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制止损害知识产权、剽窃劳动成果的行为,维护本刊的学术声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学术出版规范 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CY/T 174—2019)制定本刊对论文学术不端的管理办法。
一、适用范围
投稿作者在本刊论文发表相关活动中发生的一切违背科学精神和道德、学术诚信的行为。
二、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
学术不端行为包含但不限于《学术出版规范 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里提到的以下学术不端行为。
剽窃:采用不当手段,窃取他人的观点、数据、图像、研究方法、文字表述等并以自己名义发表的行为。
伪造:编造或虚构数据、事实的行为。
篡改:故意修改数据和事实使其失去真实性的行为。
不当署名:与对论文实际贡献不符的署名或作者排序行为。
一稿多投:将同一篇论文或只有微小差别的多篇论文投给两个及以上期刊,或者在约定期限内再转投其他期刊的行为。
重复发表:在未说明的情况下重复发表自己(或自己作为作者之一)已经发表文献中内容的行为。
违背研究伦理:论文涉及的研究未按规定获得伦理审批,或者超出伦理审批许可范围,或者违背研究伦理规范。
其他学术不端行为:a)在参考文献中加入实际未参考过的文献。b)将转引自其他文献的引文标注为直引,包括将引自译著的引文标注为引自原著。c)未以恰当的方式,对他人提供的研究经费、实验设备、材料等,给予说明和承认(有特殊要求的除外)。d)不按约定向他人或社会泄露论文关键信息,侵犯投稿期刊的首发权。e) 未经许可,使用需要获得许可的版权文献。f)使用多人共有版权文献时,未经所有版权者同意。g) 经许可使用他人版权文献,却不加引注,或引用文献信息不完整。h) 委托第三方机构或者与论文内容无关的他人代写、代投、代修等。
三、认定与处理
1. 本刊采用CNKI科研诚信管理系统研究中心开发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对所有论文进行文本复制检测,如重复率达到20%及以上,则被认定为可能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编辑部将直接退稿并提供检测报告;重复率在15%~20%时,由编辑根据复制比例决定是否需要修改;重复率低于15%则直接收稿(备注:重复率均为未去除本人文献条件下的数值)。
2. 对于审稿专家、编辑在审稿、编辑加工、校稿等环节中发现的未公开发表论文可能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在经过编辑部调查后,情况属实的坚决予以撤稿,同时通报其所在单位。
3. 对其他学术机构、读者等反映的涉及本刊已公开发表论文出现的学术不端问题,在经过编辑部调查后,情况属实的坚决予以撤稿。
4. 对认定的任何学术不端问题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撰写的论文,3年内本刊将一概拒收;已录用的其他论文暂缓发表。
四、申诉
对认定学术不端的稿件,《汽车实用技术》编辑部及时通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如作者有异议可在接到通知后10个工作日内向编辑部提出书面申请复核,编辑部将邀请相关专家复审,做出最终处理意见,并在10个工作日内告知最终结果。
五、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由《汽车实用技术》编辑部负责解释。
《汽车实用技术》编辑部