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朱成章.对我国发展纯电动汽车的质疑与思考[J].中
外能源,2010,15(9):11-15.
[ 2 ] 杨傲,周妍如,张敏言.基于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碳排
放量对比的效益前景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1):
78.
[ 3 ] 赵子贤,邵超峰,陈珏.中国省域私人电动汽车全生命
周期碳减排效果评估[J].环境科学研究,2021,34(9):
2076-2085.
[ 4 ] 徐树杰,董长青.基于 GREET 汽车全生命周期能耗
排放研究[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4(2):10-13. [ 5 ] 王恩慈,范松,吴雪斌,等.基于 GREET 模型的新能源
汽车污染排放特征分析[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17,23(5):810-820.
[ 6 ] 杨烜.基于 GREET 的汽车代用燃料生命周期评价
[D].西安:长安大学,2007.
[ 7 ] 黎土煜,余大立,张洪申.基于 GREET 的纯电动公交
车与传统公交车全生命周期评估[J].环境科学研究,
2017,30(10):1653-1660.
[ 8 ] 李跃娟,华子清,冯倜龙,等.基于 GREET 软件的不同
能源城市客车的燃料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估[J].
客车技术与研究,2022,44(1):52-55.
[ 9 ] 李兴虎,唐乾.汽车生产企业 CO2 排放评价方法研究
[J].交通节能与环保,2021,17(3):5-10.
[10] 李书华.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分析及环境效益评价
[D].长春:吉林大学,2014.
[11] 周博雅.电动汽车生命周期的能源消耗、碳排放和成
本收益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6.
[12] 金莉娜,陆怡雅,谢婧媛,等.基于 GREET 模型的新能
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环境与经济效益分析[J].资源
与产业,2019,21(5):1-8.
[13] 冯超.基于 HLCA 的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对能耗及
环境影响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7.
[14] 苏利阳,王毅,陈茜,等.未来中国纯电动汽车的节能减
排效益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3,9(4):284-
290.
[15] 孔德洋,唐闻翀,柳文灿,等.燃料电池汽车能耗、排放
与经济性评估[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46(4):498-503,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