪 EV450 纯电动汽车为例,对旋变系统的故障现象、故障产生机理、 故障检测提供了完整的检修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网联汽车
    车联网网络安全技术研究
    宁玉桥
    2021, 46(24): 15-2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04
    摘要 ( )   PDF(1279KB) ( )  
    车联网近几年的迅速发展,在推进汽车向网联化、智能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网 络安全风险。为了提高汽车的网络安全防护水平,针对汽车联网部件、云平台等的防护技术成为 汽车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从车端安全、通信安全、平台安全以及移动应用安全等角度,梳理了 车联网安全的技术要求,并总结了当前汽车网络安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今后的车联网安全 研究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模型预测理论的车辆纵向避撞控制研究
    吕云鹏
    2021, 46(24): 22-2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05
    摘要 ( )   PDF(1228KB) ( )  
    为了实现电动车辆纵向避撞控制,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人性化需求,文章针对分布式电动 汽车,建立了平面运动的简化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基于 MPC 的纵向避撞控制策略,其中基于传感 器获取的障碍物运动信息,采用滚动优化方法设计顶层控制器,以求解车辆期望纵向加速度。底 层分配控制器则基于车辆期望加速度,对车轮转矩进行最优分配,实现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车辆 纵向避撞控制。最后通过仿真测试控制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车辆 ADAS 双预警系统结构原理及标定实验
    王建业
    2021, 46(24): 26-2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06
    摘要 ( )   PDF(1739KB) ( )  
    当前,国内车辆 ADAS 技术在实用性和适用性方面均有待提高,尤其是商务车对行人与障 碍物识别防碰撞以及车道偏离预警方面。文章以重卡汽车为例,详细阐述车辆 ADAS 双预警系统 的结构原理,即前方碰撞预警系统和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的结构原理,并对重卡 ADAS 双预警系统 的下线标定和车间标定实验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门控循环单元的驾驶行为辨识研究
    薛俊俊
    2021, 46(24): 30-3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07
    摘要 ( )   PDF(1286KB) ( )  
    准确识别驾驶行为,有利于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文章针对目前驾驶行为识别方法的主观 性和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从驾驶员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基于门控循环单元网络的驾驶行为辨识 模型。利用驾驶模拟器获取驾驶员操纵数据并建立驾驶行为数据集,模型经过训练后,能够有效 利用驾驶员操纵数据的时序特征,成功识别紧急加速、紧急制动和平稳直线行驶,模型的识别准 确率到达 96.67%,为交通安全领域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信息融合的驾驶辅助模块标定集成工位开发
    汤天殷
    2021, 46(24): 34-3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08
    摘要 ( )   PDF(1286KB) ( )  
    驾驶辅助模块作为实现车辆驾驶辅助乃至自动驾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探测的精度和准确 度,将会直接影响驾驶辅助功能的性能和客户满意度。因此,需要对驾驶辅助模块在车辆下线后 进行标定。为了满足各种模块不同的标定需求,以及标定过程中车辆、模块、设备和环境状态的 要求,文章结合信息融合技术,开发了一种能够适应多种驾驶辅助模块标定的集成工位(设备)。 其中,根据探测信息的特殊性,设计了部分数据在数据分析层进行预融合的混合架构,实现了快 速、准确完成各模块标定的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多传感融合的目标追踪方法
    朱世豪
    2021, 46(24): 38-4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09
    摘要 ( )   PDF(1482KB) ( )  
    自动驾驶已经成为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但现阶段自动驾驶汽车的感知精度 不足已经成为限制自动驾驶汽车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基于多传感器信息 融合理论,提出一种自适应数据关联方法,分别考虑传感器的误差特性模型、目标的运动状态对 数据关联的影响实现杂波环境中的目标追踪。并实验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 出的融合感知结果能够有效地降低误差值,且目标轨迹追踪方法在所有实验场景中能 100%保证目 标编号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计研究
    面向抗凹性分析的 CAE 流程自动化程序开发
    廖 莺
    2021, 46(24): 43-4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10
    摘要 ( )   PDF(1313KB) ( )  
    文章将车身覆盖件抗凹性的 CAE 分析标准化、自动化、流程化。基于 Hypermesh、Abaqus 软件和 Python 语言,开发了针对汽车车身覆盖件的抗凹性分析的自动化标准流程,并以汽车引擎 盖的抗凹性分析为例,深入研究了有限元分析流程自动化,解决了抗凹收敛性问题,并验证了自 动化标准流程的操作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轻型客车底盘性能匹配和调校
    张宏亮
    2021, 46(24): 47-5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11
    摘要 ( )   PDF(1754KB) ( )  
    根据轻型客车的功能需要,整车几何尺寸与乘用车有所不同,底盘性能也存在较大差异, 所以轻型客车的底盘性能越来越受到底盘工程师的关注和深入研究。文章结合轻型客车车型的特 点,以某轻型客车底盘性能开发为例,在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和转向性能匹配和调校方面进行研 究。通过主观评价和试验验证的手段进行底盘性能的匹配和调校,使车辆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能 达到最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悬架柔性管线防扭转设计方法
    何林英
    2021, 46(24): 52-5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12
    摘要 ( )   PDF(2457KB) ( )  
    汽车柔性管线装配存在扭转应力时,管线实际走向与仿真设计走向相差较大,极易与周边 件发生动态干涉,导致柔性管线出现磨损断裂的情形。文章基于 Cosserat 弹性杆理论与柔性管线 防扭转设计方法,通过 IPS 仿真软件与 Catia 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了符合车辆动态悬架模型及动态 柔性管线模型,并对柔性管线赋予重力、材料及相位角,且与悬架运动相关联,通过传感器与三 维扫描仪扫描的实车管线走向进行对比,验证该方法准确性。结果显示,采用基于 IPS 软件柔性 管线防扭转设计的方法,柔性管线在后悬架上极限、设计状态、下极限等位置走向与实车管线走 向基本一致,走向重合程度分别高达 85%、88%、92%,验证了这一方法的准确性。该方法可有效 避免悬架动态柔性管线存在扭转动态干涉情形,减少汽车悬架柔性管线布置与验证时间,降低开 发成本,对汽车行业悬架动态柔性管线布置与验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行李箱盖开启系统研究
    李玉虎
    2021, 46(24): 58-6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13
    摘要 ( )   PDF(2878KB) ( )  
    文章针对某个车型行李箱盖在常温条件下开启非常缓慢或者开启不了的问题,通过对行李 箱盖开启系统进行力学分析,基于 Excel 的行李箱盖的拉力弹簧和气弹簧的开发小程序,来构建手 上作用力与行李箱盖开启角度的关系,找到影响行李箱盖开启缓慢的主要因素为拉力弹簧力值以 及弹簧力值的公差,拉力弹簧力值的衰减,行李箱盖弯管铰链称套的摩擦力矩和行李箱盖重量及 重心,为后续三厢车型项目在前期的行李箱盖设计开发中提供参考以及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深度学习的前车视觉测距研究
    毛旭伟
    2021, 46(24): 64-6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14
    摘要 ( )   PDF(2215KB) ( )  
    针对测量前方车辆纵向距离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前方车辆检测和视觉测 距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 YOLOv3 算法实现车牌位置检测并利用 OpenCV 进行剪裁,接着计算前 车车牌字符区域在相机成像区域所占像素长度,最后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对前方车辆的纵向距离进 行测量。试验表明:在 50 米范围内,该方法最大误差在 8%以内,平均误差约为 3.077%,可为前 车测距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在智能车辆感知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Power BI 的汽车外表面色差数据展示系统
    蒋佳伟
    2021, 46(24): 68-7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15
    摘要 ( )   PDF(2726KB) ( )  
    一个测量部位的色差数据通常包括多个元素,而整台车的外表面又包含多个测量部位,即 多组数据,且各组数据间又有匹配和相合关系。色差数据如果用纯文字展示,不但不便于阅读, 还不便于展示各元素间的关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利用 Power BI 强大的信息分拣与可视化功能, 开发了一种展示工具。该工具用简洁、清晰的方法展示诸如色差数据这类包含多个元素且有匹配 关系的信息,并展示其变化趋势。有助于指导质量优化,并促进该项工作的跨单位、跨部门协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谈某种车型全景天窗的设计缺陷
    董少君
    2021, 46(24): 73-7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16
    摘要 ( )   PDF(2430KB) ( )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而天窗作 为汽车车身中的一个重要部件,也随之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天窗不影响整车的行驶功能,一般汽 车生产制造商不会定义功能安全等级,因而具有潜在危险性。文章以某车型的全景天窗为研究对 象,结合市场和试验问题的反馈,运用质量工具,对全景天窗功能安全的常见设计缺陷进行分析 和研究,并结合实例提出优化方案,以提高全景天窗的功能安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测试试验
    自动变速箱起步控制策略研究
    戴冬华
    2021, 46(24): 77-8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17
    摘要 ( )   PDF(1405KB) ( )  
    论文针对装配自动变速箱的车辆起步控制问题,通过对起步过程的受力状态分析,确认起 步过程车辆驱动力、阻力以及离合器扭矩之间的力学关系。基于此,从发动机转速控制、离合器 扭矩控制和发动机扭矩控制三个方面设计起步控制策略,通过分阶段定斜率控制离合器扭矩来保 证起步过程平顺性,以主动干预控制发动机扭矩来保证发动机转速达到目标。最后通过 MATLAB 完成控制模型搭建,生成代码后应用到整车上,通过不同油门的起步工况测试,验证该策略。试 验结果表明,该起步控制策略,能够实现平顺、舒适起步,满足车辆起步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NCAP 碰撞试验数据的车辆安全比较研究
    费孝涛
    2021, 46(24): 82-8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18
    摘要 ( )   PDF(1751KB) ( )  
    车辆碰撞安全对道路交通安全的评价意义重大。为了增加车辆碰撞安全性、减少道路交通 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文章从 NCAP 的安全评级标准和碰撞试验内容着手,分析了成人乘员保护、 儿童乘员保护、弱势道路群体、安全辅助的安全评级测试要求和内容。对该范式下几款代表车型 的新车碰撞试验数据进行了定量可视化分析。根据安全评级优秀的车型配置与碰撞试验安全结果, 提出需要加强我国准售车型在主被动安全系统配置方面的立法建议和加快应对未来复杂交通环境 的安全研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整车轮胎滚阻与传动系统阻力研究
    徐 蝉
    2021, 46(24): 86-8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19
    摘要 ( )   PDF(1572KB) ( )  
    为了降低整车实际工况的油耗,优化排放问题,文章研究了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行驶阻力。文章主要利用四驱底盘测功机台架和混合动力台架将轮胎与转鼓鼓面的滚动阻力、制 动器与轮毂的摩擦阻力、传动系统内部的阻力测量出来。研究发现,整车行驶阻力主要可以分为 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滚动阻力、整车传动系统内部的传动内阻以及风阻。其中改善滚动阻力是切实 可行又起到关键作用。因此,降低整车行驶阻力的有效途径即为降低整车滚动阻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谈麋鹿测试结果及提升方向
    怀自力
    2021, 46(24): 90-9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20
    摘要 ( )   PDF(1681KB) ( )  
    文章以乘用车开发过程中的麋鹿试验为研究对象,首先选取了市场同级别的几台车辆开展 验证测试。解读了测试注意事项和麋鹿测试的结果。通过对车辆性能的感知和分析,梳理了对试 验结果影响较大的几大因素,然后从车辆动力学的理论角度概述了影响的原因,最后给出了提升 建议。文章从设计开发前期的角度入手系统解读了麋鹿测试,为改善该性能提供了开发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车身声腔模态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
    卢元燕
    2021, 46(24): 94-96.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21
    摘要 ( )   PDF(2370KB) ( )  
    车身声腔模态是整车 NVH 性能设计的重要因素,声腔模态的准确分析对前期性能设计具 有重要意义。文章对车内声腔模态的建模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现有三种声腔建模方法进行对 比,提出了一种新的考虑仪表台下部空气流通的车身声腔模态分析方法,并通过模态试验进行了 实际测试,试验结果验证新方法具有较高准确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 ABAQUS 的某轻卡蓄电池支架 轻量化对比研究
    吴 蒙
    2021, 46(24): 97-10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22
    摘要 ( )   PDF(4053KB) ( )  
    为积极响应国家轻卡蓝牌政策,落实整备质量轻量化工作,文章基于 ABAQUS 仿真软件, 采集襄阳试验场安装蓄电池支架处的车架加速度信号,开展了高强钢轻量化方案和铝合金轻量化 方案结构设计,并对两款蓄电池支架轻量化方案进行了 CAE 强度分析,结果显示,两款轻量化方 案满足设计目标要求,轻量化效果显著,可推广实车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空调系统中替代 R134a 的环保 制冷剂的性能分析
    薛相美
    2021, 46(24): 101-10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23
    摘要 ( )   PDF(1332KB) ( )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升,汽车空调系统替代制冷剂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选择低 GWP 环保工质 R1234yf 和 Isobutane 作为 R134a 的替代品和 R134a 进行性能比较。与此同时,将和其他 性能相近的工质如 R407C,R410A 和 R507A 开展热力学评估。R1234yf 具有和 R134a 相近的单位 容积制冷量,压缩机无需做出较大改动。压比和排气温度较低。R1234yf 作为新一代低 GWP 环保 类工质,是替代 R134a 的较好工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善汽车列车制动稳定性的方法研究
    代新鹏
    2021, 46(24): 105-10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24
    摘要 ( )   PDF(1472KB) ( )  
    设计列车制动稳定性(牵引车与挂车之间的制动协调性)是列车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的重要 问题。制动稳定性差的汽车易出现交通事故,从而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汽车列车制 动稳定性与各轴制动响应顺序及各轴间制动力分配的合理性密切相关,文章探讨了两种机械气压 调整装置在改善汽车列车制动稳定性方面的作用,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工艺装备
    螺纹紧固件拧紧过程角度监控和扭矩监控研究
    马贝方
    2021, 46(24): 109-11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25
    摘要 ( )   PDF(1456KB) ( )  
    在汽车开发到制造过程中,扭矩是重要的工艺参数,对质量起到重大影响。螺纹紧固件在 拧紧过程中,不仅要控制最终的扭矩,其过程中的扭矩和角度也要进行监控,避免出现最终扭矩 合格,实际上内部出现异常,存在例如卡滞、滑牙等隐患。对拧紧过程的扭矩监控和角度监控, 能更好地发现拧紧过程的异常问题,进一步提升螺纹紧固质量。通过对拧紧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 析,扭矩控制法紧固点进行角度统计分析,设定监控范围。扭矩加转角控制法进行扭矩统计分析, 设定监控范围。对超差样本进行问题排查分析,找出问题点解决掉,真正提升螺纹连接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谈喷涂机器人自主仿形调试难点及解决方案
    秦奥帆
    2021, 46(24): 114-11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26
    摘要 ( )   PDF(2484KB) ( )  
    文章阐述了汽车涂装厂喷涂机器人在新车型自主仿形调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 决方案。重点介绍了在不新增喷涂机器人及其他设备、不降低生产节拍、保证生产线正常生产的 前提下,为解决喷幅重叠率不达标、机器人极限位(死轴)、出现色差及机器人碰撞等问题,采用 了优化仿形轨迹、机器人姿态和改变喷涂速度、调整膜厚、固体份及色漆二次成膜比例等方法, 使得新车型油漆外观质量达标,最终保证了自主完成汽车涂装厂新增车型的顺利投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半导体研磨技术的应用
    周明峰
    2021, 46(24): 118-120.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27
    摘要 ( )   PDF(1939KB) ( )  
    文章介绍了一种半导体硅片研磨技术和半导体研磨技术的路线,对半导体研磨技术路线和 具体实施方案做了简单介绍,对研磨过程中压力的精确控制、上盘调心、静压主轴控制原理、厚 度测量、研磨盘修正等关键技术及其主要零部件做了重点介绍。并展望半导体研磨技术高精度、 高稳定性、高自动化和大尺寸的未来发展趋势,指出半导体研磨磨削工艺的必要性和显著优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VARI 成型碳纤维引擎盖刚度有限元分析
    李 恒
    2021, 46(24): 121-124.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28
    摘要 ( )   PDF(2125KB) ( )  
    碳纤维轻量化材料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手段,在汽车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文章对 VARI 成型工艺碳纤维引擎盖进行研究,根据 VARI 成型工艺特点及引擎盖力学性能设计了引擎盖的 工艺流程和铺层方式,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了 VARI 成型碳纤维引擎盖有限元模型,并对 VARI 成型 引擎盖的刚度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果表明,VARI 成型碳纤维引擎盖的安装变形、边缘变形、 扭转刚度、冲击变形均符合设计要求,采用 VARI 成型工艺可有效降低引擎盖重量,实现车身轻量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教育
    1+X 证书制度视域下的《汽车电气系统检修》 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钟颖强
    2021, 46(24): 125-128.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29
    摘要 ( )   PDF(1574KB) ( )  
    1+X 证书制度是国家创新职业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协同育人, 加快推进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的有效途径。在 1+X 证书制度视域下,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 核心课《汽车电气系统检修》的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角度出发,紧密联系学校、企业及学生三方主 体特征,对该课程的培养目标、知识与技能培养、课程教学实践、课程总结与评价四方面进行设 计改革,实现课程学习、岗位技能培训、岗位证书考取相互融通,增强学生对岗位的适应性,满 足当下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学生为中心的《液压与气压传动》 课程教学改革
    魏红梅
    2021, 46(24): 130-132.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30
    摘要 ( )   PDF(2605KB) ( )  
    为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且无法突出综合能力培养的现状,文章基于学生中心改革 理念,以山东华宇工学院《液压与气压传动》为例开展了 TBL 教学法的教学改革。在改革过程中 对课程组织结构进行了重组,建立了线上教学资源并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考核评价方式。实践表 明,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 TBL 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 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其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空调技术》精品课程信息化建设研究
    刘宝君
    2021, 46(24): 133-13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31
    摘要 ( )   PDF(1070KB) ( )  
    《汽车空调技术》课程是车辆服务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文章主要阐述新时期应用型本科高 校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情况,指出了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目标及任务,并有针对性 地从教材建设、多元互助教学模块的建设方面对《汽车空调技术》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进行建设与 研究,实现各个模块之间的相互协作,达到对网络教学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提升精品课程网 络信息化教学的效果及质量。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进行合理的教 学设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促进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思政教育的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 实验教学的探索
    胡晓燕,韩 振
    2021, 46(24): 136-13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32
    摘要 ( )   PDF(1227KB) ( )  
    近年来思政课程已融入专业教学的各个方面,汽车发动机构造课程是汽车类各专业的专业 基础课程。文章通过从汽车发动机构造实验课程的课程内容及特点、学习主体情况分析、课程实 验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面临的挑战,课程实验教学与思政教育衔接融合,以“形成爱国情怀、安 全操作意识、科学规范精神、社会服务作用”为培养目标,提出“渗透无声性、专业引导性、团 队协作性、创新引领性”培育特色,更好地将思政教育融入汽车发动机构造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X 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课证融通的研究
    王红然
    2021, 46(24): 140-14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33
    摘要 ( )   PDF(1524KB) ( )  
    1+X 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一项重大改革和创新,而“课证融通”是实施这 一制度的关键环节,但如何进行课证融通仍是困扰职业教育的一大难题。文章在分析三种课证融 通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 1+X 课证融通的思路。结合学校课证融通的实践,介绍了基于专业的课 证融通和基于专业群的课证融通方法。实践和分析表明,基于专业的课证融通方式是一种科学的 课证融通方式, 而基于专业群的课证融通方式比较灵活,能快速适应专业或专业群的调整,为职业 院校的课证融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动机构造》课程思政建设探讨
    李 蓉
    2021, 46(24): 144-14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34
    摘要 ( )   PDF(1288KB) ( )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和社会道德的复合型技能人才,要在专业课教学 过程中体现课程思政,挖掘和提炼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实现“思政课堂”到“课堂思政”的 转变,同时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有效融合,成为当下“课程思政”的研究热点。文章 以《发动机构造》课程为例,分析了课堂思政建设的现状,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提出课程思政 的建设方法和具体内容,即教学内容的实施、教学方法的实现、有效的教学方法。希望能给教育 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标准·法规·管理
    一种快速检测汽车零部件气味的方法
    张晓俊
    2021, 46(24): 148-15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35
    摘要 ( )   PDF(1503KB) ( )  
    文章综述了目前汽车零部件气味管控现状,管控手段主要包括专业气味人员主观气味性评 价、TVOC 检测以及 GCO-MS 技术等。针对以上手段在现场应用的局限,文章介绍了一种利用便 携式质谱仪检测气味的快速质谱技术,并展示了该技术在汽车气味检测领域上的实际应用案例。 通过分析,文章得出结论:快速质谱技术操作简便,测试结果线性一致性较好,对测试环境要求 较低且测试时间较短,可实现在上线前对零件气味状态的实时监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基于 Maple 的网约车平台最优抽成比例研究
    郑惠琼
    2021, 46(24): 152-157.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36
    摘要 ( )   PDF(2157KB) ( )  
    近年来,网约车平台通过不断提高自身抽成比例以获取更多收益,损害了驾驶员的利益。 城市规模不同,驾驶员期望不同,如何设置合适的抽成比例让平台和驾驶员达到共赢是目前亟需 解决的问题。文章利用 Maple 软件进行仿真实验,设计了驾驶员决策模型、平台收益模型,获取 不同城市的订单数据模拟网约车平台派单、驾驶员接单的情景。通过不断改变抽成比例,探究平 台收益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随着抽成比例变化网约车平台的总收益也不断变化,存在使得平 台收益最高的最优抽成比例,且不同城市的最优抽成比例不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斯柯达科迪亚克 ACC 自适应巡航工作原理 及故障诊断
    化永星
    2021, 46(24): 158-161.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37
    摘要 ( )   PDF(1746KB) ( )  
    ACC 自适应巡航是根据行车状况以及道路情况来实现自行驾驶的技术。该系统可以在驾驶 员不干预的情况下实现自主减速或加速,它是在原有的巡航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文章 主要讲述了 ACC 自适应巡航的发展历史和斯柯达柯迪亚克 ACC 自适应巡航系统工作原理与组成, 包含雷达、传感器的具体介绍以及 ACC 在城市和高速自动跟车的工作介绍,另外还介绍了科迪亚 ACC 如何操作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图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场景研究
    王琛博
    2021, 46(24): 162-165.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38
    摘要 ( )   PDF(1043KB) ( )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用户对车辆安全性和智能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地图作为一种比 较常见的服务,是影响车辆安全性和智能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研究不同地图在汽车行业的应 用场景,文章以传统导航地图、ADAS 地图和高精地图为研究对象,从精度、使用对象、用途、 地图信息、行业发展等方面介绍了各种地图的特点,分析了不同地图在限速提醒、弯道提醒、车 道改变、节能、自适应车灯、路径规划等场景中的应用,浅谈了不同地图的服务对象和应用领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混合臂式高空作业车控制系统探讨
    曹 丹
    2021, 46(24): 166-169.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39
    摘要 ( )   PDF(1155KB) ( )  
    高空作业车作为一种载人空中作业装置,其系统安全性和智能性一直是业内人士关注的焦 点和评价整机性能的重要指标,文章结合目前国内高空作业车主流机型——混合臂式高空车的结 构特点,重点介绍一种基于 CAN 总线的智能控制系统。按照模块化设计的原则,详细介绍了工作 平台电液自动调平、底盘自动操作控制等智能控制模块,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该系统可有效提升整车的安全性和操控的智能性,为同类产品设计提供参考方案,具有较好的实 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户评价和试验评价差异的分析 ——针对智能驾驶功能
    胡慧莹
    2021, 46(24): 170-173.  DOI: 10.16638/j.cnki.1671-7988.2021.024.040
    摘要 ( )   PDF(1197KB) (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推出 CCRT,从用户评价、试验客观评价和工程师评价的 角度入手,全面地评价车辆性能。而在研究中发现一些智能化功能客观试验评价与用户评价的结 论不一致。文章通过比较相同指标下的用户调研结果和性能试验结果的差异,发现这种不一致主 要是由于试验的工况不能覆盖用户实际使用的场景,试验难以真实反馈用户的使用感受导致的。 研究为车企在智能化配置的开发中实现工程语言与消费者语言转化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