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陈吉清,翁楚滨,兰凤崇,等.政策影响下的动力电池
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9):148-157.
[ 2 ] 贾俊秀,赵学科.政府补贴下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电池
续航能力及回收策略[J].系统工程学报,2022,37(3):
330-343.
[ 3 ] 王萍,刘波,高二平,等.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
的现状及建议[J].电池,2020,50(3):280-283.
[ 4 ] 潘苏楠,李北伟,聂洪光.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
发展综合评价及制约因素分析:基于创新生态系统
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22):41-47.
[ 5 ] 张厚明.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面临的
问题与建议[J].科学管理研究,2018,36(6):58-61.
[ 6 ] 曹远鹏,张艺博,段建国,等.废旧锂离子电池钴酸锂
正极材料回收研究进展[J].中国有色冶金,2022,51
(5):23-31.
[ 7 ] 陈永珍,黎华玲,宋文吉,等.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
技术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9,8(2):237-
247.
[ 8 ] 张彬,罗本福,谷晋川,等.废旧镍氢电池回收再利用
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37(1):135-143.
[ 9 ] 王皓逸,邹昱凌,孟奇,等.退役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
材料高效清洁回收技术研究进展[J].人工晶体学
报,2021,50(6):1158-1169.
[10] 林朝萍.废旧铅酸电池的回收技术新方法及其研究
进展[J].资源再生,2022(7):55-58.
[11] 王佳,黄秀蓉.废旧动力电池的危害与回收[J].生态经
济,2021,37(12):5-8.
[12] 昝文宇,马北越,刘国强.动力锂电池回收利用现状与
展望[J].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20,48(5):5-9,71.
[13] 卢超,赵梦园,陶杰,等.考虑需求和质量双重风险的动
力电池回收定价策略和协调机制研究[J].运筹与管
理,2020,29(4):195-203.
[14] 谢家平,李璟,杨非凡,等.新能源汽车闭环供应链的多
级契约决策优化[J].管理工程学报,2020,34(2):180-
193.
[15] 吴小员,王俊祥,田维超,等.基于应用需求的退役电池
梯次利用安全策略[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8,7(6):
1094-1104.
[16] 郑林昌,张亚楠,李泽阳,等.不同消费情景下中国新能
源汽车锂回收潜力[J].资源科学,2022,44(1):97-113.
[17] 王聪.动力电池回收体系的外包装功能设计与艺术
设计的融合:评《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与回收技术》[J].
电池,2022,52(4):479-480.
[18] 赵世佳,徐楠,乔英俊,等.加快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
池回收利用的建议[J].中国工程科学,2018,20(1):
144-148.
[19] 姚沛帆,黄庆,张西华,等.中国退役动力电池中关键资
源回收潜力研究[J].稀有金属,2022,46(10):1331-1339.
[20] 李建林,李雅欣,吕超,等.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关键
技术及现状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20,44(13):
172-183.
[21] 张学梅,吴奔奔,明帮来,等.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再生技
术系列标准解读[J].电池,2022,52(5):569-5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